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湖二记-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社稷丘墟,盖历数使然。今日陵寝,被贼秃发掘,我堂堂天朝受辱于犬羊禽 

  兽,忠臣义士便当剖血刺心,以报我国之仇。我虽不食宋朝之禄,不沾宋朝 

  之宠,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一个不是朝廷 

  的臣子?我若安坐而不救,坐视六帝骨殖抛掷于草莽之间,我心何忍?我定 

  要将六陵帝后骨殖尽数收藏,以尽我忠义之念,虽死亦甘心也。”又自己忖 

  量道:“这事重大,非一人之所能为,必须得几个同心合志之人方才可做, 

  然而非钱不行。”遂把家间衣被铜锡器皿之类,变卖得十数两银子。他有一 

  个好朋友林德阳,字景熙,是宋朝太学生,也是个赤胆忠心之人。唐玉潜密 

  密与他说要收藏陵骨之事,林景熙道:“我正有此心,不意吾兄不约而同, 

  可见忠义之念人人如此。”遂助数十两银子,又约了一个朋友郑朴翁,也助 

  数十两银子,共有百金之数。遂斫文木为柜,黄绢为囊,要盛陵骨。一壁厢 

  料理端正,一壁厢又去寻得数个少年有义气之人,遂杀鸡宰鹅,安排酒席, 

  请这几个少年来饮酒。但见: 

                                                    ② 
            酒席丰隆,肴膳齐整。奇珍异果,不比穷措大 口中嚼出角徵宫商。美酒嘉肴,岂是村教授 

① 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初为晋卿智瑶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他改换姓名,躲藏厕所,又 

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一再谋刺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捕后,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衣后自 

杀。 

… 页面 235…

        案头列着青黄碧绿。破塘嫩笋,满盘堆着玉簪;萧山樱桃,两案凝成琥珀。 

       话说众少年见酒席恁般齐整,都道:“唐先生,怎生今日酒这般盛?” 

  唐玉潜道:“有事相烦。”说罢,便大杯将来奉劝,吃到将次酒阑之时,众 

  少年都道:“唐先生有恁事相烦?说了再吃。”唐玉潜便放声大哭起来,众 

  少年尽都吃惊,正不知什么缘故。林景熙并郑朴翁都一齐下泪,众少年一发 

  慌张。唐玉潜哭毕,跪拜于地,众人也一齐跪下,久之方起,才将要收陵骨 

  之事,细细说了一遍。众少年都一齐应允道:“这事何难!但杨秃驴其势甚 

  是凶恶,明日没了骨殖,他难道不要查数?”唐玉潜道:“如今杨秃发掘枯 

  骨甚多,将他人的骨殖移来此处,一副还他一副,便是谁辨得真假?”众人 

  齐声道:“是”。唐玉潜因众人应允,又斟酒奉劝,众人都感唐玉潜忠义之 

  心,一力承当。次日夜间,唐玉潜同众人悄悄将他人骨殖移来陵上,一副还 

  他一副,遂将六帝、诸后之骨尽藏于木柜之中,黄绢包裹,各柜上一一写得 

  明白:某陵某陵。唐玉潜将骨殖收完,次日遂渡过钱塘江,走到宋旧宫长朝 

  殿基之下,掘深数丈,将六陵骨殖依次排列而葬。葬毕,种冬青树一株于其 

  上,以为表识。次日,为文设祭而拜,拜毕回家,仍大排酒席,请众少年痛 

  饮,又出白金为赠。三人各拜谢,诸位少年再三罚誓,不许泄漏,遂痛饮而 

  散。 

       你道世上有这等凑巧的事,方才葬得七日,可恨那杨秃驴取了那些假骨 

  殖,只道是真,又和些别样枯骨将来胡乱杂在一处,葬于宋故宫内,造个宝 

  塔镇压于上,名曰“镇南”,又名“白塔”,又建五寺于其地: 

