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3-中国商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563-中国商道-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商经营之道(中)同舟共济协调一致(3)

    3联号经营,汇通天下    
    晋商能快速地打开大局面,往往出自于结队成帮的群体行为,而不是特立独行的个人冒险。晋商是“走出去”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因此经商时整个中国版图甚至世界版图都在视野之内。一批又一批的所谓“联号”,或是兄弟,或是父子,或是朋友,或是乡邻,组合成一个有分有合、互通有无的集团势力,大模大样地铺展开去,不仅气势压人,而且呼应灵活、左右逢源,形成了一种商业大气候。    
    联号经营制为晋商首创,是由东家对自己创办并经营的分布在不同地域、跨不同行业的商业机构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模式,有些类似于现代企业的集团公司。所以,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山西商人具有大商业才能,现代美国托拉斯式的跨国企业集团,在19世纪的中国就已经有了雏形……”联号并非平等的组合,而是总号统辖分号,东家管理掌柜(总经理),掌柜率领伙计的分级管理方式。东家可能是一人,可能是数人乃至数十人,完全依其投资情况而定;掌柜也可能有数人,但大掌柜只能是一人,是真正的“管事的人”。分号同样可以有数个、数十个乃至数百个,但总号只能有一个。    
    太谷曹氏经营的范围涉及票号、典当、颜料、药材、皮革、洋货等领域。实行联号经营制后遍及国内外的640多家商号正常运转,且不断为曹氏挣回银子。曹氏联号经营制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了三级或四级管理结构,各级权限清楚,职责明确,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总号统揽全局,分号各司其职,竞争中有互助,协作中有比较,走活了全号一盘棋。    
    设在太谷的由曹氏东家组成的三多堂,类似于现在的“董事会”,审核重大的经营状况及人事变更,是曹氏商号中最高的权力机构;三多堂统辖“三大公司”,分别是砺金德管理太原、潞安及江南各商号,还有设在张家口的绸缎庄彩霞蔚及所属的锦泰亨,黎城的瑞霞当,太谷的锦生蔚;三晋川管理山西各商号;用通玉管理东北各商号。这样,就建立了较严密的管理网络,曹氏东家只管理“三大公司”,“三大公司”只管理自己分管范围内的商号(类似于分公司),一级管一级,不能越级,尤其是遍布各地的商号直接对分管各自的“公司”负责,而不能越过“公司”向东家汇报请示,东家也不能伸手去管各分号的事务。如此,就保证了管理的稳健有效,避免了混乱。    
    曹氏联号经营制实行独立核算,分号有经营自主权,互相竞争,总号和分号的责、权、利非常明确。按照程序,分号之间互相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通信息、互相接济、共谋大利,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整体“做大”。曹氏巨商的联号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政令通达、内外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各业互动、一体化经营,获利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可以说,各业互动并举,红利滚滚而来。    
    联号经营制,显然是造就晋商雄霸商场500年的“秘密武器”之一。与太谷的曹氏巨商一样,榆次的常氏巨商也靠联号形成集团优势,在对俄贸易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常氏巨商在恰克图设立的四大商号是大升玉、大象玉、大美玉、独慎玉商号,联袂从事对俄贸易,总号是设在张家口的大德玉商号。除此之外,常氏巨商还设有六家带“玉”字的商号,号称“十大玉”。常氏“十大玉”主要在北方从事边贸,称“北常”,以经营茶叶为主。“十大玉”之所以能形成垄断,全在于联号!     
    “汇通天下”的票号的成功,则更是联号经营的成功。如果不联号,汇通就根本无法进行;如果各地分号不通力合作,那如何能实现信誉为本呢?“天下第一票号”日升昌在全国设分号达35家,鼎盛时汇总银子在2000万两以上。如果不联号,那银子的异地兑拨就难以实现,恐怕连一笔业务也做不成。正是因为有了联号经营的商号,才有了汇通天下的票号。4晋商顶身股制度的借鉴    
    有一些人以为股份制是“舶来品”,其实几百年前的晋商所创立的股份制,早已经十分完善了。他们靠股份制管理商号,招揽人才,创造效益,取得了至今让人惊叹的成功。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就是把写在纸上的承诺真真实实地一一兑现了。从不打任何折扣,从不掺任何假,这就够了。现在实行股份制的企业老板,不妨也学学晋商,完完全全实行股份制,效果肯定不会是失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五种需要具体到企业环境里,具体到公司员工身上,就是需要老板与员工共同分享。当老板舍得付出,舍得与员工分享,员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就从老板这里都得到了满足。员工出于感激,同时也因为害怕失去眼前所获得的一切,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自我实现,为老板做更多的事,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贡献,回报老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正向循环、良性循环。这应该是马斯洛理论在企业层面的恰当解释。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粤港商界奇人陈祖沛,其赫赫声名不亚于今天的霍英东、李嘉诚,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代表进步的佼佼者。在经商过程中,他总是从大处着眼,不再看重蝇头小利。他处处与人方便,利益共享,因而使很多人成为他事业的忠诚伙伴。陈祖沛不仅对自己的合作伙伴如此,甚至对自己企业的普通员工,他也能做到利益的协调。陈祖沛在创办大成行后,推行了一种在当时看来是崭新的制度——员工入股制度,使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主人,共同分享企业的利益。


