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舞十有二人,人冠饰以芙蓉。《破阵乐》,玄宗所造也。生于立部伎《破阵乐》。舞四
人,金甲胄。自《长寿乐》已下皆用龟兹乐,舞人皆著靴。惟《龙池》备用雅乐,而无
钟磬,舞人蹑履。
    《清乐》者,南朝旧乐也。永嘉之乱,五都沦覆,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宋、梁之
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世有新声。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收
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随平陈,因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遭梁、陈亡乱,
所存盖鲜。隋室已来,日益沦缺。武太后之时,犹有六十三曲,今其辞存者,惟有《白
雪》、《公莫舞》、《巴渝》、《明君》、《凤将雏》、《明之君》、《铎舞》、《白
鸠》、《白纟宁》、《子夜》、《吴声四时歌》、《前溪》、《阿子》及《欢闻》、
《团扇》、《懊憹》、《长史》、《督护》、《读曲》、《乌夜啼》、《石城》、《莫
愁》、《襄阳》、《栖乌夜飞》、《估客》、《杨伴》、《雅歌》、《骁壶》、《常林
欢》、《三洲》、《采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泛龙舟》
等三十二曲,《明之君》、《雅歌》各二首,《四时歌》四首,合三十七首。又七曲有
声无辞:《上林》、《凤雏》、《平调》、《清调》、《瑟调》、《平折》、《命啸》,
通前为四十四曲存焉。
    《白雪》,周曲也。《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也。汉世
谓之三调。《公莫舞》,晋、宋谓之巾舞。其说云:“汉高祖与项籍会于鸿门,项庄剑
舞,将杀高祖。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云公莫害沛公也。汉人德之,故舞用巾,以象
项伯衣袖之遗式也。《巴渝》,汉高帝所作也。帝自蜀汉伐楚,以版盾蛮为前锋,其人
勇而善斗,好为歌舞,高帝观之曰:“武王伐纣歌也。”使工习之,号曰《巴渝》。渝,
美也。亦云巴有渝水,故名之。魏、晋改其名,梁复号《巴渝》,隋文废之。《明君》,
汉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王嫱配之,即昭君也。及将去,入辞。光彩射人,耸动左
右,天子悔焉。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晋石崇妓绿珠善舞,以此曲教之,而自制新
歌曰:“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晋文王讳昭,故晋人
谓之《明君》。此中朝旧曲,今为吴声,盖吴人传受讹变使然。《凤将雏》,汉世旧歌
曲也。《明之君》,本汉世《鞞舞曲》也。梁武时,改其辞以歌君德。《铎舞》,汉曲
也。《白鸠》,吴朝《拂舞曲》也。杨泓《拂舞序》曰:“自到江南,见《白符舞》,
或言《白凫鸠》,云有此来数十年。察其辞旨,乃是吴人患孙皓虐政,思属晋也。”隋
牛弘请以鞞、铎、巾、拂等舞陈之殿庭。帝从之,而去其所持巾拂等。《白纻》,沈约
云:本吴地所出,疑是吴舞也。梁帝又令约改其辞。其《四时白纻》之歌,约集所载是
也。今中原有《白纻曲》,辞旨与此全殊。《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
过哀苦,晋日常有鬼歌之。《前溪》,晋车骑将军沈珫所制。《阿子》及《欢闻》,晋
穆帝升平初。歌毕,辄呼“阿子汝闻否”,后人演其声以为此曲。《团扇》,晋中书令
王珉与嫂婢有情,爱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捉白团扇,故云:“团
扇复团扇,持许自遮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懊憹》,晋隆安初民间讹谣之
曲。歌云:“春草可揽结,女兒可揽撷。”齐太祖常谓之《中朝歌》。《长史变》,晋
司徒左长史王廞临败所制。《督护》,晋、宋间曲也。彭城内史徐达之为鲁轨所杀。徐,
宋高祖长婿也。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殡敛之。其妻呼旿至阁下,自问敛达之事,每问辄叹
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今歌是宋孝武帝所制,云:“督
护上征去,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读曲》,宋人为彭城王义康所
制也,有死罪之辞。《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
豫章。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征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
扣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南兗州刺史,作此歌。故其和云:“笼窗窗不开,
乌夜啼,夜夜望郎来。”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辞曰:“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种迹。
菖蒲花可怜,闻名不相识。”《石城》,宋臧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
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暢,因作此曲。歌云:“生长石城下,开门对城楼。城中
