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幻纵览-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中的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在具体一篇科幻小说中表现在什么地方?恐怕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甚至,没有几个人能回答,什么是想象力?

早期的中国科幻受大环境约束,十分“忠于”科学,显得畏首畏尾。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幻界反其道而行之,大力提倡“幻想”,甚至把“幻想”当成科幻文学的本质,当成科幻文学异于其它文学样式,甚至优于其它文学样式的地方。但即使是这些不遗余力地提倡幻想的人,如果你问他什么是幻想,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答得上来。可以说,他们是在提倡一种似是而非的,自己也讲不清楚的东西!正是因为以已昏昏,所以不能使人昭昭。

科幻小说首先是文学,那么就让我们先看一看,“想象”或者“幻想”在文学领域里的含义吧。下面这些观点出自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们:

在英国和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评论里,经常对这两个名词作出阐明,并重下定义。17世纪时,这两个名词被交替地用来描述文字上的幽默滑稽和优美雅致,诗人们就是赖此来渲染或编造他们的作品。浪漫主义时代对这两个词的关切,是由于需要说明创作力的源泉不是理性,而是其他某种东西,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都意识到,一首诗的创作并非是一个推理的过程。柯尔律治把创作力等同于想象。他还把巧妙而精细的联想力归功于幻想。但是,柯尔律治也认为想象力是最高的天赋——一种把原始经历组合成具体形象的能力,一种把握诗体的形式和层次的能力,一种将感觉、梦幻和思想等对立因素融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八卷》551页

在这段文字中,对于想象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领域。但科幻小说是叙述文学,虽有“诗意”却不是诗歌。并且,在这些关注想象力的主流文学家眼里,想象力是和理性相对立的概念。他们提倡想象,是为了对应科学理性的约束。但在科幻小说里,一向被视为想象力主要代表的“科幻点”,即本书中提出的“自设逻辑”,恰恰是理性推导的结果。显然,这不是科幻作家们关注的“想象力”。

当然,主流文学理论并不是完全不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想象力。相反,主流文学理论把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全部构思过程都包含在想象力的范围内。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心理学上也正是这样理解想象力的。心理学上有“再造想象”一词,就是指在内心中复现以有的表象记忆。一个人童年时的生活经历,现在把它复现出来,一幕幕地心里上演,这便属于心理学上的想象力。于是,一个人写回忆录,甚至在司法调查中写证词的过程,也是在运用想象力。他必须回想事情发生的经过。但含义这样泛泛的“想象力”恐怕也不是科幻作家们所关注的对象。也就是说,科幻文学中的想象力,是某种专有所指的因素。

要理解科幻文学中的“想象力”或者“幻想”,首先要明确,它们在这个特殊领域里的含义和所指。由于笔者找不到什么文字的东西来辩认科幻作家和科幻爱好者们如何使用“想象力”这个词,所以只好根据平时的观察,来确定它们的“外延”。

在一篇科幻小说里,不是每个段落、每个字都被视为想象力的结晶,必须是那些超现实部分,才有资格佩上这个称呼。科幻小说中的超现实部分,一是题材本身,二是各类超现实描写。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德国科幻作家沃尔夫冈耶施克创作的一篇名叫《出于地狱之门》的短篇科幻小说。这篇小说讲的是,一家名叫尼科曼顿的美国公司发明了人体复制技术。如果某位老者的家属同意支付有关费用,他们便可以在这位老人生前复制他的全部信息,在死后根据家属的愿望复制出来,与亲人团聚。当然,由于复制本身不可能完全精确,所以“复活”的老人通常只能活很短的时间。他将根据家属的需要不断复活、不断死去。显然,这个题材本身是“想象”的,超越了现实。

再请看故事里的这个细节:一个肥胖的老人坐在另一张椅子上,他的头剃得很光,留着大胡子。我肯定我以往经常在报纸上看见他的脸,不过那肯定是十年或者十五年前了。一个著名律师?或许是一个政治家?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他紧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大脑袋朝后仰着,嘴张得很大。他的呼吸很急促,一只鼻孔里垂下一条透明的塑料管。气泡状的红色粘液在塑管里翻腾。他的脸像死人一样苍白,眼睛无神地看向天空。他的一只白蜡状的大手放在一个衣着非常考究的老妇人膝上。她紧紧握着他的手,她的眼睛由于哭泣而变得红肿。

