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选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尼采选集-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37〉

  奥古斯丁·蒂埃里①于1814年读过戴蒙洛西埃②在其著作《论法兰西君主制》中说过的话:他以一声愤怒的呐喊作了回答,并且随之开始自己的写作。那种流亡者说:〃获得自由的阶层,我们亲手释放的奴隶阶层,成了有纳税义务的人,新的人,对特权的铲除解放了你们,你们得以成为自由的人,而这种铲除却剥夺了我们跻身显贵的权利;对我们大家来说是权利,对你们来说是恩典;我们同你们毫无共同之处;我们是由我们自身构成的一个整体〃。③

  ①奥古斯丁·蒂埃里(1795…1856)——法国史学家。——译者

  ②戴蒙洛西埃(1755…1838)——法国政论家,政治家,原名

  费朗西斯·戴雷诺。——译者

  ③原文为法文。——译者

  〈10〉

  A、作为强力的悲观主义——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悲观主义的逻辑能量,它是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是解析学。

  B、没落的悲观主义——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它的柔弱化,表现在它宇宙政治论的触感,在于它的〃包容万物〃的历史主义。

  ——临界的紧张局面:因为极端分子崭露头角,并趋于优势。

  〈87〉

  新教的没落。因为,它在理论上和历史上被认为是不彻底的。实际上,天主教仍占据优势;新教的情感销声匿迹,以致感觉不到最强有力的反新教运动的本身了(譬如,瓦格纳的《帕西法耳》)。法国整个高等精神性表现为本能的天主教;俾斯麦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新教。

  〈82〉

  悲观主义的主要特征:——马格尼家的晚餐;俄国的悲观主义(托尔斯泰①、陀思妥耶夫斯基②);美学的悲观主义,为艺术而艺术,〃描述〃(浪漫主义的和反浪漫主义的悲观主义);认识论的悲观主义(叔本华;现象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悲观主义;〃同情之宗教〃,佛教的前期运动;文化的悲观主义(异国情调,宇宙政治论);道德论悲观主义:即我本人。

  ①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译者

  ②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著有《穷人》、《罪与罚》、《白痴》等。——译者

  〈25〉

  论虚无主义的起源。——人们获得了直面已知物的勇气为时已晚。我以前一直是个虚无主义者,前不久我才承认这一点,我作为虚无主义者借以前行的能量是激进主义,但能量在这一基本事实上欺骗了我。假如人们迎着一个目的走去,那么似乎就不能说〃自在的无目的性〃这是我们的基本信条。

  〈347〉

  道德乃是骗术。——〃自然就是善,因为一个智慧和善良的上帝是自然的原因。那么,谁应对'人的堕落'负责呢?他们的暴君和拐骗者,统治阶层——人们应该消灭他们〃——;卢梭的逻辑学(参看巴斯噶的逻辑学,此人对原罪下了结论)。

  试比较与此有亲缘关系的路德逻辑学。两者都在寻找导致道德宗教义务即贪婪的复仇需要的那种借口。仇恨统治阶层就等于树立自己……(〃以色列是有罪的〃:这构成了传教士地位的基础)。

  试比较与此有亲缘关系的保罗的逻辑学。上帝,这一直就是出现反动现象的借口,权利啊,人性啊!等等。在基督那里,民众的欢呼构成了他受戮的原因;(基督)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反传道的运动。连在反犹主义者那里,基督也始终是艺术品。因为它用道德的否定判决来侵袭对手,并给自己保留惩罚的权利。

  〈99〉

  伏尔泰——卢梭。自然界的状况是可怕的,人是猛兽;我们的文明战胜了猛兽的自然界,旷古未有。——这是伏尔泰的结论。他对文明状态感到轻松、惬意、快慰;他蔑视偏见,即使是以美德为形式的;也看不起禁欲主义者和僧侣,因为他们缺乏敏感。

  道德否定了人,这似乎使卢梭出了神。人们可以用言语〃不公正地〃、〃残酷地〃、最大限度地挑逗被压迫者平时受禁令和失宠魔力制约的本能,以致被压迫者的良心劝戒他们不要渴望犯上作乱。这些解放者首先寻求一点:给予他们的一伙以高等天性的伟大派头和地位。

  〈124〉

  人们要把发展自身欲望的勇气归还于人——

  人们要打消妄自菲薄(不是当成个体的人的欲望,而是作为自然的人的欲望……)——

  既然人们认识到对立是我们放进去的,人们就会从中抽出对立——

  人们要从存在中全部剔除社会特质(过失、惩罚、正义、正直、自由、爱等等)——

  向〃自然性〃的进步;在一切政治问题上,包括政党关乐,连重商主义,或工人,或企业家的政治关系也在其内,统统涉及权力问题——首先是人们能干些什么;然后才是,人们应该干些什么。

