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人的庭院散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人到春天就强调抓环境卫生,比古人到五月节时才做就做得更早,是认识提高的表现,对端午节纯粹是当节日来过,而失去讲卫生、预防疾病的意义。    
    端午节流行的饰物、用物、食物、玩物,从南朝至清代,在总的方面变化不大,表明它的传承性。这种传统节日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有了春节、端午节、八月节、清明节、冬至节等节日,中华民族才成其为中华民族。所以民族节日需要很好地保留,轻视是不对的。我们民族有的节日,在大陆不太被看重,而在大陆以外的一些地区受到高度重视。据说在香港地方,香港到九龙的地铁,一年只有三天通宵达旦地运行,其他日子夜间停运,这三天里有一天是阴历八月十五日,夜间通车为的是让人们好回家过团圆节。    
    又据报载,1986年亚运会在汉城举行的时候,中秋节这一天中国运动员乘车去运动场练习,结果吃了闭门羹,返回驻地不久,得到会议组织者方面的说明:按当地习惯中秋节放假,故而闭馆,此情未在事先通知,表示歉意。中国运动员忙于赛事,忽略了本民族的节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此事却使人知道韩国人重视中秋节。看来大陆的国人对待中秋佳节,可能不及香港同胞和韩国人。本民族的节日真要当个节日来过呀!端午节的生活内容,历代也有一些变化。社会生活条件在变异,节日内容作相应的调整是理所当然,以新鲜内容充实古老的传统节日,使人们节日过得更美好,也使节日更有意义。如果不是这样,这个民族就会非常保守了。当然,内容的增添,以不失去该节日的原有基调为原则,否则就不是那个节日了。    
    端午节与卫生事业、人体健康相联系,这一事实,使我们联想到节日生活同科学、文化、生产相结合,在节日之中灌注这方面的内容,既丰富人民的生活,又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还可以根据科学、文化、生产的需要,创造一些节日。如植树节,在我们这个森林资源有限、绿色植被不多的国家,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提倡植树种草,结婚、生育种纪念树之外,把春天植树节搞起来,让它真正成为民族的节日,自觉自愿地干起来,就会改变机关派任务,年年种年年死的现象。    
    


后记后记

    这个小册子,第一版名曰《古人社会生活琐谈》,是湖南出版社于1992年印行的;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第二版,易名《古人生活剪影》,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添入一篇文章,二是拥有插图约一百帧,图书出版后发现《琐谈》中的《唐宋元模范家族的大家庭生活》和《古人端午节的生活》两篇不见了,必定是编辑因图书的二十万字篇幅所限,将它们裁撤了。今年5月间中华书局李世文先生在电话中提出重新梓刻的建议,我很高兴,当即商议增加一点篇幅,李先生很合作,电话里就议定了,于是将《古人端午节的生活》一篇恢复到书中。此次为了改正错别字,对全书作了复核,同时发现许多插图印刷模糊,效果欠佳,即使画面尚可的,如若依据它扫描重印,其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决定重新找出原图,复印后,再次考虑它的印刷效果以便取舍,有的图,原先就选择得不合适,因而舍弃它,进而加上一些中国社会版所没有的插图,这也是中华版的新内容吧!我在同中华书局签订出版合同后即外出旅行,在旅途复核文字,确定所要重制和变更的插图目录,请阎爱民博士帮助我将插图从其原书中复印出来,在此特表谢忱。    
    著者2004年6月25日于旅次送一校(2004年10月22日)送二校(2004年11月23日)送三校(2004年11月28日)送四校(2004年12月20日)送五校(2004年12月30日)送六校(2004年12月3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