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杞梁不是政治家,也不懂变通,他只知道把工作要做好,不能让长城被风吹倒。然而他手中没有管理工人的权利。所以很多时候,他跟在工人的身后修修补补。工人们倒不讨厌他,在大家都作游戏的时候,有人把游戏当真,他自然是一道难得的开心果。
于是杞梁没等到他的事业,万里长城的建完,就长眠于长城下了。
孟姜就在杞梁死后的那年春天,来到了长城边上,她要告诉杞梁自己的婚期,还想问一问,杞梁当年是不是真的喜欢她,因为喜欢一个人不应对身外的任何事有所顾及。
但她没得到答案,工人们告诉她,杞梁死了,就葬在长城下他倒下的地方,没有墓碑,也记不得具体位置。
听到这个消息,孟姜先是不信,然后便哀哀的哭了起来。没有声音,但眼泪让很多人难过。于是很多人便远远的跟着她找杞梁的尸体,以防她出事。
很快她就找到了杞梁倒下的地方,因为在那以前,长城还多少像个样子,在那以后,则不能称之为城了。孟姜是学工程的,一眼就能看出。况且杞梁在不知不觉间,在很多城楼的装饰上,引用了孟姜构思的图案。
孟姜知道杞梁埋骨何处,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就感伤的在长城上拍了一下,杞梁,你为什么不说出来呢?
长城却在她轻轻一拍之下,轰然倒塌了,把她埋在了下面。
当蒙恬赶到现场的时候,工人们已将孟姜的尸体挖了出来,然后要挖出杞梁的尸体,给二人合葬。
经长城开发公司的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给二人修一座漂亮的大墓,纪念这段凄美的爱情。上奏始皇的事故报告是这样的:孟姜女哭长城,感天动地,于是上天推倒一小段城墙,让有情人相见。现场无人身伤亡,孟姜女殉情自尽。同时各级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事故现场,指挥若定,特申请嘉奖云云。
皆大欢喜。至于孟姜是否愿意抛弃自己的生命换一个千古传唱,没人考证,反正压死的不是自己。
第十章
    事故报告送到了咸阳,大臣们传看一遍也就算了。反正大秦国人多,死个把的不算损失,况且那么大个项目,不死人才是怪事。秦朝的工程项目一般都有个死人的指标,比如说,修个城楼死五个,垒个门垛死三个,人么,不过是户口录上的数字,随便就可以改一下。况且,整个咸阳正忙着另一个翻天覆地的大事。
那时候的咸阳,空气中一直飘着一股酸酸的味道,开始有点像醋味,后来越来越浓,酸中就带着股臭气。所以咸阳城卖的最火的就是口罩。本来咸阳城没有这种味道,自从一统天下后,这种味道就渐渐浓了起来。
在咸阳只有一种人是喜欢这种味道的,那就是懦(注意,不是儒,本人没时间打笔墨官司,特此声明对儒家没不恭之意)。因为味道就是从他们身上发出的。懦家的弟子们从小就炼一种内家功夫,每天打自己的嘴巴,为了把淤血化开,就要炼喝醋。功夫越深,醋喝得越多。这种内功到了一定境界,脸皮就不见了。到了最高境界,从外观上看,脸皮又和正常人一样,本质区别是刀枪不入。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就说的这种境界。不过缺点是,全身都是醋味,由于身上一点人味都没了,所以称之为“剩人”。也就是人渣。到了这个境界,就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什么无耻的话都说得出来,什么不要脸的事都敢做。
懦家的弟子最擅长的就是写语录或领导讲话心得。战国时各国的大臣都养了很多门客,懦家弟子在门客中占了半壁江山。平时主要是写些领导讲话语录什么的。后来六国都亡了,他们就来到咸阳混饭吃。
当时秦国的法律,没有军功和大臣推荐者,不得为官。而丞相李斯为首的大臣又对写语录深恶痛绝。懦家在咸阳不好混,就纷纷开起了醋厂。弄得满街都是醋味。
其实懦家还有一项擅长,就是数学。能够扬名立万的,数学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后来考证,几乎所有的定理,懦家都证明过,只不过他们都写得很隐晦,别人不知道罢了。并且懦家们发现,自有天地以来,所有问题都是数学问题。比如说某地闹灾荒,饿死了三千人。派懦家去调查,报上来的结果就是,当时死了三千人,但因年龄大而正常死亡的人数应占二成,所以不能算在内。人口中四成是儿童,而儿童死亡不能说是饿死的,有可能走路跌死或过河淹死。剩下的四成中有一半是妇女,妇女本来寿命短,并且很可能被拐卖到别处,不算死亡。还有两成大男人,男人身强力壮,闹灾荒的时候一般不会等死,有可能逃到别处去了,所以也不能算死亡。最后证明,那年风调雨顺,根本没天灾,死人纯属谣传,不可偏信。并且造谣的人应该诛灭的,如孔夫子诛少正卯。比如说某地贫困,派懦家去治理,会立即见效,很快当地的老百姓就不觉得自己穷了,因为懦家从数学角度证明,当地年产物总价值为数千万,平均每人为白银千余两,人均千余两,自然不能叫穷,再叫就是刁民。至于他们兜里的银票能不能和别人均均,自是万万不可。
懦家们数学学好了之后,都很爱国,想把自己的满腹学问奉献给始皇。可是丞相李斯不给他们引荐。他们就提到出本李斯语录,李斯当天的早餐吐了人家一脸。这是当时李斯研究吕氏春秋的后遗症,不是他不礼貌。别人一提语录两个字,李斯就控制不住。于是懦家就决定送李斯美女,但李斯怕老婆,不敢要。而送钱呢,灭六国时始皇已把李斯赏的富可敌国。不再需要钱了。
