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选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尼采选集-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咯咯咯咯。

  ——我们保护艺术家、诗人和但凡有一技之长的大师。但我们比这些只会干事的〃生产性的人〃更高等,我们可不要同他们混为一谈。

  ——是对各种形式的兴趣;乐意袒护一切形式的东西,坚信客套是最大的美德;怀疑一切自行其是的种类,包括一切新闻自由和思想自由,因为这样会导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对女人的兴趣乃是一种也许更渺小的而细腻轻盈的种类的兴趣。同那些朝日热衷歌舞、酗酒和梳妆打扮的人邂逅够多惬意呀!她们叫所有如饥似渴深沉强烈的男性灵魂着迷,而后者是肩负大任的人。

  ——是对王公和僧侣的兴趣。因为,一般来说,他们坚持对人的价值差异的信仰,连评价过去方面也是如此,至少是象征性的。

  ——是沉默的本事:但在听众面前对此只字不提。

  ——是忍受长期的敌意:因为缺乏轻松谅解的力量。——是厌恶煽动、〃启蒙运动〃、〃和谐〃和鄙俗的亲昵。

  ——是对宝贵东西的积累,对高等的和吹毛求疵的灵魂的需求;不要任何平常的东西,只想要自己的书籍,自己的景致。

  ——我们要奋起反抗坏的和好的经验,一定不让它们普及得过快。个别人:假如个别人具有自命为规范的坏的审美,那么我们反对个别人就是很滑稽的事了!

  ——是我们热爱幼稚和幼稚的人,只把这些人当作旁观者和高等人;我认为浮士德和他的甘泪卿①一样幼稚。

  ——是我们不怎么看重善良的人,因为他们是群畜。我们知道,在最坏的、最恶的、最冷酷的人中间,常常隐含着一滴无法估量的善的金汁,它胜过娇嫩灵魂的一切单纯的伪善。

  ——是我们不认为,我们种类中的人的恶习和愚蠢行为该受到谴责。我们知道,我们是难于得到承认的,我们完全有理由使自己登上显赫的地位。

  ①歌德的《浮士德》中的女主角。——译者

  〈1064〉

  均衡状态,根本就没有过,这说明它是无法实现的。但在不确定的空间,也许会有。在球状空间也是如此。空间的结构乃是运动的原因,其实,也就是一切〃不完美性〃的原因。〃力〃、〃安定性〃和〃均衡〃之间勾心斗角,而力的数量(即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但力的本领是有流动性的。

  要驳斥〃超时间性〃。当力达到某一确定的时刻,就具有了一切力重新分配的绝对条件;力,不可停滞。〃变化〃属于本质,因此,时间性也属于本质。这样一来,只不过是在概念上再一次设定变化的必然性。〈603〉

  我们知道,幻想的破灭不会产生真理。而只要多一分〃无知〃,就意味着〃虚空〃的扩大,意味着我们〃荒漠〃的增长——

  〈978〉

  只有在同某个统治等级相联系的情况下,才会有新的哲学家产生,他是这个等级的最高精神体现。伟大的政治即将统治全球,迫在眉睫;应当制定必要的原则。

  〈979〉

  基本思想:必须首先确立新的价值——我们少不了它!对我们来说,哲学家必须是立法者,即新的种类。(情形就像驯育迄今为止的最高的类——譬如希腊人——那样。必须有意识地创造这个〃偶然〃的种类〃。)

  〈422〉

  对哲学家的迷信:人们把他们混同于科学之人了。好像价值就藏在事物中,只要把握它们就行了!在现有价值的影响下(譬如他们憎恨光明、肉体等等),他们研究的进展程度如何呢?叔本华同道德有关(嘲弄功利主义)。到头来,这种混淆竟然发展到把达尔文主义都看成了哲学:因此,统治权现在就落到科学之人的手里了。法国人就像泰纳一样,他们在没有掌握价值标准的情况下去寻求,或自认为在寻求价值。拜倒在〃事实〃脚下,他们是崇拜的类型。其实,他们是要取消现存的估价。

  要解释这种误解。发号施令者世间少见,因此,他们就会误解自身。首先,人们想摆脱一切权威,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在德国,评论家属于觉醒男性的历史。像莱辛①等等(拿破仑论歌德)。事实上,这一运动为德国的浪漫主义所挫败。因为,德国哲学家的名声同浪漫主义有关,似乎它消除了怀疑论的危险,似乎它会证明信仰。在黑格尔身上,这两种倾向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归根到底,他总结了德国批判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事实——即辩证的宿命论,不过,这乃是出于对精神的尊重,实际上是哲学家向现实低了头。批评家要干的事呢:没有了!

