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不禁微笑起来。
典韦兴奋地道:“主公,这里好热闹啊!比俺老典当年娶婆娘场面大多了。”
风煜低声呵斥道:“我警告你,今天这里都是西凉军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你乱搞的话,下次别想我带你出来!”
晚晴抬头望着风煜,意味深长地笑道:“可是,我只知道,如果今天的婚礼出了问题,最丢人的却不是我们!”
风煜苦笑一声,晚晴实在太聪明了,好象已经知道了什么。
“小影和典将军留在这里,小煜和我一起去内堂见见我的好姐妹。”听了晚晴的话,风煜吓得一哆嗦,心里泛起想见又不敢见的感觉。
怀着矛盾的心情,风煜和晚晴来到后堂,随着门房的通报后,时隔一年,风煜再次见到了这个和甘晚晴齐名的绝世佳人。
那熟悉的清丽身影,一身艳丽的红裙,使得美人儿多了一丝风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俏脸上满是憔悴,眉宇间那淡淡的哀愁令人心碎,风煜心头一怔,连忙深深地把头低下。
这时来庭院门口迎接的邹清儿身躯猛然一震,眼中露出不敢置信的光芒,可惜风煜低着头没有看见。
晚晴此时已经走到邹清儿身边,笑脸盈盈的对邹清儿道:“妹妹,你今天真漂亮。”
邹清儿的脸色这时也恢复了正常,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她的身躯正轻轻的颤抖。她有些哀怨地看了一眼风煜,带着两人向闺房走去。
一边走,邹清儿一边亲切的拉着晚晴的手道:“为了妹妹的婚事,累姐姐千里迢迢的赶来,清儿实在过意不去。但清儿这世上唯一的好友只有姐姐,所以只好劳烦姐姐了。”
听了邹清儿的话,晚晴微微一笑道:“妹妹说哪里话,你也是姐姐唯一的朋友,姐姐不为妹妹操心还能为谁呢!只是妹妹好福气,这么快就找到了如意郎君,姐姐如今还是浮萍一枝呢。”
风煜心里那个复杂啊,看着到了邹清儿的闺房门口,赶紧说道:“甘仙子,我就不进去了,你们慢慢聊,我在外面等你。”由于风煜早就和晚晴商量好,自己化装成她的护卫,所以现在在称呼上只能这样喊她。
邹清儿故作疑惑地问道:“姐姐,这位是谁啊,你怎么不给我介绍一下。”
晚晴立即拉着她的手走进房门:“只是一名护卫而已,妹妹不必太在意,来,姐姐帮你再化化妆,一定让你做最漂亮的新娘。”
*****************************
在洛阳的董卓突然得到消息,心腹胡轸被斩,孙坚军攻势猛烈,数次攻入城内,连手下的爱将华雄都失散于乱军之中,生死不明。好在中郎将李肃拼死抵抗,数次组织反冲锋,才将汜水关重新控制在手中。而盟军主力已经快逼近虎牢关。
洛阳,相国府。
“是么?那风煜小儿竟然也起兵造反了!”董卓坐在床榻上懒洋洋的道。
董卓本来就是一个挺胖的人,自从曹操事件后怕再被人行刺,更是很少出门。
“哼!风煜小儿!我待他不薄,竟然还敢参加关东判乱!不杀此子难消我心头之恨!”
董卓表面上说的很凶,李儒却知道董卓的内心并没有想象中的痛恨。当初袁绍最先起兵响应曹操,董卓也没把他的叔父袁隗一家怎么样,只不过是叫手下严加注意而已。
李儒跟随董卓多年,深知董卓的为人,知道他还是很珍惜风煜这个少年俊杰的:“丞相,据探马所报,那风煜在这件事上好象并没有出什么力,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派人参加过战斗。”
“呵呵,我就说吗,我对他那么好,他怎么会真的反叛我呢!可能他迫于盟军的压力才不得不参加会盟的吧!”董卓笑道。
董卓对风煜如此信任,这和平时风煜在西凉军中的暗中活动是分不开,在董卓的周围,很多舆论都是倾向于风煜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我们也不得不防他真的会参加叛乱啊!”李儒眯着眼睛道,如一条阴险的毒蛇。
说实话,笔者认为在西凉军中,最出色的谋士就是他和贾诩了。李儒此人不但极有才学,而且忠心耿耿,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所出的计策全都是正确的,在这点上连作者本人都是极为佩服。至于贾诩那家伙,除了自己,谁也不相信,当然其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
“恩!贤婿有何妙计?”董卓问道。
“呵呵!世界上无非名和利两字,只要给他足够的好处,风煜又怎么会背叛丞相呢?而且给了他好处后,即使他想反悔,诸侯也不会再信任他了!丞相以为呢?”
“哈哈,好!不愧是我贤婿。朝中一切事情都取决于我,我就加封风煜小儿为平东大将军!同时给我释放一点流言,以袁绍等人的多疑性格,必然不会再信任他。哈哈,如此人才终归会为我所有啊!”
