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战奇略-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着重阐述地形条件对兵种作战的重要 
性,这是很可贵的。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 ),晋 
与后梁的柏乡之战,是双方争夺河北进而夺取中原统治权的一 
次关键性作战。当时,从兵力对比看,梁军数量多于晋军,但 
结局却是晋胜梁败。晋军所以能以少胜多,其作战指导的成功 
是主要原因。梁将王景仁率兵八万,扎营于柏乡附近的野河之 
北,企图以优势兵力与晋军决战,一举而占领赵地。晋将周德 
威识破其企图后,及时说服晋王李存勖放弃过早与敌决战的打 
算,并根据敌情、地形的实际,采取了主动后撤、诱敌出战的 
正确方针,迫使梁军脱离营垒之后,充分发挥骑兵快速机动、 
猛烈突击的威力,一举击败梁军于旷野运动之中,创造了古代 
骑兵作战利用有利地形而获胜的典型战例,为此后灭亡后梁、 

… 页面 25…

百战奇略                                                            ·23· 

夺取中原统治权奠定了基础。 

       【译文】大凡骑兵对步兵作战时,如果遇到山林险隘、沼 
泽水网的地形,就要快速离开此地。因为这是对骑兵作战不利 
而易取败的不利地形,不可在此种地域对敌交战。如要对敌交 
战,必须选择开阔平坦地域,这样,方可进退自如,战而必胜。 
诚如兵法所说 :“在开阔平坦地域作战,就要使用骑兵部队。 
 “《新五代史》记载:晋王李存勖率兵援救赵王王镕,与后梁 
军对峙于距柏乡五里的地方,扎营于野河之北。当时,晋军兵 
少,而梁将王景仁所率之兵虽多,但精锐部队也少。晋军看到 
对方兵多,有些畏怯失色,晋将周德威针对此情而勉励部队说: 
 “梁军这些人不过是从汴宋地区临时雇佣来的乌合之众,(容 
易打败 !)”但德威回到帐中向晋王报告时,却说 :“梁军比 
较精锐,不可立即与之决战,应当向后稍退以等待有利时机。 
 “晋下说:“我率孤军千里而来,利于速战速决。如今若不乘 
势迅速进攻它,一旦让敌人摸清我军的实力情况,我们就无计 
可施了 。”德威反驳说:“事情并非这样。赵王之军善于守城 
而不善于野战 ,(梁军尚难在短时间内破城)。我军赖以取胜 
的有利条件在于骑兵,只有在平原旷野地域作战,才能发挥其 
快速机动、猛烈突击的特长。现在我军扎营于河边,临近敌人 
营门,这不是便于发挥我军长处的地方啊 !”普王听后很不高 
兴,回到帐中就卧床休息了。众将见此情形,无一人敢于入帐 
请求进见。周德威无奈,只好对监军张承业说 :“晋王生我气 
了。我不主张速战速决,并不是因为我畏敌怯战,主要考虑我 
军兵少而又临近敌人营门,所依恃的仅仅一水之隔罢了。假使 
梁军得到船筏渡过河来,我们就将无一幸免于难了。似此情况, 

… 页面 26…

百战奇略                                                            ·24· 

不如退兵到鄗邑,以引诱敌人脱离营垒,骚扰他们使其疲惫不 
堪,然后就可以运用计谋战胜它了 。”承业听完,立即入见晋 
王说 :“德威是员老将,深知用兵打仗。希望您不要忽视他的 
主张意见 。”晋王听后骤然坐起说:“我正思考这个问题呢。 
 “不久,德威抓获了后梁的巡哨兵,问他王景仁现今在做什么 
?他回答说 :“已造船数百艘,将用以搭设浮桥渡河。”德威 
于是偕同梁军士兵一起去见晋王。晋王笑着说 :“果然如你所 
料到的那样 。”随后下令退军到鄗邑 。(交战之日)周德威清 
晨派出三百骑兵前往梁营挑战,他自己亲率三千精兵随后跟进。 
梁将王景仁见此大怒 ,遂下令梁军全部出击,同周德威部转 
战数十里 ,进至鄗邑之南,双方都列阵以待决战。梁军依仗 
兵多,横排列阵六、七里之长。此时,晋王策马登上高处观察 
敌阵,喜出望外地说 :“此地平原草矮,既便于前进,又便于 
退却,真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好地方 。”于是派人告诉德威说: 
 “我当做你的先锋,你可随后跟进。”德威劝阻说:“梁军轻 
装远来同我辗转交战,既然他们来得这么快,必定来不及携带 
干粮,纵然能带干粮,也没有时间吃。这样,等不到中午,他 
们就会人饥马乏,其军必定退却。乘其退却而攻击他们,一定 
能获得胜利 。”到了午后四、五点时分,梁军阵地果因人马后 
退而烟尘大起,德威乘机擂鼓呐喊,发起猛烈攻击,结果大败 
后梁军。 

