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璇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璇玉-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游附近,忽听市井中人躲在谈论太虚门,陡然一想。正是一派匿迹典册的道宗玄门。于是约了附近几位同道前去拜访,听小兄弟说来,想贵门已风貌不在。不过小兄弟既然有缘修习仙法,可是有什么机缘。”
璇玉听到仙法一说,兴致大起,当即将玄功残篇的由来,潇璇如何盗得功法残页,又如何在潇璇的指点下练就玄功一事,掐头去尾,简要说了。又问:“世间当真有仙佛之事,老前辈可是神仙中人?”
老者哈哈大笑:“仙佛云云流传已久,老朽虽没见过,想来也是有的。不然世间凡人怎会将佛云子曰挂在嘴边,奉若神明。若遇背反的人,则如丧考妣,不共戴天。小兄弟说自己娶了你的师叔为妻。想来灵州已然世风摔落,礼坏乐崩,若在礼教兴隆之地,遇到个酸腐儒侠,非与你拼命不可!”
璇玉听了哈哈大笑,老者又说:“仙路渺茫,老朽修习灵力至今,只在炼精化气的基础功法上略窥门径而已。不过修习仙法可以延年益寿,多享福元倒是真的,小兄弟猜猜老朽庚年几何!”
二人说话投机,竟就这般说笑起来。璇玉见老者须发皆白,略一沉吟,摸着下巴说:“老前辈看来虽有花甲之年,但步履轻盈,却比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还利索!”
老者哈哈大笑:“老朽已虚度两个甲子,小兄弟既有灵力在身,自是门中遗留,想来小兄弟不识仙家法咒,可否让老朽到贵门藏经阁一观。若真有法典,老朽也可为小兄弟拆解一二,你我岂不都好。我这里有一部五行法术的基础功法,或可助小兄弟在修仙路上更进一步。”说着从怀内取出一部蓝皮本册。
璇玉如获至宝,当即将本册随手一通划拉,又欣然说:“门中倒是有一座藏经大殿,只是弟子愚笨得紧,平日不过和妻子喝酒打拳,舞刀论剑而已。不过门中倒是有几名出家的道长时常借阅经书。老前辈既有此意,弟子自然欢喜得紧。”
老者微笑着说:“书上所载均是粗浅易懂的五行功法,每种都有十三层。本来法无定法,有的修真法门只有一篇口诀,而且满大街都是,便是诸多道经佛典,子曰诗云,但世间凡人又怎能参悟。我给你的功法是经过无数前辈奇才改进所来,虽极繁琐,但上手极易。小兄弟若是天纵奇才,自己创立一套法门也未尝不可。”
璇玉笑着说:“满大街都是的修真法门,那岂不是世人都是神仙!”
老者摆手说:“不然!不然!所谓道不远人,人人皆可得道。小兄弟可知有部佛经名作‘妙法莲华经’!”
璇玉点头说:“见过的,佛堂寺院各有赠售!”
老者接着说:“老朽所识一位高僧曾说,妙法莲华经最基于佛法,只是无人能够领会,就连略懂皮毛的高僧也寥寥无几,于是高僧们将自己领会的佛法另著一经,详加解释,统称第二经。世人对第二经还是难以理解,于是又有高僧将自己领会第二经的要旨详加解释,著为第三经。如此往复下去,便有了今日诸多子曰诗云,道藏佛典。只是离佛法大道越来越远。后人若想得道,须循前人轨迹慢慢参悟,返璞归真。”
璇玉略有所悟,又问:“老前辈说的修仙之事,能否说得详细些。”
老者稍整思绪,缓缓地说:“道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真也大致如此。方今天下,修道法门无外乎佛、道、儒三宗,其他统称外道。佛,儒两宗老朽不甚了解。只知佛门子弟大致分为小乘、中乘和大乘三大境界。儒家注重君子德行,什么仁、义、礼、智、信五德,还有什么‘君子善假于物也!’之类,非得有什么浩然之气,才能有所精进。玄门法门则分作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反虚三大境界。各家法门不同,神功秘术层出不穷,也不好细分。不过法无定法,殊途同归,最后都能度劫飞升。但骤然得道,白日飞升也是有的,小兄弟能走多远,还得看自己的机缘造化!”
璇玉心驰神往,只想与潇璇一起求道,恩爱无限,当是世间极美之事。于是问:“炼气化神什么,我是不懂的,不过度劫倒是有些映象,是上刀山,还是下油锅!”
老者摆手说:“都不是!所谓度劫,度的乃是心劫,要知最难胜过的并非他人,实则自己。若度劫不成,轻则被法力反噬,经脉寸断而亡。重则走火入魔,狂舞而死。更有甚者心性大变,永堕魔道。其实不然,每一境界均指心境,而非法力突破。只有心境提升,方可修习更为高深的仙家法术,以助自持。。。。。。看小兄弟的样子,若有度劫之日,必度情劫。”说完哈哈大笑。




 第九十一章 开光拨云探前路

璇玉心下羞涩,咬了咬嘴唇,又问:“老老前辈如今是什么境界。能否使个法术瞧瞧!”
老者摇头说:“老朽惭愧得很,如今尚未筑基。”他话锋一转,又说:“以法修仙实则是将天地灵气收为己用,增进自身修为。天地间五行灵气何等霸道,未筑基的修士体格脆弱,强自施法有害无益。但若灵力修为达到一定火候,也可使得几样粗浅法术,书上所载便是。”
璇玉说:“老前辈缓步如飞,想是法力通神,怎的还没筑基!”
