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返第三帝国-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接下来,我在德国驻中国大使魏德尔。维舍格勒的陪同下,在码头宣读了希特勒签发的“德国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声明。”在凭闪的镁光灯和各国记者及在场所有人的注视下,我打开声明用中、英、德三国语言念了三遍“德意志第三帝国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声明,为帮助饱受日本侵略的中国重新获得自由和民主及领土完整。德国政府决定从1940年11月开始给予中国政府无偿军事、经济援助。并愿以与中国政府就此事签订一系列的援助协议,发表共同声明……
云雾缠绕、飘渺迷离的薄雾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在冬季素有“雾都”之称的重庆,上午10点整,缓缓流动的茫茫雾气仍未散尽。此时,我来到了蒋介石在重庆的居住和办公地“林园。”当我从车上下来时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迎上前来,五十有三正当年的蒋介石,还未等我开口就握住我的手用浙江官话笑着说道:“欢迎、欢迎,将军一路辛苦了。”浙江官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的,我只顾细细的打量起眼前这位曾叱咤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蒋介石,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人。1887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生人。
早年就读于奉化凤麓学堂、宁波箭金学堂和奉化龙津中学。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生,进入日本东京振武学堂炮兵科学习,在日期间经陈其美介绍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此后,他追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1924年5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率黄埔学生军参加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1926年3月他阴谋制造了“中山舰事件”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同年5月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领导层。
并窃取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军人部长、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要职,从而掌握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12日,国民党最高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任命蒋介石为陆海空三军大元帅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8年3月蒋介石被选举为国民党总裁,正式登上国民党最高“领袖”的地位……
综观蒋介石的一生,他继承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民生主义,而将民权主义束之高阁,实行他的封建专制主义。他坚强、刚毅、固执,以至于暴戾狡诈和独断专行,他自我中心的个性与不动摇的追求,是不同于一般人的。他总是充满自信心地奋斗和思考,但他在奋斗中的悲壮气度远重于乐观的情绪。他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贡献,是坚持了抗日战争直至胜利,这不仅对中国是救亡图存的壮举,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已为举世所公认。
但是他对中华民族也是有罪责的,而且不小。这主要是他的政治独裁和法西斯特务统治,反对民主与科学,实行新的愚民政策;以及将政争诉诸武力与杀戮,迫害进步与民主人士和广大知识分子,更大打内战,残酷镇压人民与持不同政见的政党,另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对日军的一再忍让,标榜所谓的“先安内而后攘外,”的国策致使沦丧了大片国土、万千同胞和难以计数的财产。
政争而诉诸战争是蒋介石一生最大的罪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其实,用政治讨论和政治民主解决政争是最佳的方案和选择,是利国利民的大矣。而蒋介石却为一己和一党之私,竟于抗战终告胜利之际,又将中国拖入内战血海之中,此千秋罪案,永不可翻!除此,不实行国内土改,不扶持民族资本发展,完全依靠外援,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致使工业凋敝,农业破产,苛政猛于虎,暴吏贪官恶如狼。地狱现形,人间何世!终至通货膨胀,人民无以为生。军队失去战斗力,政府失去人心。
