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转 作者:肖仁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转 作者:肖仁福-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登科是个聪明人,怕自己夹在中间,他们不好谈生意,赶紧吃了点饭,先出了包厢。
    在车上没呆多久,他们三个也出来了,一齐上了车。将柴老板送到一家五星级宾馆后,董建军对袁芬芳说:“到省委招待所去坐坐吧,商量一下跟柴老板合作的事情,再让登科送你回住处。”袁芬芳假意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也行啊。” 
    一齐来到省委招待所,两人要下车了,袁芬芳对杨登科说:“杨师傅你先回吧,我跟董局长谈完事,自己打车回去就是了。”董建军也说:“袁总这么体贴人,登科你就别麻烦了,安心过去休息吧。”杨登科本来坚持要送袁芬芳的,忽觉得自己这是出傻气,忙点点头,将车开走了。杨登科知道到省里来开会,下面的领导一般都是跟自己的随车司机住一个标准间,现在董建军将司机支走,而把袁芬芳接了过来,用意再明显不过,如果他杨登科执意要来送袁芬芳,岂不是太不谙事了? 
    第二天下午杨登科和董建军就离开了省城。回到贵都市,杨登科要将蓝鸟开进市委大院董建军住的宿舍楼,董建军坚决不同意,在离市委还有三百米的地方下了车。杨登科明白董建军的意思,他是怕自己坐着这么好的车在市委大院子里进进出出,里面的人包括市委领导和离退休干部见了印象不好。但杨登科还是试探着问道:“明天早上我到大院里去接你吧。”董建军摇摇头,说:“市委离农业局那几步路,用得着吗?我还没那么娇贵。” 
    要去开门了,董建军忽又想起了什么,说:“登科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买这辆新车吗?完全是为了贵都市的形象,不然谁愿意来我们这里投资?”杨登科忙附和: “那是那是。”董建军说:“柴老板的事你知道就行了,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暂时不要说出去。”杨登科点头道:“我知道。”董建军说:“知道就好。让你来开这辆蓝鸟,我是通过这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做出的决定。局里几个司机,就你素质不错。”
    杨登科受宠若惊,说:“哪里哪里,离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呢。”董建军笑了,说:“也没谁要求过你。我还了解到,你还是个电大生,是吧?先跟我干一段吧,我尽力给你想想办法,看能否把你的干部待遇问题给解决了。只是现在工人转干指标控制得越来越紧,不太容易。”说得杨登科仿佛心里灌了蜜水,说:“感谢领导的关心!其实能给董局长您这样德高望重的领导服务,比转干强多了。” 
    给一把手开车当然还不仅仅只有这方面的好处,从此杨登科又在局里做得起人了。比如过去修车加油什么的要报个账,办公室主任签字画押时,总是带着挑剔的口吻问得很细致,财务室审得也特别严格,多一分钱都要划掉。现在可好了,拿着发票往曾德平桌上一放,说声:“这是董局长亲眼看着办的。”曾德平就二话不说把字给签了,到了财务室,他们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杨登科手机响了。一看是董建军的号子,便把牌扔掉出了门,只见董建军已经到了蓝鸟旁边。杨登科一按跟钥匙一起挂在腰上的遥控器,蓝鸟啾地一声,门锁便
落了下去。将车开出农业局,杨登科问往哪个方向走,董建军说:“你看今天这么好的阳光,我们到郊外去兜兜风吧。”董建军还有这样的雅兴,倒是杨登科没想到的。
    出了城,贵水河潋滟于前,沿河一条不宽的小马路,车少人稀,董建军说: “到那边看看。”杨登科方向盘一打,将蓝鸟开上了小马路。转过一个山嘴,迎面是满山遍野的橘林。正是橘花吐蕊时节,枝头绽放着银白色的橘花,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杨登科知道到了城南园艺场的地盘上。城南园艺场是农业局的二级机构,过去杨登科曾开车送领导来过几回,但都是走的另一条大道,没走过这条小马路。
    小马路像腰带一样缠绕着园艺场,杨登科说:“既然到了园艺场的地盘上,还是进去看看吧?我跟何场长打过几回交道,那人挺豪爽的,董局长是场里的直接领导,到了这里不去看看,人家知道了会有意见的。”董建军说:“那就依你吧,反正今天是来游山玩水的。” 
    得了董建军的话,杨登科就把蓝鸟开上了通往场部的马路。一会儿就到了场部前面的坪里,那里已经停了一辆旧桑塔纳,杨登科知道是场里的小车。像是早听说董建军要来似的,蓝鸟还没停稳,何场长已经从场部里走出来,上前给董建军开了门。一下车,两人的手就握在了一起,寒暄着进了办公楼。何场长的司机小马也走过来,迎住杨登科,尾随领导进了屋。这也算是对口接待吧。
