《十月 2006年第04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月 2006年第04期-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灿烂,也辉煌,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片掌声欢迎.着,一束束鲜花簇拥着。可是这种场面和热闹中看不中用啊,他们每一个重大的错误决策,都会给老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这种事儿往往纠正不了。因为评论家都是后人,你们是没有受:过那份苦,你们只看到了那个政治家的个人魅力,欣赏啊,把玩啊,研究啊,崇拜啊,追思啊,而当时老百姓跟着受的那个罪,你们是一点也没有体会啊。有人说,我们知道,书上看到过。可是书上说的,代替不了当事人的身心感受。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啊。没把你扔在当事者的位置上去试试!让你吃上一个月不带一点油腥儿的瓜菜代,你试试!你要是不叫开了撞天屈,谈歌就服你的气。 
  诸葛亮实在是一个可让后人臧否的人物啊。灰色的司马懿 
  司马懿这个形象的色彩应该是灰色的。 
  按《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情节,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几乎是曹操的翻版。野心家,阴谋家,篡位,大多读者也是这样认为。 
  谈歌觉得这个结论还可商量。 
  先说司马懿对于曹魏的天下是立了大功的人。他为曹魏王朝贡献了自己毕生的聪明才智,如果没有他,或许曹魏的天下早已经被诸葛亮攻下。几经他呕心沥血的工作,使得诸葛亮无功而返。这不容易,人们只看到司马懿屡屡被诸葛亮打败的事情,却没有看到,司马懿支撑着整个曹魏的江山啊。 
  人们对司马懿的误解,的确和司马家族最后夺取曹魏政权有关。司马家族几乎和所有兵权在握,最后拥兵自立的人物一样,司马家族最后还是替代了曹魏王朝,使曹操奋斗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曹孟德若地下有知,又该作何感想?曹操可能会说,司马懿啊,你这哥们儿可真够可以的。我生前待你可是够意思了,你怎么打起我曹家的主意来了,把我收拾汉献帝那一套把戏都捡起来,重新再玩一把啊? 
  其实,司马懿所为与曹操并不一样。 
  曹操是有意篡国,而司马懿却是无意为之。怎么说呢?咱们试着比较一下: 
  曹操从山东起兵护驾开始,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他的身份是一个乱世中的军阀,他当然要夺取汉家江山。军阀夺政,中国自古屡见不鲜。曹操就是想取而代之,人们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换句话说,是历史选择了曹操。 
  而司马懿从到曹操的企业里参加工作开始,并无二心。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并没有想推翻曹氏家族的念头,他也没有这个力量。他只是想在曹操这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挣一份可观的薪水,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再往深处想想,他不过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成绩,逐渐被曹操所重视,最高理想境界,不过是想当一个高级白领而已。 
  虽然二人都在宫中进行过一场人事变革,但是出发点并不一样。曹操清洗了董承集团,是改朝换代的需要。董承是国舅,是皇上在朝中的死党。曹操不清洗不行啊,这些人已经有了衣带诏书,这些人就要图谋曹操,虽然也是曹操逼的。可是站在曹操的立场上考虑,曹操能同意他们对自己的图谋吗?你们哥儿几个想谋害我啊,我正找不到借口呢,这一下可让我抓住了把柄了,杀了你们吧。曹操是为了最后篡位的成功,才彻底清除了名存实亡的汉献帝的最后党羽,是搬去了绊脚之石。 
  司马懿彻底清洗了曹爽集团,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清洗也不行啊,曹爽手下的谋士们已经策动曹爽,准备取司马懿的性命了,司马懿收拾他们,是给他们逼的,是先下手为强。我不杀你们,你们就要杀我了。经过这一次清洗运动,彻底使司马家族政治和经济上都有了安全感。 
  这里边就有了区别,曹操除掉董承,是为了图谋国家。司马懿除掉曹爽,首先是为了自保,是为了自己的家族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人家都准备朝我们家下刀子了,我司马懿总不能伸着脖子让人家宰吧。总结一下,曹操杀董承集团,是篡位的需要,是主动的。司马懿杀曹爽,是大势所趋,是不得已,是被动的。 
  曹爽之死是曹氏政权旁落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司马家族权力加强的一个转折点。
  我们分析一下司马懿清洗曹爽集团的过程: 