  〈736〉

  我们在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上几乎只能见到萎靡不振的罪犯,他们受到社会的遣责、蔑视和凌辱,从而丧夫了自信,常常看不起自己和自己的业绩,这是罪犯的不幸类型;认为以前的所有伟人都是罪犯,我没这个意思(仅仅是指格调伟大的,而不是可怜的),犯罪属于伟大这个范畴(——因为这句话系出自全身检测器检验的结果,出自一切钻入伟大灵魂的内心深处的人的意识——)。出身、良心、义务等等都是〃紧箍咒〃——任何伟人都清楚自己面临的这种危险。但是,他也情愿有危险,因为他情愿要有伟大的目的,并且因而也要有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117〉

  19世纪相对18世纪的进步(——从根本上说,我们是要叫善良的欧洲人发动一场针对18世纪的战争——):1、〃返回自然〃,反过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总比卢梭的意见果决得多;——离开田园情调和歌剧欣赏吧!

  2、一贯坚定的反理想主义,更客观、更无畏、更勤奋、更得体、更怀疑突然事变、更反革命;

  3、一贯坚定强调肉体的健康、灵魂的健康问题,因为,由于肉体的原因,后者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状态,起码肉体的健康乃是灵魂健康的先决条件。

  〈612〉

  伟大激情的权利——凡有认识能力的人要再次获得激情!因为连非自我化和〃客观〃崇拜也在这个范畴创立了虚伪的等级制。叔本华教导说:只有摆脱激情,意志才能达到〃真情〃即认识,这是非常错误的。摆脱意志的智慧所能看见的东西无非是事物的真实的特质。

  艺术上也犯有同样的错误,因为,一切现象若在无意志的状况下来观察似乎都是美的。

  〈883〉

  对〃审美的净化〃只能是强化种类的后果。我们今日的社会只代表教育;而缺乏有教养者。缺乏伟大的、综合性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直接控制各种力为一个目的服务。而我们的人乃是臃肿的人,这也许是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混乱。但不是创世前的洪荒时代,而是在这以后——歌德是这类人的完美体现(——根本不是什么巨匠!)。

  〈836〉

  描述性音乐;让现实去发挥作用……所有这类艺术都更为容易,更易模仿;不聪明的人可采用这样的方法。向本能发出呼嚣;暗示的艺术。

  〈847〉

  在古典和浪漫主义这一对立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积极的和消极的对立?——

  〈37〉

  悲观主义发展为虚无主义。——价值的非自然化。价值的经院哲学。价值是零散的、理想主义的,而不是统治和领导这一类的业绩,而是起而谴责。

  把对立物放在自然的刻度和等级的位置上,这是对等级制的仇恨。对立是依据庸众的世纪设立的,因为这样更易于为人接受。

  被抛弃了的世界,面对着一个人为的〃真实宝贵的世纪〃。——最后,人们发现自己用什么材料建立了〃真实的世界。这样,人们只剩下那个被抛弃了的世界,并且把那个真正的失望一同存入令人讨厌的世界户头。

  虚无主义就是这样产生的:人们只剩下了具有裁判权的价值——别的一无所有!

  这里出现了强和弱的问题:

  1、弱者在这个价值面前粉身碎骨;

  2、强者摧毁没有破碎的东西;

  3、最强者战胜具有裁判权的价值。

  这一些共同创造了悲剧时代。

  〈26〉

  有作为的悲观主义:这是在可怕的角逐甚至是胜利以后的问题,〃目的〃,也就是说,有种比问我们感觉好不好要重要百倍——即一切强大天性的基本本能,——因而也就是问,他人的感觉如何。简言之,我们有一个目的,为了它不怕带来人的牺牲,不怕担任何风险,不怕承担任何厄运:——伟大的激情。

  〈35〉

  〃痛苦优于快乐〃,或者相反(如快乐主义)。这两种学说都是虚无主义的指南……

  因为这里,两种情形下设定的最终意义不外是快乐的现象,或痛苦的现象。

  但有一类人说,他们不敢设定意志、意图、意义,——因为对任何更健康的一种人来说,生命的价值根本不必按照这种次要事物的标准衡量自身。痛苦的优势也许是可能的,而尽管如此也是一种强大的意志,一种对生命的肯定,一种对这种优势的必需。

  〃活着没意思〃;〃听天由命〃;〃为什么有暴君?〃——这是软弱和伤感的思维方式。一个滑稽的、乐天的怪物胜似多愁善感百无聊赖的人①。

  ①原文为法文。——译者

  〈370〉

  〃客体〃只是一种虚构,因为,人们说的那种自我是没有的,假如人们要指责个人主义的话。

  〈569〉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