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铜床-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最早创办时,丙崽的曾祖父曾是大股东之一,但那是谁也想不起来的往事了。丙崽咨询了一些专家,专家们告诉他,北京还没有自来水之前,皇宫里用的都是从西山和玉泉山上运来的甜水,也就是今天的矿泉水。
    北京市的戒严令还没撤消的时候,丙崽就与西山脚下的一个村子的村委会签了份合同,承包下村子里一眼深水井五十年的使用权,然后快速的办好了矿泉水的营业执照,买来装瓶的流水线,永华公司的矿泉水厂就开业大吉隆重上市了。
    丙崽给自己的矿泉水起了个“乾隆甜水”的牌子,北京的老百姓可能没几个说得上来紫禁城一共住过几个皇上,但可能没有谁没听说过乾隆爷的一两个典故。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加上最科学的检测,“乾隆甜水”富含锶、钾、锂、钠、锌、碘、钙、镁、铁,偏硅酸等数十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一经宣传,销量果然不错,谁不想试试皇家御用的滋味呢?
    但丙崽并不满足,那时候请明星做广告的还不多,丙崽请了个当时最走红的明星,穿上龙袍的戏装,端坐满汉全席之前,簇拥万千佳丽丛中,捏着一塑料瓶的乾隆甜水,对文武百官说道:“乾隆甜水,就像我们的生活,越喝越甜!”
    这广告一播,用北京话说,那就是“可了不得了!”从天坛公园早上晨练的老头老太,到小学中学里的学生,再到各种会议的场合,几乎人手一瓶乾隆甜水。而且各种公款消费的场合,乾隆甜水绝无浪费丢弃的,没喝完的,一定会有人往家里带。问她拿回去干嘛,那位大姐一定会说:“不是说越喝越甜嘛,拿回去晚上给我们家那位泡茶喝。”
    这下丙崽真的是火了,真的有了点成功的感觉了。连宣传部门也认为丙崽的报告很符合舆论导向,丙崽的个人的经历和取得的成就,也很适合做为一个先进人物来宣传。于是,各种宣传机构的记者峰拥而至:赵颉接受领导接见,赵颉向灾区捐赠乾隆甜水,赵颉和外国客商签字,乾隆甜水出口五大洲四大洋……一时间赵颉的宣传照片,各种报纸杂志随处可见。
    像《从捡废纸的孤儿到百万富翁——访永华公司总裁赵颉》,《财富从智慧和汗水中来——青年企业家赵颉畅谈致富经》等等长篇报道,被安排在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刊登。永华公司正式更名为永华集团后,像《人生能有几回搏——永华集团董事长赵颉与待业青年谈创业》这样的文章又纷纷被各大媒体陆续传载。丙崽一时间成了个家喻户晓的名人,成为了所有青年应该效仿的价值标杆和人生楷模。
    年轻的姑娘们端详着报纸上丙崽的大幅照片,心想这样的男人多棒啊,年轻、英俊、有钱,但怎么这么早就结婚了呢?遗憾。特别是看完《豪门恩怨》这样的电视连续剧后,再看看自己身边窝窝囊囊的男友,姑娘们心中的这种遗憾就更深刻了。而父母们也有了教训儿子的生动教材,每当不成器的儿子抱怨这个不公那个不平时,爹娘们就说,你看看人家赵颉,别说没能生在好人家,就连爹妈都没有,一个孤儿,小学都没毕业,从捡破烂卖豆腐做起,不照样做成了大老板。不要老抱怨社会不公平爹妈没权,现在都市场经济了,有能耐就应该到市场里去自己拼。你瞧瞧人家赵颉说得多好啊,人生能有几回搏!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需要孤注一掷式的“拼搏”的。当丙崽在一九八九年六月暴烈的阳光下,汗流浃背的指挥着他的员工大卖矿泉水的时候,王晓军就不需要象丙崽如此“拼搏”。他在香港一家五星酒店豪华的行政套房里,坐在恒温的空调下柔软的沙发里,手握遥控器,通过电视屏幕,安全的审视着北京上空那灰蒙蒙的烟尘,和在那烟尘的笼罩下拼搏挣扎着的人们。
    在一九八九年,当“离岸公司”这个名词还没几个中国人听说过,更不了解“离岸公司”是如何个玩法的时候,王晓军就已经是一家注册地在英属维京群岛的公司的董事长了。离岸公司一般都是些“壳”公司,经营实体并不在注册地,而在别的国家,所以称之离岸。但注册地对这些“国际公司”有良好的法律保护,比如无需出示经过审计的帐目报表,不必拥有在本地活动的记录,不必登记股东信息,只要每年给当地政府交上几百美元的管理费,就可以永远“经营”下去。宽松的法律环境给这些离岸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成为了洗钱、避税、财务造假者的天堂。
    王晓军撑控的这家离岸公司,中文名叫茂盛集团,最初他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另百分之五十记在了方丽娜和武钢的名下,后来几年陆续新加入了一些股东,但茂盛集团由王晓军领头,王晓军、方丽娜、武钢三人联手控制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在一九八九年,茂盛集团主要控制着永茂、永盛两家公司。永茂公司原先是部队企业,王晓军只是由部队派驻的总经理。全世界的各国政府,估计只有中国公开允许军队经商,军队办企业从一开始,就与不停的整顿相伴随。每次遇到整顿,就有一些企业“军转民”与部队脱钩。王晓军通过会计手段,把永茂公司做成一帐面上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然后与部队脱钩,以与实际价值低得多的价格将永茂公司购为了私有。
