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事 作者:黄夏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中国做事 作者:黄夏君-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家思想中对于取胜之道、带兵之术以及战略、战术都有独到的见解。
  取得战争胜利应具备什么条件?什么决定战争胜负?这是孙武在兵法中研究的主要方向。孙武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有以下几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自然条件。这是孙武在《计篇》中提出的。
  
  第一个条件是道。按孙武的说法是〃一曰道〃。孙武的〃道〃与儒道两家的〃道〃不同,他的〃道〃是指上下一致、同心同德,生死与共、民乐为君用;简言之是君主要取得民众的支持。孙武将〃道〃作为战争取胜的首要原因。春秋末年,越国攻吴的时候,由于以前越王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全国人都十分支持这场战争,史称〃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全国上下同心,一举灭亡了吴国。还有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周公东征,都是因为有〃道〃才迅速取得胜利。基于此,孙武认为,一个国家在政治上有〃道〃,与民众同心是制胜的首要因素。
  
  第二个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经济实力。孙武在《形篇》里说:〃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里的〃度、量、胜〃即疆域大小、物产多少、人口众寡。孙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会起着直接的作用。经济实力的雄厚可为战争提供强大的后备支持,战士们不会饿着肚子上战场,武器装备上也会有很大的改进,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10节:兵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1)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孙子在《计篇》中提出,判断战争的胜负,在军事上要了解:〃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句话的意思在统兵打仗、判断胜负时,要了解哪一方将统有能力?法令怎样执行?兵力谁的更强?哪一方的士卒比较精锐?哪一方的赏罚较为严明?孙武的这种把军事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的观点,应该是相当全面的。孙武的这一思想也是从战例中归纳出来的。
  
  公元597年,晋楚之战,晋国出动三军救郑代楚,军队人数众多,武器装备也不弱,但由于将帅内部意见不一,再加上中军元帅指挥无能,与楚对峙而不作战斗准备,这大大地削弱了晋国的军事力量。两军开战后,面对楚军的迅速推进,晋军竟不知所措,一败涂地。这就是〃将孰有能〃的体现。
  
  第四个影响胜负的因素是外交。孙子认为在战争中通过外交途径孤立敌国是制胜的重要手段。他在《谋攻篇》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意思是说:最好的战争手段是以己方之谋略来挫败对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次是从外交上压服敌人,联合盟友,撤散敌国的盟军,使对手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再次是攻打敌人的军队,以武力取胜。他在《九地篇》中又说:〃必争天下之交,必养天下之权〃。意思是说:必须争着和别的诸侯国结交,必须在别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权势。在孙武看来,外交活动可以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形成对敌的优势。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外交活动非常活跃,〃合纵〃与〃连横〃的策略使一大批外交家应运而生,时称为策士,其中最有名的当数苏秦与张仪。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讨伐齐国,但是又怕齐国与楚国合起来对付自己,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对楚怀王说:〃楚国如与秦国交好,秦国愿割地六百里给楚国。〃楚王听后大喜,与齐国断交。秦国见齐楚断交,马上派人向齐示好。次年,楚国向秦国索要六百里地,秦国不肯,楚国大怒,发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联军,将楚国打得大败,死伤八万多人,大将屈匄也被俘。楚国不仅没要到一分土地,连自己的汉中之地也尽为秦所有。
  
  这场战争充分体现了孙子伐交思想的正确性。
  第五个决定战争胜负的是自然条件。孙子在《计篇》里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地两项。孙武在后来又进一步作了解释,他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为:〃天〃就是指昼夜、寒暑与四时节令的变化。〃地〃就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之险厄平易、开阔狭窄与高低向背等地理条件。地形对行军打仗很有帮助。在这两句话里,孙子谈了日照方向、时节、死地生地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认为好的地形十分有利于作战,孙子的这种思想也是对战争经验的总结。
  