凡残民以逞的霸道,违反科学与民主的统治,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蒋介石最后尝到了这种失败的滋味。于是不得不逃离大陆的他,只得再奋斗于惊涛骇浪的一叶孤岛之中。一位德国作家说:他“掌握着汪洋中的一叶扁舟……”蒋介石活着当国民党总裁的时候,拥有对“主义”的最高解释权。他把领袖的地位推到近乎神的高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曾搞过领袖超人化。在蒋介石的眼里,党员、群众皆是蚩蚩者氓,是工具,是任由领袖支使的奴仆。一切都得遵照领袖的好恶办事,他所领导的“革命”凭借的是暴力,“民”是做不得任何“主”的。蒋介石的一生功罪,不是一时可以说清的,各人亦有不同的见地,应容百家争鸣,天下评说……
第二十七章。新式整军计划
    第二十七章
新式整军计划
1940。12。22。。重庆。林园。
就在我握住蒋介石的手愣神的功夫,宋美龄走过来款款说道:“将军,一路车马劳顿,还是进屋边休息边谈吧。”仪态万千、雍容华贵的宋美龄,浑身上下透射出优雅、迷人的气质,这位宋氏三姐妹中的老三,1897年3月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省文昌县。1927年12月,31岁的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和英语翻译,以后又任立法委员、革命军遗族学校校长。1936年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抗战时期,宋美龄积极参加抗日工作,曾被炮火击翻座车撞伤腰、腿。
1942年陪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的宋美龄,力呼英、美两国支持中国的抗战、申张正义、抑制暴日。她的演讲对英、美两国支持中国的抗战,获得了相当的成功。宋美龄在外交场合“不怒而威”的仪容使参加会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称赞她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宋美龄一生还做了大量的救济孤幼的慈善工作,她与蒋介石相儒以沫共同生活了47年,在处理日常公务和生活上,宋美龄的意见是权威性的。但在原则问题上宋美龄则只有服从蒋介石,西安事变后蒋背信弃义扣押张学良,宋美龄除了哭鼻子外无力改变蒋介石的决定。所以她无力也无意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陈设雅致的小客厅内,双方分宾、主落座后,侍从端上重庆地产的“石乳毛尖”茶。“将军,这是重庆的地产名茶,您请尝尝。”宋美龄客气的让我用茶,点头致谢后,我从茶几上端过茶盅,刚一揭开盅盖,沁人心脾的淡淡茶香即如肺腑。端至唇边浅品一口,即感此茶软绵悠长、香气四溢。“好茶。”“喔,将军也深谙中国的茶道。”听了我的赞誉之词,蒋介石放下手中的茶盅问着我。经宋美龄的翻译,我才明白蒋介石的浙江官话是啥意思。“蒋总裁,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我只不过是会喝而已。跟博学多才、足智多谋,堪称儒将的林思远将军相比,我也就是一介赳赳武夫。”
“将军,您太客气了,久闻将军大智大勇乃军事指挥天才。将军此番来到中国,还希望您对我们的抗战战局有所帮助。”“蒋总裁,您身边的文臣武将如云,我如果在中间横插一杠的话,岂不是喧兵夺主?”“将军,此言差矣。德国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友好之盟邦,对德军官兵的战斗素质及素养和您高超的指挥艺术,蒋某人一直以来心存仰慕。中国的抗战需要贵国的鼎力支持。”“是啊,将军。您就不要客气了,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就是来帮助我们打鬼子的吗?”
宋美龄的话刚一说完,林思远又接着说道:“将军,希望您能不吝赐教,教我们一些真正的东西。”随后,客厅内就坐的国民党高官们也纷纷开口接着林思远的话和之……吭、吭、咳嗽声后,客厅安静下来。蒋介石对我说道:“将军,贵国元首在援华声明中已明确提到了,德国将对中国的抗战提供持续不断的援助。我很想知道你们的援助力度究竟有多大?”看着蒋介石渴望的眼伸,我知道此时的中国若没有长期、有效的外援这仗是一天也打不下去的,是该给他吃定心丸的时候了。
“蒋总裁,您很清楚德国对中国的援助由来已久,为帮助中国的抗战,德国的援助还将持续下去。临来时,希特勒元首让我转告您,必须坚定与日本人战斗到底的决心。您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旦德国解决了某些问题后,将直接出兵中国与您们一同打击日军。另外,希特勒元首还想与中国、英国、美国签订一份新的军事互助盟约共同对付日本。这次我带来的首批军援物资,将帮助您们重建全德械主力师。具体的重建计划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商榷……
重庆人有句俗语叫:“无辣不成席。”当天晚上,我就领教到了正宗重庆火锅的“麻辣鲜香”。真是怎一个“辣”字了得啊!看着餐桌上火锅盆里翻泡冒气红艳艳的油汤,我迟迟不敢下箸。“将军,您怎么不吃啊?”宋美龄殷勤相劝。“蒋夫人,这菜实在是……”我看着宋美龄神情尴尬的收住了未说完的话,宋美龄马上便明白了我的意思。“将军,这是重庆有名的‘小绵羊’火锅,如果您不尝尝的话,我想您一定会后悔的。”“弗雷德,这冒着热气的红汤是什么中国菜?”卡曼莎犹豫地看着那盆火锅问我,并不敢下勺品尝。“弗雷德,这些菜都很辣,我不想吃了。”“贝宁希丝也放下了勺子,这一切都被宋美龄看在了眼里,他转头在蒋介石耳边悄声说了几句。
“怎么,将军和夫人们都吃不惯这些菜吗?”“蒋总裁,实不相瞒。我们确实是吃不惯这看着就从心底升起一股“火辣之气”的菜。我对蒋介石坦言相告道,哈、哈、蒋介石笑言道:“温特将军,你不晓得地,冬季的重庆湿气太重,所以这里的人都养成了吃辣椒的习惯。您看我是浙江人,我夫人是广东人,都不习惯吃辣椒地。但到了这里,为了身体也是要吃上一点地。”“将军,重庆人有句话,‘敢吃朝天椒的外地人才是真朋友。”(一种尖、细、小的重庆地产辣椒,极辣。好嘛,不能吃辣椒还不是朋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