    当然所有的文件上都反映不出收购与王晓军本人有什么关系,因为出面收购的是维京群岛的茂盛集团公司,代表茂盛集团公司签字的是它的一名美国籍的执行总裁,而总裁是可以随时由公司的股东聘请或者解雇的。要想查询茂盛公司股东的构成,即使是由中国政府出面交涉,那也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国有企业被私人合法侵吞的全过程。十年之后,当各地的国有企业大规模的“转制”时,这种洗钱的手法才像瘟疫一样,大肆流行了起来。
    其实王晓军是完全可以做到不花一分钱就将永茂公司据为已有的,因为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经商之风是如此之盛,每个较大的单位之下,都开有许多子公司,子公司又开孙公司,孙公司再开重孙公司、重重孙公司……而这许多的子子孙孙公司,单位的大领导往往并不知道,也没有详细记录可查,一遇到系统之间的调整整合,原来的大单位不复存在,这些孙公司或者重孙公司以下的公司,往往就自动“脱落”,神不知鬼不觉的成了私人企业。
    永茂公司就是一个大型军队企业下的第四层的重孙公司,军转民到地方,只要原系统的两三个人守口如瓶一致行动,地方的接收部门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永茂公司的产权关系,哪怕日后追查起来也无任何证据可查。在与王晓军交往密切的圈子里,王晓军知道他的许多朋友们都是这么干的,但王晓军没有这样干,而是选择了有点冒傻气的收购,虽然收购款只相当于公司实际价值的一个零头。方丽娜曾问过王晓军,别人不都这么干的吗?你怎么这么傻?王晓军回答说,是部队给了我成功的舞台,不回报点,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良心?方丽娜觉得这种专属于弱者的名词,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大商人一个强者的词汇里的。她隐隐觉得,王晓军的这种多愁善感,会给她和武钢已深深卷入其中的这家公司日后的发展带来隐患。方丽娜的预感后来不幸成为了现实。
    办完永茂公司的产权变更,王晓军也从部队退了役。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给他在一个清水衙门里,安排了一个副处级的位置,但王晓军从未去报到,或者说他彻底辞去了公职。他不再需要什么人或什么机构给他提供保障,他想要的一切,市场里都有,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已明码标价,而他拥有的金钱,就是使劲花,几辈子都花不完。
    通过离岸公司隐蔽的操纵各种生意,这个办法王晓军最早是从武钢那听来的。武钢从美国留学两年回来后,详细的给王晓军讲解过人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先进经验,既讲了市场经济里,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如何的调动起来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又讲了聚敛巨额财富后,如何的隐藏财富,如何的逃避税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先进经验”王晓军一件件拿来用于了实践。
    武钢知道在他出国在外的两年间,方丽娜一直在帮着王晓军做生意,知道他们通过老爷子的关系四处搞调拨物资的批文,这些批文中的哪一份,一倒手都是上百万的利润。方丽娜给武钢看过他们共有的一本存折,那上面,在小数点前面,工工整整的躺着八位数。
    武钢觉得这辈子能娶到方丽娜,是老天对他莫大的惠顾,让妻子和她给他带来的漂亮的女儿生活得幸福快乐,是他最大的心愿。只要方丽娜觉得快乐,她想做的任何事情武钢都极力配合不加阻拦。而至于那轻而易举就挣到手的巨额财富,武钢也觉得那在道义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看看周围他们这些特殊家庭的子弟们不都是这样干的吗?老爷子们战争中出生入死打下江山,文革中又忍辱负重受尽欺辱,到了暮年,赶上了市场经济,赶了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那让这些家庭先富起来,先住上洋房开上小车,先走出国门四处参观参观,总之先带头品尝一下人类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这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就算是老爷子们为党为国操劳了一辈子,节衣缩食没舍得花,到了这会儿,一次性由儿孙们在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中按劳取酬了。
    武钢回国不久,调到部里任配额管理处的处长,这个处管着机电产品,特别是轿车的进口配额。进口轿车的国内售价比国外高两三倍,谁拿到一辆轿车的进口配额,就意味着拿到了至少十万以上的得润。接到任命的当天夜里,武钢和方丽娜缠绵之后,意犹未尽的相拥着说了好一会儿情话,说着说着方丽娜就说到了让武钢给王晓军的公司搞一些轿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