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战1984-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打中装甲雄厚的“虎”式坦克的要害,虽然失去了行动能力,但是比起那5个不幸的同僚,魏特曼少尉所在车组无疑还是幸运的。

而此时隶属于“阿道夫?希特勒护卫队”(LSSAH)师的装甲掷弹兵也和搭载在坦克上冲击的苏联空降兵展开了殊死的搏杀。在德国装甲部队的精锐不断对逼近的红军坦克进行直瞄射击的同时。英勇的德军步兵也不断的跃出战壕,用磁性反坦克地雷从侧翼炸毁苏联坦克,而为了保护好不容易逼近对手的坦克,苏联空降兵不断从高速冲击的坦克上跃下,但是他们往往来不及排成战斗队型便被德军坦克炮密集射来的榴弹和并列机枪子弹成片的射倒。当然他们的牺牲也并非全无意义,至少在苏联空降兵轻武器的射击下,也有少数不走运的德军坦克的光学观瞄装置被打坏。

事实上苏联军队的高层也并非不清楚,T―34型坦克与“虎”式之间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反坦克作战方面,苏联军队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自行火炮上面。无论是理由现成的T―26型坦克底盘改装的ISU―76型自行火炮,还是被称为“动物杀手”的ISU―152型自行火炮都被认为是掩护T―34型坦克群冲击的无双利器。因此正面投入了第31、32坦克旅还得到了第1446自行火炮团的支援。

但是这个由ISU―76型自行火炮组成的火炮团却在前进道路上不断遭到德国飞机空袭,虽然在10时30分到达“奥克恰布里斯基”国营农场,却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战斗力量。而这其中便有那架哈特曼中尉所驾驶的喷绘着“卡拉雅红心”标志的Bf109G―6型战斗机的战绩。

20分钟之前,哈特曼中尉率领着他的编队从4000米的高度突入普罗霍罗夫卡的上空。透过云层的空隙,他迅速发现了正在盘旋扫射地面目标的苏联空军战机。“左前下方有敌机,靠拢,占位,然后攻击。”随着哈特曼中尉的指令,整个编队俯冲而下,在1800米的高度,哈特曼中尉率先发现了2000米外正在平飞的4架深绿色的战斗机,那是他的老对手,苏联空军的拉―5FN型战斗机。哈特曼第一时间加大速度,抢占攻击位置,在距敌机300米的距离之内逐一射击那些速度缓慢的对手。

第一轮射击,战果便足以令一般的新手骄傲。2架拉―5FN型战斗机被先后击中,燃烧着坠向地面。而就在其他的苏联战斗机飞行员反应过来之前,他又再一次的拉升战机,躲入云层之中。再次穿出积雨层之时,他并没有发现有苏联战斗机跟踪自己。于是他大胆的再次展开猎杀,而这一次他的目标瞄向了对德军地面部队威胁更大,也更难以对付的2架IL―2型强击机。

整个机身都在装甲包裹之下的IL―2型强击机,曾令初上战场的哈特曼中尉逼近到50米的射击子弹也被全部反弹。但是现在的哈特曼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他首先急速爬高,然后俯冲到离地仅有几米的高度,从2架的IL―2型强击机后下方逼近。在100米左右的距离,哈特曼瞄准2架IL―2型强击机机身下方的滑油散热器轮流开火,那是这种黑色死神唯一的软肋,很快2架强击机冒出了浓烟,拖着长长的火焰开始下坠,随后它们的翼下先后发生了爆炸。不过此时哈特曼早已再次拉升起了战机,因为他还记得在第一次击落IL―2型强击机时,由于一直在后面穷追不舍,而被IL―2型强击机爆炸碎片击落的尴尬往事。

在短时间内击落了4架战机之后,哈特曼中尉仍杀意未消,而库尔斯克的战场之上也有足够的目标让他来宣泄心中的忧郁。他首先对一列由ISU―76型自行火炮组成的装甲纵队俯冲扫射,在训练有素的乘员的使用时,ISU―76型自行火炮最高射速可以达到20发/分,相比较T―34坦克的4~5发/分的射速来说简直时天壤之别。因此一旦让他们抵达战线,ISU-76型自行火炮将为己方步兵和装甲部队提供机动而且又猛烈和及时的火力支援。但是其薄弱的装甲防护和战斗室的敞开设计也决定这种武器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是脆弱的。

虽然Bf109G―6型战斗机的俯冲扫射未必能击毁这样的装甲目标,但是却可以大量杀伤ISU―76型自行火炮的车组成员,让其失去战斗力。而在几次俯冲扫射之后,3辆战斗室内被鲜血溅满的ISU-76型自行火炮停在了冲击的道路之上。而此时哈特曼的弹药也已经所剩无及。但是就在他决定拉升高度,转向返回前沿野战机场之时,远方一个庞大的机群。

那是由一群由哈特曼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型苏制战机组成的护航编队,如此庞大的护航编队的背后,按照常例应该是数量密集的轰炸机。或许是一个军人的责任,或许是出于好奇。哈特曼没有选择避让,而是永远的迎了上去。也许很难有人说清哈特曼如果成功的穿透了整个护航编队之后的结果。但是他终究失败了。

