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作者:查可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 作者:查可欣-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5。 花絮2∶05 
  成真的预言 
  英达 
  十年前,我为查可欣的第一本书《中国女孩看美国》写了序。记得当时在序的最后我曾经大胆预言查可欣是一个有特殊才华的人,我相信这个女孩的能量和才华不仅于那本小书, 

我期待在未来更多地听到和看到她的名字。 
  整整十年过去了。我不是这本书里查可欣描写的那个做出预言的大师,但我觉得我当年说的话应该算是应验了。 
  其实,查可欣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我记得她中学读的是一个超常儿童的实验班,之后被保送进入了南开大学,专业是国际经济,按说应该算是走上了经商办企业或者炒股票做期货之类的致富之路了,可是她偏偏在上学的时候又在剧团演戏又在电台做节目,好像有那么点不务正业。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她来找我,正巧当时我在筹备拍摄情景喜剧《中国餐馆》,讲的是美国中餐馆里中国留学生的故事,也算是查可欣熟悉的生活,于是,我叫她加入了我们的剧作团队。到底是十八岁就出过书的人,提起笔来就出手不凡,写出的剧本不但故事精彩,语言也十分有趣。只是她写的剧集都在《中国餐馆》的四十集到八十集中间,而《中国餐馆》最后只拍了前四十集,因此观众无法看到查可欣在剧作上的才华,我为她感到遗憾,也为观众感到遗憾。不过今天,在《幸福》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查可欣架构故事的能力,比起当年写《中国餐馆》,又前进了一大步。 

  写完《中国餐馆》后,查可欣带着满分的托福成绩再次回美国深造,读的是一个类似于MBA的学位。我记得当时心想,她这下该走“正道”了,欣慰之余觉得有些惋惜。可不曾想,读着硕士的查可欣还是不务正业,居然万里挑一赢得了美国电视艺术科学院(就是每年颁发电视艾美奖的机构)的实习机会,被华纳兄弟选中了到那里实习。实习之后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取得硕士学位的时候才二十二岁,然后就彻底地搬到好莱坞成为这个造梦工厂的一分子,中间还折腾了几件挺大的事情,包括操作美国电影协会的中国电影节。 

  成真的预言 
  幸福 
  我总算明白了一个才女的路数——学的东西都是不干的,干的东西都是不学的。 
  人对于艺术的执著,有时就像抽鸦片,会上瘾。可能中间绕出去一大圈,但最后还会绕回来。我本人如此,我周围的很多同事如此,查可欣也如此。 
  在好莱坞跌跌撞撞几年后,查可欣又回国了。我是在收音机里知道她回来了。开车听音乐,一个叫查查的主持人吸引了我,地道的美国英语和对音乐的独特的感觉,让我一下看到了那个坐在话筒后面的熟悉的身影。 

  查可欣是多才多艺的,除了写小说,写剧本,还自弹自唱,作词作曲。我十分庆幸她没干导演,要不,我就得提前退休了,但据说她准备在四十岁之后跟我来抢这个饭碗。 
  《幸福》写得很好,读来很有趣味,也很受启发。幸福是什么?字典上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很抽象,只有一句话。但查可欣的幸福很具体,有整整一本书。如果你想幸福,那么就请你读一下吧。 

  一个好的开始 
  严浩 
  首先我要恭喜Kelly(查可欣之英文名,我习惯这么称呼她),因为她一直的努力和用功,终于让这本书得以出版。 
  读书是我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好的作品能够让我们亲历作者的真实情感,把我们带到没有去过的美好地方,每每读到好的作品,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在四年前的洛杉矶,我曾经读到过一本这样的小说,年轻,充满激情,故事情节又让我异常感动,透过文字我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子敏感的内心和对世界的观察与思索。那个小说就是Kelly所写作的《幸福》。 

  Kelly和我是因为一部我们共同工作过的电影而认识的,之后的时间里我们见面不多,联络也不算多,但我有一种看着她长大的感觉。我们共同生活在洛杉矶的那段时间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也是在那时我更多地了解到她随意穿行于中美两种文化以及写作、音乐创作和主持之间的特质。作为她的处女作,中篇小说《幸福》很清楚地让我们看到她的各种侧面,也展示了她多元化的才情。 

  在洛杉矶做电影的华人朋友圈子里,Kelly是个活跃的、受大家欢迎的人,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经常和年长她十几、二十多岁的人们在一起,但并没有人会感觉到代沟。她是大家的小妹妹,也经常能够给我们一些睿智的观点,这些跟她创作中那颗敏锐的心是密切关联的。间中曾听说我们朋友当中有成功的制片人希望培养她做自己的“学徒”,但她尝试了不长的时间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创作中,我为她毅然的决定感到高兴。 

