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b老子道德经新译暨心灵药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b老子道德经新译暨心灵药方-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拢藞套笃醵回熿度恕!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白話譯文:   
    眨饬舜笤梗幔欢ㄓ叙N怨,這怎可以說是完善的結局呢!   
    因此拢藞棠弥鴤瑓s不向人逼求。   
    有德的人手拿債券亦無所逼求,無德的人手拿著租稅章例向人逼索稅租;   
    自然大道是無所偏私的,祂永遠幫助那有德的善人。   
 藥方:   
    與其事後還要眨潱瑹o寧就不要發生,這要有一點歷史發展的智慧!   
    還它個本來面目,讓出一片天地,這世界就會變得很美好,不是嗎!   
    站到裡面去,會很擠;站出去,一切不就都好了嗎?另立新的生長可能!   
    什麼是「德」,就是讓他覺得有「得」,若老讓人覺得失去了什麼,這德   
    就不叫德。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白話譯文:   
    小小的國度,很少的人民,讓那些超過十人、百人這樣的有才華的人物也用不著,   
    讓人民愛惜生命而不願意遠徙外地,   
    即使有舟船車轎,也用不著乘坐;   
    即使有盔甲兵器,也用不著陳列;   
    讓人民回復到遠古結繩紀事的時代,   
    品嘗甘甜的食物,穿著豐美的衣服,居住安適的處所,悅樂文雅的風俗,   
    接鄰的國度,彼此相望,雞啼狗叫的聲音,彼此相應感通,人民直到老死   
    也不必急得往來。   
 藥方:   
    有了真情相感相應,那就不必用言語急得去溝通,只是雞犬之聲相聞,已   
    是悅樂一懷了!   
    爾分我界的觀念是人類文明的象徵,這是文明,同時也是「文蔽」!   
    生命的可生長性原則是優先於一切的,不要在世俗的勢上打轉,把自己都   
    轉糊塗了!   
    雞犬之聲無意義而有意韻、有意味,人們的語言看似有意義,但可能既無   
    意韻,也無意味!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拢瞬环e,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拢酥溃瑸槎粻帯!埂  
 白話譯文:   
    真實的話不華美,華美的話不真實;   
    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   
    真懂的人不炫博,炫博的人不真懂;   
    拢瞬环e蓄,他深切體認:盡力助人,反而更富有;盡力給予別人,反而更充足。   
    上蒼的自然之道,利益萬物而無害於萬物。   
    人間的拢酥溃⻊沾蟊姸慌c大眾相爭!   
 藥方:   
    話要聽真的,不要聽漂亮的;人要交善良的,不要找會說話的;懂了就懂   
    了,不必找那麼多啦啦隊!   
    利他就能利己,這原則是一共利的生長性原則!   
    退到後頭去,讓該上場的上來,舞一番新姿,便會有新的氣象!   
    說了就算了,洠дf也不必再說,反正說了還是白說,一切默然可也!                                     
浅说《道德经》 
  道德经三个字,最早见于伏羲时代的《简易道德经》:“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易生经,经治于万物,有经旺生,无经衰亡。舍简易执道经者障,舍道经执简易者空。无简不易,何况道德经!”可见《道德经》是以自然的简易之道为前提,更精辟地运用了道德经三个字的真谛,对自然的有为现象和无为现象有了更精确的论述。《简易道德经》里有:“无为之简易,有为之道经。经之易之子,观简势道固德,生华于易”。《道德经》的有为、无为更有新义。《简易道德经》里对德的说法有:“德之,行之表,性中来,常行成德行,常性定德性。德行有高低,德性分美丑。德行靠修,德性靠养。无德不美丑德丑,无情不善恶意恶。”还有“道从简来,执易成经生德。”这是对德的论述。   
  《简易道德经》的整理者认为,《道德经》是《简易道德经》中的精华部分。主要是对道德经的意义延伸。研究《道德经》且莫误解“经”字,不要把“经”字只当成一种附带的书名词。“经”字是道德经的重要级成部分。 它是一部三字书。   
  《道德经》dào dé jīnɡ 指《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 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汉初的治国方略,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译《道德经》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亲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请《老子经》及老子“天尊像”归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   
  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图略)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