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程勘探队的几次调查都没有深入到琼山县境内,具体的情况不得而知。从来贸易的商贩口中,他们也没打听到琼山县有煤炭的消息――大概是因为规模太小,本地又没有需求,所以没有开发。

    走到下一个车间里,只见土著工人正在机械厂的穿越众的指挥下小心的安装一段段的陶瓷管道,它们被熟铁轧制的吊架固定在屋顶和墙壁上。马千瞩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收集输送废热的管道。玻璃车间等地产生的废热除了供应其本车间循环利用外,还能供应其他车间的需求――采用统一的管路系统,做到废热的集中收集和实用。

    工业上产生的废水,暂时穿越众还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简单的采用直接排放的办法,因为文澜河是穿越集团的主要水源地,而且河口还有个博铺基地,自然不能自己污染自己。最后决定还是花大力气沿着公路开掘一条排水暗渠,将工业污水排放到临高角的外海――至于会有什么生态问题穿越众就顾不上了。

    “污水处理不是没办法,不过。现在设备条件有限。”田九九介绍道,“有了设备之后会在博铺建立一个简单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

    “这个,我们没化学药剂、离子膜之。类的东西,能处理工业污水吗?”马千瞩问。

    田九九说:“可以,无非是处理效。果的好坏而已。反正本时空大工业污染的全世界就我们一家,稍微污染点也没关系。”

    马千瞩说:“看来我们还是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工业众对马督公的感慨打着哈哈,对这些狂人来。说,本时空的烟囱越多越美丽,还管得了污染不污染的。

    转了一圈回到办公室之后,开了一个小会。执委。会这台官僚机器又开始运转起来了。

    天还没有亮,一。支模样奇特的小分队无声无息地晨曦的薄雾中冒了出来。他们个个全身迷彩,头戴蚊帐帽,背着野战背包,按一定的间距小心翼翼的前进着,不时的,有人会从地上捡起、从石头上敲打下一块来收藏起来。或是从背包里取出一些奇形怪状的仪器,测量着什么。他们就是资源部属下的远程勘探分队。

    还在穿越前的准备会上,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人士已经提出:一座小县城是难以满足日后发展需要的,所以必须对海南其他地区,特别是核心地区进行详细的资源侦察,以便为将来统一海南之后搞建设打好情报基础。于是一支秘密远程勘探分队在登陆后不就就成立了。

    在人员组成上,它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则建立的:由有野外工作经验的年青人组成。因此搞林业、地质、测绘的专业的穿越众当仁不让成为主力,另有若干名精通于野外生存的人士。由于退伍军人是军事部门的主力,所以勘探队里不配备这些人――安全方面由行动的时侯由军事部门抽调特侦分队的人协助――在实际运作中不少远程侦察行动都是双方联合进行的。

    小队在配置上为6~7人编制,装备上主要有三支霰弹枪/五连发猎枪――这东西在海南这种深草密林环境中要比精确射击的步枪好使的多、每人一支手枪:Glock17或者S※W的转轮手枪、三部步话机、1:50000的等高线地图、指南针、便携式夏季帐篷、防蚊帽、防蚊水、压缩饼干、净水片等野外生存用品。某人还一时头昏的带了个GPS定位――自然是没得用了。

    勘探侦察队利用明代时海南地广人稀的特点,尽量在丛林荒野中穿行。避免与原住民发生接触。执行各种自然资源信息的搜集,也顺带搜集各种军事和民政情报,因此也受情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每次出发和返回除了少数核心人员之外一概无人知道――穿越集团并不希望临高之外的当地人知道有一股“短毛”正在他们中悄悄的活动。

    他们所隶属的资源部是百仞城中最神秘的所在――正如大多数穿越众不知道资源部隶属下的大图书馆到底设在什么地方一样,勘探队司令部是一所没有标示的小院,拥有独立的装备库和电台,有线电话直通执委会。除了这个办公室之外,在百仞城外数公里的地方、在博铺海湾,勘探队司令部还拥有独立的前进基地。为了不引人注目,勘探小队每次出动都是从这些基地出发的。普通的穿越者们几乎没有机会看到他们出动和返回的模样。远程勘探小队的人还有最骄傲的一点――他们享受和情报部门和特侦小队一样的无限自卫权,等于是“杀人执照”。不仅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有权自卫,在任何他们觉得“有必要”的场合,都有权杀死当地土著而无须做出任何解释。

    柳正走在队伍的中间,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后,他回头看了看,树林已经看不见了,心里稍稍放心了些。此去倒也没什么特别凶险的地段。一路上虽然保守各种虫子的侵扰,行程还算顺利。总觉得要干点什么,于是拿起步话机轻声说道:“尖兵,保持速度,不要太快,注意搜索,完毕。”

