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20小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命20小时-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病房门外,病友们相伴在陈霞周围给她勇气。他们把花蓝摆成一个心心相映
的图案,向陈霞送去无私的祈愿,也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期盼。这些与陈霞同病相
怜的病友,在苦苦地等待匹配的骨髓时,仿佛能从陈霞身上看到重生的曙光,只要
有空,就忍不住要到陈霞的病房看几眼,透过玻璃向陈霞传递一个树立信心的眼神,
做一个表示鼓劲的手势。

    与陈霞同住一个病区的武文斌是东南大学二年级学生,他的病情与陈霞非常相
似,只是还没有找到骨髓的提供者。他的祝福目光中,有深深的羡慕,他多想重返
校园啊。

    一对河南夫妇,在报纸上看到陈霞要做手术的消息后,从郑州赶往苏州看望陈
霞,以亲身经历为她排忧壮胆。丈夫罗维先生1996年患了白血病,后来从台北找到
了供髓者,成功地做了手术,同样是海峡彼岸的热血为他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一位叫钱玉兰的女孩,通过电话让医院传达她对陈霞的诚心祈祷。

    她们曾是邻床的病友,也是无话不谈的姐妹。后来,小钱的姐姐将骨髓移植给
她。乐观、开朗的陈霞帮她渡过了精神上的难关。

    小钱说:“那时,我和谁都不想说话,而她和谁都能说起话来。整个病房,到
处都是她漂亮的小红帽和灿烂的笑声。她就是两只手臂打了四瓶吊针,也还在爽朗
地笑着。如今,我康复得很快,大学也即将毕业了。我要等着陈霞早日出院,按照
我们的约定,走遍名山大川。”

    
    



 
                第十二章

    苏大附一院

    这次新闻直播的策划之一、江苏电视台制片人曹云豹,在节目播出的空当,悄
悄地走进了苏大附一院院内,久久徘徊在血液科病房周围。

    [旁白:江苏电视台制片人曹云豹]

    这条路我实在太熟悉了。门诊大楼后面的那排平房两年前就是江苏省血液研究
所的实验室。我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想像到陈霞呆的无菌舱里的陈设……

    是的,两年前,就在这里,我曾有过与陈霞相类似的经历,有过生与死的抉择
———只不过,那是命运之神给我开的一次荒唐的玩笑!

    两年前,一家有名的医院,诊断书上写着三个血腥的字母:MDS。我后来知道那
是一种恶性白血病!

    我的爱人在情急中拨通了一位医生朋友的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支吾了半天后,
终于闪烁其辞地吐了四个字:“家破人亡!”听到这四个字,我爱人的眼泪“刷”
地流了出来。我一切都明白了。接下来的几天,“白血病”三个字像一个狭小、密
不透风的穹隆死死地罩住了我———我的身体、我的心灵。我甚至能够感到我身边
的空气在一天天地减少,一个身披黑色斗篷、手持长镰的家伙正在狞笑着向我走来。
我知道医治白血病的花费是个很大的数字,它会很快将这个刚刚组建的小家庭洗劫
一空,更重要的是这些努力可能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

    漆黑的夜晚,我问所有的人:你能救我吗?

    那位医生朋友随后又打来电话,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血液病治疗方面很
有办法,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就在那里,不妨去看看。

    在他的帮助下,第二天我赶到苏大附一院,找到了血液病专家王兆钺教授。经
过骨髓穿刺和染色体检查后,王教授肯定地告诉我:你被误诊了!

    一场噩梦就这样被轻易地击碎了?!

    正是由于这次特殊的经历,使我能够比较容易地了解病床上的陈霞是何等的坚
强。

    小妹妹陈霞,我在你身旁祝福着你!

    南京

    全中国都在为陈霞祝福。

    江苏电视台的热线电话,迎来了全天的第一个高峰。半个小时内,一百五十多
个电话来自卫星覆盖的黑龙江、云南、四川、北京等地。

    江苏省血液中心的电话也破天荒地响个不断,几十名观众询问了捐献骨髓的程
序,一所高校的二百多名师生,集体向血液中心报名,要求捐献骨髓。

    [特写:天若有情]

    你在我深深的心底是一场飘零的细雨听不见的声音

    你在我漫长的路上是一场预知的相遇分不出的欣喜

    你在我纠缠的梦里是一种难说的难讲的回忆让我无法忘记

    你在我未来的日子里像一场心灵的寻觅等待着那个奇迹

    把一切给了你只要你愿意即使你听不到也可以看得到

    把一切给了你只要你愿意即使你看不到也可以感觉得到

    把一切给了你只要你愿意这世上所有快乐的快乐的秘密

    把一切给了你只要你愿意这世上生命孕育的美丽美丽

    直播又告一个段落,但在重庆师范学院一间教室里,收看电视的几十名大学生
没有一个起身离去。MTV 《爱心》的画面模糊了他们的视线,深情的歌声把他们带
回到一段心痛欲绝的往事……

