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个两个这样说了,小宋氏自然是知道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之前心中的那点子沾沾自喜消失不见,脸色难看的吓人。
想想二房今年是不是触了霉神,还是说这一个两个的都觉得骆家好欺负的?
小宋氏面色难看地回去了,刚进了院子,便打发了外院的管事儿出去打听这位赵哲的风评,端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可外院的宋四送进来的消息,简直比起大嫂和侄儿媳妇说的更甚百倍,小宋氏气的面色发白,双手颤抖,喉咙里嘶哑着说不出来话来。
当天晚上,便传来了二房太太身子不爽利的消息来,骆张氏代表婆婆和长房带着人参药材地去看了看小宋氏,看着她面色惨白,心中生出了几分同情来。
骆婉瑜作为女儿,在一旁伺候母亲汤药,脸上难掩忧色。
听说小宋氏用了药,刚刚睡下了,骆张氏便带着小姑子出来说话,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让二婶想开些,别人想要算计骆氏,当骆家的男人是死的之类的。
虽然有些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可骆婉瑜还是一脸感激地谢过了二嫂的开解。
看着她这样,骆张氏心中暗叹,自家弟弟没福气,多好的姑娘。
况且,有了赵家这么一出,只怕婉瑜的婚事又要生了波折了。
对于别人的算计,骆家可能还会顾虑一二的话,对于赵家,可真心是没有多少的忧心。
在送走了赵家的官媒的第三日,有人一头撞死在了赵家门口的石狮子上,汉白玉的两只石狮子,是往日里赵家的骄傲和标志,因为这是当今登基之后,皇后赐给赵家的。
可是如今呢?竟然有人一头碰死在了上面,说是府上的公子逼、奸,自己的女儿誓死不从,赵哲恼羞成怒,然后活生生地将自己的闺女打死了。
家破人亡的老头子义愤之下,也只能用自己的这条命来讨个公道,他的怀中,是一张字迹不大清秀,略显潦草的状纸。
京兆府尹简直焦头烂额,这种涉及权贵,又是首善之地,竟然逼死人的戏码,简直活生生地将人给逼疯的节奏啊!
可偏生,上上下下地都盯着自己,他也不敢太过怠慢,一面让衙役将这尸体给收了,另一方面去查证此事的真伪,再接着,便是从窑姐儿的床上将赵哲给拘押了。
赵哲长这么大,何时受过这种屈辱了,光着屁股被人从被窝里给弄出来,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恼羞成怒的赵哲在青天白日之下,指挥着自己的小厮长随地跟官差们对抗起来了。
权贵豪奴,这些人欺男霸女,坏事做尽,往日里也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可是今日呢?
京兆府尹衙役们却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三五下地便将人给拿下了,毕竟都是些养尊处优之辈,哪里就是官差的对手了?
赵哲看着这些人丝毫不给自己这个承恩公府小公子面子,更加恼怒,胡乱地套上了衣衫,也是无奈,只能跟着这兵丁们回了衙门,进了大狱。
京兆府尹看着这一系列的证据,心如明镜儿,这事儿后面若是没有人算计赵家,怎么可能?
不过是两个时辰罢了,不管是人证还是物证,都到了自己手上了!
可赵家得罪的到底是何妨神圣,他却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头绪。
不过这不妨碍自己将事情说的明明白白,然后上禀帝王啊。
看着他的折子,听着他的描述,皇帝的脸色不好看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毕竟这是皇后的娘家啊,想想他都替皇后累的慌,心疼这个女人,有了这样糟心的娘家,简直倒霉透顶。
皇帝将折子留下,让京兆府尹退下去了,这事儿不急,他总要再斟酌一二的,皇后的面子要照顾,可百姓也需要安抚,再者说了,借着此事,若是能知道到底是在算计赵家那就更好了。
事发之后,皇帝也使人去调查了,事情也是顺遂的不像话,显然这后面肯定有人谋划,可目的么,不得而知。
要说是算计赵家的一个纨绔小子,谁信?
