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军棋风行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军棋风行手册-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下的一些思路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色是不按常理。这些思路用来对付初通棋理却还没有穷尽变化的玩家是有效果的,这也反过来提醒玩家四国军棋的一条重要道理:    
    四国无常式,运用是灵魂。但是这里先说不妨,因为到了玩家明白这些思路,并且反过来加以应对的时候,那么他也就不再是一个菜鸟了。    
    


第二部分:高手速成如何选择对家(图)

    三个小兵  不过首先还是要说一说一桩比较有定式的事情——如何选择入局。选择什么样的对手,选择什么样的对家,这里还是有不少学问。很显然,摆在大家面前的数据就那么几项,看来的确很难选择。不过笔者以为,要凭这么几个数字找对象恐怕不充分(岂止不充分!简直不充分极了),但是要选择一盘棋下大致也差不多够了。我们一项一项来看吧。    
    ·首先有个区分作弊ID和正规ID的办法。一般看用户ID号和分数的比较关系,可以得出个大概判断。比如到2002年9月,“上游”的ID差不多达到了2,210,000个左右,那么“2210000”这个ID的分数当时就应该在0分线左右。按此上溯,如果一个人的ID和上面这个ID号差不多,但当时的分数却高得出奇,那么一般说来不可相信。除了这个大致的判断,一般玩家就很难区分了。    
           
    提示    
    四国“育婴”大法之一:高手和菜鸟做对家时,往往以我为主,认为菜鸟就是替自己干封挡撞炸等“脏活累活”的命。对菜鸟的需要,你是一万个不情愿搭理,可一旦菜鸟不遂你的心愿呢(多半会这样),你就该开骂了。其实他固然棋臭,你比他更臭——你明知他是菜鸟还不主动罩着他,反倒要他来罩着你,输了棋还有脸怪人家不好,岂不混蛋糊涂加三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菜鸟当作你的亲生baby一样来“拉扯呵护”,送死你去干脏活我来,减少他的损失就是保存你的实力,就像海明威说的:“所有人都是一体的。别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接下来再对面前这些数字分个类:级别、胜盘数、积分、胜率和总局数是一类,负盘数、和局数以及逃跑率一类。级别、胜盘数、积分、胜率和总局数这一类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是要求最简单的一类。当然玩家是新手,有的高分玩家未必肯屈身下就。    
    ·负盘数、和局数以及逃跑率是玩家的个性指数,这个有点讲究。    
    一般说来,和局数多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保守型,残局滴水不漏,但是进攻乏力——这种类型的玩家对新手来说不是好的搭档人选,最多在复盘时可以看看他的防守招术。还有一种是结交广泛型,到处都是朋友,不论胜负都是和局收场,如果新手结交这类玩家倒也不错。    
    逃跑率就更有个性色彩了。设置里面有一项叫做不和逃跑率为多少以上的玩家下棋,窃以为这一项应该disabled。为什么呢?因为对新手来说,他逃跑对谁都没有坏处。如果你是他对手,那么你赢的概率就大了,如果他是你对家,那么你反正不会扣分,也就没什么损失,正好当作锻炼了。当然逃跑率高的玩家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类,他们觉得有可能取胜时,会稍微认真些,更多时候就凭运气,司令撞了雷就走人,因此在他们身上可能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逃跑率高的玩家一般都是打闪电战的,复盘时你可以仔细看看对手是怎么应付闪电战的,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技能。    
    至于负盘数,那要和胜盘数、和盘数相比较,如果胜多负多和绝少,那么这个玩家初步可以判定为力战型,打的是攻势足球,赏心悦目但是不够功利;胜少负多(包括逃跑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是高手化装的小兵!大家知道,一旦分数高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固定搭档,一般很难找到满意的对家和对手下棋。这些寂寞高手们一方面不想总是在菜鸟身上取分,嫌那样没有长进,另一方面又不想在高    
    手身上丢分,因为对对家和对手不能吃得很准,自己的分数得来不易,不能莫名其妙就这么丢了,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申请一个新ID,专挑高手,但是对家分数多少就不太重要了,看运气就好,不求人,但求一己发挥而已。窃以为这样的玩家对新手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只有同高手下才能长棋力,另一方面他们对积分看得不重,这带来更多的挑战机会和更高的技战术水平的含金量。这怎么说呢?这话的意思是,一旦背上了分数的包袱,想赢怕输,那就反而不能充分发挥棋艺了。笔者有这样的体会,在下棋时越是面对高分越是敢行险,比如军旗未明时一方到了我军旗上。