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老人将要被复制时的情形。肯定地讲,它不是科幻爱好者们希望的那种“幻想”,因为这只是在复述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养老院里经常见到的场面。在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里,也会看到同样的细节描写。

再看下面这个细节: 

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无数种色彩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所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脱了一层皮。(刘慈欣《流浪地球》《科幻世界》2000、7、12页)

在这段文字里,强光、云彩、老人、大雨、都是实际存在的表象材料。但作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加工成了并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新表象。显然,科幻爱好者所希望的“想象”,正是这样加工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体现在科幻文学的题材和细节中的“想象”用心理学的词汇来表示时,会发现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概念。首先,科幻小说最主要的想象成果,它的题材,或者说“创意”、“科幻点”,其实是一个思维的推理过程,是非常理性的。它或者直接出于科学推理,或者虽然可能出自纯粹的“想入非非”,但最后要归结于科学推理。有的作者追求严谨,在确定一个题材之前,甚至要进行大量计算。总之,这种“想象”和浪漫主义诗人倡导的“想象”南辕北辙。

不过,科幻文学创作在题材方面所使用的思维,并不是一般的思维概念,而是其中的一类: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51页。)

其次,科幻小说在细节上的“想象”,是心理学中讲的“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79页。)不过这后面要加上一个限制,就是其想象结果必须是超现实的。因为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与真实生活也不会完全对号,也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只有纯粹的回忆录,或者新闻采访、法庭辩论等,才是“再造想象”的运用。

当然,文学理论不是心理学理论。一个词汇在文学理论中的含义,也不同于其在心理学中的含义。所以,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我们似乎可以确定一下,它的想象力,是指其中的超现实部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在四卷《科幻文学的艺术规律》中关于“超现实描写”的部分,已经作了讨论。

在六七十年代,前苏联科幻界曾经研究过一个今天看来比较奇特的问题:为什么西方科幻作品中的故事离现实比较远,而前苏联科幻作品中的故事离现实比较近。在本书中,笔者将其定义为想象空间问题。

想象空间,指故事背景与作者所处现实的距离。它不仅仅是科幻文学一家的问题,似乎是所有小说都遇到的基本问题。现实题材小说的想象空间就小。那些以个人经历为基础的现实小说的想象空间最小。将背景抽象设置为“A省”、“B市”之类的现实小说,想象空间就大一些。到了科幻小说,想象空间更大了。而越是离现实较远的科幻小说,想象空间就越大。

武侠小说也有想象空间的问题。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武侠作家的笔会,与他们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武侠小说喜欢写古代?而没有多少人尝试着写现代背景的武侠小说。一位对武侠小说如数家珍,堪称武侠辞典的作者告诉我,写现代背景,无法构造“江湖体系”,那正是武侠小说的精粹。

从这点上讲,喜欢写遥远未来的科幻小说,和喜欢写遥远过去的武侠小说,其实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开拓想象空间。

从西方流行的奇幻小说中也可以看出想象空间的要素。这个门类最拨尖的一批作品,都是“架空历史小说”,它们的背景发生在几乎不存在于地球上的某个大陆里,并且是遥远的中世纪。这也是想象空间的设定。

想象空间是由某一篇科幻小说的题材决定的。作者决定写十年后的事情,那么就和写一千年后的事情,处在不同的想象空间里。也必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想象空间只能提供一个虚拟的空间,并不能单独决定想象结果的优劣。都是写遥远的星际故事,《银河英雄传说》和《基地三部曲》的成就,显然不是一般同类题材作品能及。而《侏罗纪公园》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哥斯达黎加,但它却给了我们充分的奇异感受。

想象素材则是作者想象力加工的对象。作者不可能凭空地在他设定的想象空间里构造新世界,那里面的人物、情节、事件、器物、文字、规章制度,等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