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欺不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妃欺不可-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相莫不是以为李清在骗你,那两封信李清已经告诉禁军,稍后便可取来,真相自可大白天下。张相不臣之心早有,何惶李清说出来。”

如果可以,张权恨不能当朝斩杀李清。那信件虽然不能把他怎么样,对他来说也是个麻烦。李清,既然敢公然挑衅他,那就别怪他对李氏一族不客气。

李清无视张权阴鹜的眼神,继而寻到李仲贤站的位置。父子首次同朝共事,却是这种情况。李仲贤一直观察殿中的情况,当李清一眼扫过来时,李仲贤自然对上了李清的视线。那一刻,李仲贤心猛地一沉,从李清的目光里,李仲贤看到了死志。在李清和张权对峙的一刻,李仲贤恨不能从没生过李清这个儿子,可当李清这遍布死志的眼睛看过来时,李仲贤只觉满心悲凉。

在朝中混迹多年,李仲贤何尝不知,仅凭李清的几句话和两封信,根本扳不倒张权,一旦此次不能扳倒张权,张权必定会对李氏下死手,即使徵不灭李氏,张权也容不下李氏。毕竟血浓于水,不管李清出于何种目的这样做,李仲贤也不想再怪责李清,毕竟于事无补。

“皇上,臣教子无能,以至李清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李仲贤的表态气煞了张权,却让徵由衷欣喜。礼部侍郎李仲贤忠于张权,李仲贤今日当朝拂去张权脸面,向他表忠心,不管原因为何,却是他一步一步瓦解张氏的小胜利。

“李侍郎你先退下,李清之事,朕心中自有定论。朕以为,张相此刻必定有话说。”

“臣无话可说,若皇上信任臣,就绝不会相信勾结叛党的乱臣所言。信件可以作假,就算李清所持信件与臣手书字迹一致,也不能表明那就是臣勾结西南王密谋叛乱的证据。清者自清,臣相信皇上自有公断。”

说罢,张权一眼扫向跪在殿中的李仲贤和李清父子,随即将殿中大臣扫过一遍,将各个大臣脸上的表情记载心里,心中有了计较。

就在此时,被两名侍卫按压住的邱志突然挣脱两名侍卫,蛮横的强力挣断缚身绳索,从脚踝处抽出一把短匕,冲向前方,直逼徵。

“护驾。”

殿中顷刻间陷入混乱,只听得刀穿透皮肤,插入血肉的一声,□中的邱志重新被侍卫制住的瞬间,匕首被迫从血肉中抽离,血液飞溅,正喷到邱志的脸上。

“相国。”

看着匕首从张权左胸口抽离,鲜血飞溅,殿中文官一时间陷入惊恐之中。张权在东启是何等霸道之人,然而生死之间,也不过一平凡人。

“来人,传御医。将邱志和李清押入天牢,容后再审。”

徵清冷的声音将惊恐中的文官唤醒,此时张权已被平放在殿中,左胸口上被匕首刺伤的地方已经被鲜血染透,而鲜血依旧在不住地往外涌。平躺在地的张权睁大双眼,脑中的景象似乎停留在邱志挣脱侍卫的钳制,持匕首冲上前的时候。那一刻,张权以为徵必死无疑。

“太医来了,快给张相诊治。”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一个胡须花白的太医走到殿中,蹲□子,替重伤的张权把脉,而这个太医正是太后跟前的红人王太医。

“张相病情如何。”

王太医摇了摇头,起身回复。

“启禀皇上,张相被刺中心脏,纵使大罗金仙,也回天无能。”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今日的第一个更,第二更在下午2点送上。入V了,喜欢看这文的亲,支持订阅吧o(n_n)o

1、66荒唐

王太医的一句话出,等于给张权下了死亡判决书。两朝重臣;风光无限的相国张权上一刻还怒气勃勃指责李清;这一刻躺在地上;只留生命余温。

原本躺在地上的张权听到王太医这话,睁大了眼睛,死死瞪着王太医;仿佛不能相信;他已经成了一个将死之人。便是周围的大臣在张权转头瞪向王太医的一刻也怀疑,王太医是不是一把年纪诊错了脉;明明张权还能动,还能瞪人。

“速取千年参片为相国续命,王太医,朕命你务必保住相国的性命。”

张权听了徵的话,恨恨地朝徵所在的位置看去,只是头抬到一半,最终无力地落下,按在胸前的沾满鲜血的手陡然垂落,重重打在地上。

“相国,相国。”

抱住张权的侍卫连唤两声,王太医一手搭在张权的脉搏上,随后摇了摇头。

“启禀皇上,臣无能,相国已经仙去。”

张权死于殿中,在徵的意料之外。一直以来,徵希望斗倒张氏一族,张权的死无疑会成为张氏土崩瓦解的开始,只是这样突如其来的结果,让徵有些无措。甚至,在徵的意识里,张权不应该就此死去,张权要死,也只能由他抓住足够让张权无法翻身的证据,亲手赐死张权,颠覆张氏一族。现在,张权在殿中死于意外,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之前所作的一切,不得不搁浅。

