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a老子本义(灵井冲虚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a老子本义(灵井冲虚子)-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章》“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10·成功而弗居也:成就功业却不居“功”。 据:《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六十八章》“圣人之道,为而弗争”;《第七十九章》“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现贤也”。                    
《老子本义》第三章 
  原 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智、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 文   
  不推崇贤能的人,从而使百姓不去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财物,从而使百姓不去偷盗;不显现令人贪欲的事物,从而使百姓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虚化百姓的心灵,充实百姓的肚腹,消弱百姓的志欲,强健百姓的体魄,永远使百姓没有才智、没有贪欲,从而使他们懂得不冒进逞强、不任气妄为罢了,那么天下就必定会得到治理的。   
  冲虚子简析:“名利”的诱惑,对世人来说是无法抗拒的。所以,统治者对“名利”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推崇或号召只能增强百姓对“名利”的渴望,鄙弃或淡化才能使百姓重新回归到“质朴无欲”的状态。而“才智”和“欲望”是世人迷失的根源,唯有舍弃“才智”,才不会去“妄为”;唯有消灭“欲望”,才不会去“逞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百姓进入“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境界。   
  注 释: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推崇贤能的人,从而使百姓不去相互竞争。 尚:推崇。 据:《第十九章》“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珍视难得的财物,从而使百姓不去偷盗。 贵:重视。 据:《第十二章》“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3·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显现令人贪欲的事物,从而使百姓不被迷乱。 见:通“现”,显现。 据:《第十二章》“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   
  4·虚其心……强其骨:使百姓的心灵空虚,使百姓的肚腹充实,使百姓的志欲减弱,使百姓的身体强健。 虚、实、强、弱:都属于使动用法。 据:《第十章》“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第十二章》“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第十九章》“现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四十九章》“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等。   
  5·恒使民无智、无欲也:永远使百姓没有才智、没有贪欲。 据:《第五章》“多闻速穷,不若守于冲”;《第十八章》“智慧出,案有太伪”;《第二十章》“绝学无尤”;《第三十八章》“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始也”;《第六十五章》“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第六十八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第四十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九章》“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等。   
  6·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使百姓懂得不冒进逞强,不任气妄为罢了。 敢:进取。 为:主观人为。 不敢、弗为:刚好与“无智、无欲”相承接,“无智”则不妄为(即‘弗为’);“无欲”则不逞强(即‘不敢’)。参阅《第十八章》“智慧出,案有太伪”;《第三十三章》“强行者,有志也”;《第十章》“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而且与本章“虚其心”、“弱其志”相照应。 而已:罢了。 据:《第四十八章》“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五十五章》“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第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六十九章》“不敢为天下先”;《第七十五章》“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等。                    
《老子本义》第四章 
  原 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 文   
  大“道”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深远至极啊!它简直就是万物的祖宗,可以磨掉万物的锐气,消解万物的纷争,调和万物的光辉,从而使万物如尘土样混同齐一;消逝无踪啊!它又好像确实存在。我不知道它源自哪里,似乎应该是天帝的祖先。   
  冲虚子简析:大“道”虽空虚无形,却使万物达到“和谐均衡”的状态;“人类”虽伟大多智,却使万物走向“消亡绝灭”的惨境。大“道”使万物回归于“自然”,人类却使万物毁灭于“私欲”,呜呼,悲哉!   
  注 释   
  1·道冲:大“道”空虚无形。 冲:空虚。 据:《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廖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虽微,而天下弗敢臣”;《第四十章》“道褒无名”等。   
  2·而用之有弗盈也: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据:《第六章》“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第三十五章》“故道之出言也……用之,不可既也”;《第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等。   
  3·渊呵!似万物之宗……同其尘:深远至极啊!似乎是万物的祖宗,它可以磨掉万物的锐气,消解万物的纷争,调和万物的光辉,使万物如尘土样混同齐一。 渊:深远。 宗:祖宗,祖先。 挫:磨掉。 同:使……相同。 据:《第二十五章》“逝曰远”;《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第七十九章》“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第五十八章》“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耀”。   
  4·湛呵!似或存:消逝无踪啊!又好像确实存在。 湛:沉没,引申为“消逝”。 据:《第十四章》“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第二十一章》“道之物,唯恍唯惚……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甫”;《第二十五章》“大曰逝”等。   
  5·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它源自哪里,似乎应该是天帝的祖先。 据:《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   
  【朴道曰】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以运动的观念来看待道,道是永远不会停息运动的,即,道是永动的。   
  渊呵!似万物之宗。 
  漆黑的“渊”可以看做是万物的背景和来源。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是在心中以“挫、解、和、同”的办法对万物进行种种处理。   
  湛(zhàn)呵!似或存。 
  万物经在心中的“挫、解、和、同”的运作之后剩下了一种“湛”的景象,是一种“似或存”的景象,其实也就是一无所有的“渊”的景象。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种“渊”的景象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形,其因一无所有,所以也没办法说它是个什么东西,然而,其却是可以产生一切和处理一切所必需的一种工作平台。宇宙就可以从这种情形中一个一个元素地慢慢出现,即得到重构或再生。   
  【白鹤飞曰】 
  (四)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注释】   
  ①冲:空虚。 
  ②又弗盈:弗,不。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 
  ④宗:祖宗。 
  ⑤锉其锐:锉,消磨。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锋锐。 
  ⑥解其纷:解除纷扰。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光芒。 
  ⑧同其尘:混同于尘埃。 
  ⑨湛:沉没,引申为隐约。似或存:似乎存在。   
  【译文】   
  道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尽的。 
  深远啊,像是万物的祖宗。 
  消除锋锐,没有纷扰,隐蔽光芒,混同尘埃。 
  无影无踪啊又好像影影绰绰地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好像是天帝的祖先。   
  【阐述】   
  圣人与道相合,对道的认识无碍。在老子眼里,道是可见的,是真实的客观存在。道产生宇宙万物,因此道是物质,一切都是物质,而没有非物质。因此,老子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有许多人认为老子是唯心论,是因为常人没有老子的本领而看不见道,而科学又没有发展到证实道的客观存在的程度。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道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尽的。道空虚无形,是老子站在常人角度来说的。对常人来说,道是空的,是虚的,是无形的。道,常人看不见往往认为无,感受不到其作用往往觉得无用。道,对于老子来说是满的、是实的、是有形的,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