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梁师成却不敢这么干,他毕竟是个内臣,万一赵煦有事召唤他的话,他可跑不过这些死丘八。要是让自己身边的其他太监抢先一步去赵煦面前邀功的话,他又不愿意。
这时的勤政殿中,这一次,蔡道是真得没有再废话,直接了当地说道:“方法有两个,一个简单,有效,如果立即执行的话,不出一年就能见效。另外一个却用时极长,过程也极为复杂,陛下,这个方法想要在您有生之年见到功效,还是有些困难的。
第一的方法就是迁都。
将都城迁到洛阳去,汴梁城就让它彻底的变成东京,而西京则变成长安。
贫道这一次在回来的时候,亲自去勘测过洛阳府这一段黄河的河堤,洛阳府那段河堤还算是比较稳固,起码最近一二十年不会发生大的决堤。
之后,也曾经派人去看过整个洛阳府,也包括其属县整体的地势。
总体来说,整个西京地区,包括洛阳府城,以及其属县,整体的地势西高东低,境内高山、河川、丘陵等地貌交错,地形复杂多变化。这其中,尤其以山区和丘陵的最为普遍,其占地面积已经超过八成还要多,而整个洛阳地区,其平原却只占到了不到一成半的面积。
而洛阳府境内,也只有东北部是伊洛河平原,其余大部地区根本就是高低不等的山区。
综合来说,洛阳府包括周边地区是非常作为一个座城市的。
因此,即便黄河大堤在洛阳府地区决堤的话,也不会遭遇汴梁城这样的灭顶之灾。
要知道,陛下您脚底下,其实还深埋着不知道几座城市。也许,战国时期的魏国都城大梁并不是被深埋在最底层的一座城池。也绝对不是唯一一座被埋的城池。
所以说,汴梁城所面对的问题,除非是能够移山填海的大罗神仙。不然,单靠世间凡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期之内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
第二就是灭掉黄河上游的西夏国,然后综合治理黄河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的三条河流,渭河、沣河和北洛河。不过,这个方法实在是过于缓慢,陛下,您即使能够长命百岁,可您手下能够一直坚持这种治河方略的大臣们又能够活多久呢?讲究贫道自己肯定都活不过百年。
好了,贫道发言完毕。陛下,您可以叫人进来了。”说完,蔡道转身就准备离开。
蔡道给出的答案既是出人意料,又有些老生常谈。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经有过打算迁都洛阳。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遭遇了千古悬案‘烛光斧影’。因为,当时的开封府尹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可以想见,一旦迁都洛阳成功的话,宋太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优势顷刻就会化外乌有。
所以,赵煦在听到这两个方法之后,却不会是太意外。而且,他也知道蔡道说得就是事实。
第二个方法根本就不具备可操作性。作为一个皇帝,能够活到百年已经非常不易了,可要是让他努力一辈子,却看不到成果,这种赔本的买卖,作为急性子的赵煦是不会这么做得。
可迁都一事却是事关重大,也的确是最佳解决反感,支开那些刚刚还在这里的重臣,是个明智之举。于是,赵煦便不再继续纠结黄河威胁的问题。
他也明白,今年这种极为罕见的大雨是百年难遇,他之前着急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江山着想而已。
看到蔡道这就想溜,哪有这么容易,赵煦忙问道:“等等,你的方法朕知道了。不过,你给朕的解释呢?”
“哦!陛下见谅啊!贫道倒是忘了这件小事情了。不过,贫道在给您答复之前,先告诉您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黄河决堤了,是在相州决的堤,而且,那里的堤坝却是贫道派人扒开的。”说这话的时候,蔡道居然脸上还挂着笑容,完全没有了刚才那种为民请命时的动人心魄神情。
听完这话,赵煦的眼珠子差一点就要瞪出眼眶了。他一边消化着这条更为震撼的‘喜讯’,一边又一次下意识的将右手搭在了腰间的佩剑手柄上。
“陛下,要不要再把您的那些亲卫招进来!”蔡道自然看到了赵煦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能够让皇帝一天之内当着面连续产生两次拔剑的冲动,甚至是已经拔出了佩剑,即便是当场死了,可他却一点都不再会,还用有些戏谑的腔调提醒了一句。
要知道,相州韩家,也就是韩琦他们家,可是协助宋英宗一系皇族最终能够登上皇位的两朝顾命大臣啊!
过了今年,赵煦已经打算将自己的姐姐下嫁到韩家,来回报韩琦。
可蔡道居然敢当着自己的面,说什么,决堤这种事居然还是好消息,而且,还是他自己派人去拔的。
这要是让韩家知道的话,非得拼死诛杀蔡氏一门不可。
可就是赵煦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停了一会儿之后,他却发现这一次,心里面居然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有些小兴奋,甚至是有些幸灾乐祸。
可蔡道却没有就这个有些‘愉快’的话题继续下去的意思,他突然问道:“陛下,臣这些年曾听闻,司马光当初想要将先帝夺回的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归还给西夏国。不知现在这四座边寨究竟如何了?”