  公元前645年,秦晋战于韩原,因为晋军误入沼泽地带不能动弹而被秦军击败,晋惠公被俘。十八年后,秦军远袭郑国,见郑国做好了充分准备,于是不得不回来,回来时经过晋国境内,晋国趁机报复,占领地势险峻的崤山,向秦军发动突袭,把秦军打得一败涂地,秦军三位将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全被晋人俘虏。由此可见,地形在战场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自然条件五者缺一不可才能打胜仗。不能忽略其中的小问题,一旦忽略小问题就有可能出大问题。上述五个因素是兵家的智慧之道、胜利之道。当然,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要充分地把握这种胜利之〃道〃,今天很多的家长都非常注重对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就未来。但是,要让孩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考虑。针对一个孩子来说,就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性格;针对一个家庭来说,就要看这个家庭的条件、环境是否能够适合孩子的成长;针对一个学校来说,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环境,这些都是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第11节:兵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2)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一支精良的军队,怎样带好一支军队,孙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孙子认为,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质。〃智〃是指足智多谋,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制定出胜敌的妙计。〃信〃是指赏罚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在士兵中享有威信。〃仁〃是对部下要仁爱,要视士卒如子女。〃勇〃就是指骁勇善战,敢打敢拼。〃严〃就是指号令严明,要求军队有严格的纪律。
  
  说到〃严〃,孙武在这方面是典范。一次,孙武与吴王谈论兵法,谈到〃严〃的时候,吴王叫他训练自己的嫔妃与宫女,孙武答应了,将后宫的宫女集合在一起,向宫女宣布了军队的纪律。宫女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也没有将孙武的命令当一回事,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尤其是吴王的两个爱妃,更是笑得乐不可支。孙武大怒,马上叫人将两个爱妃斩了,宫女们大惊失色,于是对孙武的话言听计从。这个故事就反映了号令必严的道理。
  
  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部队,除了要选择好的将领外,还要对士卒加强训练。孙武在谈到训练时说:〃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其意为:金鼓与旌旗是用来统一军队上下如一人的,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会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会单独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队人马的方法。军队在金鼓旌旗的指挥下,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这是古代冷兵器战争时特别需要注意的。孙武认为要做到这样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必须:〃(贵贱少)长远近习此教也,以为恒命。此素教也,将之道也。〃所谓〃素教〃、〃恒命〃就是要在平素加强教育、操练,使士兵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孙武主张军队要有健全的法令制度,将帅要运用赏罚的手段进行军事管理。孙武曾经说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指军队的编制、组织等方面的制度;〃官道〃指各级将吏的职责范围,统辖管理等制度;〃主用〃指军需物资、军用器械、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
  
  孙武的军事法制思想是对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一次总结。春秋时各国都在进行法制建设,军事方面的法制也逐渐完善。《吕氏春秋?高义》记载:楚将子囊作战循逃,自觉有罪,遂伏剑而死,〃自觉有罪〃就是自己知道触犯了军法。《战国策?齐二》载:〃楚之法,覆军杀将,……官为上柱国,爵为止执。〃意思是打了胜仗,杀了敌将,封官上柱国,封爵止执。可见楚国有一套严明的军法。纪律严明,则作战勇敢;纪律涣散,则屡战屡败,这条军事理论至今在各个领域仍散发着耀眼的光彩。
  
  赵匡胤早期身为后周大将,后来他见后周气数已尽,就在陈桥发起兵变。赵军纪律严明,英勇杀敌,周军目无法纪,结果周军不堪一击,赵匡胤很顺利地打败了宋军。赵匡胤不但是位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不然就不会在战争中大获全胜。
  
  孙武除了注重制订战略,还注重战术的的运用。兵者诡道,治气、治心、治力、治变,集中精兵,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因地制宜,势险节短,讲究阵法,这些都是兵家的作战法则。
  
  古代的战争讲究变化,在不同情况下应做出不同的决策,在哲学层面上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不同的事物我们要具体分析,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条件下情况也不相同,还要具体分析其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等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们都学习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中对于象的具体形象就不是同一定论了。为做到万无一失,要从各方面进行考虑,不能有半点大意。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都看过〃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章,马谡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在任何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