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王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候选王妃-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彩雀却停了口,噙着手指头想了半晌,才慢慢说道:“我在王妃院儿里也不过是粗使的,跟着姐姐们跑跑腿儿。这次因着按规矩每位秀女有两位二等大丫鬟,六名三等小丫鬟,除了自己带来的丫鬟,不足的由府里给配齐,所以我和彩明才得了机会到姑娘跟前来,还要请姐姐们多关照才好。

咱们王妃是镇国公家嫡出的长女,听说在家的时侯就有贤名儿,只恨我那时年纪小不得见,前两年在王妃院子里,我也不是近身服侍的,打远儿看着,再听别的姊妹们说起,王妃可是个贤德人儿,平日极少打骂人儿的,若是差事办得好,打赏是极丰厚的。

兼且王爷房里每三年选秀女都留下两个,加上皇上赏的,别人送的,如今也有两位侧妃,十来个姬妾了,王妃也只是淡淡的,从不为难她们,便是对庶出的少爷小姐们也是一律宽厚的,若是咱们姑娘将来能长长久久进了这府里,可是有福自在的。”

梧桐却没有接话儿,彩雀想起来又问:“说了这半日,你到底没有说姑娘为何许下这静心斋的?”梧桐方才说道:“你也知道,咱们大昌国每三年选一次秀女,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孩儿入宫备选,四至六品官员家的则由宗人府主持任各王府挑选,这次理王府按规矩选了十二名秀女进府暂住,按规矩要住上一年,也是仔细甄选之意。

只是姑娘在家的时候闹了那一场,其实大家都心知她不愿意参选,可是被老爷逼着没法儿,再说姑娘的模样性情你也见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只怕比宫里的公主也不差什么,自是被选上了。

谁知道刚进府没几天,姑娘忽然说,晚上梦到了夫人,一时思念万分,心中难过,只说夫人去时自己年幼,没能为夫人尽孝,因此许下一年这静心斋。

这说白了谁也不是傻子,大家心里都明镜儿似的,王妃每月初一十五召见各位备选秀女过去问安说话儿,也是亲自看看那些姑娘缘分合适的意思,如今姑娘偏偏这两日要不言不语的,且时间不长不短正是一年,分明是不愿意。

我看王妃也有些着恼了,索性免了姑娘前去问安,你看今日,东西厢都去了,只咱们姑娘不用去。连教习嬷嬷各个院子轮着过来的,也特意避开这两天。”

彩雀却掩嘴儿笑道:“王妃最是大度,未必就是恼了,只是强扭的瓜不甜,既知道姑娘不愿,何必非要她去眼前,自有那许多上赶着去的。教习嬷嬷更加不用说,这两日姑娘不说话,可让人家怎么教呢。”

两人正说的热闹,却见木棉走来,压着嗓子说道:“我看你俩个半天了,只在这里闲磕牙,差不多且好散了,今日姑娘不说话,也不好开口唤人儿的,你们也时不时去看看,姑娘若是醒了,赶紧递茶去。”说完且去了。

梅清想着只怕这梧桐马上便要进来,赶紧三两步赶回床上,只面向床里半闭着眼装睡。果然不一时便听到脚步声,似是有人悄悄进来,略停了停,又退了出去。再去门口听时已无人说话儿,想是那彩雀已去了。

及至午睡起来,丫鬟们服侍着用了几块儿点心,休憩一时便有粗使婆子抬了热水来,却是趁着下午暖和先沐浴的,不多时又到了晚膳的时辰,自然又是吃素,用了晚膳梅清毫不犹豫地收拾收拾上床了。幸好上夜的丫鬟只在门外值守,并不睡在她房里。

第四章 变化(上)

梅清盘点了一下目前自己的状况:此国乃是大昌国,从各式制度器具人员服饰等等来看,应该还是比较平和昌盛的;自己是陈雅陈小小,母亲早逝,父亲为四品官员;目前自己的身份是住在理王府备选的秀女。

此处的选秀制度似乎和从前自己所理解的任何朝代均不同。

她一直觉得历朝历代的选秀,虽然名称不同,说到底目的不外乎两个,一个是选美女,贵为皇族,自然要坐拥天下美女;二是政治平衡,将勋贵世家的适龄女子选入宫中,什么妃啊嫔啊,不过是另一种分蛋糕的形式,表达一种政治态度。

至于选秀的形式,由于待选者太多,通常准备的过程很长,但最终选看的时间很短,就像日本料理的旋转台,轮到你了,看两眼,行就到下一轮,不行就放你过去回家。

但这大昌国的选秀制度却并不是简单选看即可,而是被初步选中的秀女要暂住宫中或王府中至少一年,再被详细考察并教习礼仪规矩,之后才最终被选定是否留下,抑或发放回家自行婚配。

总体来说情形不算十分完美,不过梅清觉得能够多活一世应该知足,只是眼前有两个难题要赶紧处理,一是如何遮掩女红退步;二是如何强健身体,再有如果能有书可读,有笔可画就更好了。想到这里,心里反倒有了计较,暗暗高兴,在帐子里调息静坐了一回,便安然睡了,只待第二日慢慢安排。

待得一觉好眠睡醒,竟然天尚未大亮,想是睡得早的缘故,梅清只觉得精神大好,看来自古中医就提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顺应天道有益身心的。