“丞相英明!”李儒不失时机地奉承。
“好了,今日就叫小黄门传旨,进封风煜为平东大将军,食邑三千户!”董卓果断地下令道。
“诺!”李儒领命离去。
公元191年三月,董卓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迎战关东诸侯:
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
董卓亲自领十五万大军,星夜调在弘农完婚的张济回来,同李儒、樊稠等人奔赴虎牢关,增援吕布。
流星马探听得,报入袁绍大寨里来。袁绍聚众商议。曹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
于是袁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风煜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曹操引军往来救应。刚来便被风煜委以重任的于禁,以主帅的身份率军出发,不过初次带这么多兵的他也有点紧张,和知道内情的几人暗暗心急,盼望风煜能早早归来。
第四十一章 东光大捷
渤海郡东光县,宽阔的驿道沿着山间河谷蜿蜒盘升,一望尽是濯濯河山,草木稀疏。三辆轻便马车,此时正不徐不疾地行驶在驿道上。
“呜——”
远远的号角声划空传来,驿道前后无数的车马以及行旅,立时出现骚动,每个人脸上都现出不安、惊疑的神情。
自从五年前黄巾起义后,流寇荼毒和流民暴乱使得天下血流成河,烈火焚天。无奈之下,东汉朝廷调动天下兵马,在三大名将:皇甫嵩、朱儁、卢植的带领下终于勉强把流寇暴民之乱镇压平息下去。可是还有大量的黄巾余众流窜各地,至今仍是兵荒马乱,治安每况愈下。行旅于途,常遇盗匪劫掠,各地商旅稀落,即便是大商队若无够水准的护卫武力也是不敢上路的。
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啊。
乱世之中,人命贱于草芥,刚喘了口气的平头百姓对天下大乱、朝不保夕的生活犹自心有余悸,听到这突兀的号角声岂能无动于衷?
号角声刚刚歇了下去,“咚——咚——咚——”雷鸣似的低沉鼓声猛然擂响,连绵不断,越传越远,震耳惊心。
前面坡底,位于河滩区的驿道折弯处尘头大起,隐隐传来急骤的马蹄声,黄尘滚滚中无数人马的身影若隐若现,铁马金戈,杀气盈野。
前面有人截断去路,后面也无路可退,耳尖之人已经听到顺风传来隐隐约约的急骤蹄声,从后面渐驰渐近。
显然驿道被人两头堵住了,这种在山地河谷间盘旋的驿道,其地形除了向前进向后退之外,连逃跑都成问题,除非舍弃一切笨重货物,以轻装翻越驿道两边的山岭河谷逃进山区。
“吁——”
三辆马车同时剎住停车,车前担任前导的四位白马骑士也勒马道旁,冷然向坡下观望,竟然了无一丝惧意,随后两骑前出,策马如飞,显然是因为尘埃比较大,视界不良,需要进一步的抵近观察,胆子真够大的。
鼓声轻歇,远远的尘埃里现出一面火红大旗,迎风招展,猎猎有声,上绣一个大大的金色正楷“黄”字,远在数里之外就可看得一清二楚。
“黄龙、左校!”
在惊呼声中,被堵在驿道中间的商旅莫不色变,后悔今天出门之前怎么没烧香拜佛。黄巾之乱后,黄龙、左校率领的一支流寇是众多黄巾暴民中最为凶残的一支,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鸡犬不留,杀戮无算,二人之名在青州颇有夜止儿啼的效果。
“发信号,猎物出现。”
一辆马车中传出一个威严洪亮的声音,说话间,鼓声又开始咚咚敲响。列阵于山脚下,阻断驿道的足足有千余铁骑。
从坡顶位置居高临下正好把坡下拦路的骑队看得比较清楚。坐骑全是强健的战马,马上端坐的大汉个个高大雄壮,穿着护心软甲,带刀持矛,腰悬大弓、箭袋,鞍挂铁盾,一双双冷酷锐利的眼眸不带任何情感。
千余骑摆成了利于策马冲杀的弧月形阵势,严整划一,手中兵器锋利雪亮,散发出强烈杀气,如同来自地狱的勾魂使者,气势沉凝如山!
好可怕的一支队伍!
“将军,是准备和黑山张燕汇合的黄龙部,他们的斥候被我们的诱饵所吸引,所以在这里埋伏截击。前面山脚下约有一千二百骑列阵堵截,埋伏于后截断我们后路的人马从蹄声估计在六百骑左右,而且在不断向我们接近,想来是想把我们驱赶到利于马战的宽阔平原去。”一位前出观望状况的骑士回马小驰,抵近马车恭敬的禀告道。
“呵呵,好,就让我看看攻略如火、赤地千里的黄巾劲旅是什么样子!我公孙瓒的威名需要强大的对手来竖立。”
这时另一辆车上传来一个声音:“师兄,情报里是说黄巾有近三十万人马,万一被围住就不妙了。”
“玄德,前后皆有贼寇,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向前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你是排兵布阵的行家,你看着办吧!便宜行事,不要堕了我白马义从的声威!”
公孙瓒似乎根本没把驿道前后埋伏截击的,以凶残闻名天下的黄巾铁骑放在眼里,连面都没露一下。
“是!”
车内走出一个三十几岁的青年人,只见他身长七尺有余,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颌下微须,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两耳比较大,头向旁一侧,耳垂几乎碰到肩部。双臂颀长,手中握着两支宝剑,剑身寒光似水,似是两柄削铁如泥的绝世好剑。
虽然此人看上去不像猛将,但整个人却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