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闲适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市井闲适生活-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税。老天爷也垂怜,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买卖人的生意就不好做。

李媒婆的小女儿红梅,婚后三日回门,春光拂面,却看娘亲还在发愁,便有些心疼。她劝母亲家里人如今都有事做,自己这个老幺业已出嫁,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歇着享清福了。李媒婆虽也欣慰女儿贴心,但是觉得好不容易有了名声,现在她接的都是些富实人家的活,那些小打小闹的早不接了,趁着自己身子骨还硬朗,自然是多攒些棺材本才好。

红梅见娘亲固执也不好多劝,她自小跟着亦是耳濡目染,暗下决心帮着娘亲留意。还别说,还真叫她找到了合适的人。

说起来红梅刚嫁人还是热火的时候,她娘细心给她挑的夫家,做的是来钱的生意,镇上开粮油店的,小日子过得富足。她初来乍到婆婆也带她认识邻居,平日里偶尔也到店铺帮帮忙。

要说那些小媳妇老婆子的八卦是一个又一个,消息灵通得紧。跟着闲磕牙多了,人混熟了,知道得就多。谁家的媳妇偷汉子,谁祖上冒青烟发财了,西街结尾两口子吵架甩出个响都知道,更别提哪家有心娶,哪家有心嫁了。

红梅嫁的是荷花镇隔壁的西来镇。西来镇是个大镇,自古以来就是商人贸易往来之地,不少北方的、外地的进出货走得就是西来镇,这里的繁华是荷花镇比不上的,人口众多,不是赶集的日子市场也是人来人往。

有句老话说得好,“但凡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一日,几个当兵的当街打群架,闹得厉害,不少人围着去瞧稀奇,红梅见着其中有个后生,生的俊俏,一打听,发现这简直是为苏碧量身打造的!

这个后生名叫石远,他家从他爷爷辈就开始当兵,他娘生了他就难产去了,普通当兵的哪里好找婆娘,更别提带着个儿子,石远他爹也不愿意将就找个难看的,也没能给他找个后娘,就这么拖着。本来他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兵蛋子,谁知道打起仗来了,战场上他替个将军挡了一刀,当时战况紧急,他也没能得到好的救治,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这个将军在打完仗后,想起石远爹,觉得对他不住,听说他还有个儿子,自觉自己有责任照看。石远当时六、七岁,忽地成了孤儿,战乱期间,自己的孩子都顾不过来,那些叔叔伯伯不愿意捡这个拖油瓶,立马撇清了关系,赶他回家。他一个人吃完家里的存粮,除了邻居家的大娘看他可怜,偶尔给个红薯,再没人管他。他就跑去地里偷挖东西吃,他爹死了半个月,他就瘦得不成样子。

将军把他带回一看,这不行啊,饿死了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石远爹?将军想了想,他不可能把石远带回家,让仆人照料又怕不尽心,最后出了银两把石远送去习武院,那是军中有品级武官的儿子才能进的,专门教导下一代军中良才的地方。当然,其中也不乏混日子的纨绔子弟。石远知道自己的情况,他感激将军,学得也用心,十五、六就被将军安排到军队底层从个小兵做起,上面有人好办事,现在已经是管着几十来号人,别人见了也有个尊称,喊一声爷。

后来将军告老还乡,临走前还给他在西来镇上买了个小院子,本来想给他娶妻,奈何那时候石远年纪小也没合适的,只得托老部下在他走之后对其照看一二,这样方觉对石远的责任尽到,安心的回乡了。

按理说,有房子有差事,人也俊,这条件石远早该成婚了。可是拖过了二十,他也没能娶妻。究其根底,不过是他一心想娶个识文断字,规矩人家的女儿,相貌也不能差了。这些条件加在一起哪里容易寻得到?符合他提的条件的,人家有更好的选择走,不愿意选他,不符合的他又不愿意将就,那些上门的媒人渐渐的也不往他家去了。

李媒婆听女儿说的这个人选,也觉得合适。石远因为打架的事情闹大了,让上司打了几十军棍,正被勒令回家面壁思过。不然平日里他多半是待在军营,李媒婆说不定还找不到人。

石远年纪渐长,看着不少营里和他同岁的,早老婆孩子热炕头,孤家寡人一个心里是十分羡慕的。他也正犹豫要不要放宽条件,一听李媒婆说起苏碧,先是欢喜,可问到年龄才十四,又有些不乐意,他娶了媳妇肯定想快点有个孩子。

李媒婆看他神色不定,忙说:“不是我吹,这苏青竹别看只是个秀才,他当初教过的学生还有中了举人当大官的,他养大的女儿能差到哪里去?更别提苏凝苏碧可是我们十里八乡有名的大美人,石爷等个好媳妇等了些年,难道还在乎多个一年半载吗?”

