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传习录 徐爱引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阳明 传习录 徐爱引言-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谑戮保痪驮谑驴瓷涎Т娲颂炖怼7⒓诖Ω还笃都保痪驮诖Ω还笃都涎Т娲颂炖怼7⒈从诖寄岩牡沂保痪驮诖寄岩牡疑涎Т娲颂炖怼V劣谧髦褂锬晃薮Σ蝗弧K嫠⒓Γ患淳湍巧厦嫜Ц龃嫣炖怼U獗闶遣┭е谖模槐闶窃祭竦墓Ψ颉2┪募词俏┚T祭窦词俏┮弧
  【10】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三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生;而人心听命’;是三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11】爱问文中子韩退之。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爱问何以有拟经之矢。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先生曰:〃著述以明道;亦何所劾法〃?曰:〃孔子删迦六经;以明道也〃。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仆还淳;而贝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义昼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书诗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秋;虽称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之。则其诸怞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入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仆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谜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明;孔子何必削之〃?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弒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先生曰:〃伄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弒君;即弒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弒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因叹曰:〃此非达天德。者未易与言此也〃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郄只要添上〃。爱曰:〃圣人作经;只是要去人欲;存天理。如五伯以下事;圣人不欲详以示人。则诚然矣。至如尧舜以前事;如何略不少见〃?先生曰:〃义黄之世;其事阔疏;传之者觲矣。此亦可以想见。其时全是淳庞仆素;略无文采的气象。此便是太古之治。非后世可及〃。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义黄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二孔子于尧舜;则祖述之。于文武;则宪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但因时致治。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况太古之治;岂复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峈也〃。又曰:〃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12】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13】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史。史专记事。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异〃。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14】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叨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时存其逃;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爱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将萌否〃?先生曰:〃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爱又问:〃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独于诗而不删郑卫?先儒谓'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然否〃?先生曰:〃诗非孔门之旧本矣。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此是孔门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资畅和平;涵拯偲性。移风易俗;安得有此?是长淫导奸矣。此必秦火之后;世儒附会;以足三百萹之数。盖淫泆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徐爱跋)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人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絽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