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闲-重庆美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萧闲-重庆美女-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悦恳蝗纹拮拥某涨槎甲阋愿卸喜裕褪且蛩蘸继焯玫男〖冶逃瘢娜饭煜恪!
  自古苏杭出美女,苏杭美女甲天下,原因当然多半是因为西施,一个能把夫差迷得神魂颠倒国破家亡的柔弱女子,的确只能用想象去勾勒她的形象。西施、西子和西湖也的确成为全中国美女的代名词,如果看不惯哪个女人,就直接叫她东施好了,可见这个名字的威力。而且,人们还编造了“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来说明,西施或苏杭美女的美是学不像也偷不走的,即使病西施也比妖东施美上一千倍。 
  印象中,苏杭美女似乎只存在于那种烟雨濛濛的山水画里,端庄妩媚,清秀水灵,眉含愁眼含笑,两颊一抹轻红,娇羞欲滴。快乐时是湘云那样的灵动女子,愁苦是则是天下掉下来的林妹妹,而安静下来又成了活脱脱的宝姐姐。 
  这样的美,古典而含蓄,又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适合珍藏和怀想。看到她们,你就不禁会想起戴望舒的诗句,想起那个悠长悠长的雨巷,那个撑着红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苏杭美女VS重庆幺妹:关于重庆幺妹

   幺妹或幺姑,是四川方言里使用频率较高的字眼,最出名的幺姑当然应该是李劼人《死水微澜》里的邓幺姑。幺姑本来是老百姓对这里最小的女儿的称呼,后来被放大到对自己觉得可爱的女孩子的爱称,可见“百姓爱幺儿”的传统在重庆方言里体现得最明显(他们甚至连家里的宠物都统称“幺儿”)。至于有些老大爷还风趣地称呼自己的老伴儿幺妹,则另当别论。 
  相对于通常所说的重庆辣妹来说,重庆幺妹则是站在一个更为亲近的角度来看重庆美女,仿佛她们就生活在你的身边,就像你的亲人,她们性格里的甜美与娇憨任性才更加显露无遗。 
  重庆幺妹通常对长辈或兄长很“嗲”,显出小女儿那种特有的温柔可爱,但如果产生了分歧,她们则爱憎分明,说一不二,轻则十天八天不跟你说一句话,一张拉长的脸写满对你的不满与警告,重则来无踪去无影地离家出走。一旦合好如初,又不计前嫌,照样跟你嘻哈打闹,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这个时候的重庆美女是逗起来最可爱的时候,重庆人习惯用“乖”来形容,既指她们长得讨人喜欢,又指她们乖巧好玩。 
  用曹植的话来形容重庆幺妹那种可爱的样子,再恰当不过——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与苏杭美女一样,重庆幺妹尽管也是小家碧玉,灵秀动人,但在性格等各方面却大相径庭。 


苏杭美女VS重庆幺妹:PK进行时

   关键指标:说话 
  苏杭美女:在吴侬软语里浸泡出来的美女,没开口已经有一股柔情蜜意,说出来的话自然软绵绵、娇滴滴,再伴着娇媚的样子,难怪吴天夫差禁不住荒废了江山社稷。再加上江南水乡每一县都有几种地方乡音,说的人口舌生花,听的人则云里雾里,有如天籁,所谓说的比吴的还好听正是指苏杭美女那种嗲得不行的口音。 
  重庆幺妹:以前一直有一种成见,说重庆美女看上去很诱人,但一开口就很吓人。这一方面是说重庆美女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则提指重庆美女那种口无遮拦快人快语的样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话音也不会小心调频,时常用高八度的声音说比较私密的话题,她会毫不在意,反使得听的人为她不好意思起来。 
  关键指标:才情 
  苏杭美女:在江南诗乡长大的美女们,天生就是精通琴棋书画的料,一皱眉一眨眼都是诗情流露,一举手一抬足都是画意纵横。所以在地方戏曲里,最动听的仍然是越剧,在各地美女中,最有才情最有灵性的也是苏杭美女。中国古代有名的几位烟花女子,大都与西子湖水有关,也大都才情横溢,不是帝王的专宠,就是名流的最爱。 
  重庆幺妹:重庆码头长年累月积淀沉积下来的,通常是很男性化的江湖文化,排除重庆美女因自身优势在影视、表演界的作为,其他文艺方面多少显得粗疏,特别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要说某某美女能歌善舞,那通常是指她爱K歌爱蹦迪,与真正的音乐舞蹈天赋没什么直接关系,倒是重庆的男孩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一定水准,像钢琴王子李云迪一类的并不少见。 
  关键指标:性情 
  苏杭美女:像苏杭静静流波和静谧雅致的园林一样,苏杭美女的性情中规中矩,不温不火,适合私家珍藏,也适合大雅之堂。但以现在越来越开放和外向的审美观来看,又稍嫌保守。如果让贾宝玉那样附庸风雅又年轻多金的王老五选干妹妹的话,苏杭美女无疑是最适合的,想必她们发起脾气来,也像越剧一样养眼养耳。 
  重庆幺妹:在这一点上既有乖巧可爱的一面,又有乖张古怪的一面,更多的时候就像一只看上去很讨人喜欢的波斯猫,顺驯的时候温存无比,一旦惹怒,则不可控制。所以,与重庆幺妹相处,就要学会所谓驾驭之术,张弛有度,否则只有被她驾驭的份。大部分重庆崽儿最终落入了这样的宿命。


