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津湖-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津湖》(20)
    他要求里兹伯格筹备好各种物资,弹药,食品,感恩节物品,特别是防寒设备,保暖帐篷,防寒靴,鸭绒睡袋,棉手套,取暖炉等等,所有的一切,全师运输部队的千余台车辆将全力予以保障。如果不够,史密斯强调,将请求远东空军的空投支援。
    里兹伯格说他在路上已经要求部队储备物资,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将优先储备抗寒保暖物资。史密斯对此给予了肯定。他说:
    “只要有一把刺刀就可以同敌人作战,而一旦缺乏防寒物品,我们将无能为力。”
    中国人来了,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但中国人的目的何在,参战的规模究竟多大,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看起来仍然扑朔迷离。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对手,来自一个谜一样的东方大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他们刚刚从内战的硝烟中走出,他们的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他们敢于同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及其联军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吗?史密斯用手在密集标注着等高线的狼林山脉和长津湖水库地区划了一个圈,缓慢然而却是十分肯定地说:
    “他们将会出现在这里,将会出现在前面不远的什么地方。”
    黄天柱这下子听懂了,边防军是要看他们出国的手续,这让他感到非常可笑。“什么出境证,”黄天柱对这个中等个子边防军说:“不知道我们去打美国鬼子吗?”“不管你们去干什么,”边防军干部说,“出国境都要有出境证。”
    8
    在临时架起的鸭绿江浮桥的桥头,有十几个东北边防军在此把守,他们的狗皮帽子棉大衣即使在如此黑暗的夜幕下也能很容易分辨出来。黄天柱带着长长的队伍迎面而来。
    “站住!”边防军哨兵横枪伸手,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干什么的?”
    东北边防军的这一句问话让他们十分惊奇。
    “干什么的?”黄天柱反问道:“你说我们干什么的?”
    一个中等个子,可能是干部模样的人亮了一下手电,出现在面前的是一路路肩扛武器头戴着大盖帽子的部队。夜幕之中,手电光柱非常刺眼,他们看到这些排列着密集队形的部队没有大衣,没有棉帽子棉手套,光手据枪,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却是精神抖擞,看起来气势凌然。此时的雪花依然飞舞着,每个人的大盖帽子、肩膀和身上都落满了斑斑点点的白雪,而他们一任雪花飘落却是无动于衷。边防军同样感觉到惊奇。 
        《长津湖》(21)
    “你们到哪里去?”干部模样的中等个子边防军问道。
    “这个还用问吗?江对岸,朝鲜。”
    “看看你们的出境证。”边防军干部伸出手来。
    “什么玩意?”黄天柱没有听懂,扭头问吴铁锤和欧阳云逸。
    吴铁锤和欧阳云逸也没有听懂,自然也就回答不了黄天柱的问话。他们弄不懂这个边防军所谓的“出境证”是什么东西。
    “出境证,出国境的出境证。”边防军干部重复道。
    黄天柱这下子听懂了,边防军是要看他们出国的手续,这让他感到非常可笑。“什么出境证,”黄天柱对这个中等个子边防军说:“不知道我们去打美国鬼子吗?”
    “不管你们去干什么,”边防军干部说,“出国境都要有出境证。”
    黄天柱不高兴了:“什么时候了还要手续?你们不知道军情紧急吗?”
    干部模样的边防军却说:“什么时候也要按规定办,这是上级的要求。”
    “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死板?”黄天柱有些气急,“出境证,黑灯瞎火哪里来的什么出境证!”
    边防军干部却很认真:“没有出境证,谁也不准过去。”
    欧阳云逸上前解释:“我们是抗美援朝的部队,情况紧急,需要马上过江。”
    “不行!”边防军干部一口咬定:“没有出境证,一律不准通行,这是上面的规定。”
    “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不好说话呢?”欧阳云逸也有点生气,“你们上级没通知你们吗?哪有什么出境证?没人发给我们啊?”
    “那个我不管,”边防军干部仍然态度坚决,“我只认出境证,这是我的任务。”
    欧阳云逸还想说点什么,吴铁锤早在一旁火了。“什么屌出境证!别跟他啰嗦。”回头冲着部队喊道: 
        《长津湖》(22)
    “后面跟上,出发!”
    黄天柱一听也是,这儿跟他们废话瞎耽误时间,不理他最好,便带头往浮桥上走去,吴铁锤欧阳云逸紧随其后。边防军一看他们要硬闯,十几个人呼啦一下堵在桥头,横刀立马的样子。
    “都站住!”干部模样的边防军喊道:“没有出境证,绝对不行!”
    黄天柱他们也不听那一套,只是快步往浮桥上走。边防军干部急眼了,竟然哗啦一声枪中子弹上堂。十几个人也都涌上来,对着师长黄天柱又拉又扯。他们看出了黄天柱是个领导,虽然搞不清他的职务,但是知道他是这个部队里打头的,就对着他下了手。
    黄天柱是个小个子,哪里经得住一群东北汉子拉拉扯扯,一下子就被摧搡得踉踉跄跄。
    “我是师长!”黄天柱口里大喊着。
    边防军这时候也不管什么师长不师长的了,拽住黄天柱不放。黄天柱被几双大手抓扯着,竟然动弹不得。“吴铁锤,吴铁锤!”他对人群外面喊道,“你们干什么吃的?”