    那也是一个22岁生命的遭遇,不同的是,这个美丽的生命已经永远地消逝。

    和陈霞同龄的张宇出生在重庆潼南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5年9 月她以优
异的成绩被保送到重庆师范学院。她那青春的风采曾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身边的同
学。也和陈霞一样,无情的病魔猝不及防地袭击了她,1998年10月,她被确诊为急
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种与白血病一样需要进行骨髓移植的血液病。

    11月,重庆血液中心无偿为张宇三个姐姐先后进行了骨髓化验,遗憾的是,她
们的骨髓都与妹妹的骨髓配型不同。12月,广东的中华骨髓库在一千五百多个库存
档案中初步鉴定出有六位志愿者与张宇的骨髓同型。在进一步化验后,其中一位志
愿者的八项基因中有六项与张宇相配,从理论上说张宇可以进行骨髓移植了,但风
险很大。

    广东中华骨髓库决定向台湾和香港求助,力争为张宇找到完全同型的骨髓。很
快,从台湾传来好消息,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已找到二十二名与张宇相符的骨髓
标本,还须空运张宇的血样再进行二类标本的核实。澳门航空公司闻讯后,表示愿
意为空运张宇同学的血样到台湾提供无偿服务。然而,就在人们抢救张宇的日程日
趋紧迫的时候,病魔也暗暗加快了疯狂奔袭的脚步———

    今年2 月7 日,医院出具了张宇的病危通知书;2 月23日,台湾慈济传来消息,
他们找到了一例与张宇完全相符的血样,并找到了捐赠者本人;2 月24日,院方第
二次出具病危通知书,张宇虚弱的身体已经难以接受手术治疗;3 月6 日,天气骤
然变冷,张宇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救救我,我不想死!”弥留之际的张宇仍表达
着自己强烈的求生愿望;晚上8 时10分,人间无数真情最终未能挽留身患血液病的
少女张宇。3 月下旬的一个清冷的上午,人们为张宇送行。张宇的同学们在葬礼现
场高举起十二个大字———

    “建一座骨髓库,挽救无数生命。”

    下午15:38香港赤腊角机场

    送髓的义工办完了转机手续,静静地在机场中休息,只等踏上到上海的最后一
段空中征途。

    然而就在这时,人们一直担心的天气终于开始惹麻烦了,机场播出了飞往上海
的MU596 航班推迟起飞的消息。

    在得到这一消息后,远在台湾、为了送髓曾经五十次往返海峡两岸的李政道老
人那颗稍稍放下的心一下子又被揪了起来……

    [特写:大地震作证]

    1999年9 月21日凌晨,台湾发生里氏七点六级强烈地震,共有一千七百多人罹
难。

    大陆媒体迅速详尽地报道了大地震的情况以及台湾民众抗震救灾的情况,大陆
民众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骨肉同胞的关切。

    22日清晨7 点30分,看到中央电视台早新闻有关大地震的新闻后,浙江医科大
学的黄河医生匆匆赶到了浙江省第一医院。无菌舱内,18岁的钱畅正在焦急地等待。
最后一针化疗打下去了,体内的骨髓已经全部杀死。如果不及时移植新的骨髓,后
果不堪设想。然而输送骨髓的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恰恰位于震中地区的花莲。

    那位台湾供髓者是否安全?骨髓还能按时送达吗?黄河心急如焚。

    
    



 
                第十三章

    就在同一时刻,慈济中心医院里一片繁忙,抽髓手术在五级余震中紧张地进行
着。此时,徘徊在手术室门外的李政道博士也心绪难平,他想到了前一天发生的一
幕幕:

    21日上午,李博士刚刚送走一例捐往日本的骨髓回到办公室,电话响了起来,
黄河在向李博士表示了问候后,谈起了明天即将进行的手术,他告诉李博士,钱畅
已经进行了“骨髓清除性治疗”。

    李博士知道黄河医生的意思,他明白,做过“清除性治疗”对于钱畅来说意味
着什么,因为他体内的所有骨髓细胞已经被杀死了,他自身已经不具有任何造血功
能和免疫能力了,如果骨髓不能如期送到,钱畅必死无疑。

    他安慰黄河说,慈济中心医院一切正常。

    但李博士自己的心情并不轻松:那位捐髓者至今尚无法联络,他是否安然无恙?
能否如期而来?这都是悬念。而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真的传来了。下午,前往花莲
机场接赵先生的人打来电话:没接到人!

    即将为钱畅捐髓的赵先生今年22岁,住在澎湖,是一位体格健壮的退伍兵。为
了能给受髓患者提供更优质的骨髓,他改变了自己的起居作息,每天都要喝不少葡
萄汁补充营养,并坚持锻炼身体。为了能尽量为慈济方面节省开支,他还谢绝了慈
济人员陪同他前往花莲……

    想到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