赵煦闻言,白净净的面皮又一次变黑了。这个罗锅子说话的时候,不但思维跳跃极大,让任何人找寻不到不到其中一丝的规律,而且还专门往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这个问题蜇得赵煦浑身都不自在,这也是他在元佑年间又一件羞辱的大事。
不过,赵煦还是回答了蔡道的这个问题,说话得时候,都能听见小皇帝磨牙的声音,道:“被文彦博和吕公著还给西夏国啦!怎么,这件事和你给朕的答案有关系吗?”
“嘿嘿,自然是有关系,陛下,这里面关系可就大了去了。嘿嘿!”
第421 对付政敌最好的方法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嘿嘿,自然是有关系,陛下,这里面关系可就大了去了。嘿嘿!”
一句话,蔡道就连续贼笑了两次,显然是早就憋着什么坏招,来整治他的敌人——郑侠。
“陛下,您不要忘了,这个主意最初可是那个司马老贼最先提出的。元丰八年,据贫道观察,即便没有当初汴梁城中那三日的骚乱,这个老家伙也活不过第二年。
他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为了安抚西夏国,达到边境安稳的目的,太皇太后还是按照他的遗愿,将那四个无数将领和士兵浴血奋战才夺回来的故土,轻轻巧巧的就让了出去。”蔡道话语当中充满了对司马光的怨恨。
赵煦咬牙切齿地说道:“是呀,元佑四年,文彦博和吕公著临下台之前办成的这件大事。”那个时候,赵煦虽然还没有亲政,可到底还是在他继任皇位之后做成的这件事。
对赵煦自己、对边境上经历过战争仍然还活着的将领和士兵们、以及那些战死的亡魂和他们的仍然感到悲伤的亲属们都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这也是赵煦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
谁让他是皇帝呢?
大宋国四邻的国家可不管你赵煦有没有亲政,这个黑锅就得由他来背负。
“他们这个节点选得好啊!吕公著早早就病退了,而文彦博也在这一年致仕了,而吕大防刚刚上任。可出卖领土这个黑锅,究竟应该搁在谁的头上,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对此,蔡道还吐了句槽。
“陛下,贫道再和您分析一下如今的大宋国周边的形势。四邻之中,大理国内君不君,臣不臣,段氏早就已经被高氏架空了。大理国自顾尚且不暇,自然对我大宋少了些威胁。不过,当初仁宗朝,侬智高叛乱的时候,其身后就有大理国和大越国的身影。
如今对我大宋有直接威胁的的国家,大辽国和西夏国。
大辽国是头病虎,昏君耶律洪基当政了已经快接近五十年。其内部也自然不是很稳定,内有南院大王耶律重元心怀叵测,外有女真族和蒙古族在其北方持续不断地反抗契丹人暴虐的统治。
不过,老虎虽然病了,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够随便欺辱的。所以,陛下将来有志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话,还需要谨慎从事。
而西夏国就是头既喂不熟、又经常噬主的饿狼。
从我大宋立国之初,党项人一直都在入侵我大宋国固有的领土。
仁宗朝,李元昊私下立国,三大败使得仁宗皇帝不得不承认西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幸好,那个时候,李元昊昏了头,居然和辽国也发生了冲突,并且两次打败了辽国。这样让宋夏签订了和平条约,在仁宗末年,取得一段时间难得的和平。
那些儒生们不是说什么礼不伐丧吗?
可是,您的祖父,英宗皇帝刚一继位,西夏人做了什么,李谅祚亲自带大军攻略庆州,幸好庆州军民用命,李谅祚受伤。陛下,那个时候,主和的大臣们怎么不敢去质问西夏国,为什么不遵从礼仪呢?其实,贫道就可以代西夏国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从来都不是宋人,而是异族党项人。
去年,贫道听闻,在收到文彦博和吕公著给他们送去的大礼之后,西夏国还不是派出大军,进攻洪德城。
而且,咱们的好邻居大辽国也不是没有做过背信弃义的事情。仁宗朝宋夏战争三大败之后,辽国国主还不是趁火打劫,富弼那位贤相还不是又一次付出了十万岁币,才换取了和平吗?
所以说,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奴颜婢膝求出来得。辽国之所以能够和我大宋维持和平的局面,那是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打败了辽国的入侵,这才打出了宋辽边境上几十年的和平。这里面和仁宗其实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当时辽国的君主但凡有点能力的话,我大宋可就危险了。
至于大越国,贫道也就懒得说这个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