美年少,出入见依投。”《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
《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
催送莫愁来。”《襄阳乐》,宋随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
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故歌和云“襄阳来夜乐。”其歌曰:“朝发襄阳来,暮
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兒,花艳惊郎目。”裴子野《宋略》称:“晋安侯刘道彦为雍州刺
史,有惠化,百姓歌之,号《襄阳乐》。”其辞旨非也。《栖乌夜飞》,沈攸之元徽五
年所作也。攸之未败之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估客乐》,
齐武帝之制也。布衣时常游樊、邓,追忆往事而作。歌曰:“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
渚。感忆追往事,意满情不叙。”使太乐令刘瑶教习,百日无成。或启释宝月善音律,
帝使宝月奏之,便就。敕歌者常重为感忆之声。梁改其名为《商旅行》。《杨伴》,本
童谣歌也。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曰杨旻,旻随母入内,及长,为后所宠。童谣云:“杨
婆兒,共戏来。”而歌语讹,遂成杨伴兒。歌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
水香,侬作博山炉。”《骁壶》,疑是投壶乐也。投壶者谓壶中跃矢为骁壶,今谓之骁
壶者是也。《常林欢》,疑是宋、梁间曲。宋、梁世,荆、雍为南方重镇,皆皇子为之
牧,江左辞咏,莫不称之,以为乐土,故随王作《襄阳》之歌,齐武帝追忆樊、邓。梁
简文乐府歌云:“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又曰:“宜
城投音豆酒今行熟,停鞍系马暂栖宿。”桃林在汉水上,宜城在荆州北。荆州有长林县。
江南谓情人为欢。“常”“长”声相近,盖乐人误谓“长”为“常”。《三洲》,商人
歌也。商人数行巴陵三江之间,因作此歌。《采桑》,因《三洲曲》而生此声也。《春
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
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泛龙舟》,隋炀帝江都
宫作。馀五曲,不知谁所作也。其辞类皆浅俗,而绵世不易。惜其古曲,是以备论之。
其他集录所不见,亦阙而不载。
    当江南之时,《巾舞》、《白纻》、《巴渝》等衣服各异。梁以前舞人并二八,梁
舞省之,咸用八人而巳。令工人平巾帻,绯袴褶。舞四人,碧轻纱衣,裙襦大袖,画云
凤之状。漆鬟髻,饰以金铜杂花,状如雀钗;锦履。舞容闲婉,曲有姿态。沈约《宋书》
志江左诸曲哇淫,至今其声调犹然。观其政已乱,其俗已淫,既怨且思矣。而从容雅缓,
犹有古士君子之遗风。他乐则莫与为比。乐用钟一架,磬一架,琴一,三弦琴一,击琴
一,瑟一,秦琵琶一,卧箜篌一,筑一,筝一,节鼓一,笙二,笛二,箫二,篪二,叶
二,歌二。
    自长安已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转缺,能合于管弦者,唯《明君》、《杨伴》、
《骁壶》、《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等八曲。旧乐章
多或数百言。武太后时,《明君》尚能四十言,今所传二十六言,就之讹失,与吴音转
远。刘贶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以问歌工李郎子,李郎子北人,声调已失,云学于俞
才生。才生,江都人也。今郎子逃,《清乐》之歌阙焉。又闻《清乐》唯《雅歌》一曲,
辞典而音雅,阅旧记,其辞信典。汉有《盘舞》,今隶《散乐》部中。又有《幡舞》、
《扇舞》,并亡。自周、隋已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
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惟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邕杂弄,
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
    《西凉乐》者,后魏平沮渠氏所得也。晋、宋末,中原丧乱,张轨据有河西,苻秦
通凉州,旋复隔绝。其乐具有钟磬,盖凉人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也。魏世共
隋咸重之。工人平巾帻,绯褶。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阙。方舞四人,假髻,玉
支钗,紫丝布褶,白大口袴,五彩接袖,乌皮靴。乐用钟一架,磬一架,弹筝一,NN
筝一,卧箜篌一,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箫一,筚篥一,小筚篥一,
笛一,横笛一,腰鼓一,齐鼓一,檐鼓一,铜拔一,贝一。编钟今亡。
    《周官》:“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享亦如之。”《韎》,
东夷之乐名也。举东方,则三方可知矣。又有“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
歙而歌之,宴亦如之。”作先王乐者,贵能包而用之。纳四夷之乐者,美德广之所及也。
东夷之乐曰《韎离》,南蛮之乐曰《任》,西戎之乐曰《禁》,北狄之乐曰《昧》。
《离》,言阳气始通,万物离地而生也。《任》,言阳气用事,万物怀任也。《禁》,
言阴气始通,禁止万物之生长也。《昧》,言阴气用事,万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