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中华帝国-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他们的存在还有效防止地方官乱报灾情,在文学上形容水灾旱灾太容易了,没有数据,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看不到真实情况,搞不清是真是假,从文学修辞角度更弄不明白灾情究竟有多严重,吃不准采取何种救灾方式,建了水文气象站以后就准确得多了。有了明确的数据,水流量降雨量一目了然,想要作假难度大增。
通过这一岗位,李志远更是联想到了统计局,这个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技术要求不高,尤其对于基层来说,当然了,比水文气象站还是要高不少。主要是采样费时费力,也合适那些淘汰下来,又没有太多知识文化的小吏员。
正在手舞足蹈之时,突然想起还有一个部门可能吸收更多的人,那就是邮政系统。
在宋代时,驿站已经可以为普通人寄送一些书信,只不过严格限制为最慢的一种,即步行送信,而且没有任何保障,只要有事发生就可以随意耽搁,因此还谈不上是公众的邮政。
李志远深知,信息传递不仅对政府军队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强国内的团结,加快工农业发展,促进商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在驿站的基础上分柝出邮政局,为普通人和一般政府机构服务。这项工作可以马上开展起来,只可惜邮票印刷太难,研制恐怕要花不少时间,放到以后再说吧。
邮政可是个暴利行业,邮政专营本身就能赚大钱,更厉害的是,附带的邮政储蓄更是好东东,它的优点是分支网点比银行还多,因此可以吸纳了大量的储蓄,而在当时利息相当低,随便投资都能赚老了。有了大把的流动资金在手,李志远想发展远洋贸易那就更容易了。
鲁迅对蒙古元朝和成吉思汗的看法
    鲁迅对蒙古元朝和成吉思汗的看法
(更新时间:2005…10…15 17:27:00  本章字数:3211)
document。write(‘
鲁迅笔触蒙古元朝和成吉思汗,最早是在1929年。当时,国民政府试图以武力接收中苏
合办的中东铁路,双方发生冲突,因此中国国内掀起反俄运动。在此背景下,有名叫清癯的
人撰写题为《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的文章,历述蒙古人对俄罗斯的征服战争,意在提高中
国人的抗俄信心和勇气。 
鲁迅就这篇文章发表了对蒙古人的元朝和成吉思汗的看法。鲁迅当时大段摘录了清癯的
文章,并称之为“昏不可当的文章”。我们不妨把那段摘录再录如下: 
“……乃尝读史至元成吉思汗,起自蒙古,入主中夏。开国以后,奄有钦察阿速诸部,
命速不台征蔑里吉,复引兵绕宽田吉思海,转战至太和岭。自太宗七年,又命速不台为前驱
,随诸王拔都,皇子贵由,皇侄蒙哥等伐西域。十年乃大举征俄,直逼耶烈赞城,而陷莫斯
科。太祖长子术赤遂于其地即汗位。可谓破前古未有之纪载矣。夫一代之英主,开创之际,
战胜攻取,用其兵威,不难统一区宇。史册所叙,纵极铺张,要不过禹域以内。讫无西至流
沙,举朔北辽绝之地而空之。不特唯是,犹复鼓其余勇,进逼欧洲内地,而有欧亚混一之势
者,谓非吾国战史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得乎……。质言之,元时之兵锋,不仅足以扼
欧亚之吭,而有席卷包举之气象,有足以壮吾国后人之勇气者,固自有在。余故备述之,以
告应付时局而固边圉者。”(见《〈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转引自鲁迅的《三闲集》) 
作者的用意是明显的。他以很自傲的语气把蒙古人十三世纪占领过俄罗斯的历史都数落
出来,意欲鼓励中国人的反俄士气和蔑视俄罗斯。但是作者站错了位置,张冠李戴了。鲁迅
对此说: 
“这只有这作者“清癯”先生(指作者)是蒙古人,倒还说得过去。否则,成吉思汗“
入主中夏”,术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时咱们中俄两国的境遇正一样,就是都被蒙古人
征服的。为什么中国人现在竟来硬霸元人为自己的先人,仿佛满脸光彩似的,去骄傲同受压
迫的斯拉夫种的呢? 
