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人物百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秦人物百态-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嵑钊ナ溃忧旰罴次弧
顷侯二十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男女作风混乱,被犬戎所杀。秦国这时开始被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公元前767年),顷侯去世,他儿子哀侯即位。哀侯二年(公元前765年)去世,他儿子郑侯即位。郑侯三十六年(公元前729年)去世,他儿子缪侯即位。
缪侯七年(公元前722年),正是鲁隐公元年。缪侯十八年(公元前711年)去世,他儿子宣侯即位。宣侯十三年(公元前698年)去世,他儿子桓侯即位。桓侯七年(公元前691年)去世,他儿子庄公即位。
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开始称霸。十六年(公元前675年),庄公和宋国、卫国一起攻打周惠王,惠王逃奔到温,他们拥立惠王的弟弟颓做周王。十七年(公元前674年),郑国拘捕了燕仲父,并把惠王接回到京城。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犯燕国,齐桓公去救援燕国,于是率兵北上讨伐山戎,然后回国。燕庄公欢送齐桓公出了国境,齐桓公就把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让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道向天子进贡,像周成王时的燕召公那样尽职;又让燕庄公重新修明燕召公时候实行的法度。三十三年(公元前658年),庄公去世,他儿子襄公即位。
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诸侯在践上盟会,并成为各国的盟主。三十一年(公元前267年),秦国军队在殽山被晋军打败。三十七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四十年(公元前618年),襄公去世,桓公即位。
桓公十六年(公元前602年)去世,宣公即位。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87年)去世,昭公即位。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74年)去世,武公即位。这一年,晋国诛灭了三郤大夫。
武公十九年(公元前555年)去世,文公即位。文公六年(公元前549年)去世,懿公即位。懿公元年(公元前548年),齐国崔杼杀死了他的国君庄公。四年(公元前545年)懿公去世,他儿子惠公即位。
惠公元年(公元前544年),齐国高止逃亡,前来投奔燕国。六年(公元前539年),惠公有许多宠爱的小臣,他打算废黜大夫们任用宠臣宋,大夫们一起诛杀了宠臣宋。惠公害怕了,逃奔到齐国。他到齐国的第四年,齐国派高偃去到晋国,请求联合讨伐燕国,送燕惠公回国为君。晋平公答应了,和齐国一起讨伐燕国,把燕惠公送回了燕国。惠公刚到燕国就死去了。燕国人拥立了悼公。
悼公七年(公元前529年)去世,共公即位。共公五年(公元前524年)去世,平公即位。这时候晋国的君权衰弱了,范、中行、智、赵、韩、魏等六个家族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平公十八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进入郢都。十九年(公元前505年),平公去世,简公即位。简公十二年(公元前493年)去世,献公即位。晋国赵鞅把范氏、中行氏围困在朝歌。献公十二年(公元前481年),齐国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简公。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二十八年(公元前465年),献公去世,孝公即位。
孝公十二年(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家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封地,这三家逐渐强大起来。
十五年(公元前450年),孝公去世,成公即位。成公十六年(公元前434年)去世,湣公即位。湣公三十一年(公元前403年)去世,釐公即位。这一年,韩、赵、魏三国被列为诸侯。
釐公三十年(公元前373年),燕国在林营征伐并打败了齐国。釐公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十一年(公元前362年)去世,文公即位。这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国更加强大了。
文公十九年(公元前343年),齐威王去世。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苏秦初次来燕国拜见,对文公进行游说。文公赠给他车辆、马匹、黄金和绢帛,让他到赵国去,赵肃侯重用了他。苏秦于是与六国结成抗秦联盟,他成了联盟的领导者。这时候,秦惠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做妻子。
二十九年(公元前333年),文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易王。
易王刚刚即位,齐宣王就趁着给文公办丧事的机会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到齐国游说,说服齐王把十座城池又归还了燕国。十年(公元前323年),燕国国君才正式称王。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奸,害怕被杀掉,于是就游说易王派他出使齐国去搞反间,借以扰乱齐国。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去世,他儿子燕王哙即位。
燕王哙即位以后,齐国人杀掉了苏秦。苏秦在燕国的时候,和国相子之结成了儿女亲家,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公元前318年),燕国联合楚国及韩、赵、魏三国去攻打秦国,没有取胜就回国了。当时子之做燕国的国相,位尊权重,主决国家大事。苏代做为齐国的使臣出使到燕国,燕王问他说:“齐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肯定不能称霸。”燕王问:“为什么呢?”回答说:“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是想用这些话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于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赠给苏代一百镒黄金,任凭他使用。
