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人物百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秦人物百态-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究忍不下心处罚他,再加上老吕养的门客死力为他说情,这件事也就放下来了,不过到底是在嬴政心里埋下了芥蒂,一有机会是会爆发的。
果然,事情来的很快,秦始皇十年十月,嬴政罢去了吕不韦丞相的职位,赶他回河南封地去。这时嬴政听从了齐国人茅焦的游说,把太后接回咸阳,母子相认。
人家是亲母子,有道是母子连心,父子天性,你老吕就不行了,你是臣子,充其量只是‘仲父’而已。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老吕在回到河南一年多的日子里,各诸侯国的宾客、谋士以及杂七杂八各类人士,络绎不绝地拜访他,最晕的是楚国和齐国居然想聘任他去当丞相,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一个秦国解聘的丞相,再到其他国家任丞相,那立场怎么说,道德怎么说,众人一人一口吐沫也把老吕淹死了。
突然想起一个相关的故事,说冬天里,一只鸟的翅膀受了伤,掉在地上的一堆牛粪上,鸟儿感到很倒霉,很窝火,于是它大声鸣叫起来,结果惊动了附近一只猫,猫跑过来,一口把鸟儿吃了。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人要是在倒霉的时候,赶紧闭上你的嘴巴,赶紧低调一些。可是老吕没有,他在为他的不平做最后的抗争,他选择了高调,结果等待他的是嬴政这只野猫。
也许如太史公所说,嬴政是怕老吕造反,也许是嬴政怨恨老吕跟自己母亲那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也许他闻到了气味,不能给秦国的贵族抓住什么把柄,太多的也许,我们无从猜测,总之,一封逼人太甚的信送到了老吕的手中,内容大致如下:“吕不韦何功于秦?受其封十万户,吕不韦何亲于秦?敢号称‘仲父’。”这两问不是要人命吗?第一问怎么答,难道让老吕把当年的陈年老账翻出来,说说庄襄王当年是何等落魄,自己是何等慷慨,连老婆都送人了。这不是给皇室摸黑吗,他还要脑袋吗,除非他脑子给驴踢了,否则绝对不会给答案。再看第二问,更难了。怎么答,难道让老吕自报其丑,称自己是当今始皇帝的老爹,这可不是认祖归宗的游戏,就算老吕说了,嬴政也不会承认,赵姬也不会承认,老吕再敢胡说,只能加速他的死亡,而且可能死的人要更多一些,从自己砍头,升级成为灭族。既然横竖是死,那还是我老吕自己了断吧,于是这个见缝就钻营的投机分子,选择了一杯毒酒。
纵观吕不韦一生,可谓是四面见线,八面玲珑。投机取巧,钻营逢迎之术运用到了极致。太史公给他的评价是‘表里不一,欺世盗名’,其实这不为过,一个如他般的商人如果不具备这点素质,又怎么能用一个落魄的人质,换来统御中华的大秦呢。在那个世袭的贵族社会,要想从万人鄙夷的商人阶级一跃成为万人之上的统治阶级,不用点手腕是不行的。可是商人毕竟是商人,商人和政治是绝缘的,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先从政,后经商欢迎,范蠡做陶朱公,泛舟西湖就是例子。但是先经商后从政,绝对noway!结果就是被打死,你想脚踏两只船,结果只能是被活生生地被辟为两段。
投机商人吕不韦死了,带着他那一笔笔令人称羡的交易,去阴曹地府和阎罗王搓麻将了,大家可要开心了,有些买卖阳世做不了,阴间有人跟你做哦。
第二章 另类恐怖分子一号 荆轲
    说到荆轲其人,恐怕诸位都很熟悉吧。前几年,张艺谋导演拍了个片子叫‘英雄’,李连杰主演的,其实就是采用了这哥们的事迹。荆轲年轻的时候到处流窜,在卫国的时候人们叫他庆卿,这一度让我怀疑名字中带‘庆’这个字的武艺都很高强。春秋末期,吴国有个猛人叫庆忌,能徒手杀狮毙虎,能捡起石子来击中空中的飞鸟。妈的妈我的姥姥,现在还还有这样的人不是恐怖分子,就是自由搏击专家。
言归正传,他跑到燕国,燕国人管他叫荆卿,他到处乱跑,喜欢读书练剑。结果书没读的怎么样,剑也练的不咋地。在卫国时候,他曾经用剑术游说卫元君,结果卫元君根本就没捋他这根胡子。他又跑到榆次,跟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可不是一般人物,乃是战国时期的剑术名家,可是他却也没把荆轲放在眼里,甚至一语不合,怒目而望。结果,荆轲吓的屁都没敢放一个,灰溜溜地走了。还不是回家,而是连夜套上马车,逃离了榆次。这哥们自认为是块金子,可是老发不了光,
于是这个着急呀,闹得慌就去邯郸找鲁句践下棋,您想想,整天读书练剑,这两项都没发挥出来,还跟人家比下棋,那能是对手吗?果不其然,又输的面红耳赤,结果被姓鲁的骂了一顿,也是没敢吱声,就跑了。哎呀,此君简直是个窝里咋,软柿子。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世界上总有相信你喜欢你的人。这不,软柿子跑到了燕国,跟杀狗的屠夫和民间打击乐器演奏者高渐离交好。那个投机呀,三人整天摆饭局。
吃喝一起,弄到情深之处,彼此抱头痛哭,过往行人只骂疯子。这一点有些疑问,杀狗的可以卖狗肉,打击乐器的可以卖艺糊口,那么荆轲铁定是曾白食的。这也难怪,既然自己没人欣赏,好容易碰见几个谈得来的,自然是互相剖析心事,哭哭闹闹也就好了,要不然就得郁闷成自闭症,不过荆轲显然是得了轻微的自闭症,不然他的行为不会如此怪异。
在此期间荆轲虽然跟酒徒们打交道,可是始终保持稳重深沉,喜好读书,跟燕国的老牌恐怖分子田光走得很近,也得到了田光的赏识。您想想呀,一个整天无所事事,蹭吃蹭喝的主,再要是不装B,那还混得下去吗?