邱志和李清,如果说李清在他的掌控之内,邱志却无法把握。邱志是此番攻城的叛军首领,按理说是张权信得过的人,才会将大事相托。而从审问邱志的言辞中可以看出,邱志此人是一个莽夫,完全不似有大智慧的人,张权这老狐狸如何看得上这种莽夫。邱志被擒后,起初并没有招出张权,而他不过引导邱志往张权已经当他为弃子的思维上想,邱志一怒之下就招出张权是幕后指使,这样顺利的结果,让他一度怀疑。现在看来,邱志之所以会痛快承认,或许在一开始就存了刺死张权的心,如此一来,邱志不可能是张权的人。张权不会蠢到任用一个可能亲手了结他性命的人。想来,死前张权最不甘心的不是他没有得到皇位,而是被同盟者算计,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失去了性命。

“来人,将张相送回张府入殓。封锁京城,严查乱党。”

徵的两道命令一出,不过半个时辰,京城被封锁,等闲人不得出入。张府中,张权的尸身被送回入殓,接到张权去世的消息,张府老太爷老夫人相继昏厥,元氏哭倒在张权的尸身前,张卿颜跪侍一旁,哭的梨花带雨。张权的那些姨娘,庶子哭倒在一旁,一时间,张府中哭喊声不断。而跪倒的一群人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格外显眼。张延庆淡漠地看着灵堂中的一切,仿佛周围那哭天喊地的声音不存在,仿佛那躺在床上冰冷的尸身与他无关。

张权的死对张氏一族是一个不能跨过的重挫,张权在世时,张氏一族有多嚣张,徵就有多恨张氏一族。张权一死,徵不将张氏一族往死里打击,任谁都不会相信。正当张氏一族成日人心惶惶等待来自徵的处罚时,徵只下了一道安抚张氏一族的旨意,以及表达对张权去世,东启失去国之栋梁的惋惜。这时,张氏族人才想起,张家除了朝中有张权这个相国,后宫中还有一位太后和一位皇后。

就在张权被刺去世的同一天,太后将徵叫到慈安宫,母子二人商讨了近一个时辰,几日后徵下达了安抚张府的一道旨意。那一日,太后将京城外十里坡被坑杀的三万将士的事实摆在徵眼前,迫使徵放弃了对张氏一族动手的打算。那被坑杀的三万人,是徵眼中的叛党,张权的同伙,却是百姓眼中驻守一方的军队。

为了配合周泽率领那三万人马赶赴京城执行这一个计划,徵确实向驻守在城外的三万军队下达了旨意。如果太后打定主意与他撕破脸彻查,届时徵坑杀将士的名声必然会被传开。这样的消息到了不明真相的人耳朵里,徵只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为帝资格,给太后可趁之机。

当日,宋毕昇平定西南的捷报传遍京城,张权按捺不住发动攻城叛乱,徵按照原定计划进。一旦城门处有变动,立刻关闭城门,让张权的突袭无法成功。而另一边,周泽率领一直留在京城外的三万人马守在城外十里坡处,一旦那三万人马在接到他的旨意之前提前离营,就在十里坡处全部坑杀。尔后,由周泽率领三万人马假扮叛军人马攻城,联合城内的守城兵士前后夹击叛军,一举歼灭。

原本这个计划进行得天衣无缝,不料张权被刺杀致死,太后为保张氏一族,抓住他坑杀三万将士的事做把柄,权衡利弊之下,徵选择暂时放过张氏一族,不与太后撕破脸。只是太后如何得知他在城外十里坡坑杀那三万人马事,甚至连细微处也清楚。

云阳宫中,宋敏舒在听说宋毕昇平定西南的捷报后,着实高兴了一个晚上。昨夜城门处震天的厮杀声传不到云阳宫,在徵有意识的控制下,后宫中除了太后得到消息,宋敏舒完全不知情。直到第二日早晨,宋敏舒给皇后太后请安回云阳宫用过早膳,练了一个时辰字后休息时,才听说昨夜叛军攻城,徵当夜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抵御叛军之事。因援军来的及时,叛军被悉数诛杀,叛军首领邱志被擒,宫中还抓获了勾结叛军的禁军副统领李清。而叛军首领邱志刺杀了相国张权,张权一死,张氏满门陷入惶恐中。

自随香死后,宋敏舒要知道这样那样的消息,总是没了之前的方便。从前有随香时,随香细心沉稳,随缘活泼开朗,而今随缘褪去那份活跃跳脱的性子,一夜间变得沉稳。有时候看着随缘,宋敏舒会忍不住纠结,尤其是随缘一直不肯告诉她左手手筋已断,基本废了事实。

“娘娘,夫人来看娘娘了。”

宋敏舒闻言,放下手中糕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杨氏,自行宫一别,虽只有两个多月,宋敏舒

却有种比以往三年还要长的感觉。

杨氏走进云阳宫时,一眼看到靠着长椅微微站直,翘首倚盼的宋敏舒,杨氏的心,突然酸涩不已。想起这两个多月来,手下回报有关宋敏舒的一切,杨氏的心就忍不住心疼。如果那一次阻止徵推出宋敏舒当诱饵,宋敏舒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天真无虑的活着。杨氏宁可宋敏舒做个没心没肺的孩子,也不要宋敏舒体味过重重苦涩后收敛情绪,戴上一张完美的面具生活。如果是这样,她何必押上所有同徵做交易。

“舒儿。”

“娘,舒儿想你。”

宋敏舒紧紧抱住杨氏,呼吸着属于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