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选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尼采选集-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保存信念,在这种信念指导下,弱者和受害人能以保持生命;

  培植作为本能的团结,以对抗恐惧和奴性;

  同偶然性斗争,也同〃伟人〃的偶然性斗争。

  〈315〉

  估价种族和等级的道德。——鉴于激情和欲望在每个种族和每个等级那里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它们的生存条件(——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它们得势时间最长的条件),就是要求它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它们要改换性格、苦志劳心、忘掉过去。

  也就是说不要再表现出差别。

  即他们在需求方面应当尽量一致——更确切地说:它们应该毁灭……

  固然,要道德的意志表现为与之相适应的那种人的专横,凌驾于别种人之上。因为,这有利于统治者的杀伐,或整肃(或是着眼于使统治者不再有恐惧,或是为了听命于统治者的宰割)。〃消灭奴隶制〃所谓向〃人的尊严〃的祭献,实际是要消灭一个特殊的种类(——埋葬这类人的价值和幸福——)。构成一个敌对种族(或等级)的强力,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因为,这样这个强力会伤害我们(——它的〃美德〃就会受到诽谤和改换名姓)。

  这被认为是反对人和民众,假如这个种族伤害我们的话:但是,从它的观点出发,我们则是它所希望的人,因为我们是可以使他人从中得到好处的人。

  〃人性化〃的要求(这种要求天真地认为,掌握了〃什么是合乎人性的〃这个公式)乃是虚伪,在这种要求掩护下,完全肯定的一种人试图谋求统治权。更确切地说,这是完全确定的本能,即群畜的本能。——〃人人平等〃,这隐含着愈来愈把人与人相提并论的倾向。

  从卑鄙的道德着眼〃利己性〃。(决窍:把伟大的热望、争权和贪婪当成美德的监护人)。

  凡是各类经纪人和贪婪之徒可以借贷的和应该要求的一切,都必须坚持同样的性格和同样的价值观念。因为,各类世界贸易和交换都在攫取和几乎是在抢购美德。

  同理,国家和各种以官员和士兵为标志的统治也是如此;同理、以信任力和爱惜力的态度工作的科学也是如此。——

  传教事业也是如此。

  ——就是说这方面要强制实行卑鄙的道德,因为靠它会得到好处;而要使道德获胜,就要对非道德兴师问罪——凭什么〃权利〃呢?凭的根本不是什么权利:而是凭自我保存的本能。同样的阶级,在非道德有利可图的地方,也是使用非道德的。

  〈824〉

  艺术领域的现代作伪术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即按照现代精神的最根本的需要来说。

  人们填补了天才的空缺,特别是教育、传统、训练的空缺。

  第一,人们寻求不高明的观众,他们务须有其所爱(——而且倾刻之间就会拜倒在角色的脚下)。本世纪的迷信,对〃天才〃的迷信就是为此服务的。

  第二,人们同民主主义时代的不满者、野心家、自我掩饰者的隐晦的本能庄严宣告:姿态很重要。

  第三:人们把这种艺术手法改换为另外一种,把艺术的企图同认识的,或教会的,或种族的利益(民族主义)的,或哲学的企图混为一谈——人们一下子敲响了所有的钟,并且隐约激起对人即上帝之说的怀疑。

  第四:人们向女人、受苦人、被激怒的人献殷勤。艺术上,麻醉剂和鸦片制剂占绝对优势。人们使有教养者、诗人和古老故事的读者浑身奇痒难耐。

  〈825〉

  〃公众〃和〃精选者〃情况的区别:处于前者中,人们现今必须是信口开河的江湖医生,处于后者中,人们想当音乐大师,无非如此!本世纪特有的〃天才们〃超越了这种区别,二者兼备;维克多·雨果①和理直·瓦格纳都各有其伟大的骗术,不过都是同很多真正的艺术造诣相伴的,以致连艺术上他们也竭尽诡诈之能事。因而缺乏伟大。因为他们眼光变来变去,忽而着眼于最俗气的需要,忽而着眼于最挑剔的需要。

  ①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诗人,后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作品有《悲惨世界》等。——译者

  〈74〉

  论〃现代性〃之特点〃——中间产物过份发展;种类的曲变;传统、学派的中缀;继意志力、目的和手段的愿望衰微之后,本能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哲学上的准备:无意识更有价值)。

  〈76〉

  商人和掮客比重过大,连最精神性的东西也是如此。文人、代表人物、史学家(是历史和现代的撮合人),热带人和世界公民,自然科学和哲学间的掮客、半神学家。

  〈84〉

  叔本华是装饰音符(革命前的状况):——同情、感性、艺术、意志薄弱、最精神性的渴望的天主教——一言以蔽之,这就是美好的18世纪。

  叔本华根本误解了意志(他似乎认为渴求、本能、欲望就是意志的根本),这很典型。因为,他把意志的价值贬低到应该予以否定的地步。对意愿的仇视也是如此;试图把无意愿、〃无目的和无意图的主体存在〃(把〃纯粹的无意志的主体〃)视为更高等的东西,不错,更高等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意志疲惫,或意志薄弱的伟大象征。因为,意志本来一直认为渴求乃是主人,意志给渴求指明道路,提供标准……