老者笑着说:“小兄弟不知世事,老朽炼的是土灵力,灵力稍加运转,平地上自能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倒算不得什么法术。”他云游多年,一项静心自持。虽然常常与人交谈,但交者泛泛,少能畅怀。如今与同道后学说起自己倾心之事,对方又是彬彬有礼,只觉说不出的受用,于是将自己百年来的见闻与璇玉详加解释。璇玉听得好奇,不时发问,却问得不痛不痒,恰到好处。更勾得老者更一吐平生所知。
二人相谈方知,天下有一百一十八处齐聚形势理气,被公认的洞天福地。这些钟灵毓秀之地均被佛、道、儒三门和外道宗门占据。正道三门法度森严,凡人若不舍尘缘,便不能拜入。儿天下间鸾翔凤集的灵地何止百十来处,剩余的均被修为小成的修炼者占据开枝散叶,创立宗族。无论是灵气盎然的洞天福地,还是灵气充裕的灵山灵脉,均远离尘寰,凡夫俗子自然不知。
太虚门占的山头便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灵山,只是在千余年前,灵山被毁,原本万丈苍山只剩千余丈高,形势理气已然不再。太虚门人或死于天劫,或树倒猢狲散,剩余寥寥数人在原处重建道观,安生立命。原本修仙大宗也不得不融入江湖,与凡人混迹一处。不过门中前辈才智过人,又创了一派武学。后人仙缘浅薄,无人再能参悟灵力法术。久而久之,山中只剩一坐小道观。
六十余年前,门中出了位苍木真人,他资质极佳,自行领悟了门中遗留的基础功法。只可惜不求甚解,反而配合门中武学,又炼成一路神功,将太虚门发扬至今日规模。至于太虚门的前尘往事,因时隔千年,再也失落无考。
二人坐在树下相谈甚欢,竟忘记动身启程,待日薄西山,老者忽然一拍大腿,笑着说:“老朽真糊涂,竟忘了为小兄弟开光,小兄弟若不介意,就请伸出手来!”他见璇玉神情疑惑,微微一笑,又想他解释:“虽说天道无亲,人人皆可得道,但以法求仙乃是一路偏门,只对福缘深厚之人有用。至于众生法门,如今虽没探名,想来总是有的。”
老者伸手指搭住璇玉左腕,号起脉来。他沉吟半晌,又苦笑着说:“五行齐聚,不知是祸是福,不妙,不妙!”
璇玉听到“不妙”二字,只觉唐突,又问:“怎的不妙!”
老者苦笑着说:“小兄弟可以感应天地间的五行灵气,运行一路功法时要排开其它四种灵气,单单吸收一种。自然比只能感应一种灵气,吸收一种灵气的修炼者慢得多!”
璇道似懂非懂,又愤愤的说:“不是说天道无亲么,怎又如此不公平!”
老者笑着说:“天道自然无亲,只是适合五行灵根修炼者的功法还没创出来。不说是五行灵根,就是适合双灵根修炼的法门也未创出来,不过想来总是有的。小兄弟若真是天资卓越,创出一套适应自己的修炼法门,也未尝不可。”
璇玉心想:“璇儿和雪儿妹妹都能修习灵力,没准她们二人资质极好,将来得道成仙,也妙得紧!”于是问:“前辈那校验灵根的法子是怎么使的,可能教我!”
老者说:“此法不难,等你修为再进一步,便可自行领会,如今多说枉然。不过可以让被校验者自行运转五行功法,只需浅尝,便可知自身灵根属性。。。。。。”正说话间,草丛间忽然传来一串“喋喋”的扑翅声。二人循声望去,只见天色已暗,一队蝙蝠正掠过草丛,不觉哑然失笑。
老者说:“如今天色不早,小兄弟说自己还要去京城一趟,那老朽月余后再蹬山拜访。到时邀上几位好友同去,小兄弟莫见怪才好!”说着倚杖起身,直向南面来路而去。
璇玉忙躬身送别:“多谢老前辈赠书,敢问前辈尊姓大名!”
他话未说完,老者已不见踪影,只听得远处悠悠答道:“尊姓方,大名圆,哈哈哈哈。。。。。。”笑声之中,人已隐入暮色。
璇玉握着手中书册兀自欢喜,忽然纵身跃起,一连翻了十几个筋斗,又坐回原处不住傻笑。他回想平生快事,又觉与潇璇成亲第一,此事就算第二。
他生性好动,若非如此,家中也不至送他出来作学徒。他心性爽直,若非如此,也不至随心所想,便救下潇璇性命,更不至与潇璇第一句话便吐露真言。然而道家本就注重修心养身,抱元守一,无扰外物。璇玉随潇璇学过一年玄功,虽不至断绝七情六欲,言行举止却更随本心。他满心兴奋,呆坐良久,忽又打定主意,连夜赶路回到中原,早日与潇璇同修天道。于是将书册贴身收好,纵身上马,策马向东北而去。
这时已是盛夏时节,越往北走,天气越热。璇玉只在正午前后停下休息,其余时候加紧赶路。如此一连五日,已然回到出山的大路。
这晚皓月高悬,风轻云淡,蛐蝉相互唱和,树影斑驳摇曳。璇玉策鞭驾马,非但不觉困倦,反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