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传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邪传人-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多。听词解意,自然是一个国家长期统一少战人口昌盛,这样国家的子民才会安居乐业,才有更多的心思去研究各种技艺文化。战乱是摧毁所有文明的最大根源,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是在战乱中成为历史的,当然这种摧毁是相对而言的,是一个他族文明泯灭和另一个他族文明崛起的过程,但只有高文明融合低文明,而低文明只能摧毁高度文明。

    以中国为例,大家知道自从伏羲,神农,黄帝以来,中国历经几千年没有灭国,期间虽然战乱不断,但始终是炎黄民族的内部斗争。而内部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不会导致文明的泯灭,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能加快文明的发展,让各种文化进行融合衍生。

    我以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四个明显的阶段,一为汉以前,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期间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国文明的精华和基础。其后两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

    为什么说汉以前是一个阶段,因为从秦统一开始,君主专制已经开始一步步走向巅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以法治国,这对战国百家文化的继续发展虽然有影响,但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虽有焚书坑儒之说也主要是因为秦始皇对反对自己的言论打击太过严厉,他并没有刻意销毁百家学说。但是自汉朝建立,刘邦称帝以后,却做了一件秦始皇没做过的事情,愚民!我以为这是阻挡文化进步的最大障碍,当然这种错误也许是君主专制的必然,是不可避免的。

    何谓愚民?独尊儒术,而君主专制下的儒术已经不再是孔子提倡的儒学,其本质经过君主的诱导已经成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儒学的许多思想学说渐渐成为虚伪的思想。

    从刘邦开始,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对天下子民以教化为主,当然刘邦只是一个开始,虽然以儒家学说为主,但有法家思想为辅,但这是一个愚民政策的开端,是君主稳固地位的一项法宝。到汉武帝时,才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转折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虽然他在位期间从来不缺少法治思想,他施行的治国思想可以说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但百家学说无疑是因此而衰败。”

    楚邪说道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因为今天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上课,所以这时不时有学生刚刚赶来,从后门轻轻走了进来。

    PS:起点新签作品:《异界之风流一生》书号1049622,一个小子到异界的幸福故事,想看的去看下。

名传天下 第五十三章 谈儒(2)

    不少学生正在向教室走来,看到楚邪已经开始讲课,自觉的从后门静悄悄的走进来,楚邪停顿了一下,轻轻点点头继续说道,“再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学说的发起者董仲舒,他的确当得上一代文豪大师,他提出的独尊儒术已经不是孔子时代的儒术学说,而是他融合吸收百家之长总结出来的孔子之术,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把百家学说都融入到孔子儒学之中。目的虽好,却被统治者利用为教化子民的手段,而百家更不想自己的学说被融入其中,天下学子更是只看到儒术不再有百家,所以他的融百家之长到最后只是一句空话。

    其实儒家这时因为君主的引导慢慢已经有了本质变化,慢慢演变成虚伪的思想,想想“孔融让梨”的典故,本是孝悌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但到这时却慢慢演化成了判断人是否有德的一种表现,如果不让就是无德,儒教导人们行为时时要有德有礼,反对人们为恶行不义之事,在君主的诱导下变成了对任何人天下子民都要服从皇帝的旨意,若有违反便是大逆不道,叛国的行为。而这样的言论更是此后所有皇帝教导子民的重要手段,让汉族子民承受层层剥削而毫无反抗的教化成果。

    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宋明清的理学,在我以为程朱理学是儒学变革上的最大失败,朱熹提出来的“存天理,灭人欲,”学说为三纲五常封建法律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根源,这些不仅为三纲五常封建法律思想奠定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封建专制奴役平民,钳制人们思想的思想武器,对于巩固封建统治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程朱理学在元明清三代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学问几乎完全成为统治者奴化愚昧民众的工具,在这样的前提下文明正在一步步衰退。儒学从春秋到现在完全成为一种虚伪的工具,至今儒学唯一得人称赞的只有一个字“仁”

    儒学的兴起导致了民众思想的僵硬和懦弱,而再看长城以外,他们虽然文明低落不能和汉族相比,但他们的所有人有着一种热血般的进取欲望,是对汉族文明掠夺和占有的欲望,所以他们千余年来从没有停止过自己脚步,他们看着长城内慢慢衰落,是统治者的腐败也是民族的懦弱,最终被元灭国。

    蒙古统一百余年间,屠杀多少汉人,在这期间遭受最大损失的正是千余年的文明,一个落后的民族毁灭了一个千年灿烂的文明古国,自元以后无文章,元曲明清小说只是逗人一乐而已。