  〈848〉

  为了成为经典作家,必须要具备一切强大的、表面上矛盾重重的才能和渴求。不过,这样一来,这些才能和渴求就处在同一束缚下结伴而行了;它们来得及时,这样才会把文学,或艺术,或政治的某一种属提升到自己的高度和顶峰(而不是发生了这种种现象之后……)。这反映了它灵魂深处的总状况(管它是某个民族的也好,某种文化的也好),时间在它尚且存在并且尚未被外来民族的仿效搞得面目全非(或尚有依赖性时……)之前;它不是反射的,而是一种起纽带作用和指引前行的精神,在任何场合都作肯定答复的精神,甚至以它的仇恨作答。

  〃最高的个人价值不属于这个范围吗?〃……也许要考虑到这里的道德偏见是否起作用,或者说,伟大的道德标准是否原来就是和经典相矛盾的……道德这个怪物在口头上和行动上是否必然表现为浪漫主义呢?……一种美德压倒另一种(臂如在道德怪物身上),这种优势同古典权力对阵,旗鼓相当。假如人们果真具有这种水准,并且尽管如此也真成了经典作家,那么也许就是莎士比亚(假如他真就是培根勋爵的话)的情况。

  〈79〉

  由于道德的种种矫饰,现代精神已无可救药了。——美其名曰:宽容(对〃肯定和否定的无能〃;同情的宽容(=三分之一的差异,三分之一的好奇,三分之一病态的敏感):〃客观性〃(=没有人格,没有意志,对〃爱〃的无能);反对常规的〃自由〃(浪漫主义);反对欺诈说谎的〃真理〃(自然主义);〃科学性〃(〃人的文献〃:用德国话来说,就是无聊小说和加法运算,——取代了结构布局);代替了杂乱无章和过渡性的〃激情〃;〃深邃〃代替了混乱,代替了芜杂的特征。

  〈126〉

  克制和补救现代性的特效药方:

  1.随着中止娱乐而来的真枪实战,实行义务兵役制;

  2.提倡民族狭隘性(头脑简单,万众一心);

  3.改善营养(肉食);

  4.不断提高居住区的卫生和健康水准;

  5.要让心理学居统治地位,使其高于神学、道德学、经济学和政治;

  6.在要求和履行的〃责任心〃方面,要体现军纪(夸奖不会再有了……)。

  〈578〉

  认识论本身的道德价值:

  信仰理性——为什么不怀疑呢?

  〃真实的世界〃应该是善的世界——为什么?

  虚假、变幻、矛盾、斗争被斥为不道德,因为要求进入一个没有这一切现象的世界;

  构想出一个先验的世界,以便给予〃道德自由〃一席之地(在康德那里);

  辩证法乃是通向美德的道路(在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那里:一目了然,原因在于诡辩术被认为是通向非道德的途径);

  时间和空间是合乎理念的。因此,在事物的本质里面存在着统一性,这样,〃罪恶〃没有了,弊端没有了,不完美性也没有了——为上帝辩护。

  伊壁鸠鲁否认认识的可能性。因为,他维护作为至高价值的道德(以及快乐主义)。奥古斯丁干了同样的事,后来是巴斯噶(〃衰退的理性〃),为了对基督教价值有利;笛卡儿蔑视一切变化的东西,同样也看不起斯宾诺莎。

  〈33〉

  出现悲观主义的原因:

  1.迄今为止强大无比的生命和前途无量的欲望惨遭谴责,因此生命诅咒自身;

  2.人的与日俱增的果敢精神和怀疑的勇气,认识了不可替代的生命本能,并且向往生命;

  3.唯有对冲突毫无所知的极平庸者人丁兴旺,高等的种类生不逢时,反而作为蜕变产物自惭形秽——另一方面,平庸者却自命为目的和意义,盛气凌人(——谁也无法回答〃目的〃

  何在——);

  4.不能感受痛苦、不安,局促和忙碌持续增长…整个频繁的活动即所谓〃文明〃的形象化日益变得容易,面对这种庞大的机体,个别人会变得气馁,屈服。

  〈380〉

  1.歪曲历史原则,为的是叫历史证明道德估价;

  a)一个民族的没落和衰败;

  b)一个民族兴旺发达和美德;

  c)一个民族的鼎盛时期(〃它的文化〃)是道德水准的结果。

  2.原则上歪曲了伟人、伟大的创造者、伟大的时代;人们硬说信仰是伟人的功业:但是,不假思索、怀疑、〃非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