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子为道-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讲到土,这些是不是频繁地进入我们的思维之中,而且从儿童时代就进入我们的思维中间,进入我们的意识中间?但是,这些东西就不是进入科学以后的这种概念,一旦进入科学思维以后,那些概念就又不一样了。这就说,我们习惯思维里面的许多概念有误区,有片面、有偏见的东西,所以,爱因斯坦就讲:“我们观察到的不是世界”,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引用了爱因斯坦关于概念、理念、感性、理性的一系列论述。这些论述实际上也都是在与人谈心,在谈心中间随意道出自己的认识。我们借鉴大师的东西来理清我们的思维。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金刚经》为道经典(1)

    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    
    下面再讲第三个经典:我们经常诵《金刚经》,《金刚经》上反复出现的那一种非常奇特的句式:“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如:“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不是世界,只不过取了个名字叫做世界。这不是世界的全部,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啊。是不是?你们现在所看见的,不是世界的头,也不是世界的尾,也不是世界的边,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仅仅是中间这么一个点。从时间上来讲,你看不到它的全部;从空间上来说,你也看不到它的全部。故说:“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以说《金刚经》是一本哲学的经典。    
    毛泽东每次外出视察都要带上一本《金刚经》。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中国,江泽民主席与他一起与记者见面,答记者问时他坦诚地说:“我也读《金刚经》。”为什么?《金刚经》讲的是科学,是哲学。    
    赵朴初大德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陪一位柬埔寨来宾见毛泽东主席,客人未到,朴老先到了。毛主席问朴老:“《金刚经》里面有这么一个公式——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朴老说:“有。”毛泽东再问:“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朴老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他们兴致勃勃正准备探讨下去,毛泽东很想与朴老探讨这个哲学问题,客人到了,话题中断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伟人对《金刚经》也有这么浓厚的兴趣。《金刚经》里面反复出现这种句式,一方面以否定的句式指出人们头脑中关于事物现象和特性的认识是虚妄的;一方面又以肯定的句式指出所有假相的作用;这种既否定又肯定的善巧方便,具有维护事物存在的多面性和完整性。    
    今天,我们联系三位圣人、大师讲的,联系他们的言论,他们的认识。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不是玩积木的心态?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按部就班地去钻那些名词术语,我们没有钻进概念的迷宫。我们是顽童,我们在玩什么?玩积木,把哲学的名词、概念都当作积木来玩。《易经》说:“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易经》也是一种玩。这就看出,我们还是用玩的心态吧,不要太拘泥了。但是说回来,玩也要按规则玩,按游戏规则玩,瞎玩不行。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没有规则,游戏怎么玩?    
    


第三部分“三念”与“三性”之《金刚经》为道经典(2)

    谁能见如来?    
    《金刚经》里有两首著名的偈子。一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经中认为自然现象中,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有为法”,法是法则,是自然现象。这些有行为、有形色的物和法则怎么样呢?经中用了形象的比喻,比喻成梦、幻、泡、影、露、电等,并说,我们应该这样去观察,去理解。老子、爱因斯坦说的与这个比喻一模一样,还是玩玩而已,不当真,我们所观察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是变化莫测的。    
    又一首偈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成形象的偶像,想祈求我保佑,这人就是行邪道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他为了觉悟人生,把自己也当成了教材,当成了“露”和“电”,也是变幻的、虚假的,真实的在每个人心里,是你心里的智慧之光。    
    我的智慧再大,那是我的,代替不了你,我只能像你们的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教教你。但是上考场还是你自己的事,一点都不能依赖我,关键的时候,在考场上,还要靠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最后一句“不能见如来”,成了这一篇的总结,说得太简明、太伟大了。如来,如其本来。如来是神吗?不是。是人吗?是。但不是某一个人,是每个觉悟了的人。觉悟了什么?觉悟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万事万物的本性、本质,而不是现象。四句联起来说就是,如果你们只看表面现象,是观察不到真实的世界的,是见不到“如来”的。    
    我最尊敬的恩师第一次开示我说:“佛教不是迷信。”所以我把佛教当作文化,当作一门学问钻研;他老人家每次出国访问回来,都与我谈起《金刚经》,教诲的还是那句话:“佛教不是迷信”。    
    其实我发现,许多不信佛教,却口口声声自称“唯物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人迷信。认为“观察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就是一种迷信;认为观察到的是世界的全部,也是一种迷信。有了这种迷信,就不能见如来。如来者,如其本来。事物的本来是观察不到的。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佛的弟子,但是他见到了“如来”,如来很高兴,亲自授他“广义相对论”秘法(众笑)。    
    


