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远征军-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双方经过 20 多天的激战,中国远征军不断地向日军猛攻。1945 年 1 月 
20 日,在陆空军协同猛攻之下,黑山门的日军被彻底摧毁。与此同时,担任 
包围日军侧背、切断联络线任务的第五十三军,于 1944 年 12 月 25 日左右, 
各部相继进抵瑞丽江北岸,1945 年 1 月 3 日,当部队强渡瑞丽江时,遭到日 
军桥头堡阵地猛烈炮火的阻击。第五十三军官兵奋力还击,强渡成功,攻占 
了日军桥头堡阵地后,立即向龙卡、南托攻击前进,切断了日军后路。日军 
向腊戍方向溃败,1 月 20 日,中国远征军占领畹町。21 日,第五十三军第一 
一六师攻占了木遮,第一三○师攻占了道坎。22 日,第五十三军与驻印军新 
编第一军的先头部队取得了联络。至此中印公路上所有的日军被扫荡干净, 
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1945 年 1 月 27 日,两路远征军胜利会师于芒友,当时参加的部队有第 
二军、第五十三军、第二○○师、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等部队,各集团 
军总司令官、军长、师长以及美、英、法联络官欢聚一起,欢庆胜利。紧接 
着,几十辆卡车满载着作战物资,沿着滇缅公路,经畹町、遮放、芒市、龙 
陵开进,沿线群众,人山人海,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好一派凯旋而归的景象。 
    中国驻印军于 1943 年 10 月开始反攻缅甸,中国远征军于 1944 年 5 月中 
旬横渡怒江,反攻滇西。1945 年 1 月 27 日,两军会师芒友,打通了中印公 
路,完成了收复缅北,恢复国际交通线的任务。 
    这次战役,日军第十八师团和第五十六师团全部被歼灭,日军第二师团、 
第四十九师团、第五十三师团各一部也损失惨重。日军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在缅北地区及滇缅边境利用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加上日本军国主 
义者在日军士兵中所施行的“武士道精神”的教育,日军对远征军的反攻, 
拼命地抵抗,往往战斗到最后几个人。这次战役,日军死伤官兵 4.8 万多人, 
生俘日军 600 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步枪、机枪、炮、战车、汽车、飞机、马 
匹及其它军用物资。 
    这次反攻,名为中、美、英联合作战,实际上中国军队是联军的主力, 
在战场上担负着主要的战斗任务,他们对于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主要贡献, 
发挥了主导作用。从远征缅甸到战争结束,中国远征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 
气,他们在日军坚固的堡垒面前,奋勇冲杀,伤亡累累,但官兵们前赴后继, 

决不退缩。驻远征军的美国联络官曾经说过:“中国军队忍受困苦的精神和 
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远征军官兵们忍着恶劣的气候和给养匮 
乏的痛苦,为了这场世界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中 
国驻印军伤亡官兵 1.7 万多人,中国远征军伤亡官兵 4 万多人,再加上第一 
次远征时牺牲的 5 万多官兵,中国远征军在两次远征中,共计伤亡近 10 万官 
兵。 
    人民群众和印、缅爱国华侨对这场战争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援。参加远征 
军作战的官兵达 16 万之多,部队的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当时部队所用的粮 
食,绝大部分是滇西人民支援的。粮食和弹药的补给,在不能通车的地方, 
除用飞机进行一部分空投外,其它完全靠人力挑运,参加运输的滇西老百姓 
达 30 万人左右。他们为部队送粮食、运弹药、抬伤员,使中国远征军解除了 
后顾之忧。 
    远征军胜利后,举国欢庆。1945 年春,驻印军新编第一军在腊戍附近准 
备回国。英国人怕中国军队在缅境南进,总指挥部便以便利补给为名,把新 
编第一军军部和新编第三十八师,由腊戍空运回密支那。1945 年夏,新编第 
一军人员和辎重,用飞机 1000 架次,由缅甸空运到云南沾益,新编第三十师 
人员和辎重由汽车沿中印公路回国。新编第一军到云南沾益后,随即被空运 
到广西南宁,准备向广州湾的日军进攻。新编第六军已于 1944 年秋在日军攻 
陷衡阳、桂林,进逼贵阳时,该军军部及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十四师被空运 
到云南沾益,以保卫重庆。当日军先头部队到贵州省都匀又退回广西时,新 
编第六军又从沾益运到湖南芷江,准备反攻湖南的日军。 
    随着远征的胜利,远征军也开始撤销,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调任中国陆 
军副总司令。同时成立了 4 个方面军,远征军中所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大 
部分调拨给几个方面军指挥。 
    中国远征军克服了征途的险阻和日军的顽抗,歼灭了日军两个师团和另 
两个师团的一部,终于取得了反攻的胜利。这一胜利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 
牵制了日军缅甸方面军的预备队。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侧的威胁,打破 
了日军对美国及其它同情中国人民抗战国家援华物资的封锁,减轻了盟国在 
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了这次胜利,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贡献出了宝 
贵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勋,并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中 
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