他们很苦闷,直到一天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李斯是个大奸臣。理由是杜塞人才的出路,轻视王权。像他们这样的人才,李斯都拒之门外自然是轻视人才。李斯的法律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怎了得。王子是金枝玉叶,怎能和庶民同论,不是大大的不敬吗?于是集体在秦朝的宫殿外请愿,请始皇驱逐李斯,远小人。
正好秦始皇那几天闲得无聊,便招他们进殿议事。
明知这些人会对自己不利,李斯居然也没有反对。他是学法律的,知道公民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与真理无关。但他有是当朝宰相,官油子,所以他也不告诉别人,皇帝找你对话,并不是想听你的意见,只是想听他爱听的。
懦家们会拍马屁,但没当过官,不懂规则,所以一不小心马匹就拍到了马腿上。 
本来他们劝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收百家的书而焚之,搜百家而杀之。这是维护稳定的最好建议,始皇很聪明,一下就明白了。但谈着谈着始皇就生气起来。
本来么;这些人就是想要个官做;始皇心里也明白;秦国打下来的地方很多;这不是什么问题。但这些人一得意就忘乎所以,向皇帝表明自己忠心的时候,说了一堆君臣父子的歪理。
始皇一想;自己灭六国;迁九鼎,手足相残,按这番君臣父子的道理,岂不是大逆不道。况且现在还说不清自己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昭襄王的儿子。于是乎大怒,下令把懦生全部活埋,懦家所有的书都烧掉。
看这这帮恶心的家伙霎那间从志得意满变成待宰羔羊。满朝文武兴高采烈,终于不用整天闻这股难闻的醋味了,自己的子孙也不会哪天读了这些书变成没骨头的马屁鬼。一声令下,全咸阳的老百姓都帮着来挖坑。
只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李斯。
李斯的理由很简单,那帮懦虽然讨厌,但按大秦国的宪法,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不能杀他们。
但是他的话淹没在欢呼声里。
“万岁”!无数人为秦始皇的决定而欢呼。
“以后,我的话就是法律”!始皇开心的说。“况且,他们自己也说过,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第十一章
    自从焚书坑懦后,李斯就如同换了一个人,很快就衰老起来。每天上朝,总是心不在焉。赢政有时也觉得,李斯真的老了。所以有些事,也不再与李斯商量,但丞相的位子还是让李斯挂着,君臣之间,有情有义。
李斯唯一没忘的,就是给长城开发拨款,并且时时过问给胡人发绿卡的事。有时李斯的夫人不忍心,就劝他,既然你不愿做官了,咱们还是回乡下去吧,反正你这辈子也风光过了。儿子、女儿也都随徐复的船队去海外定居了。
每当这时,李斯总是岔开话题,实在给磨急了,就大声说:女人家懂什么,这是个计划!
计划总有结束的时候,如同一场演出,总是在谢幕的时候,有一个突如其来的高潮!
有一天胡人首领胡涂虫儿一觉醒来,发现蒙恬的部队已经开过了边境。于是他自己拍着自己的脑袋,想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建长城开发区这几年里,两国总有点儿小摩擦,但每次蒙恬总是让步。图也习惯了秦国的让步。这次却不明白为甚么大动干戈。
然而蒙恬要和他决战。战书上只写了一句话
“我们的战争,从来没停止过”
图大怒,发誓要还以颜色。但环顾四周,可应战者寥寥无几。精英们自然不用说,他们的命高贵,况且他们巴不得立即变成秦国人。经济学家这时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部落里的年青人大多都拿了秦国的绿卡,肯定也不会参战。没有拿到绿卡的,也正在努力申请,况且他们的家人做惯了精英们家中的奴隶,秦国人打过来,不过是换个地方做奴隶罢了,说不定境况还好些。况且即使他们想为国效力,也没有战马,马都被精英们卖到秦国搞开发去了。
胡涂虫儿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在秦国整齐的马队面前不堪一击,胡人擅长的射箭功夫在范杞梁发明的运木头用的弩机前也成了小儿科。战争到此时已经成为一场杀戮。
好在有的部落长还留了一手,他们用赚来的钱在草原上修了很多城堡。于是胡人的酋长们带者家人和奴隶纷纷躲到城堡里坚守。
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原来运石头的炮车派上了用场,坚固的城堡转眼间就被砸的百孔千疮。更多的城堡不是被砸开,而是被守门人出卖。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对自己的人民负责,也没有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