    至于第四个阶段,中国儒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其实以我所见,这种儒学已经和清以前的儒学没有多大关系,所谓的新儒学完全是西方的思想挪用过来,而后经过适应有了今天的新文化,但儒学的影响力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扎了根,虚伪或者是表面的谦虚也许在世界每个国家都流传吧,可能是人类发展衍生的本性吧。

    也许世界的进程有这特定的规律,每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被灭亡,而灭亡这个文明的必然是一个落后的文明或者几个文明的碰撞,从来只有先进文明融合落后文明而没有落后的文明融合先进文明之说,其中缘由既有思想的矛盾也有民族的分化。”

    楚邪走向讲台,看了看认真听讲的学生,“其实中国两千年的发展史已经注定会有近代的亡国之耻!”

    “君主专制经过近两千年的不断强化,已经到达最顶峰,这种巅峰在清朝已经演变到闭关锁国,举国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清政府自从掌权汉族之后,就被这块富饶的土地所迷惑,他们害怕别人来抢,害怕汉民反抗,他们更感觉自己已经真正的成为世界上最高贵最有权的人,所以再面对列强时昔日战果辉煌的八旗子弟已经拿不起武器。”

    “西方的政权由封建君主专制被自己的国民推翻,演化为君主立宪制的方法,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中国人民的思想在两千年里被君主一点点的清洗,面对君主他们只要有一线生存希望就从来不想反抗。汉以前的民族血性被深深埋进骨子里,直到列强侵略无法生存才不得不站起身来为生存而奋斗。”

    楚邪声音低沉,停顿了良久,教室里的学生也在沉思,楚邪的话只是个引子。楚邪上课时讲的观点他从来都先说明,他的观点只是代表个人的看法,对也好错也好,只是给他们一个引子,听过他的话以后要记得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历史从来没有正确的评价,因为每个人评价历史肯定会带上他自己的想法,无法也不可能做到对历史公平。好久,

    楚邪低沉的说道,“可能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对今天来说是幸也是不幸!”楚邪望了一下窗外,淡淡说道,“就讲到这里吧,”走出了教室,

    “楚老师,你可回来了,孔老没事了吧,”李清看到楚邪走出来连忙说道,当初楚邪走时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听到孔儒的消息打电话问候才知道楚邪在那里。

    楚邪点点头,“有事么?”

    李清听了连忙从身上拿出一串钥匙,“楚老师,这是给你准备的房子的钥匙,我现在带你去认认路吧,”

    楚邪接过钥匙点点头,不管学校的用心,给一套房子他也用不着推辞不收,以后不想呆了直接走人就是,自己孜身一人又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楚大哥,你这星期去哪里了?”身后传来清脆的喊声,楚邪一听就知道是叶烟儿,转过身看去,果然秦依月和她在一块款款走了过来。

    楚邪微微一笑,“去了躺BJ,昨天刚回来,怎么有事?。”看了眼秦依月的气色2,以前苍白的脸也稍微有了点红润,心道果然用心修炼了。

    秦依月开口轻声说道,“没事呢,只是看你突然不见了踪影,以为出什么事了,去BJ是因为空老先生的事情吧?”她们虽然在楚邪不见后就打了电话,但楚邪在电话里只是说办点事,后来在报纸上看到孔儒的消息,才猜到楚邪是去了BJ。

    楚邪点点头,淡淡说道,“看了看孔老,中午快去吃饭吧。”

    两女听了点点头,有点愣愣的看这楚邪远去的身影,“秦姐姐,楚大哥是不是和以前有点不一样,我怎么感觉离我们远了?”

    (外话:叶子一直想在让读者们在悠闲看书的过程中能有些思考的东西,所以书中写了一些自己对文化的想法,如果那里不对请大家不要放在心上,你能想到我说的不对,那证明你也用心思考了。)

名传天下 第五十四章 又见李玄名

    秦依月一双美目看这楚邪的背影,轻声叹道,“也许他的心就不在这里吧,”关于楚邪的事情她知道的比较清楚,武功虽不知多高,但肯定也比那些青年才俊高的多,书画一绝更是令人惊羡,这样的人本该是书中才会出现的。

    其实楚邪的变化一方面是对现代已经了解,另一方面就是在飞机上的顿悟,桃花岛的内功本就和百艺之道相辅相成,讲究的是心性淡泊才能让诸多杂学都有所成。

    给楚邪的房子就在学校右面附近的一所小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