赵家小子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到底目的如何,却是迷雾重重,让人看不清楚。
皇帝不急,说实话,若不是不让人诟病自己凉薄,皇后其实也是不急的,她恨不得赵哲这个蠢货去死呢,拖后腿的东西,活着干吗?浪费粮食。
可惜的是,那是她的亲侄儿,自己真心是不能不管的。
所以皇后打发了人去请皇帝了。
帝后两人相携这么多年,对于妻子的品性他还是知道的,再者说了,里里外外地都看着,他也不能给皇后没脸,所以忙完了公事之后,皇帝便出现在了坤宁宫。
帝后这对儿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夫妻具体谈些什么不知道,可皇帝是在坤宁宫用的晚膳后,才回到大明宫,所以不少张望之人便要掂量掂量了。
可千万别撞上去,让皇后再收拾了就不好了。
显然,皇帝还是站在皇后这一边的。
京城·承恩公府
赵夫人已经完全地乱了弦子,她的心肝肉,打小儿没吃过任何的苦头的小儿子,如今竟然被京兆衙门给抓了,关进了大牢。
府门口死了人的事情她自然也是知道的,可完全没将这下贱种子死的事儿放在心上,除了觉得晦气之外,丁点儿没放在心上,使人去将外面的痕迹清洗干净,可别再沾上什么脏东西。
赵太太刚刚坐定,可不想,外面惊慌失措的脚步声,这在高门大户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直接拉下去一顿板子打死也不为过。
可在看到这人是小儿子的奶兄,又是一头一脸的血时,赵太太这才慌了。
赵哲被衙门带走的消息让赵太太觉得眼晕的慌。
可到底也是当家做主多年的,又不是没经过事儿的小年轻,急忙地使人拿了自家老爷的名贴,然后上衙门去打听情况去了。
若是能捞了儿子回来,那再好不过了,若是不行,衙门不放人,那么管家自然是需要上上下下地打点一通,至少不能让儿子在牢里受罪的。
至于结果么,赵哲自然是没有能那么容易地回来,可听说已经有铁骨铮铮的御史大人弹劾赵家了。
赵大人教子不严,纵奴行凶,夺人性命,简直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而且不是一个两个的御史,是御史衙门联合上了折子。
御史这种生物是令历代帝王都头疼的人物,当今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看到这几位联合上弹劾折子的御史都是忠顺一系时,皇帝更加头疼。
忠顺这些日子不是忙着嫁闺女呢?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空闲时间来理会朝堂上的闲事儿?
当然,在心中咒骂自己的好弟弟同时,皇帝更加恼火的是,这赵家自己行事不检,所以让人抓住了切实的把柄。
赵哲的大名便是皇帝也有所耳闻的,更何况说是别人了。
这样的一个混账行子,皇帝恨不得直接弄死他算了,哪里会想着维护他呢?
现在又弄的自己被动了,毕竟忠顺既然出手了,这是逼着自己要保住赵哲了,皇帝想想,只觉得心中呕得慌。
不过既然赵哲得要保住,那么他身边那些狗仗人势的东西就都得收拾了才行。当然,也不能轻饶了赵哲,一顿板子总是少不了的。
教子不严,纵奴行凶,夺人性命的赵大人自然也是落不着好的,赵大人降职罚俸,调入清闲的衙门去度日好了。
至于死者么,如今已经死光光了,即便是想要做些什么补偿,似乎也没办法了。
这事儿便是这么了结了。
皇帝冷厉风行,赵哲身边上上下下的奴才一个都没有保住,两个替主子抗罪的,定的是秋后问斩,其他的几位推波助澜的,往日里撺掇主子生事儿的,一百板子下去,只有出的气儿,没有多少进的气儿了。
便是赵哲,也是吃够了苦头,在宫门口跪了两个时辰,又是五十板子下去,屁股被打了个稀巴烂,小命儿几乎不保。
至于赵大人,成为了礼部右侍郎,虽然是从二品,听着也是位高权重,威风凛凛的,可是礼部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清闲衙门,那是养老的地方啊,自己这样年富力强的年岁,硬生生地被调离了权力中心,再看着半死不活的幼子,想想宫中娘娘的告诫之言,赵大人几乎老了十岁。
赵太太哭天抢地,可也不知道自己该抱怨谁,只晓得守着儿子哭。
赵家忙着这些事情,还哪里顾得上什么和骆家的联姻,也顾不上什么皇长孙的侧室了。
总算是消停了下来,骆辰逸兄弟俩对于这样的结果倒还算满意,除了没想到皇帝还是开恩,放了赵哲一马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在这兄弟俩的算计之内。
只要结果好就成,至于过程么,小有瑕疵,那也是无法避免的。
忠顺王爷莫名其妙地又和皇帝闹了一场,简直将上皇给气了个半死,这个不孝子啊,自己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白说了不成?
赵家倒霉,赵哲倒霉,要说这京中最欢喜的人中,肯定是有小宋氏的,听着皇帝老爷收拾了那混蛋,小宋氏简直双手合十,感恩戴德了。
想要坑了自家闺女一辈子,活该赵家倒霉,老天有眼呢。
可真心,闺女的事儿不能再拖下去了,拖来拖去的,只怕日后更麻烦。
小宋氏如今也顾不上自己的身子状况了,强撑着打听京中各家公子的情况,可真的能配上婉瑜的,没有几家。
娘家是个什么情况,小宋氏比谁都清楚,自家亲哥哥是庶子,所以就算内侄儿是嫡子,可她也不想将闺女嫁回宋家。
至于张家么,不过是个破落户儿罢了,如今不过是依附着骆氏生活。
当然,说的是侄儿媳妇这一房,而不是张家嫡支。
至于其他人家,一时半会儿地真的没有合适的。
骆辰逸就算是有合适的人选也不会主动凑上去,更何况他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