晋商经营之道(中)同舟共济协调一致(4)

    大成行的员工入股制在当时已经体现出多方面的好处:有利于筹集更多的资金,尽可能地扩大经营规模;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员工自觉关心企业的兴衰和盈亏;员工又是股东,他们自然能够当家做主,消除吃大锅饭的思想,上下协力,共谋企业的发展;职工同时又是股东,淡化了劳资关系的矛盾,上下关系相处融洽;员工觉得自己在有股份的企业中工作,心情比较舒畅,觉得有奔头,不想跳槽另起炉灶,使得企业的人才相对稳定。陈祖沛的这种利益共享的员工入股制度不仅给员工带来了好处,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他自己事业的成功。    
    现在民营企业大部分的分配制度是谁投资,谁收益,谁承担风险,这是工业化社会的财富分配制度。而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这种制度已不合时宜,中国民营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正在于此。    
    慧聪公司总裁郭凡生曾经说过:“中关村企业有100万利润就分裂,有200万利润就打架,为什么做不大呢?原因就在于这个公司只有一个老板,老板拿走绝对的利益,而这个公司又不是靠老板的资本来推动发展的,当它的主体变为知识推动的时候,企业就要不断地分裂,所以中关村的企业做不大,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做不大。”    
    郭凡生创建的慧聪年产值早已过亿,在现代化的写字楼里拥有了上千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在全国各地还有数十家分公司,郭凡生也早就成了千万富翁。郭凡生创业的成功就在于懂得与众人分享。    
    慧聪是1991年创立的,起步投资只有148万元钱,他们的分配制度是股东分红30%,不持股的员工则分70%。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慧聪在不可能做大的行业里面做大了,成为这个行业的老大。上市后一夜之间创造了126个百万富翁,在一般企业里有一个、两个、三个老板,而在慧聪实际上有126个老板。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正泰集团的老总南存辉。正泰集团的成长历史就是修鞋匠南存辉不断股权分流的历史。在南存辉的发家史上,曾经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股权分流,从最初持股100%,到后来只持有正泰股权的28%,每一次当南存辉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将自己的股权拿出来,分流到别人口袋里去的时候,都伴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但是南存辉觉得自己并没有吃亏,因为蛋糕做大了,自己的相对收益虽然少了,但是绝对收益却大大地提高了。    
    现在我们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做久,应该借鉴晋商顶身股的先进经验,在激励约束机制和分配制度方面,要有革命性的根本改革。明清晋商红红火火达五个世纪之久,今天重温这些先哲先师们的宏伟业绩和经营之道,确实给我们莫大的震撼和启迪。目前,我们正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管理,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和宝贵的经验,从而推进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重铸新晋商的辉煌,重铸新华商的辉煌。    
    二、休戚与共,痛痒相关,互周互济    
    在激烈的竞争中,晋商深感“休戚与共,痛痒相关”的重要,为了应付“操赀交接,起落不常”的局面,迫切需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平遥的李宏龄,先后担任过蔚丰厚票号北京、上海、汉口等分庄经理。李宏龄著书《同舟忠告》说:“区区商号如一叶扁舟,浮沉于惊涛骇浪之中,稍一不慎倾覆随之……必须同心以共济。”    
    1鼎力相助,忍耐相让    
    晋商少有因“内争”而两败俱伤的惨局,像前面所说的祁县乔氏家族内,始终能团结一致,共谋“做大”。同样,介休侯氏家族内兄弟分家后,各商号经营就有了差别,兄弟之间没有排挤和兼并,而是过些时间“重新混合而匀拨之”,“以有余补不足”,如此三分三合,在乡里传为佳话。    
    家族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