“那苏碧真有那般好?”石远听了也觉得有理,他要是错过苏碧,只得将就找个,不白蹉跎了这些年景。他一松动,李媒婆笑的更灿烂了说:“那是自然,到时候要相看,我骗了您不得自打嘴巴。俗话说爹怂怂一个,娘怂怂一窝,您长得好不给您找个好的,那也不合适啊。”

最后石远到底被说动,请李媒婆为他上苏家说道,更言要是苏碧真有那么好,他事成之后一定为媒人包个大红封。

李媒婆直觉这门婚事也要成,解决了这桩子事,她估摸着能赚不少,想着那白花花的银子,她竟是一刻也不能等,回了荷花镇就要往苏家去,早点说成了,也好早点拿谢媒礼。小女儿回门时还说,喜欢首饰行新到的簪子,只是刚到婆家,不好开口,事成了,她就带着女儿去买,也给自个挑挑,过年的时候也有个新物件带着喜庆。

苏碧这些日子简直苦不堪言,不过被苏凝押着做活,手艺倒是熟练了不少,看着自己做出的成品心中也很有成就感,慢慢的体会到了乐趣,心里乐意,就静得下来了,苏凝看着也高兴。

这天天气好,两姐妹就搬着椅子到院子里的桂花树下,说说笑笑的纳鞋底。苏凝边做针线边告诉苏碧,那些大件的嫁妆,她很早就开始做,已经置办好了,不用愁。只是这新嫁娘的婚服却一针一线不能让别人动手,只能自己做的,而且花色样式也有讲究,不是胡乱搭配,都是有美好的寓意在里面,弄错了可要让宾客们笑话。苏碧听得连连点头,在她看来古老的风俗都是神秘莫测、令人向往,听得尤其认真。

张婆子正巧从篱笆门外经过,听见小姐妹的话,停了下来笑道:“我说这两天苏二姑娘这么安静,感情是要嫁人了,终于知道羞啦?”

苏凝看是她,知道她是说笑,先喊了人,也笑着说:“可不是,小丫头终于有个大姑娘的样子了。”苏碧以前厌恶张婆子的时候,见了人也不会给人没脸,也喊一声张婆婆,因知道张婆子的往事,觉着她也不容易,这次喊着倒是真心实意,听见姐姐也取笑她,也不生气,先冲着张婆子做了个鬼脸,回头扯着姐姐的袖子撒娇,逗着人哭笑不得。

其实张婆子也为她们俩高兴,那日天快黑了,她瞧见村里的泼皮刘无赖在这附近转悠,她担忧是上来偷东西的,拿了锄头赶着他跑,刘无赖直喊晦气,骂骂咧咧的说我可不是来偷你这老婆子东西的,不是都说苏家姑娘水灵,要偷也偷她家。张婆子吓了一跳,转而想到这苏青竹一直病歪歪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两腿一蹬去了,留下两个小闺女来……想到这她浑身一激灵。隔日她隔着院子和苏青竹说话,直言他家姑娘大了,不少人还找她这个老婆子打听呢。没几日就传出苏家找女婿,苏青竹还客气的请她帮忙给闺女办嫁妆,方放下心来。

张婆子和她们说笑几句,苏凝请她到院子里坐坐,喝杯茶,她拒了说还要家去。张婆子虽说年纪大了,眼睛还尖,远远看见李媒婆那青衣蓝裙的身影,回头就对两姐妹说:“才说着嫁人,这媒婆就上门了,喜事将近哟。我得回去给我乖孙蒸白糖糕了,亲事定了可别忘了请我吃喜酒。”

苏凝和苏碧一看,果然是李媒婆,苏凝忙让苏碧收拾椅子针线篓,她去请苏青竹出来待客了。

第七章 不安

张婆子回了自己院子,看到苏凝迎了李媒婆进去,收了笑,摇摇头进了自己厨房,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了,不然倒是可以帮着苏家两个小闺女相看相看。到底是看着长大的,平时和村里那些老婆子说闲话的时候,她没少说苏家闺女长得好、守规矩。张婆子知道,周围邻里虽说看着对苏家都是一样,其实心里是有着距离的,一家子俱读书习字,和他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不一样。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张婆子哼着小调,小心的放着白糖,想着小孙儿也该回家了,看见喜欢的白糖糕不知道多开心。有粮有衣,种好田来吃饱饭,这年岁,得好好的过。

要说最近苏青竹也没闲着,他身体使得上劲,天气好就开始誊抄书籍,读书使人明智,也使人尊敬。用书籍做嫁妆是身份的象征,苏家买不起古籍孤本,有手抄本放进去也是好的。据说大临朝的开国皇帝曾有心举办启蒙教育,使全国孩童都能上学堂,奈何朝政百废待兴,国库犹虚,遭到不少士族大臣反对,最终不了了之。读书仍旧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的百姓眼中,读书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这段时间苏青竹已抄好几本,工工整整的定好成册。抄书抄的反而让他心境越发平和,时不时还与女儿讲讲古籍,说说自己年轻时遇见的趣事儿。甚至连以前讳莫如深的逃亡时期也有提起,感叹几句当时闹得亲人离散的悲痛,转而劝诫女儿要惜福,学会珍惜眼前人,这话让苏凝当即抹了眼泪儿,苏碧似懂非懂。

苏凝的字从小是苏青竹手把手教会的,一手簪花小楷勤练多年让苏青竹赞许。苏碧则没有定性,她大些该习字的年纪,梅娘的身体已经不好,苏青竹忙着照看妻子,一个无心教一个无心学,再加上如今苏碧用毛笔总有几分生涩感,写出来的字被苏青竹批为少儿涂鸦之作,完全不让她帮忙抄书的事情。

苏碧听了心里憋着一口气,当然,这口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