上海小资VS重庆辣妹:关于上海小资

   “上海女人是纤细型的,是男人很讨好的对象。上海男人眼里她的撒娇好像都是顺理成章的。” 
  这是知名的台湾“男性关怀”学者蓝怀恩说的一句话。说起上海小资,自然而然会想起几个著名的符号,一是三十年代的阮玲玉,一是文坛才女张爱玲,二是后来的美女作家安妮宝贝们。 
  对于没去过上海或不打算娶上海女人过日子的人来说,上海女人的“名声”的确不怎么好,除了在王家卫们的怀旧电影里那种优雅和淡淡忧伤以外,几乎一无是处。他们通常的印象就是:精明(过分的)、小气、矫情、刻薄。这在张爱玲和别的描写上海女人的作品里都很容易看到。也就是说,与她们天生的精致外表配套的,不是心灵手巧、温宛妩媚,而是在心思上的精密,完全是上帝在造出夏娃之后开了小灶精加工的结果。 
  由于上海从上世纪初就是世界闻名的风月场,也是后来长期引领流行趋势的摩登都会,所以上海女人那种骨子里的优越感统统表现在她们的脸上、眼神和话语里,甚至连走路的姿势也显出一种所谓的高贵。她们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上流社会的社交、文艺话题和对小资生活的穷讲究。 
  因此,用上海小资来代表的上海女人当然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那些心眼儿比针眼还多的半老太婆和正在成为半老太婆的中妇,以及还没长成的黄毛丫头,不管如何高贵有气质,统统不在此列。


上海小资VS重庆辣妹:关于重庆辣妹

   重庆与上海几乎相反,开放和发达程度也因为“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而有着天壤之别,市井化的重庆也从来不会踮起脚尖要跟上海比时尚和品位。它一直以来,都只是上海的一个尾巴,上海人压根就不放在眼里的尾巴,或者就只是一个见一样学一样的小跟班,经济也罢,时尚也罢,概莫能外。 
  与此同理,同样来自市井的重庆辣妹,在时尚或品位生活方面与上海小资完全不具可比性。如果说上海小资是地主家的千金小姐,重庆辣妹就是厨房里端水扫地的烧火丫头;如果说上海小资是城里干部家的高干子女,重庆辣妹就是乡下光着脚丫子满山乱跑的疯丫头;如果说上海小资是高华贵的橱窗里出售的天价芭比娃娃,重庆辣妹也只能是进不了柜台的针线荷包……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得没有悬念的PK,但重庆辣妹最大的优点就是倔,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劲。任何困难都只是一个通红通红的朝天椒,即使辣得可怕,也天生嗜辣,而且从来都辣不怕。


上海小资VS重庆辣妹:PK进行时

   关键指标:形象 
  上海小资:天生丽质是世人公认的,不管有没有讨好的成分,而且因为大都会各种上流习气的熏陶,加上繁多的小资文艺浸泡,通常具有一种高雅的淑女气质和小家子气,能引来风月场上无限的有色眼光,不过也因此造就了无数像王琦瑶那样的女人。 
  重庆辣妹:外表上有一种清秀与水灵,但因为缺乏高雅的成长氛围,反而多受市井习气影响,显得气质不足,气血过旺,缺乏文艺气质,尽管给人一种朴实和大气,却难免粗俗,最后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既讨人喜欢,又令人厌烦。 
  关键指标:才艺 
  上海小资:天性敏感,心思缜密,生就的演员胚子,不过多半适合阮玲玉那种凄怨的角色;因为从小生活在小资文艺气息里,又有很多机会体验风月场的生活,所以更适合做小资作家,像张爱玲那样已经出类拔萃,能做到王安忆那样的也不会很多,更多的就成了安妮宝贝那样用身体写作的所谓美女作家。 
  重庆辣妹:文化氛围确实不怎么浓的山城,没能给重庆美女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拦都拦不住的码头文化、市井文明教会了她们像男人一样豪爽和粗鲁,因此没有特定的文艺才能可以附着在她们身上,更多的只能靠个人的悟性和后天的打拼。总的来说,重庆美女成为写字杰的精英,或像蒋勤勤那样成为影视明星,像于娜那样成为超级名模,或者像杨乐乐那样成为美女主持人,还是有充足的潜质的。 
  关键指标:品位 
  上海小资:仍然是浓厚的小资文艺气息决定了她们天生就是懂得享受情调生活的女人。诸如咖啡的若干种研磨方法,哪种咖啡应该用什么样的煮法,或者吃正宗的西餐应该有些什么样优雅的姿势,或者哪些文艺片看了之后能帮助你提升谈资,又或者哪个上海宝贝又写了些什么样糜烂的私生活,她们都可以搞得一清二楚,然后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机变成自己的谈资和勾引人的资本。 
  重庆辣妹:重庆辣妹中也有为数众多的小资和伪小资,也许有不少人还为“教父”陈逸飞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