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法-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不能开了。”一名警员就站在路边。这次的事不小,主要是市委书记想让它大起来,那大家都得配合。平时联防能做的活,就得换成警察。

“我要找人,嗯,里面谁负责?”陈易穿着昨天的西装,挥手间颇有气魄。

小警员按照标准程序回答:“我们是长岛派出所的,如果您对交通管制有疑问,可以电告……”

陈易耐心的等他说完,才问:“孔谦在里面吗?”

“孔谦?”站在道口说话的,往往是派出所的新人,但里面的老警察耳朵可是好使,只听到名字,就窜了出来,上下打量一番陈易,笑说:“是找孔队长吧,您最好打电话问一下。”

火灾是消防的事,按说孔谦是治安总队的人,并无直接关系。可在这种时候,邓戈都成了泥菩萨,下面的小鬼谁敢溜号。

“能否帮我打个电话,告诉他说陈易到了吗?”自从上两次的失误之后,陈易痛改前非,决定比谦逊的姿态再谦逊一点,以测万全,所以虽然能直接电话到严副局长甚至邓戈,他也不想找高位者。

就当自己是个憋屈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陈易总是如此安慰自己。

他见过的政府工作人员,十有八九都是憋屈的——任谁遇见副市长的大侄子都会觉得憋屈吧。至于国家领导人的孙子之类的标签,那是用来让副市长一级的官员憋屈的。

“您稍等。”老警察的动作回答简直能上新闻联播,这也是无数记者逼出来的。他没有攀附陈易的心思,也不愿得罪,委实称得上是不卑不亢。

政府真是磨练信仰的好地方。

陈易心里笑着,等着老警察一步步上报。

对讲机内的交流到派出所长一级就停止了,对方大约说了一句“不得阻拦”,老警察唯唯诺诺的放开了障碍,适才的气质顿时丢了个一干二净。

陈易点点头,回到了车上。

起火地点在干船坞处,一艘大船几乎烧的通透,仍在接受海水的喷淋,浓重的黑烟就是由此而来。剩下四艘受创船舶也东倒西歪,耽误了不少功夫。

猛禽的大尺寸车身就像是一个名片,引来了码头上的严副局长。比起邓戈的忧心忡忡,他的表情动作勤快的犹如猿猴。

“小陈先生。”严副局长紧紧的握住陈易的手。虽然有架空局长的趋势,可严副局长还是相当名正言顺的局长。能帮得上忙的人中,他最期待的也就是陈易,陈仲国太远,陈从余太疏,却是与这个年轻人处的不错。

“引起了多大的后果?”陈易没有耽搁时间,直接问了出来。

“船厂要赔不少钱。其他的,三菱公司的岩崎真善出面催促政府,要我们向船厂方面施压,加快进度,消除隐患……”严副局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想了一下才继续道:“听江南造船厂的人说,这么大的一场火灾,如果不是人为的,那保险公司就会增加他们的保险额。”

“会受到什么影响?”

“多花上千万美元。”

“江南造船厂有倒闭的危险吗?”

“没有。”

陈易总算放心了。他还想要借重这种大型重工企业呢。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建立重工业都是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并需要忍受极低的报偿的。要是江南造船厂被日本人买走了,除非买回来,否则很难有重建的可能。

“不过……”

“什么?”陈易刚落下的心悬了起来。

严副局长不能确定的说:“大火影响到了附近船舶的停靠,孙书记指示,一定要优先满足来江宁港的货轮的需求,那个……港口方面,似乎希望给江北港口增设集装箱起吊的设备,暂时租借半年到一年时间。”

“江北港口,似乎是要做成散装码头的,他们是照此申请的吧。”

“没错。”

“江南码头……满负荷运行了吗?”

严副局长压低声音,道:“最多70%,最近会有点紧张,但据我所知,港口有船等待很正常。”

多年刑侦经验,让严副局长自然而然变的敏锐。

看来三菱是有完整计划的。

江南码头原本是散装和集装箱都有的大型综合性码头,但随着江宁及其腹地的扩展,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总量陡然上升,港口的吞吐量也不断增加。正是在此背景下,政府希望将散装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分开,所以才招标建设了江北码头。

陈易心想,原先负责建设的明德集团并不准备完成码头建设,现在看来,受到祝光梁系统性欺骗的三菱果然改变了策略,却并不是孤独的等待,他们恐怕不仅想从江宁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市场分一杯羹,而且似乎想要和江南码头竞争。

如果江北港口增设了集装箱装卸的设备,最重要的是通过了市委的审核,那它就具有了与江南码头相同的资质。

作为一个新码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方案了。

而在陈易看来,如此喜欢江南造船厂的三菱集团,显然不会满足于港口生意上的利润。

陈易盯着干船坞看了半天,忽的问严副局长道:“有办法阻止吗?”

