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传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邪传人-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人听了顿时哈哈大笑。

    “小曦,你怎么进来了,去陪着小楚呀”,正在厨房忙碌的赵月英看到孔令曦进来,连忙说道。

    孔令曦听了脸色一红,跺了一下小脚,“奶奶,你说什么呢?”

    “傻丫头!”赵月英笑骂道:“喜欢上别人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趁着这机会还不把握住,等到以后你可是要后悔的”。

    看着孔令曦的眼中满是慈爱,对这个宝贝孙女的心思,她比孔令曦的父母还要了解的多。她的父母整天忙着事业,连相聚地日子也不常有。

    孔令曦听了红着脸不再说话,进入厨房帮着做饭,她知道自己的奶奶。若是自己答话,这话题恐怕没头没尾的一直说下去,所以最好当做没有听到。

    赵月英也不管她在意不在意,自个说道:“小楚这个人可是世间少见。要才学有才学,这点连你爷爷读了一辈子都比不上他,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才华好的很,但为人却没有一丝浮夸。不卑不亢,这点与其他年轻人好了万倍”。

    他们老人看人的眼光自然与年轻人不同,看的是本质。一生的坎坷经历能让他们一眼看出什么样地人能够值得相伴一生。楚邪这样的人可能无法让那些中年父母满意。但他们这些年过花甲的人心中却喜欢的很。

    赵月英看了一眼忙碌地孙女,叹息道:“丫头。若是你能够和小楚在一起,我和你爷爷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牵挂的了,对你也能放心了”。

    当然她不是硬要撮合孙女和楚邪,而是清楚的知道孙女喜欢上了楚邪,这些天里孔令曦从来没有出过门,每天经常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他们一群人谈天论地,而眼光更多地是聚集在楚邪身上。

    孔令曦听了***话,心里一阵恍惚,如奶奶所说,如果真的能够与他在一起,那今生还有何求?只是,想到楚邪那淡然的性格,从来没有流露出过任何一丝异样地感情,不由在心中暗问,这个愿望能达成么?又想到前些日子见过的林绯儿,她又何尝不是和自己一样。

    赵月英看了孔令曦一眼,说道:“小楚的心性淡然,这正是他地优点,虽然说他现在可能没有想过感情地问题,但是若喜欢上一个人,必定是一生不忘,所以奶奶才让你主动一点,既然喜欢,就不需要遮掩,大大方方地表示出来,依小楚的性格,也不会把他吓跑,呵呵!”

    听到最后一句话,孔令曦不满地叫道:“奶奶,你说什么呢?”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几日间,王从云带着沈寻影游遍了苏州的四大名园,一路上款款而谈,对苏州的一切宛若了如指掌,却不知他第一次自个一人下山,就算了解,也只是从书中了解一二而已,之所以知道的这么多,还不是因为每天晚上努力研读苏州的各种资料。

    而沈寻影对他的态度一直没有过任何改变,如同在岳阳初见时一般,款款大方,坦然的笑容依旧经常响起,打趣的话语也同样时常说出,但很多时候同样是面无表情,眉宇间经常泛起那一丝愁思,令王从云感觉她如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重叠在一个身体中一般。

    不过让王从云失望的是,沈寻影待他一直如朋友一般,没有一般女子对男子的扭捏之意,从来都是坦然以对,颇有几分现在男子也少见的豪气,王从云想要的却不是朋友的对待,他更想沈寻影待他与别人有几分不同。

    二人来苏州自然是为了那个不寻常的展览会,展览会就在苏州的一处园林中举行,因为还没开始,王从云乐得邀请沈寻影参观苏州的几处园林,沈寻影自然也不会拒绝,她本就有意欣赏一下这名满天下的园林。

    对于王从云的这般热情,她心中本也颇感几分为难,对于王从云,她一直当成一个颇为不错的朋友,这样的男子世间本就少遇,她最是喜欢交结一些朋友,自然不会错过王从云,但偏偏王从云对她有了感情,让她心中甚是为难,尽管面对他时从来就是单纯的以朋友之礼相待,他却依然如同未见。

