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闻录之战国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诡闻录之战国烽烟-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冲他笑笑,跟在伙计身后大踏步进到内间,坐好,刚喝一杯茶,吉次郎和一个中年男人走进来。
男人向孙英点点头,朝我们抱拳笑道:“在下是戚府的幕僚赵朋,负责帐目管理。见过两位张大人、李大人。”
原来他是戚继光派来的会计人员,看来我们之间的转手贸易已经开始走入正常轨道。
赵朋在我身边坐下,伙计奉过茶退出去。
我开口道:“以后的帐目核对就有劳先生了。”
赵朋点了一下头,取出帐本递给我:“这次的帐目已经核算出来,请各位大人过目。”
我翻了一下,倒吸口凉气。这次的回笼金额已经有十八万贯,还有三万两千多贯是各地大名和商座以赊帐方式记下,合起来毛利竟然有二十三万贯。出去成本六万七千贯,已经到手的纯利为十一万三千贯。按照三家分成协议,我们分到手的有四万贯,想不到短短时间我们已经是腰缠万贯的超级富豪了。
我把账本递给张宏,他翻动片刻,抬起头,吁一口长气。
赵朋道:“这批货物可说是解了将军的燃眉之急,欠了士兵三个月的军饷终于可以还上了。”
李彰奇怪的问道:“怎么?募兵的薪饷不是由乡绅筹集的吗?”
赵朋道:“李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这批货运出前刚巧又遇大水,比四月那次更猛,长江两岸,沿海地区大面积受灾,溺死者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军费根本无从募集,很多地区的粮价已经提升至每石三两银子,饿殍遍野。头次交易的钱物戚将军已经全部购买军粮才勉强维持士兵们的温饱。”
我望了孙英一眼,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就没和我提起过。孙英不好意思冲着我一笑。这也难怪他,本来他就是渔民,后来一直行伍,无论哪一种身份,都不太在乎这些民间粮食的问题。
赵朋又道:“我们的那份道川大老板已经用银两足额支付。下次过来我想最起码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了,一来江南的桑田大部分被水淹没,短期没办法恢复,二来这次货物量太大,再把生丝绸段运过来已经没有这么大的差额。”
张宏笑道:“不妨,那么生丝和绸段可以放一放,茶叶和瓷器应该没问题吧?茶树种在山上,陶瓷作坊在城内,受水灾的影响不大。”
“还有一点,日本的木炭和硫磺很多,但是配置火药还必须用到硝石,各地只能零星收集到原料,所以卖得很贵,一斤可以卖到两贯文。”吉次郎补充道。
孙英失声道:“不是吧,这么贵?我们那边一斤才几十文。”
赵朋点头道:“我会把情况汇报给戚将军,事不易迟,我这就回轮岛准备回航。”
吉次郎笑着道:“关于铃木大人的份钱,我们已经按照提议用三万贯收购粮食军械,剩下的一万贯各位大人希望用什么方式支付?”
李彰不解的问道:“不是说好全部购买战备物资的吗?”
“哈哈哈,现在有钱未必买得到货物,一套价值十贯的普通锁具足都要五天时间才能完成,短短一个月时间能买到多少。”吉次郎大笑起来。
李彰想想,也跟着笑起来,一个月时间筹备三千人的物资,的确是太强人所难。
我道:“一半铜钱一半金吧,这样既能应付急需,必要时又方便携带。”
送赵朋出去的时候,我低声在他耳边道:“告诉戚将军,交易绝不能停,最低限度每个月交易一次。表面上川舟屋受我们的恩惠,实际上我和戚将军现在都处于非常时期,军饷只能依赖海外贸易支撑,一旦中止和道川三郎的交易,后果不堪设想。”
赵朋满面凝重的点点头。
我们出到店面,李彰瞟向阿克敦他们那伙女真人,故意大声道:“老板,你这里人手不少啊,马匹也挺多的。”
吉次郎哈腰点头道:“大人有所不知,川舟屋贩路众多,不多点人手马匹,恐怕伙记们都挨饿了。大人喜欢的话,请随便挑几匹马,能为大人效劳,真是敝店的不胜荣光。”
李彰满脸喜色,拉孙英一起去马棚挑马,不一会拉着几匹高大神骏的东北马回来。孙英看起来很喜欢马匹,不停的抚摸着马颈绸缎般的栗色鬃毛。
我们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奉行所,里面仅有十多个足轻留守。他们见到我们,慌忙向我行礼。
我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守好你们的岗位,换岗的时候通知各位兄弟,今晚我在这里请大伙喝酒。”
足轻们面上泛着喜悦,齐声回答:“哈!谢城主大人恩赏。”
我转头道:“恭迟尚,你回天堂城一趟,留下几人武士和我们的属下一起守城,把其余武士们都叫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恭迟尚回答一声,蹄声响起,往天堂城奔去。
进入奉行所内屋,张宏看了看左右无人,轻声提醒道:“大哥,我们没钱了。货款还没有到手。”
我一下呆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怎么把这个给忘了,上次已经把仅有的一千多贯私房钱全部用在女真那边,现在的确是囊空如洗。天堂城倒是还有点军用资金,但绝不能轻易动用,否则土肥亲真参我一本,田山义纲马上就有理由把我从城主座位上撤换下来。
我想了一下,说道:“孙百总,麻烦你和李彰带几个锦衣卫回吉次郎的商铺,借用三百贯钱到町内购买酒肉,两百人的份。”现在能借这么一大笔钱给我的就只有吉次郎了,这还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为钱所困的窘境。
“是,大人,属下这就去办。”孙英答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走去。
张宏紧接着交代道:“你们拿钱直接到酒屋那里,订两百份酒菜,让他们送过来。要是酒屋老板推托的话,你们就说保证明天酒屋的主人会换成新人就可以了,不用说太多的话。”想了一下可能还是觉的不放心,也跟着他们走了出去:“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吧,免得你们把事情搞砸。”
只听外边响起足轻的声音:“大人,刚来就走啦?”