  一个好的开始 
  幸福 
  有人说Kelly的文字和经历会让她们想到三毛,我觉得这位出色的女性和Kelly有一些相似,也有一些不同。相似的在于,她们都是用心在记录生活和生活给她们的触动。 

  听说很多人看《幸福》都看掉了眼泪,听说很多人看《简单美国梦》都笑了,但笑的时候心里很酸涩,听说很多人看《预言》都想起应该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幸福是什么,Kelly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我们的生活需要好的故事,不是生拼硬凑出来服务于某种形式的文字,而是真正有感而发的优秀作品。Kelly的小说正是这样。况且她还把自己多方面的才华完满地结合在一起,把写的小说和歌与简短的广播剧同时展现,不知我是否孤陋寡闻,但这种“小说原声带”的概念我是第一次听到。起码我能肯定地说,具备这样素质和才情的人少之又少。 

  当然,我相信这只是她在文学方面迈出的第一个步伐,后面还会有很多很好的作品跟广大读者见面。 
  幸福是什么? 
  ——代自序 
  这是我的第一本纯文学作品。 
  我必须承认,小说在我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我对其他的文学形式产生了些许偏见,就连自己以前的两本书都像后娘养的似的,总得不到我由衷的青睐。 
  中篇小说《幸福》是我的小说处女作,从二一年住在帽儿胡同腿打了石膏日夜颠倒看着日剧纠缠在两段感情之间的那个夏天开始,我再也不能满足于任何其他形式的写作。在电影行业混迹多年的经历让我的脑袋里时常充斥着各种鲜活的画面,用文字把它们拓到纸上,让别人看到我能看到的景色,是我最大的满足。生活里每一个给我触动的火花都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在随笔、专栏、日记甚至歌词当中肆意挥霍,而是大多留给小说里的人物享用去了。 

  所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的二六年春天是一个变化中的季节,有许多事情以新的形式和面貌进行着,让我感到对未知的新鲜和恐惧。这种混合体是一种幸福的气息,它是幸福无数种面孔中的一个,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部曲 
  在《幸福》完成之后我依循着它大主题的脉络又写了《简单美国梦》和《预言》。我把这三篇小说合在一起称作“幸福三部曲”。它们不是《家·春·秋》或《指环王》原著那样传统意义上的三部曲,故事情节并不直接相连,但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们生活在同一时间空间里,细心的朋友在阅读中可能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微妙联系,三部曲的概念一部分也是架构在这种联系之上的。 

  这三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询“幸福”这两个字背后的涵义。其中《幸福》关注的是爱情,《简单美国梦》探讨的是家庭、亲情和梦想,《预言》则是直面生与死的问题。 
  而“幸福”这两个字…… 
  幸福是什么? 
  幸福 
  幸福是什么? 
  记得小的时候看过某个食用油的电视广告,印象一直很深。画面中一个几乎没了牙的老爷爷满脸慈祥皱纹的笑,说,幸福就是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顿饭。 
  这就是幸福了吗?每个人的对它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法盖棺定论,看不见摸不着。可“幸福”两个字却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 
  我不能说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简洁明了的回答,所以我围绕这个核心画出了三幅画,希望能够通过画面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表达出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我也不认为我讲的故事就深刻了、透彻了,但起码它们帮助我表达出我二十多年生命中对这个主题的思考。 

  也正因为这本小说集,让我有机会向身边的五十个朋友提出这个问题,并且请他们用一句话做最直接的回答。这些朋友的身份代表了我这些年来的生活轨迹,他们从事电影、音乐 

、文学、媒体等行业,他们来自中国、美国、韩国、德国等地方,他们最年幼的十二岁最年长的六十三岁,他们中间有学生、医生、翻译、经济师……我惊叹于朋友们的智慧和对幸福不同的认知,相同的两个字在面对不同人的时候竟然能有那么多副脸孔。在这五十个答案的最后——或许你已经发现——留有一处空白。那第五十一个答案的位置是给阅读者自己去填充的。 

  得到了朋友们迥然相异的答案更让我感到单单是三个故事,依然不能够有力量地诠释出我心目当中的幸福。所以我又尝试使用一些其他的“武器”…… 
  小说原声带 
  为了这本《幸福》我编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小说原声带”,里面包括了每一篇小说的主题歌和以广播剧片断形式实现的小说情景再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