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9-穷人缺什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469-穷人缺什么-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又来为这些人负责呢?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穷人没有根基

    穷人发达以前,在艰难困苦时期,常常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品质,可以忍受一天三顿素面,不放一颗油星,也可以顶着别人的白眼,百折不挠做自己的事情。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了一笔小小的财富,还经常为别的穷人传经送宝。他成了一个人物。    
    按照正常逻辑,他应该走上康庄大道了,投资、扩张、发展,形成更大的事业。但是穷人的宿命总是难以抗拒的,他面前似乎总有一条翻不过的坎,每次走到那里,就要来个折返,经过一番折腾,又回到当初那个遭人白眼的境地。    
    他要翻过这道坎,就必须升级换代,他就总要受到所谓大生意的诱惑,把千辛万苦挣来的原始积累,大把大把甩向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地方。结果是水泡都没冒一个,就无影无踪了。    
    有了钱,自然也就不睡地铺了,玩的是包厢,喝的是XO,天天莺歌燕舞,还必然地和一个或者N个女人邂逅。他终于找到了用钱的快感,不停地刺激心脏,刺激消费,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零点零零个百分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是没有感觉到危险。但是人的档次上去了就不容易下来,所谓降格以求,那是一种屈辱,不到万不得已,谁愿降格?洗惯了淋浴,再让你提水到厕所去冲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富人即使没落了,也很难再过艰苦的生活。    
    做大生意,过有格调的日子,提高企业档次,提高生活质量,人们总是把“提高”二字看成褒义词,作为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有了高度,就有了坠落的危险,提高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提得越高,下面就越需要支撑,而穷人的支撑往往是摇摇欲坠的。    
    穷人常常有一种经验主义的认识,以为自己既已创业成功,就有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凭着这几手,就可以打遍天下,就可以让财富像遍地的石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穷人一旦暴发,常常会自我意识高度膨胀,马上把自己当成了武松,连哨棍都可以不要了,徒手就能打虎。这样的意识当然危险。    
    暴发户之所以喜欢挥霍,固然是因为他们想借此提高身份,同时也因为有着这种天真的自信。股市上新股民赚钱最多。大凡股民,都是在牛市入市,一进去就凯歌高奏,只见资金在长,不知被套的滋味,所以敢买敢追,敢一路持有,跟着一波行情赚了个够。但是实际上,他的这种胜利是缺乏锤炼的,股市上,没被套过就永远不能说是成熟。    
    大资本家都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凭着一两个赚钱的生意就能造就出来的。旧时看一家人是不是大户人家,不仅仅是看他的房子有多大,金银有多少,更要看他的院子里有没有大树。    
    房子是可以迅速盖成的,金银也可以迅速聚敛,惟有树木,无论你本领多大,它只能一寸一寸地长,任何盘根错节荫天蔽日的景象,都是岁月积淀地结果,因而成了稳定、深厚、持续繁荣的象征。    
    传说中的树仙蛇仙狐狸精们,无一不是上千年修行得来,这就叫根基!    
    穷人没有根基,并不仅仅是指财富和权势,还包括他自身的素质。一个没有学会如何在发财以后正常生活的人,再多钱,也还是穷。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可恶的实用主义

    在某大城市的黄金口岸,有个衬衣专卖店,店门口有一排模特儿,大约是塑料的,为什么一定要交待清楚是塑料呢?因为真人一定不可能那样站着,只穿衬衣,不穿裤子,在闹市里与过往的眼睛对视。    
    就算是塑料,也让人心惊!毕竟塑料有了人形。    
    扒掉塑料模特的裤子,对模特本身丝毫无损,但对过往的活人来说,却是一种轻蔑和污辱。    
    只能说缺德!能在这样的黄金口岸开专卖店,能把店面装修得如此豪华,让每一块地砖都体体面面,却独独漏掉了模特身上最应该有的衣物。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或许是节约为本?因为卖的是衬衣,他就只需要展示衬衣,其他的一切都是多余,多余的东西就要取缔,绝不留情。    
    如此的实用主义!,这样的老板,很难想像他的生活会有情趣,他的心灵会有温柔,一切都只是一笔生意,他对旁人还怎么能够去感悟,去理解,去关怀和体贴?    
    实用主义扼杀人性,但人们却常常赞美它,因为实用主义确实是实用的。富人致富,常常是在实用主义原则下取得成功,但他成功的同时,人也就变成了机器。    
    富人的缺德往往和教养有关,有知识并不等于有修养。穷人缺德,可能只是个人问题,富人缺德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看来,提高全民素质,真还不是一句空话。穿得光鲜,吃得高档,并不能代表文明程度。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土老肥,财富再多,离文明也很遥远。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气质是操练出来的