倘照这样的论法,俄国人就也可以作“吾国征华史之一页”,说他们在元代奄有中国的
版图。 
倘照这样的论法,则即使俄人此刻“入主中夏”,也就有“欧亚混一之势”,“有足以
壮吾国后人”之后人“之勇气者”矣。 
嗟乎,赤俄未征,白痴已出,殊‘非吾国战史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也!”(见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见鲁迅《三闲集》) 
鲁迅虽然没有专门讨论蒙古元朝和成吉思汗,但我们从这个“借题发挥”中看出他对蒙
古元朝的见解:元朝是外寇的征服,成吉思汗的版图扩大并非是中国人的光荣,蒙古人对于
中国人和对于俄罗斯人同样都是征服者,如果拿成吉思汗和他子孙的征服来自豪或炫耀的话
,那么俄罗斯人更有资格发言,因为他们被征服得比中国还早。 
鲁迅后来又一次说过同样的观点: 
“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 宋朝,元朝,
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
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
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
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
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 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
阔气的时代’的。 
我久不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说;但在报章杂志上,却有时还看见以
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过去,原没有什么大关系,但也许正有着大关系,而且无论
如何,总是说些真实的好。”(《随便翻翻》见鲁迅《且介亭杂文集》) 
鲁迅认识蒙古元朝的历史是有阶段性的。讲中国历史,不可没有元朝,不过不能只把元
朝当一般的中国朝代来看。鲁迅通过十多年的“翻书”,拂去重重雾霭,最后看到元朝原来
是征服者的殖民国家这一历史真实。 
鲁迅后来还说过:“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
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那破仑与隋那》见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鲁迅(1)
大家都说要打俄国〔2〕,或者“愿为前驱”,或者“愿作后盾”,连中国文学所赖以
不坠的新月书店〔3〕,也登广告出卖关于俄国的书籍两种,则举国之同仇敌忾也可知矣。
自然,大势如此,执笔者也应当做点应时的东西,庶几不至于落伍。我于是在七月廿六
日《新闻报》的《快活林》里,遇见一篇题作《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的叙述详细而昏不可
当的文章,可惜限于篇幅,只能摘抄:“……乃尝读史至元成吉思汗〔4〕。起自蒙古。入
主中夏。开国以后。奄有钦察阿速诸部。命速不合征蔑里吉〔5〕。复引兵绕宽田吉思海。
转战至太和岭〔6〕。洎太宗七年。又命速不台为前驱。随诸王拔都。皇子贵由。皇侄哥等
〔7〕伐西域。十年乃大举征俄。直逼耶烈赞城〔8〕。而陷莫斯科。太祖长子术赤〔9〕
遂于其地即汗位。可谓破前古未有之纪载矣。夫一代之英主。开创之际。战胜攻取。用其兵
威。不难统一区宇。史册所叙。纵极铺张。要不过禹域以内。讫无西至流沙。举朔北辽绝之
地而空之。不特唯是。犹复鼓其余勇。进逼欧洲内地。而有欧亚混一之势者。谓非吾国战史
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得乎……”那结论是:
“……质言之。元时之兵锋。不仅足以扼欧亚之吭。而有席卷包举之气象。有足以壮吾
国后人之勇气者。固自有在。余故备述之。以告应付时局而固边圉者。”
这只有这作者“清癯”先生是蒙古人,倒还说得过去。否则,成吉思汗“入主中夏”,
术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时咱们中俄两国的境遇正一样,就是都被蒙古人征服的。为什
么中国人现在竟来硬霸“元人,为自己的先人,仿佛满脸光彩似的,去骄傲同受压迫的斯拉
夫种的呢?
倘照这样的论法,俄国人就也可以作“吾国征华史之一页”,说他们在元代奄有中国的
版图。
倘照这样的论法,则即使俄人此刻“入主中夏”,也就有“欧亚混一之势”,“有足以
壮吾国后人”之后人“之勇气者”矣。
嗟乎,赤俄未征,白痴已出,殊“非吾国战史上最有光彩最有荣誉之一页”也!
七月二十八日。

注: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八月五日《语丝》第五卷第二十二期。
〔2〕一九二九年七月,国民政府以武力接收中苏合办的中东铁路,双方发生冲突,全
国掀起反俄运动。
〔3〕新月书店新月社的书店,一九二七年春成立于上海。该店为配合反俄运动,曾再
版了署名世界室主人的《苏俄评论》和徐志摩的《自剖》(第三辑为《游俄》),并刊登宣
传广告。
〔4〕成吉思汗(1162—1227)名铁木真,十三世纪初征服了蒙古族各部落,
建立蒙古汗国,称成吉思汗。他曾将蒙古汗国的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后来他的继承
者们征服了俄罗斯,建立钦察汗国;之后又灭了南宋,建立元朝。
〔5〕速不台(1176—1248)蒙古汗国大将。一二一六年春,成吉思汗命他征
服蔑里吉。蔑里吉,通称蔑几乞,辽金时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的一个部落。
〔6〕宽田吉思海今译里海。太和岭,今译高加索。
〔7〕拔都(1209—1256)蒙古汗国大将,成吉思汗之孙。贵由(1206—
1248),元太宗窝阔台的长子。哥,即蒙哥(1208—12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