           报国寺 兴元寺 般若寺 仙林寺 尊胜寺 

  那报国寺就是宋朝垂拱殿,兴化寺就是芙蓉殿,般若寺就是和宁门,仙林寺 

                                                                                  ① 
  就是延和殿,尊胜寺就是福宁殿。其塔如壶瓶之形俗称“一壶塔”,垩饰 

  如雪一般,故名“白塔”。杭州士民百姓见杨秃将塔压镇,家家无不痛哭流 

  涕,悲愤之极,不能仰视,只道是真骨殖,不知六帝龙凤之骨早被唐义士迁 

  葬,一毫无恙也。果然是宋朝“忠厚爱民”之报,若少迟七日便无救矣,亦 

  是帝王之灵。那时造塔寺之时,唐玉潜只道有伤于所葬之处,胸中怀着鬼胎, 

  悄悄走来看视,与造塔寺之处相去甚远,并无一毫妨碍,心中暗暗甚是欢喜, 

  兼冬青树更加茂盛,愈觉心安而去。 

       且说那杨秃驴只道鬼神无知,恣意发掘,怎知那报应一毫无差。当时杨 

  秃劫取珍宝之时,只取玲宝,其余金钱俱为尸气所蚀,如钢铁一般,众秃都 

  弃而不取,往往为村民所得,或有遗簪弃珥,村民拾得,不是病就是死,以 

  此尽数还归圹中,此以见帝王之有灵也。杨秃掘高宗尸首之时,那演福寺泽 

  秃驴,把脚在高宗首上踏了一脚,便有奇痛一点起于脚心,非常疼痛,一步 

  也走不动,遂搀扶而去。从此两脚溃烂,血肉淋漓,臭秽不堪,渐渐烂见骨, 

② 措大——亦称“醋大”,贫寒的读书人,含有轻慢意。 

① 垩 (è,音饿)——用白垩涂饰。垩,白土子。 

… 页面 236…

  十指节节堕落,终日终夜号叫,一年而死。死的时节口口声声道:“我被宋 

  朝皇帝拿去,滚汤泡脚孤拐,终日剖心刺血,受苦不过。”人人闻之,无不 

  畅快。这是泽秃驴的报应了。那天长寺的闻秃驴倚杨秃之势,白夺乡民田产 

  不计其数,仇家忿恨之极,聚集多人打得血肉狼藉,尸骸粉碎而死。这是闻 

  秃驴的报应了。那泰宁寺宗恺、宗允与杨秃驴分赃不匀,宗恺、宗允腰藏利 

  斧,乘着酒醉,一时大怒,将杨秃当头一斧,脑浆直冒,红的白的一齐流出, 

  驴头碎裂而死,又将尸首劈做数十段,就像《水浒传》上李逵乔捉鬼的一般, 

  砍得个畅快,二秃亦自刎而死。这是三秃驴的报应了。那杨秃驴未曾吃杀之 

  前,所造镇南塔三次霹雳大震,最后乃焚其金裹之尖顶,尽数打坏,盖上天 

  痛恶之也。杨秃死后,群小秃驴将杨秃碎劈死的尸首淋淋漓漓盛于棺木之内, 

  埋葬于永福寺后地上,亦有三次霹雳大震,尽碎其骨如泥,人人称快。数个 

  恶秃驴不上数年,尽数相继而亡,报应之妙如此。果是: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话说杨秃驴等死了,除了一方大害,人人向空作礼,举酒庆贺。唐玉潜 

  见杨秃驴受报而死,方才了完报国之心,又同前日众少年到陵上祭奠,告道: 

    “臣等犬马之意尽矣。”那时冬青树分外发生,青青可爱,众人无不喜悦。 

  唐玉潜遂赋《冬青树行》道: 

             冬青花,不可折,南风吹凉积香雪。 

             遥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 

             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霹雳一声天地裂。 

  林景熙赋诗一首道: 

                        ① 
             马垂问■形 ,南面欲起语。 

                  ②      ③ 
             野■ 尚纯束,何物敢盗取? 

             余花恰飘荡,白日哀后土。 

             六合忽怪事,蜕龙挂茅宇。 

             老天鉴区区,千载护风雨。 

  郑朴翁赋诗四首道: 

             珠忘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杯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只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① ■(xiāo,音消)形——枯骨暴露的样子。 

② ■(jūn,音军)——兽名,即獐。《诗经·召南·野有死■》:“野有死■,白茅纯束。” 

③ 纯 (tún,音屯)束——缠束,包裹。 

… 页面 237…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班竹临江首重回。 

           犹怀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三人诗赋完。每歌一首,则痛饮数杯。自此之后,每到春秋二节便来祭奠, 

  真宋室之忠臣也。 

       次年上元,唐玉潜出外观灯而回,忽然见门外两个黄衣吏人手指文书一 

  纸道:“皇帝有请。”唐玉潜随着吏人而走,走至一处,宫殿巍巍,黄衣吏 

  领唐玉潜进于宫殿之中,立于丹墀之下,见冕旒之主坐在殿上,数十余黄袍 

  贵人走下殿来迎接道:“藉君掩骸,恩德深厚,今有以报。”遂揖唐玉潜而 

  上,唐玉潜升阶而进到于殿上,冕旒之主开口道:“朕乃宋太祖也,朕子孙 

  三百余年,世代以忠厚爱民为主,虽间有失德,亦未尝为残忍刻剥之事。今 

  气运已绝,此是天数。朕与元朝亦非世仇,渠听奸恶杨秃驴之言,发掘陵寝, 

  朕之子孙亦有何罪而受此惨毒?朕断不与之干休。今已诉之上帝,上帝许朕 

  报仇,将命娄金星下降,以取其天下。渠作此恶孽,亦自短其国祚,冥报昭 

  昭,定不相舍。杨秃诸贼罪大恶极,虽受戮于阳世,未足报其万一。朕今追 

  取诸秃之魂在此,已极剖心刺血、烧烹锉磨之苦。朕加罪已毕,然后到冥司 

                                ① 
  受阿鼻之狱也。汝命中实窭且贫,兼之无妻无子,今忠义动天,为上帝所知, 

  帝命赐汝伉俪子三人,田三顷。林、郑二人与汝同心合德,为此义举,帝亦 

  赐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