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子为道-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是什么”,我曾经在“2000年高考命题研讨会”上,与大家讨论了一个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教材和考试题,问“是什么”的时候,不能轻意问,也不能轻意教,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刚刚懂事的小孩,对蓝蓝的天发生兴趣了,很好奇,这个时候问到大人:“天是什么?”大人怎么答?或者手往上一指,说天在上面。天上有云,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等等。实际上,我认为这有一种误导,古代人认为天在上面,地在下面,天圆地方。现在科学发达,你还认为天在上面,上面是什么?上面就是天?你还是这样去教导,孩子初记忆时,第一次给他的概念太深刻了,以后很难去改变这个先入为主的东西,可能好长时间还误认为天在上面,地在下面,甚至还想着天像一个锅,地呢是平的、方的,给他这么一个思维,让孩子这么去思维,有误导之嫌。天上有太阳,有星星,有月亮,不错,但仅此而已吗?连大人都讲不清楚的东西,你为什么要跟孩子去说这些,去限制孩子的思维呢?应该让他自己去观察,教他去数天上的星星,让他去体会、观察月亮怎么运行,怎么在云里走路,为什么离开了云她就不走路?问这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索,不给他一个具体的答案。不要告诉他1+1=2。不给一个答案,而是让他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你们认为,这样是不是好一些?    
    “是什么”是唯一的答案吗?    
    我当时提出,无论你是家长、老师,还是教育部出题的,你给学生的答案不能太机械化,或者是只给一个答案,考题中“是什么”的内容比例不能太多。当时只讨论高考出题的问题,总结2000年的高考题,考生答题以后,出现哪几种倾向,然后又提出一些2001年高考命题的方向。我就提出我的观点:凡是概念化的东西,答案往往只有一个,错一个字都不行,一个字一错,整个题就会错,就被判零分,有多机械?这样是不是有些抑制孩子的思维?我认为,出题的时候要考虑一下,不是说这个题不能出,而是出的时候不应该去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误导。误导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因为高考命题是方向,是中学教育的方向。以前,我教过毕业班,整个毕业班的老师实际上就是跟着上一年的高考命题走。前一年高考的命题就是毕业班老师的镜子,就是对着那个镜子来教学生。这样就形成了全国或全省一个模子,就照着这个模子画瓢,这是不行的。    
    有些学生答题能超出出题和判卷教师的想像,在所有答卷中间可以说有些特色吧。凭这个得高分,但是在“是什么”这个题上呢,往往丢分。丢分虽然不是好事,但说明了一种考试方向问题:是鼓励学生多背一些是什么,还是多想一些为什么。会答“是什么”是知,会答“为什么”是智,会答“怎么办”是能。知识、智慧和才能构成立体的人格魅力。所以我认为,求学的时候不能放弃这些“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些“是什么”。在搞清楚“是什么”的时候,你不能把这些“是什么”都当成唯一答案,这是求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你把这些“是什么”都当作唯一的答案的话,就没有创新,没进步了。那么社会不会进步,历史不会进步,科学技术也不会进步。所以说,我们搞教育的要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    
    