第四部分为道的哲学命题之为道的正题——肯定

    认知与表述    
    正、反、合,本来是黑格尔提出来的正题、反题、合题,都是哲学的命题。我们当然不是围绕黑格尔的这些命题讲正、反、合,这里也不引经据典。    
    我讲“为道”这个题目,应该是不拘一格,不去拘泥一种模式来讲,这里我提出一些我自己思考的东西,提供给大家在学习中去求证,也就是提供一个参考吧!    
    正、反、合这三个字本身的含义并不深,就“正”来讲,它与反是相对的。合呢?在一正一反里面必有一合,形象来说两个人在那里争吵,争论不休,他们的争论题目:一个是正的,一个是反的,另外出现的就是“合”来调解。这里,我想从圣人、伟人给我们的提示上来谈谈我的看法。    
    最近我们读《易经》,诵《金刚经》,读孔子的《论语》这些著作,还读了些哲学家的言论、科学家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的言论有许多从表面上都有些一正一反的东西在里面,好像刚刚把一个问题肯定了,回头又将它否定了,否定后又将它肯定,前面已经在第十讲中讲过了,这里就不去重复它的原文。我只讲这是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些圣人、伟人、大师们不是逻辑混乱,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是很全面的,他们是不断纠正我们这些常人的思维,在他们的思维中间,已经对自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且是非常到位的。但他们要将所认知的东西表述出来。一个是现有的语言有其局限性,没法表达得很准确;第二个,我们这些听的人、学的人也没法去理解得那么全面,那么准确,所以他们不得不用一种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这种形式来使我们不至于偏向。    
    就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小孩,他学步的时候是两边晃着,他这样的晃荡,大人必须两只手在旁边护着,是不是这样?你不护着,他就会摔跤或跑边。我认为是这样。因为他们都是导师,导师引导我们的方式,是正说一句又反说一句,实际上还是一个东西。他并不是一会儿把你向左引,一会将你向右引,其实并非这样,实际他还是把你向一个方向上引。圣人的这种引导方式有时也是一种无奈。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只能做到这一点,才不会使我们走偏,或还在原地踏步。这些是我的个人看法,我们读古人书,读圣人书,读科学家、哲学家的著作,在这一方面不应该有什么怀疑。    
    追求方程式的美    
    我们回到现实中间,我们应怎样理解这正、反、合三个字呢?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个世界即有它的空间,又有它的时间,这个空间和时间组成了一个世界。《金刚经》上称为“一合相”,这个“一合相”又正好与那个“合”相应。这个“合”是由“正”和“反”组成的,这就是《易经》思维——阴和阳,什么东西它都是对称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管是广义相对论还是狭义相对论,都是从那一种思维出发的。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对称的,因为对称才成其为类,他认为物质世界是美的,而且每一个方程式都追求一种美,如果他所思辨出来的方程式不美的话,他马上就将它否定掉,连实验都不做了,他知道这是不会成功的,不能成立的;他看一种方程式是美的,就进入实验。他的这种出发点就是认为世界是对称的。阴和阳,正和反,不能讲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势不两立的东西,其实不是,它们即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没有正就没有反,没有反就没有正。    
    从“为学日益”的角度来讲,我们是从正面去认识世界,去观察世界,去解释世界。为学阶段基本上是这样,很少给你一个怀疑的机会,因为在为学阶段只能在小的问题上提一些怀疑,但那时你还没有大的资本去怀疑,但到了“为道日损”的阶段,必须持一个怀疑的态度,科学的基本精神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