  ①莱辛(1729…1781)——德国作家,评论家和哲学家,18世纪启蒙运动者之一。——译者

  随着叔本华的出现,哲学家确定价值的使命开始萌生,不过始终受幸福论的支配。这是悲观主义的理想。

  〈463〉

  我的先驱是叔本华。我深化了悲观主义,并通过发现悲观主义的最高对立物才使悲观主义完全进入我的感觉。

  继而是:上层的欧洲人,伟大政治的先驱。

  继而是:希腊人及其起源。

  上一篇

  86。txt

  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

  第八节

  〈646〉

  类比,譬如,同我们的记忆类比,还有另一种与遗传、发展和形式有关的、引人注目的记忆。属于我们的发明和试验的,还有一种运用于新目的的工具的发明,等等。

  我们称之为〃意识〃的东西,对我们的基本保存过程和成长过程是不负责的;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头脑会长得如此灵敏,以致有能力构思除机器以外的任何东西——任何有机过程都远远胜过机器。

  〈494〉

  我们的〃认识〃不可能超过仅够保存生命的水准。形态学告诉我们,智慧、神经以及大脑的发育同营养障碍成怎样的比例。

  〈630〉

  我小心翼翼,免得谈起化学的〃规律〃来。因为我嫌弃道德的怪味。相反,涉及权力关系的问题是:强者要成为弱者的主人,只要弱者无法保存自身的独立地位。——在这里,没有任何同情,没有任何宽容,更谈不到〃规律〃的尊严!

  〈637〉

  即使无机王国,力原子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近邻。因为距离较远的各种力保持着均势。这里隐着远景的内核,它说明了为什么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渐渐变成〃利己主义的〃。

  〈655〉

  弱者为了生存而趋附于强者,他们想求得安身之所,可能的话,同强者合为一体。而强者要自卫,他不愿以这种方式走向毁灭;相反,宁愿在壮大过程中自我分裂为二,或多个。趋于统一的倾向愈大,同弱者的关系就愈密切;而要求变多,变小,要求内在的分解愈强烈,则力的积蓄愈多。

  依恋某种东西的欲望,——拒绝某种东西的欲望,在无机和有机界中,同样都是联合的纽带。截然分离乃是偏见。

  更确切地说,所有力的组合中的权力意志都是拒强而欺弱。

  备注:——过程即〃本质〃。

  〈520〉

  持续的过渡不许可谈论〃个体〃等等。因为,本质的〃数目〃本身就处在变化中。假如我们不相信——以粗浅的方式——除运动物之外,还看见了〃静止物〃,我们就等于对时间和运动一无所知。同样,也不知因和果,而没有〃虚空〃这个错误概念,我们也就根本不会想到空间的概念。同一性定理以〃印象〃为基础,即是说,有相同的事物存在。一个生成的世界,严格说来,简直是不可〃理解〃和不可〃认识〃的;某种叫作〃知识〃的东西的存在,只有在下列场合才能被认识:即〃有理解力的〃、〃有认识能力的〃智慧发现了一个已经创造了的、粗糙的世界;它是由纯表面现象组成的,但已变得坚实,因为这种假象保存了生命——因为有了某种像〃认识〃的东西存在;因为,可以依次审定以往的和晚近的错误了。

  〈642〉

  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肯定处在每个力原子产生的排斥力中。〃生命〃的定义应该这样来下,即它是力的确定过程的永久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斗争着的力增长不匀。无论处于服从地位的反抗力有多大,它绝不放弃固有的权力。在命令中也同样存在着承认对手的绝对力未被战胜、未被同化、未被消解的问题。〃服从〃和〃命令〃乃是对抗游戏的形式。

  〈988〉

  这些新的哲学家则以阐述实实在在的等级制为开端——啊!他们希望的乃是人类的调和、平等的反面,他们教诲的是全然的异化,他们开掘前所未有的鸿沟,他们要使人变得比以往更恶毒。有时他们甚至形同路人,互留一手。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必须成为隐士,甚至戴上假面——然而这些对寻求他们的同类是不适合的。他们要单独过活,也许要去领略种种孤独的煎熬。但是,假如他们出于偶然而同趋一路,我敢断言,他们会互不相认,或尔虞我诈的。

  〈1062〉

  假如世界真有所谓目的,那么想必就要达到才是。假如对世界来说真能达到永驻和固化,达到〃存在〃,那么一切变化也许早就终结了。也就是说,终结了一切思维,一切〃精神〃。〃精神〃这个事实乃是生成的事实,这就证明世界是没有目的的,没有最终状态的,而且无法达到〃存在〃的程度。——但是,旧的习惯相信种种现象都是有目的的,相信世界有个起引导作用的创造性的上帝,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致思想家煞费苦心地设想不再把世界的无目的性作为行动的意图。凡是想宣布世界有能力创造永恒新事物即有限的、确定的、大小不变的、和世界一样的能力的人,凡是宣称世界具有奇迹般的、重新塑造世界形式和状况的人,肯定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念头,即认为,这样一来,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