不久众丫鬟便依次进来服侍她梳洗,一进门便出声儿请安问好,丫鬟们行动有序,进退规矩,显然是**得当,梅清心里倒暗暗纳罕,心想这个便宜老爹家里倒是有些门道。

待用过早膳之后便有个穿戴十分利落看起来有些头脸的媳妇上来请安,身体自动辨别了出来这个是旺财媳妇,旺财媳妇是过来禀告昨日她的去向和收获的。

原来原主儿自己也知道,因着初一十五这两天主子要持静心斋吃素兼且不说话,身边儿服侍的人也都拘得难受,再者自己来京这些时日,便如提线木偶一般,行动不得自由,也不知这里到底如何,故此前日便安排旺财媳妇出去逛逛,将这京城风情好讲与她听。

梅清心中大喜,简直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便让人拿小杌子来让旺财媳妇坐了,且慢慢说话。

原来梅清此次是由二叔陈伟瀚护送进京。

陈家三兄弟,长幼均为嫡出,梅清的父亲也就是长子陈伟岩自幼喜武,走的是武举的路子,现任湖南四品都指挥佥事;三弟陈伟枫,却是进士及第出身,现任正三品礼部侍郎,乃是陈家最高的官员;只有中间庶出的陈伟枫,文不成武不就,是闲人一枚,平日里只忙着诗词歌赋,饮酒欢宴等事,所以陪送一事,便着落在他身上。

同行进京的家人、媳妇、护卫、丫鬟等人也有几十人之众,选秀之前便借住三房一座闲置的宅院,如今选入了王府待察,不能带太多人,便只留了旺财夫妇并六个用惯的大小丫鬟,其余人等大半跟着二老爷回去了,还有几个仍在京中,以备传唤。

这旺财夫妇留下来跟着梅清留在王府,乃是因为旺财是家生子儿,多年的老人儿了,在外做事且是细心踏实靠得住,旺财媳妇精明活络,又有一手好厨活儿,在内也能对姑娘多有帮衬。

这媳妇自然明白自己一家多得倚靠着姑娘才有出息,因此且是说得热闹讨梅清的欢心。

梅清多年的磨练可也不是吹的,有的事儿直接询问,有的事儿旁敲侧击,有的事儿勾着那媳妇子自己说出来,不多时便将自己想知道的情况打听得七七八八了。

原来这大昌国并没有现代中国的幅员辽阔,大致相当于中原加上东北和南粤这样一个斜长形的国土,已立国近百年,国姓为周,当今圣上乃是周恒,年号是丰裕,乃因皇帝青年时继位就立志强国富民之故,今年即是丰裕二十六年。

虽未亲眼得见,从旺财媳妇描述的种种市井习俗并人物百态来看,梅清大致估计这时的发展水平大致与宋末明初类似,虽然也是儒家文化甚被推崇,幸好并没有裹足之类的陋习。且多年没有战乱,贸易发达,常用外国使团前来交往,颇有泱泱大国之风。

现如今皇帝已近知天命之年,皇子竟有二十多位,虽然夭折了若干,尚在的也还有十一位,其中十六岁以上成年的皇子有五位,梅清居住的理王府,就是二皇子理王周宏的府邸。

二皇子周宏乃是皇贵妃谭氏所生,因皇后所生的皇长子七岁时就不幸病故,这二皇子便成了身分最贵重的皇子,炙手可热,人人都上赶着巴结,故此每次选进来待察的秀女都是模样性格最优的。

这旺财媳妇口才十分便给,说得既清楚又生动,不光梅清觉得有趣,连周围的大小丫鬟们也都听住了,一时梧桐笑道:“原来这外头这么多好东西,我还只是进京的时候和入府的路上张了两眼,偏还赶上天擦黑儿的时候,竟什么也不得见,好姑娘,赶明儿也让我出去逛逛,回来定说得比旺财家的不差什么的。”

木棉却挤兑她道:“看你这轻狂样儿,如今不年不节的,你休想外头疯魔去。”彩雀也凑趣道:“姑娘若真是让姐姐出去,可千万带上我。”只因这陈小小姑娘平日里最是万事不管的性情,如今又离了家里,没有老爷管束,是以身边儿的丫鬟们也放松了许多。

不想今日梅清有备而来,却接话道:“梧桐既想出去逛,那正有一桩事儿要办,便交与你去罢。”

梧桐反倒愣了半晌,方询问道:“不知姑娘有什么事交待,我必办得妥妥贴贴的。”

梅清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镇日闲着也是闲着,你且出去一趟去书局买几本游记并杂记回来我看,再把那上好的文房四宝买些回来,墨和砚台也还罢了,这笔和纸却定要好的,笔么……羊毫狼毫大小各要一套,纸么……生宣要三尺和大三尺的各一刀,熟宣和半熟宣都只要一刀三尺的就行了。”

话音落地,众人却都一时无语。皆因之前实在闹得厉害,老爷下了严令姑娘身边不得有书本纸张,此时不知如何回话。

第五章 变化(下)

梧桐刚张了张嘴想要说话,梅清却又接着道:“我知道你们顾忌着老爷从前有令,不许有这些个东西,只怕回头挨责备,这个自有我担着,如今咱们离家千里,自然乐得自在些,难道自己找不痛快不成。”

旁边儿木棉却强笑着说道:“姑娘且是说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