    夜幕中吴铁锤的眼睛早瞪得溜圆。师长一下子被边防军拿住,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把他弄懵了,一时间有点手足无措。黄天柱一喊,他立马回过神来,抽出二十响的驳壳枪,头顶上一举,大喊道:
    “前卫营,给我上!”
    控制住了局面,吴铁锤上前对着干部模样的边防军说:
    “还敢动枪,反了你们了!”转而对部队下达命令:“把他们的枪都给我下了,通通扔鸭绿江喂鱼。”
    扑扑通通一阵响,东北边防军的十几条长枪短枪都扔在了鸭绿江里。黄天柱余怒未消,对着中等个子的边防军干部怒道:
    “出境证,你们边防军吃干饭的?告诉你们上级,我这个部队没有出境证,一个也没有!”
    说完,大步向浮桥上走去。
    吴铁锤紧跟着黄天柱上了浮桥,走前没忘了教育一下边防军。他用二十响的驳壳枪朝中等个子边防军干部点点,以教训的口气说道: 
        《长津湖》(23)
    “出境证?屌!耽误了老子打美国佬,要你们脑袋!”
    欧阳云逸紧随其后,接着是黄天柱的作训参谋警卫员,李大个,陈阿毛,吴一六,前卫营的四个连,曹连长,孙友壮,老王头王三和他的“大清花”,前卫团,师参谋长范书宝,团政委张之白,黄天柱的整个师,向修远政委,师医院欧阳云梅,蓝晓萍,李桂兰,郑小莉,陆元寿,师文工队导演凌子林,战斗英雄杨根思,周文江,毛杏表,陈宝富,全军、张仁清军长……······在这个夜晚以及接下来的数个夜晚,千军万马,浩浩荡荡,他们通过浮桥、江桥,一路路一队队奔向陌生的朝鲜,没有一人出示“出境证”。
    十几个东北边防军完全被吴铁锤的前卫营镇住了,他们抱着膀子蹲在地上,一个个唉声叹气。在刚才的一场混战中,他们有的大衣被扯出了窟窿,有的狗皮帽子不知道去了哪里,枪都给扔到鸭绿江里去了,边防军干部的脖领子生疼生疼,好像是转了筋。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部队,说着难懂的南方话语,戴着奇怪的大盖帽子,十冬腊月连件大衣都不穿。这是些什么部队?从哪里来?他们就这样的大踏步走过浮桥去了朝鲜,留下了一溜雪花一路尘烟。
    非战斗减员初露端倪,这个长期生活在中国南方的部队自此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冻伤。
    9
    吴铁锤的前卫营作为全军的先头部队是在11月7号这天晚上过的江,十来天前,先期入朝的13兵团38军的一个师在战役机动途中遭遇美机空袭,师指挥所隐蔽在一条近百米长的隧道中,人员进进出出,结果被超低空飞行的“油挑子”发现了。四架“油挑子”轮番俯冲攻击,发射的数枚火箭弹直接打在隧洞中,引起爆炸、燃烧和浓烟,造成司政后机关干部战士200余人阵亡。所以全军部队被紧急要求,凡遇空袭,一律不准进入洞口开放的山洞或隧道,以免造成巨大损失。
    吴铁锤他们自己也多次遇险。
    过江后的第一天,部队一整夜走了几十里山路,人困马乏,天亮后刚在树林里隐蔽休息,美国飞机就来了。开始是架侦察机,慢慢腾腾地在林子上转,转了差不多两袋烟的工夫,翅膀一斜,直直地向北边的鸭绿江飞去。趴在大树底下的吴铁锤站起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土,摸出了碎烟沫和一指长两指宽的纸条条,才要卷根烟抽抽,打南面又响起了越来越大的飞机轰鸣声。这回来的可是三架“油挑子”,机翼下黑乎乎的小炸弹都看得一清二楚。吴铁锤丢了烟沫子,边往冰凉的地面上趴,边向四周围大声喊叫:“不准动,都趴下,谁动我揍你个熊!”又扭头吼道:“吹号!” 
        《长津湖》(24)
    司号员也是营部的号长陈阿毛一个激灵爬起,亮出油光铮亮的小号,腮帮子一鼓,凄厉的号音顿时掩盖了风雪呼啸,回荡在冰冻的山岭。
    随着吴铁锤的指令和陈阿毛的防空号声,远远近近传来了一片“趴好”、“不许动”、“不准讲话”等此起彼伏的喊声。林子里立时变得寂静无声。
    回到营部,吴铁锤欧阳云逸召集营连干部开碰头会,重申了上级有关防空工作的指示要求,做了几条新的防空规定:一是不许吸烟,二是不许大声说话,三是镶金牙的不许张嘴,四是戴眼镜的要把眼镜摘掉。
    在美国人的空袭中,军直属队这一天遭遇了更大的损失。军里有一个炮兵团,是刚刚装备起来的骡马炮兵,一色的日本九二步兵炮,也是因为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