    董建军提出到外面空气好的地方走走。几个人于是沿着橘林里面的小道,上了场部后面的山包。这里的地势比较高,周围那满坡满岭的橘林尽在眼底,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贵水河的波光在远处闪烁着,那条董建军和杨登科刚刚走过的相傍着贵水且环绕着园艺场的小马路清晰可见。还有山下的猴家村也历历在目,那块与园艺场毗邻的坡地圈着竹篱,里面的土被整成一垅一垅的,好像种满了药材,估计就是猴子说过的他承包的药材基地了。
    渐渐地杨登科就从董建军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谈论中听出了一些意思,原来董建军建议场里搞什么开发,说是场里这么好的区位优势,离城里不远不近,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如果以地生财,把地产和房产搞起来,比守着这些已经老化的橘林绝对强一些。何场长强调场里连职工的基本工资都保障不了,哪有钱往这方面想?董建军就启发他们多动脑筋,可以找人投资,说是资源同享,利益共得。
    何场长这才意识到了董建军此行的真正目的,主动请求农业局来投资。董建军说农业局也是个穷单位,哪来钱投资?不过他可以协助他们联系一下投资人,也许有人能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愿意到这里来掏金。何场长显然有些兴奋了,表示如果董局长能引来资金,他们愿意和农业局还有投资人三方联合经营,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
第六章
    这一段时间农业局的干部职工都抑制不住地有些兴奋,因为董建军正式跟大家打了招呼,农业局要在城南园艺场搞开发,也不用大家集资,钱由投资商拿,局里干部职工只出力气,而且明摆着是有钱可赚的项目,不出两年,大家就可实现小康目标。
    董建军不是打的逛语,城南园艺场的开发很快就搞了起来,投资者就是袁芬芳的芬芳有限责任公司。杨登科因为天天跟董建军在外面跑,对此中的情况知道一些。听董建军和袁芬芳商量,前期投资四千来万,袁芬芳的公司不可能拿出这样一大笔资金,都是那位柴老板划过来的。
    杨登科清楚,这个设想董建军可是蓄谋已久了。他上任农业局长后不久不是特意到各县区跑了一趟么?他是想摸些情况,准备在农业局做些实事。各县区农业都死气沉沉的,工作非常落套。直到最后一站到了西边一个小县,晚上住在离县城八公里的休闲山庄里,才受到了启发。别看那个县经济落后,小山庄却豪华气派得很,可谓吃喝玩乐一条龙,县农业局长说平时客人总是爆满的,不是提前预订,根本住不进去。小山庄是年轻的县委书记从外面引进资金修建的,县财政一分钱都没出,县里人都佩服书记不凡的能力。有意思的是,过去省市领导连那个县的名字都不太记得住,别说前去视察指导工作了,可自从有了这个小山庄,上面便光顾得非常频繁了,县城里陡然多了不少高级小车。县农业局长还说,那个县因为太不起眼了,历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期一满不是去了人大政协,就是平调到了外地,没有一个能进步的,而小山庄建成后,那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任期还不到就进了市委常委,县长也顺理成章当了县委书记,算是各得其所了。
    回市里后,这个设想又在脑袋里酝酿了多时,董建军才给袁芬芳打了一个电话。自从被董夫人发现有外遇后,董建军一直控制着没和袁芬芳联系,这个电话又将两人纠在了一起。袁芬芳觉得董建军的设想可操作性很强,两人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便分头行动,她联系资金,董建军选购地皮。不想这事还特别顺利,资金和地皮很
炀陀辛俗怕洹? 
    程序到了位,董建军就放开手脚大干起来。很快芬芳山庄的设计图纸就出来了,工程人员开始圈地打桩。柴老板听说董建军和袁芬芳办事这么得力,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到现场看看。投资人对自己投资的项目这么热心,董建军和袁芬芳当然表示欢迎,坐上杨登科的蓝鸟,到省城把他接了过来。
    柴老板对设计图纸和所选地址非常满意,觉得芬芳山庄建在这么一个依山傍水,离城不远不近的黄金地段,以后赢利没有任何问题。在现场走了一遭后,也是一时兴起,柴老板突然提出要扩大芬芳山庄的建设规模,这倒是董建军和袁芬芳几个没曾预料到的。只见柴老板指着山下侯家村方向,说:“把那块地皮也圈进来,沿河建些曲径回廊,石山亭阁,让贵水的风光尽入我怀,那这个芬芳山庄的档次就上去了。”何场长说:“那个村子叫侯家村,把村子圈进来,恐怕工作不怎么好做。”柴老板说:“也不要圈整个村子,把村后紧挨园艺场的那个地段圈过来就行了。至于资金你们不用担心,回去后我立即给你们再划一千万过来就是。” 
    柴老板的想法不无道理,他离开贵水后,何场长就开始跟侯家村的人交涉。不想侯家村的侯村长坚决不同意,何场长找了他几次,都没谈成。何场长没法,只得
到农业局来向董建军汇报,董建军笑起来,说:“这还不好办?侯家村属于贵南乡吧?乡里的魏书记是我在郊区做县长时一手提拔上去的,你要他辛苦一趟,跟我来见一面。”何场长紧锁的眉头舒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