    “明白。”步话机中回应道。

    柳正cha好步话机,舒展了下背着大背包的身子,本次勘探路线已经走完了一半:儋州油页岩矿的考察结果不甚令人满意,油页岩上面覆盖了大约7~8米的泥土和岩石,要开采没有机械恐怕很难。不过他对这个没什么兴趣:出来一周了,总算能回家了。想到自己的老婆柳水心,下身不由得蠢蠢欲动。把老婆一个人留在住宅区里还真是不放心――想到隔壁几个组团里那些色迷迷的宅男们,每天都在六组团外面徘徊,还经常有人在拉着破锣嗓子唱歌。也是,他们一天到晚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饮食吃着,每天10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劳动,性欲不旺盛才怪。想到自己的日子可以算是太幸福了,别得不说,回家的衣服都有人洗,不用象单身汉那样脏衣服都堆得发了臭才被一起去洗。难怪这群单身汉天天都吵吵着要发生活秘书了――生理和生活需求都很需要。

    看来自己是没这个福气了,有老婆在身边也是有得有失的――几个有老婆和女朋友的,每次大伙侃大山打屁的时候一谈到生活秘书就集体熄火。

    这次远程分队的目的地是儋州,勘探的重点是儋州的油页岩矿。钟利时提供了在另一个时空做油页岩设计时积累下的全套资料――他们的任务是找到并且核实这些矿藏。

    过完年之后整个小队没有参加体力劳动,只是在营地里静静休息养精蓄锐。柳正作为资深的探险家,野外经验比较丰富加上没什么用的学位,因此被选为队长。

    “队长,稍停,我要采集标本。”步话机里传来了林业大学的硕士生白国士的声音。

    柳正赶紧呼叫道:“全体注意!停止前进!”

    “吵毛啊,一天到晚停停停,你们有没有点计划性!”步话机里传来了叶孟言的抱怨声――他是从特侦队派来支援本次行动的。

    “你懂个P,我们不是搞军事侦察,是搞生物和矿产调查,当然是走一路看一路。”白国士一路搜集了不少植物的标本――他的生物学现在成了大学里的教授曾经严厉批判过的实用生物学的水平:“看到一个植物一个动物就想着有什么用,能不能吃,有没有经济价值!”

    “不要吵架,保持安静!”柳正赶紧呼叫道。

    白国士放下背包,小心翼翼的向一片树林里走去,和他在一起的黄爪子随后跟了过来。

    “发现什么了?”

    “嘿嘿,好东西啊。”

    “啥好东西?”黄爪子只见他小心翼翼的掘起一颗小灌木来。他也算户外活动经验丰富的人了,但是看不出是什么。

    “这叫益智。”白国士解释说,“是一味重要的中药。”

    “草药啊。”黄爪子有些失望。这东西看起来林中到处都是,一点都没什么稀罕的地方。

    “你别小看它,我们要在这里活得舒舒服服的,它会有很大的用处的。”白国士说,益智子是配制暑天用中成药必用的药物,如仁丹、千金锭、清心丹之类。历史上它就是海南岛主要贡品之一。

正文【分卷阅读】 第十四节 膝盖积液和高岭土

    “既然这么有用,我们多采下回去好了”黄爪子是资深户外活动人士,对这些中成药的作用有深刻的了解,立马来了兴趣。

    临高这地方有明显的旱雨季,夏季潮湿炎热,对这种中成药的需求很大,卫生部早就发出通知,要求远程勘探队在勘探中要注意搜集各种草药的标本。

    “不用,要四月才能成熟。”白国士端详了下手里的标本,小心的包好,拿出地图、指南针和表尺,在地图上标记下方位。

    “先采集样本,成熟的时候再来采收种子,搞个种植园。益智子很值钱的,是海南最早的商业化种植的经济作物。”

    “你知道的还真不少。”黄爪子很钦佩。

    “都是中国热带作物史上的东西,当年学这门课的时候觉得根本没用的玩意,没想到现在会派上用处。”白国士感慨道。

    “呵呵,科班出身的人就和我。们这样的杂家不一样。够精专!”

    “哪里哪里,我只懂点皮毛而已。”白。国士到底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脸皮薄的很。

    队伍耽搁了一会继续前进,前。进了不到十分钟,队伍又一次停了下来。

    “暂停一下!”这次换成了队伍中间的崔云红。

    “你也发现什么东西了?”叶孟言不耐烦了,这么走下。去,哪天才能回基地啊。

    “赵雪脚瘸了。”崔云红的报告缺少一种男人在女人――。特别是年轻女人遭难的时候着急的语态,也难怪:他对女人不感兴趣。

    白国士一听这个,标本也不管了,往黄爪子手里。一丢,带着一身装备向中卫跑了过去。

    他们行军队形。采用的是2―3-2队形:两名尖兵、三名中卫、两名后卫。彼此之间相隔200到300米,用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