张宏打着哈哈道:“是啊,有点事要去一办下。”
“要不要我们随……”
内屋只剩下我一人,外间的足轻们都在忙自己的事,也没人进来打扰。窗外的太阳已经西斜,现在应该是下午四点多了,没表真不好核对时间。资料中不是在日本战国时有葡萄牙人开设的商铺吗?他们那里应该有怀表卖吧,这时代怀表应该制造出来了,撞击式和齿轮磨擦式的火枪就是由德国和瑞士的钟表匠发明出来的。
想起那些准士兵,我不禁摇头苦笑,这些由村民组成的业余部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乱糟糟的农民打起来,他们不吃一点亏,但是碰上真正训练有素的武士军队,难保不会一哄而散。目前能避免肉搏战的也只有弓箭和火器等中远程武器。想起日本本土的弓箭,那种连铁箭头都没有普及的玩具,我不敢抱一点希望。火器又太贵,我们暂时还买不起,戚继光送来的那批质量太次,距离近不说,上次在海战中不到两小时,一下子就报废了二十支,可靠性不高。
火炮是根本没指望了,在明朝的监察制度管制下就算戚继光有心也做不到,想要质量上乘的火炮只能自己花钱购买了。日本的铁矿稀少,一门一吨的加农炮可以打几百把普通武士刀,所以在资料中的日本战国史上没有出现过远程炮基本合乎逻辑。再说实心炮弹对付大面积的物体如船只、堡垒等非常有效,但对单兵作战几乎也没有任何优势。
经过上次的战斗,佛朗机的霰弹在中远距离上杀伤效果不错,子炮系统也便于更换,不像普通加农炮发射一次就要清洗膛底的火药残留物。
其实开花弹也很有效,平时闲谈时常听锦衣卫和戚家军士兵讨论,只是没有亲眼见过,也不懂其火药的合成配方。而且开花弹只有成品出售,用药量都已经混合好,没办法分析出其成份来大批量制造,这在明朝属于机密性工艺,不可能外流。
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要不到就自己造。现在的技术还造不出雷酸汞,后发撞击式点火系统没办法弄出来,浓硝酸和浓硫酸提纯工艺也是后世技术,以这时代的工业也造不出来,就算造出了也没办法保存。真后悔以前没看多点关于化学的资料。要是能把船上的集束火箭箱改装成火箭爆破弹该多好,轻便快捷,人员上基本不需要培训,只要会点火和瞄准就行。
集束火箭的杀伤力主要是靠箭头,但是,箭杆单薄也无法携带爆破部。关于爆破火箭的制造模式,不外乎四个部分,弹体,推进部,爆破部,引爆部。马船用的那种萝卜粗的旗花信号都可以送到五六百米的高空,再爆出绚丽的焰火。
推进部和爆破部的问题从烟花中可以解决,关键是引爆部,如果是触发性引信效果最好,时间引信不够可靠,没有过硬的工艺,弹体会在半空中提前引爆,达不到理想的杀伤力。
弹体是第二问题,怎么才能使火箭弹携带更多的装药,又不影响射击精确度呢?还有飞行时的参数以及稳定性种种问题。想着想着头开始大起来。对了,我可以抽时间去多玩玩爆竹,也许能再从里面悟出解决之法也说不定。明朝的爆竹种类很多,可以让赵朋下次顺便带点过来,现在他应该也没走多远,事不疑迟,我马上站起来冲到门口。也无瞎理会那些跟我打招呼的足轻,急匆匆来到自己的坐骑前,翻身上马,“啪”一记马鞭抽在马股上,朝码头方向快马飞奔,希望能在赵朋雇到船只前拦住他。
第五十七章城门失火
    一路上快马加鞭,随着扬起的尘土急驰到离码头不远的地方,刚好看到码头边停着一艘商船。我心急之下连着“啪啪”几声,在村民面前一晃而过,眨眼就来到码头,翻身下马,赵朋正在跳板上准备登船,总算赶上了。
我大喊着:“赵先生,请留步。”
赵朋闻言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面对着我,一脸的疑惑。
我三步并做两步急跑过去,一把扯住他就往下走,一边说道:“赵先生,幸好你还没走,我还想拜托你给我带点货物。”
赵朋示意船上的人等他一会,跟着我来到平台上。
我把焰火的想法跟他说一遍。
赵朋笑道:“既然大人喜欢玩焰火,下次我一定带几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