第三部分为道的反省之讨论为道——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一个问号,但是这个问号与前面的那个问号相比,它的外延与内涵都有很大的区别了。首先,它的空间大。给谁的空间大?给你这个问的人的空间大,给回答的人的空间也大。“是什么”的空间相应小一些,弹性小一些。我这里有这么几个例子:    
    《淮南子》里面有一篇《人间训》。《人间训》里面问了好多“为什么”。你看:    
    “为什么有时想减少它,反而会使它增多了?为什么有时努力增加它,却使它减少?    
    “为什么有人想危害别人,却反而有利于他人?为什么有人想帮助他人,反而加害于他?”    
    “为什么夺取别人,反被别人夺取?为什么要先给予好处然后再夺取?”……    
    这些“为什么”有来历,也很有意思。你看“为什么减少它,反而使它增多?”这里有这么个故事。以前,有这么一个功臣,皇帝就想加封他,他一直不要皇帝给他加封。后来,他知道自己要去世了,就嘱咐他的儿子,说:“我死后,皇上肯定要加封你。其他地方都别要,只要某某地方。那个地方最偏僻,最荒凉,而且经常闹鬼,很不吉祥。谁都不要的地方,你就要这个地方,其他地方都不能要,肥沃的地方不能要。”后来,他儿子听从了父亲的话。皇上封给他非常肥沃的土地,非常繁华的地方他都不要。他还真的就要那个地方。皇上想,你自己愿意的,其他大臣也很高兴。以当时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减少。以后新的皇帝继位,朝庭有新的规定:凡是有功之臣,只封一代,到下一代就不给封了,已经封了的全部收回。其他的都收回来了,唯独他那块地没有收回。因为那是不毛之地,谁都看不上眼,收回也等于没收回,那就不收了,永远不收了吧,永远都作为他的封地。这不是反而增加了吗?    
    为什么想帮助他人反而加害于他人?有一位国王带领一位将军去作战,第一仗就打败了,这位将军非常困惑,本来冲锋陷阵都是很卖力的,国王在后面做主帅,谁不卖力?这位将军喜好酒,他身边有位卫兵就将酒留着。一般情况下,留酒是打胜仗喝,打败仗不喝。但这时候,他实在是疲惫得不得了,卫兵也确实是为了他好,就拿出酒让将军先喝一口,解解乏。这将军喝了一口,又想喝一口,结果喝得酩酩大醉。第二天一早,国王催着第二次出战,都说将军生病了。国王亲自来探视他,掀开帐篷一看,酒气冲天,这还得了。国王亲自出征,打败仗本来就不好交待,这下将责任全推到将军身上,训斥说:“原来是你在玩忽职守,这仗不打了,班师回营。”国王自己也下了台,还找了一个替罪羊。卫兵可没想到,明明是为将军好,结果反而让将军丢了性命。为什么?有一些东西,我们现实生活中间也很多,多问个“为什么”,会使人少犯错。    
    


第三部分为道的反省之讨论为道——为什么(2)

    再追问几个“为什么”    
    科学上的“为什么”,那就更多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套科普丛书叫《十万个为什么》。你们看我书架上还有一本《千万个为什么》,是前几年编的。如果现在要编的话,那可能就是《亿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就太多了。1997年,赵朴初会长指示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一本《佛教科学常识问答》。朴老的意思,是让现代的年轻僧人在学习佛法的同时,也要学习科学知识。当时,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李家政先生就将这个任务交给我。编了十几万字,一问一答,都是“为什么?”。最后,交给叶至善先生审核。朴老还亲自写了前言,作了这么一本小册子。从这本书的目录上能看出来有好多“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水星上没有水?为什么宇航员能在太空迈步?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对我们的引力?为什么会发生泥石流?等等,好多“为什么”,科学上的“为什么”是问不尽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为什么”,就有了讨论、研究、实验的课题,不断有新的课题。有了这些课题,就会有新的研究成果、科学成果。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果,并将这些成果付诸运用,所以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在求学的时候,就是“什么是”,“是什么”;到为道阶段就要多问“为什么”,多去研究“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讨论,也是围绕一个“为什么”。搞研究也要围绕“为什么”。“为什么”给人的智慧和启发是很大的,所以,这个“为什么”的问号画起来是很有份量的。从古问到今,从这个学科问到那个学科,有人到国外求学,又从中国问到国外,从孩子懂事的时候起,一直问到老,都是没有穷尽的。    
    使老专家童心不泯的“为什么”    
    上面讲了一个好奇心,人到老了,还有好奇心,还有童心。但这时的童心不一样,孩提时的童心是问“是什么”;老年人的童心多半是问“为什么”。正是一个“为什么”,引起许多老专家、老科学家童心不泯,还在那里孜孜以求,如果没有“为什么”的话,他们也该退休了。你看,老专家、老学者、老科学家,这些国家级的“国宝”他们有退休年龄吗?没有。国家不让他们退,他们自己还不想退呢,为什么?他们满脑子的“为什么”还没有解答完,还没有找到答案,甚至到最后临命终时,还有好多“为什么”没有向后人交待,还觉得很遗憾。    
    季羡林先生,是北大的老教授,原副校长,当代文坛的泰斗。他满脑子“为什么”,至今已九十高龄了,仍然坚持每天三点钟起床。干吗?写作。他写什么?都是回答一些“为什么”的,都是给后人一些启示,启示一些“为什么”。这些“为什么”在激发他的兴奋中心,激发他的好奇心,唤醒他的童心。他这样废寝忘食,这样辛勤地耕耘,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并不是说季老,他那么刻苦,那么勤奋,这不仅仅是用“勤奋”两个字能说明问题。也不仅仅是想多为社会做一些事,是他脑中的那么多的“为什么”激发他要这么做。他就是睡不着觉,到时候就要起床,就要辛苦地去耕耘。    
    南怀瑾先生曾经风趣地说过:“我这个人有高血压,但我闲不住,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