    富人就算穿双草鞋,看上去还是像个富人,穷人就算戴上黄金,看上去还是像个穷人。王家卫的片子,一定得张曼玉来演,这和漂亮无关,所谓格调,不是谁想学就学得会的。    
    张曼玉的风情万种,不单来自脸蛋,更多来自气质。富人像不像富人,也和气质有关。    
    就先天来看,富人有两种,一种是李嘉诚式的,出身贫寒,白手起家;一种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式的,出生豪门,先天占据了有利地形。    
    李泽楷的气质自不必说,像他这种出生的人,想没富豪气质都难,因为他本来就是富豪。尽管如此,李泽楷的公司里,还是有四个副总裁专门负责树立公司和他本人的形象,什么时候穿一丝不苟的职业西装,什么时候换有硅谷风格的休闲服,什么时候表现得像个老练的商人,什么时候表现得像个很有魅力的大男孩,这一切都有专门的班子负责策划。    
    哪怕像李泽楷这样的角色,形象也是打磨出来的。一般出生不好的人,在气质的问题上,更要刻苦操练。    
    一个人刚当上领导,往往不像个领导,但是当一段时间,慢慢就像了。    
    人的气质总是随着他的处境而变迁。基层的领导,总和群众打交道,口里就多了些街巷俚语,穿的也多是市井流行,偶尔要去见大官,刻意打扮一下,反而显得刘姥姥进城似的。    
    慢慢官当大了,见的场面也大了,交往的对象层次也高了,气宇也就越来越轩昂。越大的官越是需要包装,需要注意形象。会晤贵宾时,步子该迈几步,握手该伸成哪种角度,留影该坐在什么位置,头发是往侧梳还是往后梳,都很有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越练越熟,习惯成了自然,气质就出来了。    
    气质不是天生的。再大的官,当有人亲切地称呼他小名的时候,架子都得放下,不知不觉就御了武装。    
    气质是修炼出来的,但并不是一个人独自修炼的结果,而是周围人的共同渲染的产物。当你位卑言轻时,你只能说话小心谨慎,对人毕恭毕敬,别人看你是个小角色,你自己也无法摆出臭架子。而当你终于混出名堂来了,周围的人都低眉顺眼,敬请你指示的时候,你的气度自然就不凡了。    
    那些写豪门世家的电视剧,主角大多要请港台明星来演,内地演员一招一式,也挺认真的,但看上去就是不像。不过这只是目前的情况,随着内地明星的钱越挣越多,富豪也会越演越像了。    
    所以穷人也不要太为气质操心,到了某种层次,自然会有相应的气质。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张狂必然受伤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不是没有道理,太过张狂的人,很难有好下场。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句子可以举出一大串。为什么?因为你成了靶子。    
    人一旦与众不同,必然招致注意,那些注视你的眼光有好奇,有敬佩,也有嫉妒和仇视。你要允许人家仇视,你占有了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别人的所得相对来说就少了。大家都是人啊,人人生而平等,为什么你该吃海鲜,他该吃泡菜?你可以举一万条理由来说服他,道理他是懂了,心理还是不平衡,就像一个戴了绿帽子的老公,事情再合理,他还是难受。    
    所以你应该理解,你面对的人是形形色色的,有战友,有敌人,还有观众和过客。对于战友来说,过分的张狂等于藐视他的存在,久而久之,必将导致疏远;对于敌人来说,张狂就是公然的挑衅,必然引起回击。而观众和过客,虽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人都是同情弱者的,张狂使人感到威胁,从心理上就会招致排斥。    
    张狂就是目中无人,张狂就是自我膨胀,张狂的结果,是你自己受伤。所以聪明人懂得谦恭平和,把矛盾化解在摇篮之中。    
    也有不聪明的,随时随地雄赳赳气昂昂,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除了满足一点虚荣,最后还是自已吃亏!    
    树敌太多,总有落败的时候。气再盛,总有泄漏的时候。永远要记得,让别人难看的人,自已的下场也不会好看。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伤害别人,最终是自己受伤。    
    


第四章 穷人缺品味距离产生美感

    你可以观察电视里各种节目的嘉宾,那种情绪激动难于自持的,多半是穷人,他忍不住要激动,激动完后可能还要回味很久,然后该睡觉睡觉,该干活干活,穷人还是穷人。而富人始终是笑眯眯的,不管主持人抬举他还是刁难他,他始终保持着风趣,不温不火,让那些爱激动的穷人惭愧、佩服。于是他本人的形象和他所代表的企业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穷人们又一次记住了他的品牌,为下一次掏钱作好了心理准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