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攻略"88"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职场攻略"88"法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充分理解上级的苦衷,多提合理化建议。其次,对平级要互相尊重,多看人家的长处,不排斥对方,不埋怨责怪。再则,对下级也要爱护,平易近人。善于倾听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就是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原来的思路和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随机应变、做事机敏是一个非常可贵的品质。处理老板的公务或私事,要能随机应变,切忌粗心大意或因小失大。    
      1988年春季,全国钟表订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订货会开了两天,商家只是看货问价,就是不订货。然而,第三天一大早,所有上海表突然降价30%以上,有的品种竟降到了一半。各厂大员们措手不及,纷纷打电话回厂请示,又是开会研究,又是报告请示,待决定降价时,已过去了好几天。晚了,上海人早把生意给做完了。    
      总之,老板手下的红人必定是诚信可靠且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及拥有专业技能的人,他们扮演老板的左右手或第三只眼,随时随地为老板搜集民意及信息情报,供老板做经营的分析判断。在此必须特别强调说明的是,老板的得力助手绝对不是指那些只会做表面功夫、逢迎拍马的人,他们还是具有一定的能力的。如果想成为老板手下的红人,就应该具有红人的品质。    
    


了解晋升规则的8条心法前车之鉴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数事实证明,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并非投机取巧,而是明智之举,是走向成功的捷径。美国国际商务机器公司在开发新产品上总是“迟人半拍”,几乎没有首先在市场上推出过位于新技术前列的产品,他们总是让其他公司“领跑”,自己尾随其后,从别的企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寻找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最佳“谋合点”,他们生产的商业机械在世界各地经久不衰,取得了巨大成功。意大利派克公司在别的公司推出新产品后派出工程师和营销人员到用户家中探询其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并从用户那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之后再扬长避短,发展生产,结果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效果。    
      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财富,要认认真真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更高的起点上登攀,在更新的领域中取得成功。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学习那些优秀员工处理问题的方法,认真地学习他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办事能力,让我们进步的更快。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学,失败的教训也同样要借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从失败中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是人生一笔财富。同理,只有善于分析各种各样的失败案例,去寻找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才能避免自己遭遇同样的失败。    
      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间,美国塔克商学院教授芬克尔斯坦在教授管理学时,没有把如何模仿成功企业管理模式作为经典教学内容,而是把眼光瞄准了最差企业和企业失败的教训。芬克尔斯坦认为:“学习成功经验的最好方法是从研究失败的教训中获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更多地追求卓越、关注成功,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企业,不论是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要想做到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成功企业的经验都是相似的,但失败的教训却各有不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探寻失败的原因,借鉴企业失败的案例,就更能够给现在的好的或者坏的企业以警示。在职场中,我们也要学习老员工的经验与教训。对于那些老员工,他们在企业里做的时间长,各方面基本情况了解得多,他们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对我们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美国救生圈公司的副总经理现在不得不开除一个很有希望的青年高级职员,因为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这个职员是由有一个小学徒升上来的,他的才干很好,所以升得很快,一直升到该公司的工程预算部主任,负责公司内部各项工程的预算。有一天,一个速记员查出他在预算中算错了两千元,于是把详情呈报给上司,后来经理也知道了这件事。这个年轻主任听后勃然大怒:“这个速记员不该查我的核算,他也不该提出来。”经理问他是不是算错了,他说是的。“然而你以为速记员还是不应该说出来,而应该使公司受损失以维护你的威严吗?”那个人又说是的。经理就劝他,像他这样做的话,是很难做出什么大成绩。时间过了很久,人们都快要忘记此事时,他在算一个工程时又出现了错误。当经理又批评他时,他又是非常生气,一点也没有认错的意思。后来那个经理实在没办法,就解雇了他。    
      这个例子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如果我们当时在那个公司里,千万不能像他那样不肯承认错误,这样的坚持到最后还是不利于自己的。如果那个人知错就改,最后的结局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经验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千万不能拿来当万能药,认为在什么场合都适合,那就错了。经验归根结底是属于他人的东西,是他人从其自身的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由于人与人的出身、性格、经历及所受教育不同,因而把他人的经验完全套用于自己的实践,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时,也不要忘记去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了解晋升规则的8条心法善听忠告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每个同事都有一册丰富的人生之书,其中不乏经验老道者。他们都会告诉你成败得失,告诉你哪是直路哪是弯路;他们甚至“能掐会算”,准确地告诉你在什么样的转折处,会发生什么问题,告诉你“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这样充满哲理的人生道理。在你碰到难题时,经过他们的指点,你就会豁然开朗。    
      多媒体垂直营销公司(MVM)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他们决定在富丽堂皇的华盛顿Hay Adams酒店举行一个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当时公司新推出了一个叫Fairfax Station的体育资讯网站,内容办得的确还不错,问题是他们推出的时机是2000年6月,因为当时宣布网站的成立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2000年,可以说每天都有网络公司在宣告诞生。人们对于这样的网站的推出已经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公司的创始人却不这样认为,还满心希望会有一大堆记者蜂拥而至,第二天争相报道他们网站的详情。他们请了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公关公司专门负责发布信息和协调媒体。这家公司也郑重其事地发函邀请一大堆相关记者来参加他们的发布会。但是当那一刻到来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一个记者也没来。    
      当时为MVM公司担任公关咨询的菲尔普斯先生说:“我们早就提醒过他们,现在没什么媒体对这样的新闻发布会感兴趣了。但是他们认为这个发布会很重要,而且以为全世界的其他人都会认同。他们既不愿意听取自己花钱请来的专家的意见,又自作多情地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失败是必然的。”    
      MVM公司的创始人如果听取了公关咨询菲尔普斯先生的忠告,也不至于如此尴尬。    
      像MVM的创始人一样,你同样也要听一听老员工的意见,老员工在公司待的时间久些,对里面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比较了解,多和他们交流,有时多向他们请教,你就会很快对这个公司熟悉起来。    
      小李大学毕业刚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开始上班时,他不懂那么多规矩,只是觉得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但是后来他发现很多不在他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大家都要他做,例如打扫办公室、擦灰扫地、整理办公桌。给领导做事情有时做不好还会挨骂。他觉得非常郁闷,这些事情本来不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好像是其他人故意这样整自己,不知该忍气吞声还是罢工不干。后来一位只比他早来一年的同事他就悄悄告诉他说这是这个公司的规矩,新人一定要受的。说这样能锻炼你的忍耐力、承受力、协作力,去除些娇气,等过了试用期就好了。他明白了真相后,有什么急活重活,总是会很主动地承担下来,颇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赏。小李就是听从了老员工的建议,才得到同事们的赞赏的。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而且公司内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新员工也不知道,这就需要认真地听取老员工的话,对不懂的事更要表现出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尽快地被他人所接受。有时候,有的新员工会觉得不好和老员工相处,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来得到他们的认同呢?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经过几年的磨砺,老员工可能已经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因此,作为新人,在短期内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要循序渐进,盲目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其次,要真心尊重别人。作为老员工,他们除了经验老到外,在才识等方面也同样有让你所不及的地方。只有真心地尊重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阿海是个大专生,应聘到一家企业担任办公室文员。看着比自己学历高,有着相当工作经验的竞争对手做起事来游刃有余的样子,她曾经偷偷地哭过。后来她听从了一个老同事的建议,利用自己打字速度快的特点,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帮助公司的同事打一些资料,结识了不少公司里的职员朋友,在工作中得到了他们不少的指点,工作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后来,她以自己不凡的工作业绩击败了竞争对手,在办公室站稳了脚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