    君虽好,可卿无意,沈寻影也只能在心中暗叹一声,等过完这段时间就与他相别吧,若在这样下去,可能会让这个才俊受伤一生。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

    作为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翠玲珑”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

    往日游人众多的这翠玲珑馆今天却不见一人走动,游客只能在围墙外围疑惑的注视着里面浓郁翠绿的竹林,因为根据工作人员的提示,这翠玲珑馆今日封闭一日。

    而让他们疑惑的是,不时有着一些气宇不凡的人踏入其中,这些人有老有少,虽然不是什么电视中见到的大人物,但观其气质就知道不是平常人,心中恍然,这翠玲珑今日必定是有什么活动,被人包了下来。

    沈寻影和王从云刚走到门前,迎面就赶来了一名中年人,双拳一抱,满脸笑容对王从云说道:“王少侠能来,毕某深感荣幸!”

书画山河 第一百七十章 相见《长相思》(1)

    闲,是一个奇怪的人,他喜欢的东西奇奇怪怪,只要得到的,他都会有兴趣,他的收藏更是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包括那些神话传说中的奇珍异宝,也包括现代高科技生产出来的各种难得一见的东西,还有古董字画,甚至还有外星人的东西。

    当然很多东西只要稍微鉴定一下就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按他的话说:“只要是我有兴趣的,何必管是真是假”。

    若他只是一个兴趣比较古怪的人,当然不可能吸引到这么多武林人,但他的另一身份却是少林派长老枯叶大师的弟子,从小就被收录在枯叶大师门下,有这个机缘可是羡煞了武林中的人。

    要知道枯叶大师可是武林中辈分最高的几人之一,武功绝对是宗师一级,能被他收为徒弟,在武林中的身份已经非比寻常,只要资质不差,日后武功最少也是绝顶高手一级的。

    然而让所有武林人都想不到的毕闲居然在十年前突然还俗,并且开始了现在这样的生活,当时武林中那个沸腾的状况比娱乐圈的八卦还要厉害,很多人更是直接找上了毕闲问原因,也就是那时候,毕闲与越来越多的武林人相交甚广,可以说朋友满天下,对于为什么走出少林,做起现在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只是说了句因为喜欢所以就做了,而不喜欢练武,所以就不学了。

    因为少林从来没有公开把毕闲给驱逐门派,而且毕闲还经常上山看望枯叶。所以他在武林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相交甚广,更是日益高涨。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和娱乐圈中地吹捧一样,交往的大都只是一些平常的武林人,要说真正有名望的武林人,倒没有几个。而且来这里参加展览会的人更多是抱着交朋友凑热闹的想法来的。现在的武林凋零,太平静了一些,所以平时无趣的很,武林人之间地交往更不常见。大型的武林聚会更是几年没有一次,难得借着这个展览会来热闹一下,这也是毕闲的想法。

    王从云虽然是刚进入武林,但王家的地位又岂是一般人可比。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声,不过王家对于未来地传人,下一代家主,自然从来没有遮掩过。反而因为王从云刚行走江湖,而刻意稍微宣传了一下,毕闲认识的朋友又多,消息灵通自然知。因为王从云是刚入江湖。想来对这样的展览肯定有兴趣,所以就邀请了一下,没想到居然真的就来了。

    王从云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快迎了出来。而且如此热情。连忙谦让到:“毕前辈太客气了。晚辈不过是初出茅庐地无名小子,当不得前辈这般礼遇”。

    毕闲哈哈一笑:“王少侠客气了。什么前辈不前辈的,若是不嫌直接叫我名字就行,当然若叫一声大哥,那我是高攀了”。

    “呵呵,毕大哥当真豪气”,王从云爽朗一笑,他也不是什么拘谨人,既然毕闲这样说了,也不再客气。

    毕闲满脸喜意,眼光一转看着沈寻影问道:“不知这位姑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