“奥克恰布里斯基”国营农场的战场之上,“阿道夫?希特勒护卫队”(LSSAH)装甲掷弹兵师正利用苏联军队进攻的间隙,将战损的装备后送。坐在自己被击伤的“虎”式坦克之上,米歇尔?魏特曼少尉正踌躇的看着装甲救援车缓缓的发动引起,将自己的坦克拖起。突然头顶一阵急促的轰鸣声吸引起他的注意力,而就在他抬头仰望天空之时,一颗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威力炸弹正跃出弹舱。

第一章:库尔斯克―众生的苍穹(完)

敬请期待下一章:德黑兰―饕餮们的盛宴



第四章:鲁尔―帝国最后的创伤(一)

尽管从1943年夏天在库尔斯克草原之上德国陆军灾难性的惨败之后,第三帝国总参谋部的军官团们便已经开始意识到德国最终将输掉这场战争。但是以德国陆军前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上将为首的德国国防军反希特勒密谋集团却并不甘心接受自己的祖国再次战败的结局,他们认为德国陆军仍有力量,完全有可能干掉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和西方单独媾和,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虽然他们的刺杀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事实上在东线战局日益严峻的情况之下,即便是以顽固而著称的希特勒本人事实上也在考虑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未来的出路。应该说与已经结下血海深仇的苏联相比,与英、美两国达成和平似乎要简单一些。但是希特勒却深知在这个实力决定一切的世界里,和平是无法通过哀求和乞讨获得的。

于是在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希特勒非但没有象路德维希。贝克上将那设想的那样放开西线以表示和谈的诚意,相反调来了昔日的中央集团军司令汉斯。冯。克卢格和东线的防御专家―莫德尔,并将法国战场的兵力增加到26个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希特勒不知道两线作战对德国这个中欧国家毁灭性的结局,而恰恰说明元首有意用一场胜利将英美赶到谈判桌上去。

但是与捉襟见肘的东线相比,法国战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到1944年9月中旬,西欧战线已由法国西北部扩大到南起地中海、北至莱茵河口的广大地区,逼近荷兰边界。如果不是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草率的发动了“市场―花园”行动,事实上德国西线的防御在1945年之前便面临着崩溃的危机。而正是因为莫德尔在德军连续失败之后挫败了盟军快速渡过莱茵河,从北面包围鲁尔的图谋,使得希特勒相信在第三帝国的边境线上不会再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溃败,只要加强兵力,最终德国可以在莱因河畔挡住英国人和美国人前进的脚步。

于是希特勒计划集中28到30个师的兵力编组成两个装甲集团军,迂回布鲁塞尔,攻占安特卫普,切断部署在突破地段以北英美盟军的补给线,并将其歼灭。而这正是被称之为“守望莱因”的阿登反击计划的初衷。从理论上看这次反击的确切中英美盟军战线之上的软肋。但是此刻虚弱的第三帝国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将梦想照进现实。

据说在阿登反击全面展开之前,元首曾对他的将军们说过:“如果这次进攻失败了,那么战争也就失败了。”这或许是为了强调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但客观上却是一语成谶,随着阿登反击战的全面挫败。第三帝国与最后一次可能体面结束战争的机会擦肩而过。尽管这次行动也对盟军部队造成了大量的杀伤。但是对手可以很轻松地补充自己的损失,而德国不能。

就在阿登反击失利的同时,东线的战火蔓延到了德国本土和元首的故乡。与此同时西线的盟军也增加到了七十个师的兵力。谁都看得出来第三帝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英、美所要作的已经不再是消灭莱茵河以西的德军,而是赶在苏联红军之前强渡莱因河、抢占鲁尔以及相对富饶的德国南部地区。但是天气再次帮了苏联人的忙,1945年的1月西欧地区的降雪量超过了往昔,二月初冰雪融化,马斯河和莱茵河洪水泛滥泥泞不堪,英美地面机械化部队的坦克和重型运输车辆行驶受限。

而美军突击队逼近了乌尔夫水坝的情况下,莫德尔元帅命令部下破坏水库机房,打开了水闸。几个小时内,鲁尔河泛滥,洪灌满了罗尔河和罗尔山谷。河床宽度由三百六十米增大到一千米,水位升高一米半,美国陆军第1和第9集团军在洪水和泥沼中艰难跋涉了两个星期才得以渡过鲁尔河。

好在因为完全没有空中侦察,德军的情报工作显得严重滞后。在东线长于防御的莫德尔最终百密一疏令美军幸运的夺取雷马根鲁登道夫大铁桥在莱因河东岸建立了相对稳固的桥头堡,将德国的B集团军群与H集团军群的第1伞兵集团军包围在鲁尔工业区。

战后有希特勒的贴身工作人员的回忆录解释了希特勒命令B集团军群守在鲁尔的想法,据说希特勒仍打算同英、美达成军事上的一致,共同对付苏军。为此鲁尔地区的工业将被作为未来战争的经济基础,同时希特勒想将拥有三十万到三十五万人的B集团军保留在西方,以便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