但是金子终归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正在荆轲走投无路报国无门的时候,他的老板终于出现了,这就是燕太子丹。这位老板身世很是惹人同情,他比上文提到的秦国庄襄王子楚还要凄惨,他先是在赵国当人质,然后又跑到秦国当人质,总之是当人质的命。
他在赵国当人质的时候,恰巧秦王嬴政也在赵国长大,两人是知交好友。可是到了秦国当人质,嬴政摆明没拿他当回事。这也难怪,人家一个泱泱大国之君,你一个边远小国之臣,完全的不对等,要想让你家拿你当回事,岂非儿戏,尽管是少时好友,但少时又能作的什么数,况且人一入社会,就变得复杂了。
不信各位回想,你的小学同学,甚至初中同学有几个能指望的上的?就算能指望的上,人家飞黄腾达了,还会理你吗?劝各位别太自作多情,好好读读王维的诗‘白首相逢尤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注:老朋友头发都白了,相见的时候手中还要握着宝剑,对方已经是朱门大户,你却跑去要官,只能惹来冷笑而已。)但是这哥们是个幼稚愤青,大是不服气秦王嬴政如此待他,于是偷跑回了燕国,急欲报复一下子。这叫做因私废公。虽然很像本。拉丹,但是立场不同,殊无可比之处。
这哥们纯粹因为私愤,那时候燕国尚有国君,哪里用他来指手画脚,还摆出一付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样子。有太史公言为证‘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者’。
于是,燕太子丹招兵买马,然而秦国是超级大国,太子丹只有走恐怖主义路线,买通诸多杀手,以备不时之需。如夏扶,宋意之流,最厉害的要算是舞阳这个家伙,据说这家伙十三岁就杀人,而且是在白天闹市之中,周围的人都不敢拿正眼看他。天呀,就算你年龄不够判刑,你也不至于这么嚣张吧。
太子丹居然赦免了这个人的罪过,收在门下。诸位瞧瞧,这个太子丹为了个人私怨,居然藐视国家法度,这样的国家要是也能搬倒秦国,那才是天下大乱呢。这叫什么,这叫任用宵小。这时候,有个秦国的降将樊於其来投靠太子丹,太子丹居然把他收留了,在他看来,敌人的敌人自然是自己的朋友,结果这个愚蠢的举动,为自己招来了大祸。秦国要攻打他了。
他的老师鞠武劝告他,要他把樊於其交给匈奴人,和匈奴搞好关系,然后联合三晋和齐、楚共同抵挡秦国的进攻。此时收留樊於其,用鞠武的原话说就是‘委肉当饿虎之蹊,其祸不远矣。’这哥们却不以为意,认为樊於其在穷困的时候来投我,我怎么能背叛他呢。从做人的角度来讲,这确实是有情有义,但是从政客的角度来讲这叫妇人之仁。这个傻瓜显然是没看见秦国军队的威力,如果亲身经历过了,他就再也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了。
鞠武再次劝诫,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厚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以鸿毛燎于炉碳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鹫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太子丹坚持不听鞠武的话,一意孤行,把希望寄托在他这帮恐怖分子身上。妄想用行刺的方法,来报复秦王嬴政。这叫一意孤行。有人说他是为了拯救燕国,这个说法我反对,任哪谁都看得出来,即使行刺成功了,秦国可以马上换一个君王,到时候第一个被灭的的还是燕国,太子丹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还固执地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报他的私仇争面子而已,付出的代价是一个国家前途。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因私废公,任用宵小,固执己见的家伙接下来会做什么恐怖活动。首先,他托鞠武介绍了著名的恐怖分子田光。这家伙不但身手利索,脑子也颇够用,以智谋著称,唯一的缺点是年龄太大。见太子丹来访,就知道了意思,明说自己老了,不堪重用。但是可以推荐一个超级恐怖分子,大伙都猜到了吧,就是金子一直闪不了光的荆轲。太子丹同意后,嘱咐田光不要泄露两人谈话的机密。
田光笑笑了走了。田光见到荆轲,把大概意思说了,然后告诉荆轲,太子丹让他不要泄露机密是不信任他,他要以死明志。结果就自杀了,诸位也不要惊讶,但凡恐怖分子大都会走极端,此君也不例外。
荆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