第二部分:高手速成经验

    有一位女棋手曾经对笔者道:“分数越高、胆子越小!”女棋手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中的高手相对于水平高的男棋手而言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少背上名的包袱,敢于出手。笔者因为创作此书的原因,没日没夜地下棋,无暇考虑积分问题,“工作重心”都在棋艺上,这时候觉得棋走得特别舒畅。    
    可以不加理会,那些高分见了,多半疑神疑鬼,裹足不前;而笔者绝对不敢在一个负分超过数百的玩家身上玩这一手!有时候自己地雷没被挖过,而军旗外侧底下埋了一个师长,看到敌方到了师长上方,我还是不敢不应,因为这类负分玩家会不顾一切用司令往下啃!当然,话说回来,行险是需要的,但是要有分寸和目的,无谓的行险充其量是凭运气,对棋力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但是反过来,顾念高分而一味求稳也是不可取的,往往丧失良机。对新手而言,与高手化身这类玩家结交是最理想的,笔者忍不住要推荐几个这样的ID给大家,又怕被高手暗杀,只好忍住不说了。    
    ·比较起胜率和总局数,窃以为在500盘以上仍能保持70%以上胜率的,可以算水平较高的了。有的玩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觉得自己水平足够了,于是另起炉灶,重新做人,换了一个ID,初时分数低,与一般菜鸟下棋,总是保持极高胜率(初时基数低胜率升得快),这不足采信。那些经常靠换ID改变积分状况的玩家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这种做法诚不可取。而那些专在菜鸟身上取分,见到高人就“桌主将你踢出房间”的这类所谓高分玩家,笔者是极为鄙夷的。而有另一种玩家,只挑对手(高分的对手),不挑对家,从不结交他人,独来独往,笔者是尤为钦佩的,只可惜他们往往不肯满足笔者为了出书而提出的要求,这类玩家只能心交神交,不可以利益动之也。当然笔者创作此书也并非为了利益,但这类玩家难免这样想而已。最欢喜之事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玩家,除了棋艺上搭配得当以外,心神俱合,臭味相投,一闻所求就倾囊相授,言谈之间相见恨晚,这类玩家不仅是我所喜欢的,也是广大新手的福音啊。    
    经验    
    曾有一次早早入座,对面坐下一负分小兵,良久方才举手。与之合作两局皆胜,但是我发现这个小兵每次都不自救而冲杀在前,自然挨了不少枪子而每每率先战死。弈罢道别,小兵道:多谢长官没有踢人!原来他是因为感激方有此舍身之举……    
    ·其实说到底,像名字、社团这样的信息也能提供你参考:比如名字叫“所有防守者都是缩×”的人你当可知道,他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了;还有的玩家起名字叫“分数不重要随便玩玩而已”,那么如果他漫不经心、不加思索你也就不能过于苛求了,他有言在先嘛!那些骂人的名字或者针对某人的名字,比如“专灭某某”,或者“营连级都是骗分的”这类名字笔者不敢推崇,虽然起名字是自由,但是稍微尊重点别人也不会死的。如果你对社团有所了解,那么加入那些乐于提携晚辈的社团也是新手们的一个增长棋力的好办法。很多社团都有内部比赛,气氛往往比较友好,功利心也小,利于发挥水平,新手不妨试试看。而说到另一个话题联手玩家,那也可以大致判断一下。比方说,一个高分和一个负分早早摆下龙门阵,等待挑战,这有可能是联手的玩家。一般说来,如果你方是单打独斗,面对联手玩家则显得吃亏,因此新手如果看到名字相近或者同一社团的两个玩家搭档,入局则要慎重。至于“IP相同”则属于作弊了,不在讨论之列。    
    总而言之一句话:棋如其人。在选择玩家的时候,除了考虑胜负的因素以外,不要忘了结交三五知己同道,也是下棋的一大乐趣所在,不要拘泥胜负之间,把世界看作一张棋枰,那就心胸太小了。    
    


第二部分:高手速成如何确定战阵

    这里不是教你如何布阵,关于布阵的基本道理本书有专门章节论述。布阵也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讲解也必须有点系统性,而这里只是讲究一些略带针对性的功利阵法,并非正道,切记切记。    
    刚才说了如何选择入局,那么现在四个玩家分别坐定,如何布阵呢?新手想必心头一片茫然。如果你确实是个新手,或者菜鸟级玩家,还远没有达到以我为主的境界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有针对性的布阵。其实玩家已经确定,那么阵法也可以大致确定了。考虑的因素不外两条,第一,这次入局的战略目的;第二,进攻或者防守的重心和调配。关于第一点,可以综述一下,第二点则要分别讨论。    
    1、入局的战略目的    
    入局的战略目的,哈哈,说得比较夸张,其实就是你为什么下这局棋。    
    ·如果对家和对手都是高分    
    那么显然你是求学好问来了,那么你自然要谦虚一点,布阵也要中规中矩,不要妄图能轻易地迷惑对手。另外强调一点,对于不是联手的玩家,迷惑对手的信息对对家也一样起作用的,因此不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