       【原文】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①泽之 
地,疾行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者,须得平易之 
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 :“易地则用骑 。”②《五代 
史》唐庄宗③救赵④ ,与梁军⑤相拒于柏乡⑥五里,营于野 

… 页面 27…

百战奇略                                                           ·25· 

河⑦北。晋兵少,梁将王景仁⑧所将兵虽多,而精锐者亦少。 
晋军望之色动。周德威勉其众曰 :“此汴、宋佣贩⑨耳。”退 
而告之〔庄宗曰 :“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 
庄宗曰 :“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今不乘势而急击之, 
使敌知我众寡,则计无所施矣 。”德威曰:“不然,赵人皆能 
城守而不能野战;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原旷野,骑兵之所 
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近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 。”庄宗不 
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入见者。德威乃谓监军张承业⑩曰: 
 “王怒老将。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 
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⑾矣。不如退军鄗邑⑿, 
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 。”承业入言曰:“德威老 
将知兵,愿无忽其言 。”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尔。”已而, 
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 :“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 
 “德威乃与俱见。庄宗笑曰 :“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 
德威乃遣骑三百扣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 
以其军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两军皆阵。梁军横 
亘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 :“平原浅草,可前可却, 
真吾制胜之地也 。”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 
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既 
速,必不暇赍粮糗⒀;纵其能赍,有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 
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至申⒁时,梁军中 
尘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⒂ 

       【注释】①陂:山坡。②易地则用骑:语出《通典·兵十 
二》引李靖语;但这里是摘要引证。③唐庄宗:即五代后唐皇 
帝李存勖。他率兵救赵是在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 ), 

… 页面 28…

百战奇略                                                            ·26· 

此时尚未称帝,仍为晋王。④赵:五代初河北的割据势力之一, 
由成德节度使王镕为赵正,据守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初事 
后梁朱温,后事晋王李克用父子。⑤梁军:即后梁朱温的军队。 
⑥柏乡:今属河北。⑦野河:即槐河的别名。源于今河北赞皇 
县西南之赞皇山。⑧王景仁:后梁合肥(今属安徽)人,初从 
吴王杨行密起兵于淮南,后归后梁,官至淮南招讨使。为将骁 
勇刚悍 。⑨汴、宋佣贩:汴、宋,即汴州(治今河南开封)、 
宋州 (治今河南商丘 )。佣贩,即雇佣来的商贩,马本及唐本、 
汪本皆误作“佣败 ”,今据史载校改;王本作“佣奴”似亦可。 
⑩张承业:唐僖宗时宦官,本姓康,为内常侍张泰养子,改姓 
张。唐昭宗时被派往晋王李克用处任河东监军,克用病亡后, 
仍为李存勖的监军。⑾无类:谓无遗类,即无一幸免之意。⑿ 
鄗邑:古县名,汉置。故址在今河北柏乡之北。⒀糗:炒熟的 
米麦等食物,即干粮。⒁申:旧历十二时辰之一,即十五时至 
十七时。⒂本篇史例出自《新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 

… 页面 29…

百战奇略                                                            ·27· 

                                7.舟战 

       【提示】本篇以《舟战》为题,旨在阐述水上作战如何正 
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在江湖水上作 
战,必须依靠舰船装备,且应选择上风上流处。因为,位于上 
风,可以利用风势纵火焚毁敌人;占据上流,可用战舰乘流而 
下冲击敌人。历史的经验表明,战争总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 
因而地理条件对作战双方都有重要制约作用。在武器装备不发 
达的古代,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借助风力、水势对敌人作战, 
这是古代战争指导者经常采用的战法之一。春秋时期的吴楚长 
岸(位于今安徽当涂西南三十里的东、西夹江处)之战,便是 
借助水势作战的一例。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 ),吴 
国公子光率军进攻楚国,双方相持于长岸,楚令尹阳匄用占卜 
预测胜负,认为交战对楚不利;但司马子鱼却认为楚军地处江 
水上流,可借助水势冲击吴军。于是,他指挥楚国水军乘流而 
下猛冲吴军 ,一战而败之,并虏获吴国先王乘坐的一艘名叫 
 “馀皇“的大船。楚军的获胜,说明了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 
是战争指导者不可不加注意的问题。 

       【译文】大凡与敌人交战于江河湖泊之上,一定要备有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