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奇书全集 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奇书全集 txt-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瞿谌莨阒寥颉

  我深深认为该书不仅描述美洲、亚洲、欧洲三洲之山脉、河流(流向)、矿物、动物、植物,更描述上古风俗民情以及信仰崇拜,并不是现代学者通认的「神话」而已。结果,我在文献中得知美国易经考古学会曾于7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台湾等地展出1972年在亚利桑那州出土的许多零碎陶片,其中一件已有7000年历史的古印第安人彩,其上刻划有易经文字。美籍华裔考古学家洪天水经过数十年考证,加上在圣地亚哥又出土破片,发现有9个符号与中国半坡文化使用的表意符号完全相同,经过比对113个标本,又将符号表意内容与中国古籍和易经印证,发现这些彩⿳应是中国人自上古半坡氏族移居美洲的一个明证。

  再加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考古学教授,根据对9000名哥伦布以前美洲印第安人、阿留申人和爱斯基摩人牙齿及骨骼的检查,作出美洲先民于2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结论,他认为来自中国的移民可能分三批,一批是经由白令海峡陆桥的南缘移来,美国西北部的那狄恩印第安人则经由陆桥北缘从西伯利亚大丛林来到美洲,另一批为远洋渡海而来。

  地球科学已证实白令海峡原本是连接亚洲和美洲大陆,此陆桥因14000年前巨大的冰河溶解,海平面上升而淹没。而10年前,一些欧美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约在3000年前,即殷商末年,一批中国人就已来到墨西哥,由于在秘鲁出土的一尊奇特女神铜像,双手提着铜牌,其上铸有「武当山」三个南北朝时的汉字;在墨西哥又发现一方「大齐田人之墓」的墓碑,考证为战国或秦末从山东半岛横渡大洋来到美洲的田齐人埋骨遗迹。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博士针对在加州海岸外发现的古石锚及11块大石块做研究,认为是早期中国人横渡太平洋的证据,因为对照古文物和实物,以及美国科学机构鉴定,认定此石锚岩质「不存在于北美洲太平洋岩岸,而同南中国海岸地区所产灰岩一样」,应为5只石锚及其附具。

  有了这些美国学界的考古发现,提高了我对人类上古活动研究的兴趣,也更加认定《山海经》是世界地理书,十多年来一直无法忘怀此观念。近年研读上古史,知中国人海上航行,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大陆东海之滨已有7000年前的船桨出土,证明了此点的可能性。

  而考古学上已知殷商时代已使用青铜器具,且有能力将独木舟改良为稳定性强、载量大的木板船。研读古书知武王伐纣时,数千兵马仅用47只船,一日之间横渡黄河孟津。《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已反映了武王所乘船只之大、船行之速、吃水之深的盛况。

  因此,个人思考「殷人东渡」可能选择当时最合理的沿海岛东航的「阿留申群岛」航线,因为此海路不仅比陆路(白令海峡陆桥)方便,且殷人素习航海,当时已知用风帆为动力,更有掌握航向的舵桨,且我研究古代天文学,知殷人天文学已能测得新星,也有早期天文导航术,更由美洲沉锚判断,殷商时已有能载百人以上的大船,此类种种均使我坚信我想法的正确性。

  但为何殷人要远洋东渡?因为在周武王伐纣之前,商纣王曾把大军留驻于被征服的「人方」 (今山东省),商朝灭亡时,大批殷人逃向海外,也就成为很正常之事。而且由山东半岛出航,东渡日本,沿日本列岛之东向北,过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再沿亚洲美洲连接处的白令海峡陆桥,过阿拉斯加前行,南下美洲西岸的加拿大、美国,驶抵墨西哥,再下到南美洲秘鲁。

  此路线沿途有陆地岛屿,有鱼、禽、果可供食用,又有黑潮暖流,常年顺风顺水,木船航行毫无困难。后世航海学者及造船学者也多次以木船实验,证实此点。因此,个人对上古殷人移民美洲之事件极感兴趣。

  1981年读到《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知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水,明帝赐以《山海经》等书,可见当时看《山海经》为实用地理书,而自《汉书》至《旧唐书》之间近900年,观念没改变,甚至到明朝亦是如此。然而到胡应麟《少室山房笔录》以其个人所见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书,将传统数千年视《山海经》为地理书之观念开始扭曲,至清代修《四库全书》,将《山海经》放在「子部小说家类」,从此《山海经》就被后世之人视为神怪(神话)书。

  我觉得很奇怪,一部流传数千年的地理书,在明朝被一位学者以一己之见扭曲为神怪书,后世学者不仅不去还原《山海经》的原貌,进行地理志的研究,当今若干学者竟附从沿袭扭曲观点,大作山海经神话及神怪文章,何能称为史实研究?

  有此种「义愤」思想,再加上殷人出洋的考古发现,使我在10年前结合此二种思维,便深入研究《山海经》,并一一依经文画出上古地图,用现代精密地图对照,总归言之,〈东山经〉谈的是自阿拉斯加、加拿大、北美到南美洲的西岸地理;〈南山经〉为亚洲中南半岛地理;〈海外南经〉及〈海内南经〉已描述到中东的红海;〈大荒南经〉描述到孟加拉国湾;〈西山经〉描述华北地理;〈海外西经〉及〈海内西经〉描述中亚地理;〈大荒西经〉描述远及地中海。

  因此研究《山海经》可以知晓上古时代的全球地理、航海技术、风土民情等,若和现代地理做比较,正符合目前「地球村」观念之推展,以古鉴今,值得当今世人深思。 






《孙子兵法》概述

  中国古代兵书,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隋书·经籍志》载为“吴将孙武撰”。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13篇,5900余字。该书历代都有著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书》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均有“十三篇”《孙子兵法》的明确记载。《汉书·艺文志》作“《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则有2卷、1卷的不同卷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孙子兵法》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则有多种注本的著录,但不论卷数多少均为13篇。银雀山竹书《孙子兵法》为迄今最早的传世本,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现存的重要版本有南宋宁宗时所刻《十一家注孙子》3卷足本,宋刊《武经七书》本;另有西夏文本以及其他明、清以来各家注本50余种。现有日、法、英、俄、德、捷等译本流传。

  《孙子兵法》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思想。它继承、发展前人的战争经验和进行兼并战争的军事理论,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战争看作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而加以认真研究。书中还着重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提出要对战争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精: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它又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认为从这七个方面(即七计)对敌对双方的优劣条件进行估计和比较,就能在战前判断谁胜谁负。它把“道”放在“五事”、“七计”的首位,“道”,指政治。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这是《孙子兵法》的重要贡献。《孙子兵法》重视和强调将帅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将是“国之辅也”。把具备“智、信、仁、勇、严”5个条件的将,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之一,把“将孰有能”列入“七计”之中。它的治军思想,在于文武兼施、刑赏并重。认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书中“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名言是科学的论断,揭示了正确指导战争的规律,至今仍是真理。《孙子兵法》中关于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原则等的论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础的。

  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孙子兵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消极成分和糟粕。它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甚至提倡愚兵政策,把士卒看成群羊,要“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这些是唯心史观的表现。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孙子兵法》历代都有著录。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