严副局长一愣,明白过来,说:“孙书记亲自下的命令,呵呵。”

“他们怎么说服孙书记的?”在陈易的印象里,孙茂鑫不是个很有能力的官员。他的官僚习气较强,骨子里是个好好先生,却被身份激发出了权力的欲望。如果不是在江宁如此复杂的环境中,他在别处兴许会是个强硬的市委书记。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孙茂鑫的性格特色,他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有原则的党的干部,对于这种人,堕落也很正常。

严副局长毕竟是官场中人,有再大的胆子,也不能在宽敞无人的码头上议论市委书记,尤其是“说服”这么有说服力的说法。

他住口不语,那些等待在几十米外的官员们纷纷涌了上来。

在场的都是级别较低的官员,难得有机会与陈家直系成员接触。尤其是陈易,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位已然是陈仲国内定的继承人。

光看陈氏集团的分配权即可从中看出端倪,像是孔谦之流,对陈易的手段还有着相当的了解。

邓戈也在码头上,堂堂的政法委书记,忐忑不安的像是准备表白的年轻人。事实上,他昨天晚上的表白就失败了。

“小陈先生!远道而来,远道而来,中午一起吃个便饭吧,顺便给我们……”邓戈把“指导工作”四个字咽了进去,他已经语无伦次了。

孙茂鑫在常委会上的力量并不强,因此要单独驱逐一名政法委书记,是比较难做到的。可他异乎寻常的表现却不得不让邓戈犹豫,这是否意味着他与某一方彻底合流。

何家?还是陈家?

邓戈在为自己寻找一个保护神。

“吃饭就不必了,我也是过来看看。严局长,我还有几个问题。”陈易露出虚伪的笑容,谦逊的犹如一头小白猫,小心的藏好了后爪玩死的老鼠。

严副局长毫不犹豫的跟着陈易走了,在场任何一个人都会做出此选择。

两人一同上了皮卡,邓戈目送他们离开,霎时间老了好几岁的样子。

“小陈先生,有任何事情,您吩咐就可以了。”严副局长坐在副驾驶座上表着忠心。此等行为放在1000年前,那是要归在无耻类的,但现在想升官的官员都是这么无耻,也就不能说明表忠心者的真实道德水准了。

“我认为,允许江北码头进行集装箱业务,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严副局长毫不犹豫的道:“那散装业务呢?”

“对日本人,还是要维持相当的戒心的。”陈易尽量不给出直接的指示,这是为了避免出现誓言信仰的问题。

“明白。具体操作方面……”

“主要由你考虑。”

“那么……”严副局长沉默了一会儿,答道:“以夷制夷吧。”

在陈易提问前,他直接道:“我知道一些在码头上讨生活的帮派头目,赚钱的方法多的很。要是把他们都弄到江北码头去,日本人什么赚头都没有了。”

“哦?”

“如果没人管的话,他们连集装箱卸货都抽水,价格比正规收入还要高……就怕明德集团从中阻挠。”

外国公司对国内官场有一定的影响,对黑社会就只能通过官场来间接影响了。

“知道了。”陈易早就习惯了不回准话,倒是让严副局长觉得熟悉。

十几分钟后,陈易将车开到了老宅附近。

严副局长看他的架势,即满足的回家去了,对他来说,有这样一座间接的靠山已然足够。

第348章 舞弊码头

陈仲国的生活再次规律了起来。

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洗漱过后吃早饭,同时由两名中医和两名西医分成2组进行检查,并写入健康日志中。

饭后是读报时间,由秘书科的两名年轻人交替完成,读筛选摘要出的内容。此时会继续进行一些仪器检查,若是有必要的话,理发和修剪指甲也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

若是没有特别有兴趣的内容的话,7点钟左右,会有一流学者进行一对一授课,讲解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等一系列的内容。等到9点或者10点钟的时候,陈仲国会阅读文件和报告,然后在午饭后面见一些陈系的门人,接着才是锻炼身体的时间,然后午后小睡,洗澡,继而面见更多的人。

由于江宁是陈系的大本营,且与国家的政治中心相距甚远,因此陈仲国的规律生活极少被打破,凡是来拜访的人都会迁就他的时间而非相反。这也让保健医生李准松了一口气。

不过,陈易向来是不守规矩的。应该说,他是全世界唯一知道爷爷不用规律生活的人——两次“恩赐”过后,陈仲国的身体条件相当于50岁的中年人,虽然不能背着米袋上楼,日常压力却能很好的负担。

大不了再“恩赐”一次好了。

李准他们向来是挡不住陈易的,他借着自己年少的优势,不管是轻狂也好,洒脱也罢,总是能混在见面的官员们前面,有些官员见的多了,还可以打个招呼。

等前面的人说完话了,陈易“嗖”的一声就钻了进去,犹如一头滑行中的蝙蝠。

当然,表情和语气一定是要谦逊的,毫无疑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