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士的巴黎假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博士的巴黎假期-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岁,仍是形单影只。王博士的巴黎假期过得并不愉快,时代加诸这一代海外中国
人的沉重心理负担,凝结而为浓重的心灵暗影。无根的漂泊感,无边的文化乡愁,
造成了他的孤独、苦闷和彷徨。这篇小说并未超越以往留学生文学的格局,也远未
形成赵淑侠自己的风格。
    《西窗一夜雨》中的陈志翱,是另一种类型的活得不轻松的海外中国人。作者
以陈志翱的遭遇,揭示了在国外求生的艰难,把被许多人羡慕的留学——移居的人
生道路,由大家所想象的铺满鲜花的玫瑰色,还原为阴雨绵绵的灰颜色,颇有警醒
的作用。小说情节比较单纯,却荡漾着一种诗的意境。旧日的回忆与现实的困窘交
替叠现;老友期许中的得意与实际境遇中的失意互相映照,既化用了“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同时又对原诗意境有了新的开拓。
    

    《塞纳河之王》代表了赵淑侠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作品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
族精神,使作品闪耀着艺术的美艳和光华,而作品的艺术功力,又反过来烘托了作
品的精神美。小说一开始,作者采用了欲扬故抑的手法,把一个外号“塞纳河之王”
的画家王南强,写成一个人人讨厌的活宝。他到巴黎17年,每天画画,却连一张画
也卖不出去,整天闹穷;身上一件黑长袍,头上剃个大平头,更被大家看成是怪物。
他成了众人欺侮和嘲笑的对象。作者就在这种众人鄙厌的氛围中,着力表现他的伟
大人格和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一生唯一的崇高理想,就是要为中国画开拓一条
新路,“把中国的艺术精神介绍给世界,让中国画的美,揉进西方艺术里,为全世
界人接受,不光局限在中国一个地方”。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宁可一张画也卖
不出去,也不愿意接受顾客的要求,在他的画上稍作改动。最后,他成功了。他的
突现中国精神的画作,终于为西方艺术界所接受,一位画商打算买下他全部的画,
开一个画展。他的一部介绍中国艺术精神的论著,也将在出版社出版。然而,就在
他走向成功的时候,却被心脏病夺去了生命。作者用虔诚和崇敬的心情,完成了对
一位为艺术和理想而献身的艺术家形象的塑造。
    赵淑侠在她的反映海外生活的系列小说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海外中国人,王
南强无疑代表了最高境界。他的宽厚、谦和、仁爱、操宁,以及埋头苦干的精神,
都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而他希望创造能体现中国精神的艺术,希望中国艺术能
走向世界,则更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极致。王南强当然不是代表赵淑侠的理想的
唯一形象,《我们的歌》中的江啸风,也是属于与王南强同一类型的人物,而他的
行动则更加积极,更加果敢,可以看作是王南强形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二