  曹爽的父亲是曹真,曹真是权倾一时的大将军,他是司马懿的战友。这二人枪林箭雨出生入死,打了不少仗。虽然大多是败仗,曹真与司马懿也算得上交心换命了。可是曹真死了之后,他儿子曹爽竟然让司马懿给杀了,这叫怎么回事儿呢?把战友的儿子给杀了,这司马懿是什么狼心狗肺啊?读过毛氏父子批的《三国演义》,毛氏父子似乎比较公正地看待了这件事情。司马懿杀曹爽也是出于无奈,是自卫。毛氏这样说,比较合乎实际情况。 
  不妨再听听司马懿临终嘱咐,他对两个儿子说:唉,我这辈子跟着曹操干活儿,可都是一直小心翼翼勤勤恳恳的啊。就这样,人家还是怀疑咱家有二心啊。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我想起跟曹爽闹矛盾这事儿就害怕。我死之后,你们两个要好好干工作,别出什么差错。小心啊小心(书里讲,慎之慎之)。若司马懿真的有篡位之心,司马懿如何能说出这番话呢?老人家真是一辈子都战战兢兢,都快吓死了。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司马懿当时所处的环境。曹睿将死,曹芳即位,曹睿希望司马懿能好好扶持一下曹芳。司马懿在曹睿面前也表了决心,跟刘备托孤意思差不多。这时朝中的重臣就是司马懿和曹真(曹爽的父亲)了。可以想见此二人在朝中的分量。此时,司马懿未必就想怎么着。 
  曹真病死在了战场上。朝中的老臣就剩下了司马懿。可是这是人家曹家的股份有限公司,你司马懿当不上这个总经理,总经理是曹真的儿子曹爽。上边讲了,司马懿跟曹爽的父亲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出生入死多少年,没有感情,也有交情啊;就算是没有交情,也得有点人情啊。两家人逢年过节,还经常走动呢,也许曹爽小时候还经常被司马懿抱着玩过呢,司马懿还给过曹爽好几回压岁钱呢。曹爽能对司马懿怎么不放心吗?司马懿如果这样想,就是太幼稚了。 
  曹爽终于坏事了。 
  曹爽坏在他身边的人手里了。 
  这曹爽大概就是一个花花公子,整天除了吃喝玩乐,可能就没有什么正经营生。他周围还有一帮陪玩的知识分子。数数吧,何晏、邓扬、李胜、丁谧、毕轨,还有一个人称智囊的桓范。这是他身边的几个谋士,都算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了。按说他们应该多给曹爽出点治国安民的好主意,把你们那一肚子的文化知识都用上,也算你们学有所用了。知识分子嘛,不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吗?可看看这哥儿几个都干了些什么吧,先是挑拨曹爽,我说大将军啊,你爹可是让司马懿活活气死的,你可别忘记了。这是父仇啊,你得报啊。还有的说,大将军啊,司马懿有想法啊,别看他老老实实的样子,心里边鬼大了去了。他暗地里准备图谋你们老曹家的家产呢。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两句话本来就挺可怕,就是智商高的人,总有人在耳根子下嚷嚷,也难免心生嘀咕。赶上曹爽又是一个智商低、玩商高的人,于是,曹爽心疑了,司马懿真是这样啊?行,我听你们哥儿几个的,那就收拾司马懿。曹爽真就听了这哥儿几个的话了,就把权力都拿了过来,朝中大权独揽,晾了司马懿。司马懿多明白啊,他知道有人在曹爽面前说了乱七八糟的坏话了,他只好装病在家歇着去了。 
  这一下曹爽算是放心了,他身边的这群知识分子也放心了,这哥儿几个就开始放心大胆地围着曹爽吃喝玩乐。又是搞收藏,又是搞室内装修。这曹爽还能干什么啊?写到这里,谈歌都忍不住骂,曹真这是生了个什么混蛋儿子啊?这还不算,何晏还从江湖上请来了一个算卦的管辂给曹爽算命。按说这哥儿几个也都算高级知识分子了,怎么都这么不着调啊。曹爽觉得大权在握了,城里玩够了,又去野外郊游。这里边还算有明白人,他弟弟曹羲和桓范,这两人都劝他小心点。可是昏了头的曹爽哪里听得进去啊。只是不放心司马懿,派李胜去探望一下,看看这老家伙玩什么花招呢。李胜去了,真没有看出司马懿是装病。得,没事儿了,咱们放心去玩吧。 
  这一下,可算着了司马懿的道儿了。曹爽前脚走,司马懿后脚就行动,启动了紧急应急机制。这一场政变,曹爽算是彻底歇菜了。身边的那帮无用的文人也都丢了脑袋。 
  应该说,这一场政变,也是曹爽逼出来的。司马懿为曹魏的家天下,算得上呕心沥血。司马懿与他儿子最后的篡权,他孙子最后篡位并无关系,后人指责司马昭有了篡位之心的时候,往往扯上司马懿,这不大公正。检点司马懿生前所作所为,于已于国并无差池,他的两个儿子,也的确出生入死,算得上报效国家。司马懿之后,这哥儿俩生了篡位的心肠,这跟司马懿没有关系。有人说,你司马懿如果不想篡政,你儿子能干吗?这话问得无理。这事儿得重证据,没证据不能猜着说。如果硬猜测司马懿私下给司马师、司马昭哥儿俩留下什么篡位的锦囊妙计,这外人就不知道了。不相信咱们就到法院说说理去,法院肯定不受理。谁主张,谁举证嘛。 
  可是就是这种由猜测而引来的株连,使司马懿的名声蒙上了灰灰的颜色。 
  司马懿也算是一个劳碌命,曹操生前,他不大受重视,曹操死了,他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里的智囊人物,好容易大权独掌了,跟诸葛亮斗了好几年,也没有占着什么便宜。他可是没能好好活几天,就死了。是啊,诸葛亮已经死了,司马懿也就活着没多大劲了。 
  有句俗话,人是为敌人活着。司马懿的敌人就是诸葛亮。没有了对手,司马懿真的就应该去世了。 
  责任编辑 宗永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