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彭氏军史评论-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就溃败了。
失败的其他原因还有:①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骑兵,法国准备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战和消耗战。②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德各个击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① 586 以上的计算机一台、转换卡、大型背投、音响。
② 教学 CD 光盘播放的必用软件(VB、OFFICE等软件)和相关影音资料,CAI课件等。
③ 教学用挂图:《1835年…1942年法西斯对北非和欧洲的侵略》、《“二战”中的亚太战场》、《敦刻尔克大撤退》等
【学生活动设计】
① 观看CAI幻灯投影和录象
② 学生自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以点拨。
③ 组织全班集体朗读重点篇目。
【教学方法】
① 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所需的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集成一体(一张 CD 光盘)。同时,学生也可参与多媒体操作(人机交换),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动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②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等。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可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让学生弄清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一般流行的说法是1939年9月,即德国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但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可引导学生回忆: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
这一点明确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这就是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一触即发的。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后的一周内,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面前,英、法等国不仅不加干预、制止,反而纵容侵略者,甚至蛮横地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企图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不难看出,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看来,苏联的成长壮大,比法西斯势力更可怕。法西斯德国正是利用了英、法、美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气焰日益嚣张起来。具体的表现,可让学生举例。德国在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后,第二年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在刚刚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就下令,要永远消灭波兰。绥靖政策能带来和平吗?连张伯伦也感到不安了。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 创设情境,影音引入:
我播放一段用会形会影软件编辑加工浓缩的《二次世界大战的简介》的AVI影音文件,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战前紧张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在教学中,特别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使学生由感觉深入到思维和情感领域,引起认知和情意的变化。
☆☆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 
一、大战的爆发(点击显示) 
1936年,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规定,进军莱茵非武装区,后来又吞并了奥地利。(此处可有针对性回顾一下《凡尔赛和约》有关规定)德国的扩张举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1938年,德国把扩张目标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唆使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借以占领苏台德区,最后达到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对此,英、法两国从本国利益出发,与希特勒一起策划了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祸水东引的慕尼黑阴谋。 
① 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以内把苏台德地区交给德国。(请学生看课本,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参加者和协定的内容)会议讨论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问题,而捷政府的两位代表却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在不让捷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英法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苏台德区。张伯伦回到英国后,吹嘘“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德国又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分析讨论: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本无利害冲突,况且法国还是捷的同盟国,那么它们为什么与德、意一起策划慕尼黑阴谋,支持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呢?其原因是:一方面,英法国内普遍存在着畏战情绪,千方百计要避免战争;另一方面,英法仇视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奉行“祸水东引”政策的结果。它们希望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小国,避免与德国发生战争,并驱使德国进攻苏联。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这种牺牲小国利益,满足自己私欲的行径是卑劣的,也必然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②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然而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1939年3月,德军就长驱直入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捷成了慕尼黑阴谋的牺牲品。接着,德国又把侵略魔爪伸向了波兰。 
③ 德军突袭波兰和第二次世界战爆发
为了避免过早与强大的苏联冲突,德国于1939年8月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于1939年9月1日,派兵突袭波兰。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二、德军占领西欧(点击显示)
① 德国占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当德军集中兵力进攻波兰的时候,英法军队本应在西线进攻德国,以支援波兰。然而它们却按兵不动,静坐西线,宣而不战,被称为“奇怪的战争”。在这种形势下,波兰军民孤军奋战20多天,最终,波兰覆亡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提问、引导讨论:德国侵占波兰后的战略目标是向东还是向西?为什么?)德国侵占波兰后,集中力量对付英法集团。因为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的重点、掠夺的对象是殖民地,只有打败英法,希特勒才能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
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麦、挪威,接着侵入占领了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课件幻灯片:为了将德国在欧洲的版图扩张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我通过PHOTOSHOP和PPT本身具有的图形绘制和动画设置,对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图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也就是德国即将占领哪个地区,那个地区的颜色就连续闪烁几次,最后变成与德国同样的颜色(德国灰),即表明该国(或地区)被纳粹德国吞并了。通过这一设计,使书本上的死地图变活了。使同学们深刻感受了法西斯的凶残和侵略本性。' 
② 敦刻尔克撤退 
德军侵占波兰以后,并没有像英法希望那样,继续向东侵犯苏联。而是转过头来进攻西欧,对付英法。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麦、挪威,接着入侵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然后在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万英法军队逼退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小块地方,准备围而歼之。但英法军队基本上得以撤离敦刻尔克,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英国。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的溃退,是英法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吞食的第一枚苦果。(观看影片《敦刻尔克撤退》片段) 
③ 法国投降和“自由法国”运动 
1940年6月初,德军大举进攻法国。他们绕过法国自以为可以阻挡德军入侵的稳固的马奇诺防线,直逼巴黎。意大利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6月中德军占领巴黎。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法国溃败。这是法国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而吞食的又一枚苦果。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戴高乐将军,决不屈服,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与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坚持战斗。 
简介戴高乐: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初期,率军队坚决抗击德军入侵。巴黎陷落后,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招募军队,随盟军赴各战场作战。1944年8月,返回巴黎,领导军民解放祖国。 1958年至 1969年任法国总统。执政期间于1964年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反法西斯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④ 不列颠之战
法国投降以后,德军又准备大举进攻英国。德国在沿欧洲北海岸集中了大量舰只和陆军。为了取得制空权,德国于1940年7月起对英国发动了“空中闪击战”,每天出动几百、上千架次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使英国陷入危险境地。(影片《伦敦上空的鹰》)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坚持抵抗政策,人民也沉着应战,遏止了德国要尽快摧毁英国或迫其求和的目的。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计划。 
在德军空中闪击英国过程中,英国政府又一次尝到了长期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英法两国真正是搬起石头砸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