    《我们的歌》是赵淑侠的成名作,当它在台湾《中央日报》副刊连载的时候,
就已备受各方瞩自,出版单行本后更是引起轰动,成了名噪一时的畅销书。
    对海外华人的全景式扫描以及异地求生的跋涉与艰难的生动描绘,对民族自尊
的呼唤以及对理想的歌颂与向往,对现实描写的细腻深刻以及浪漫情怀的抒写与咏
叹,使小说具有一种诱人的魅力。当然,《我们的歌》之所以获得成功,也还有各
种主客观的因素。首先是因为它突破了以往描写海外游子的孤独、寂寞、无根、苦
闷的留学生文学的格局,而以一种积极进取的新鲜气息出现在文坛上,使人耳目一
新。其次,七十年代初期在海外留学生中掀起的保钓运动虽早已退潮,但保钓运动
所激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却并未消减,随着台湾的经济起飞和尼克松访华
的政治冲击波影响,海内外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我们的歌》正适应了
这种民族心理。再次,在台湾文坛上,曾有一个时期理想主义受到冷落,传统遭到
排斥,随着七十年代民族主义的高涨和现代派文学的没落,于是,《我们的歌》的
追求理想和回归传统便很自然地获得读者的共鸣。
    赵淑侠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她在《我们的歌》中,以余织云的留学、恋爱、
婚姻为主线,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海外中国人,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物画卷,而
处在这幅画卷的中心位置的,是江啸风、余织云和何绍祥。他们分别代表了三种不
同类型的人物。
    江啸风是一位有天赋、有才华的音乐家。他的指导教授对他十分器重,希望他
能创作一部西方的现代交响乐,再念一个音乐理论博士的头衔,这样就有资格在德
国留下来了,但是,江啸风并不想留在德国过舒服的生活,他的理想是创造中国自
己的音乐,创造我们的歌。他打算学成后便回台湾去,以音乐来唤起民族的自尊自
信。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放弃了本来唾手可得的诱人的职位和优裕的生活,甚
至不惜与他深爱着的余织云闹翻,毅然回到台湾去,在寂寞的环境中创造我们的歌,
推广我们的歌。后来,在一次因台风袭击引致海水上涨的自然灾害中,他为了救起
落水的老人和小孩,被水淹死了。
    江啸风是一位理想主义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他的身上,寄寓着作家的理
想和爱国主义情怀。他在小说中的篇幅不算多,但他的理想的光辉却笼罩了整部小
说,他不仅影响了余织云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也间接地影响了何绍祥。虽然这一人
物难免有过份拔高、过份理想化之嫌,但在缺乏理想的台湾年轻一代中,江啸风无
疑起了榜样的作用,起了鼓舞的作用,这也是这部小说在台湾引起轰动的原因。
    余织云比起江啸风来,是一位更为复杂的人物。在理论上,她反对崇洋思想,
讥笑许多人羡慕外国的物质生活,在她撰写的歌词中,抒发着:“我们的歌,来自
对家园根深蒂固的留恋/我们的歌, 来自心中不尽不尽的爱”,但在行动上,她却
宁愿留在国外,也不愿意回台湾去,正如她的弟弟凌云对她的评价:“理论归理论,
行动归行动,言行不能一致。”在爱情方面,她热烈地爱着江啸风,爱他的潇洒,
风度,爱他的天份,才华,也爱他的崇高理想,但她却不想跟他回台湾去受苦,去
创造我们的歌,最终还是选择了何绍祥,过安定舒适的生活。这又正好应了江啸风
带着讥讽所说的一段话:“年轻漂亮的女大学毕业生,跟情人在机场洒泪挥别,到
美国去闯天下,在美国念书那段日子就别提有多苦了,幸亏后来遇到了一个各方面
条件都不错的对象,于是就结婚,做外国人,买房子买车子买一切,可惜就买不来
爱情”,于是,“感到生活空虚啊!苍白、彷徨、失落、迷惘、无根啊!”所幸的
是,余织云在“彷徨、失落、迷惘”之后,终于醒悟了。她已经厌倦了那种“洋中
国人”的高级享受,更无法受那些蓝眼高鼻的西方人不时投过来的看待“二等人”
的眼光,因此她决心要为自己的民族尽一点力,为把中国歌曲推广到世界去尽一点
力。在海外华人中,象余织云这样的人也许更具普遍性。
    何绍祥代表了另一个极端的人物。他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给他
带来了荣誉和地位,然而,他又是一个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的人,一心只想做一个超
越国家界限的“世界公民”。他不屑于与其他中国人为伍,自认为高人一等。在教
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反对余织云教孩子学中文,反对给孩子灌输中国观念,主张让
孩子学德文,学西方的观念和习惯,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超越国家界限的人物。但是,
他毕竟做不成“世界公民”。白种人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和种族歧视,使他当不
成研究所所长,给他很大的打击:余织云带着孩子离开他,也给他带来了思想上的
震撼。在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他终于从“世界公民”的迷梦中震醒,开始意识到自
己是一个从里到外的中国人,并且以做一个中国人为荣,以为中国人争荣誉作为自
己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歌》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尽管其起点不同,其性格各异,但他们最终
都回归到为国家民族尽力这一大目标。他们无暇去咀嚼失根的痛苦,无暇去领略流
浪异乡的彷徨,而是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拥抱自己的母亲,为民族的复兴献身。在
小说中,无论是江啸风以生命谱写的我们的歌,还是余织云用笔抒写的歌词,以至
于何绍祥最后剖白心灵的长信,都回荡着民族的浩然之气,表现了民族主义精神的
张扬。《我们的歌》的出现,标志着旧的留学生文学的终结,也标志着新的留学生
文学的形成。

                                  三

    1982年初夏,赵淑侠在阔别33年之后,又回到中国大陆探亲。这趟旅行给她感
触很深,因此,回到瑞士之后,她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十多万字的散文,
在台湾《中华日报》副刊上连载,后又结集为《故土与家园》出版。
    1982年台湾的政治环境,远没有现在这样开放和宽松。因此,文章在台湾发表,
尤其是涉及到有关大陆这样敏感的题材,要做到完全客观,公正,是十分困难的。
事实上,赵淑侠在执笔为文的时候,就常常感到“左右为难”。第二篇文章《恍如
隔世见亲人》刚在报纸上发表,就有人到某机关去检举,说她“称赞大陆的海关好,
是在给他们做宣传”,而大陆的留学生则责备她“有意在做反宣传”。平心而论,
赵淑侠在《故土与家园》中所写的大陆情况,基本上都符合事实,的确做到了“必
真必诚”,然而,由于长期的隔绝,由于长期受到某种观念的熏陶,看问题就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