鹿毛寿对燕王说:“您不如把国家让给国相子之。人们之所以称道尧为君贤圣,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没有接受,因此尧有了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如果现在您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就表明您和尧有同样的高尚品德。”燕王于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其尊贵起来。有人对燕王说:“大禹举荐了伯益,却任用启的臣子当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时,又认为启不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传给了伯益。不久,启就和他的同党攻打伯益,夺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说大禹名义上是把天下传给了伯益,而实际上接着又让启自己夺了回去。现在大王说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官吏却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臣子,这正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实际上还是由太子执政啊。”燕王于是把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了子之。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国王的权力;燕王哙年老不再处理政务,反而成为了臣子,国家一切政务都由子之裁决。
子之当国三年,燕国大乱,百官人人恐惧。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谋划,准备攻打子之。齐国众将对齐湣王说:“趁这个机会出兵奔赴燕国,一定能把燕国打垮。”齐王于是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主持正义,将要废私立公,整顿君臣的伦理,明确父子的地位。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做为您的辅翼。即使这样,我们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太子平于是邀集同党聚合徒众,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攻打子之,没有攻克。将军市被和百官又翻过头来攻打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战死,被陈尸示众。这样,国内造成了几个月的祸乱。死去了好几万人,民众非常恐惧,百官离心离德。孟轲对齐王说:“现在去讨伐燕国,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样的好时机,千万不能失掉啊。”齐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领五都的军队,并且偕同北方边境的士卒,一起讨伐燕国。燕国的士兵不迎战,城门也不关闭,燕君哙死,齐军大胜。燕子之死后两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是在燕国被攻破之后即位的,他以自身的谦恭和丰厚的礼物来招揽贤才。他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的国内混乱没有防备,攻破了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家小、力量弱,不足以报仇。可是如果得到贤士一起来治理国家,雪洗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啊。先生看到有这样合适的人才,我会亲自侍奉他的。”郭隗说:“假若大王一定要招致贤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至于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难道还会以千里为远而不来吗?”昭王于是给郭隗改建了华美的住宅,并像对待老师那样用最高层次的待士礼节服侍他。这时乐毅从魏国到来,邹衍从齐国到来,剧辛从赵国到来,贤士们争着奔赴燕国。燕王吊祭死者,慰问孤儿,和臣下们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国殷实富足了,士兵都乐于出击,不惧怕战事。燕王于是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以及赵、魏、韩等国共同谋划,发兵征讨齐国。齐军战败,齐湣王逃到外地。燕军单独追击败逃的齐军,攻入齐都临淄,夺取了齐国所有的宝物,焚烧了齐国的宗庙宫室。齐国城池没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和即墨三处,其余都隶属于燕国,达六年之久。
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9年)去世,他儿子惠王即位。
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和乐毅有嫌隙;等到即位以后,他不信任乐毅,让骑劫代替乐毅做将军。乐毅逃跑到赵国。齐国田单凭借即墨一城的兵力,打败了燕国军队,骑劫战死,燕军后退到本国,齐国又全部收复了其原有的城池。齐湣王在莒死去,于是齐国人拥立他的儿子为襄王。
惠王七年(公元前272年)去世,韩、魏、楚三国联合攻打燕国。燕武成王即位。
武成王七年(公元前265年),齐国田单征伐燕国,攻占了中阳。十三年(公元前259年),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十四年(公元前258年),武成王去世,他儿子孝王即位。
考王元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围邯郸的军队解除包围,离开了赵国。孝王三年(公元前255年)去世,他儿子燕王喜即位。
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报告燕王说:“赵王国内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他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可以进攻赵国。”燕王叫来昌国君乐间询问这事情。乐间回答说:“赵国是个四面受敌、经常抗战的国家,他的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