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疏。
骆辰逾想想这些,心中顿时酸酸涩涩,十分地不好受便是了。
骆家的这些纠葛,旁人也只是看个热闹罢了,生活还是要自己过的。
国家承平,圣君当道,百姓安居乐业,按理来说,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们,也都该是欢喜无愁容的,可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们,都带着各自的一腔心事儿,而且还都是因为家事儿。
因着太子的那个德行,皇帝已经明里暗里地警告他许多次了,可是这位呢,一直不知悔改,气的皇帝咬牙切齿,又有皇后在后面的推波助澜,这股子趋势慢慢地从后宫开始影响到前朝了。
尽管因着先帝早立了皇太孙,所以皇帝不会轻言废立,可到底这个儿子是越来越不成器了,他也不是没有比太子更加优秀的儿子,也不是没有比太子更加适合的孙子,凭什么要一棵树吊死呢?
皇帝心中有些小心思,前朝不就有越过儿子直接册封太孙的吗?
自己百年之后,让孙儿上台得啦。
因着太子没有嫡子,名下只有两个几个庶子,其他的几个年岁小,可大的两个中,明瑞便是最为显眼的那个了。
太子的长子被太子妃和太子侧妃教导一肚子的坏水,完全没有身为长兄的气度,可偏生架子端的比谁都高,皇帝若是待见他才怪呢。
可惜的是,太子竟然将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当成了宝,反倒是各种地不待见明瑞姐弟仨。
皇帝觉得自己对着太子的耐心越来越不足了,尤其是每次看着看着明瑞因着太子的偏心,太子的斥责而低落的小脸儿时,皇帝更加地心疼了。
尽管也是知道明瑞有做样子给自己看的嫌疑,可到底和明瑞相比,太子这个做父亲的更加地可恨。
皇帝也不是没想过要为这父子俩调解一二,可太子那个刚愎自用的德行,完全就听不进去,甭管是好赖话都不成,久而久之,皇帝也没有多少的耐心了。
他本来就忙活着国家的大事小情,还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料理儿子与他儿子之间的那小问题。
明瑞因着养在了大明宫,所以也是额外地受到了关注,可是他的表现却是更加地让骆辰逸失望。
小孩儿年岁不大,可是一肚子的尖酸刻薄,简直和太子如出一辙,完全没有遗传到骆婉瑜的秀外慧中。
哪怕坏,你也应该学会遮掩啊,那样大喇喇的怀,实在是令人失望的不能再失望了。
骆辰逸对着明瑞彻底地失望了,皇帝对着儿子也是彻底地失望了。
可这一时半会儿的,也实在是不好轻动,毕竟太子的废立涉及到江山社稷的稳固与否,所以皇帝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忍无可忍,他是不会提出废太子的。
想想父皇为自己所做的那些,再对比一下,恼不得是自家这个做爹的太过失败了些,对着儿子的关心不够,所以检讨了下自己的皇帝对着最近丑态百出的太子倒是温和了许多,省的自己逼迫太过,他再走了极端就不好了,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疼爱教导了多年的。
似乎是觉察到了父皇的态度软和下来了,太子也是恭敬了些日子,父慈子孝的倒是让大家松了口气儿。
可惜的是,私下的太子却是变本加厉起来,他自己也不是傻子,自然是有危机感的,所以只能想法子自保,总不能有那么一日,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吧!
皇后娘家,太子妃娘家,太子侧妃娘家,这些人可都是□□,几家也是联络有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范围。
他们在朝堂上为太子造势,在士林,在武将中太子拉拢人才,反正随着太子的焦躁,这些人也是越来越张狂,越来越失了分寸了。
这般的太子,也是让皇帝有些睡不安稳了。
毕竟这皇家可没有什么亲情可讲,兵戈加身,逼着老爹让位给自己的,李世民不是头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也是因着他的这个态度,父子两人表面上父慈子孝,可是内里却彼此提防着。
皇帝对于太子失望透顶的同时,也做了许多的准备,以防万一。
至于太子,后面有人撺掇着,想要从龙之功,想想登上大宝的风光,自然也是忍不住地开始心动了。
不过纵然是彼此之间防备着,算计着,可是皇帝与太子之间又同时很默契地保持着和平,至少还没到彻底地地撕破脸的份儿上呢。
一旦到了那一天,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左右是没有办法和平解决问题。
对太子失望了的皇帝也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孙子身上,希望能培养个完美的储君,继承人出来。
可越是关注,皇帝对于明瑞的感觉越是不好。
许是因为自己带了偏见,许是因为太子的风评影响了明瑞,许是因为明瑞自己压根儿就不是个好的,所以皇帝甚至觉得明瑞还不如自己一手带大的弟弟,甚至还不如起小儿长在父皇身边的明莹,甚至不如时常在母后身边尽孝的明玉。
这可真是个很糟糕的发现,明瑞毕竟还小,所以皇帝也没想着要立即地就放弃他,慢慢调、教,慢慢地掰正,只要让明瑞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还有改正的机会。
皇帝如此这般地安慰自己道。
明瑞尽管自己看不清自己的毛病,也并不认为自己的愤世嫉俗又有什么问题,可到底听着皇祖的意有所指,惊出了一身冷汗。
当初长姐和妹妹曾经告诫过他一模一样的话,待人以诚,万不可耍心眼,耍小聪明,可是明瑞总是忍不住。
他的母妃出身高贵,娘家显赫,自己又是三胞胎,显然是被上天眷顾之人,就应该享受着与众不同的待遇,就应该是众星捧日,就应该是万众瞩目的。
可是现在呢?
这种出身并没有带给他这种种的好处,反倒是别人因着嫉妒的种种打压和算计。
这其中包括他的父兄,这样的生活如何地不让明瑞暴躁。
他是三姐弟中的男儿,自小儿地就明白着男女的不同,自己是有机会,爬上那个位置的。
只要想想,明瑞的小身板儿就忍不住地颤抖,热血沸腾。
明玉性子温和,也会顾忌明瑞的脸面,所以不会太直白地戳穿他,可明莹不行,明明有着一手的好牌,可自家兄长非得放低了自己的姿态,和那些不相干的人计较,简直就是个大写的蠢。
明莹以成年人的心思来猜度明瑞,自然是各种地看不过眼,也是因为皇宫中危机重重,并未有亲情这种东西,所以想要好好儿地活下去,明莹也只能更多的将希望寄托在明瑞身上,对着他的要求就高了许多。
明瑞性子高傲,一次两次的倒也问题不大,可是时间久了呢?
明瑞毕竟是个姑娘家,而且还是个做妹子的,这么长幼不分,尊卑不分地指责自己这个做哥哥的,真的便是你的教养?
明莹因着明瑞的这份儿指责给气了个仰倒,自己劳心劳力地这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你自己,别以为我没看穿你自私自利的本质!”
许多话不用说的太过通透,明莹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能活的自在随心,不管事婚姻还是人生,都不能让其他人掌控。
公主说的好听,可基本上就是个笼子里的金丝雀罢了,想要自在随心,自然是少不了权势的,尤其是他们姐弟三人的出身不凡,若是没了权势,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的份儿。
现明瑞这般说,明莹在生气伤心的同时也是忍不住地冷笑,
明瑞自己又是什么好东西了?
不过在明玉严厉的眼神下,明莹也只能将这话憋在喉间。
兄妹三人这是第一次不欢而撒。
明玉带走了妹妹,看着姐妹俩好离开的身影,明瑞的脸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兄妹三人的这种变化自然是逃不过骆婉瑜的眼睛的,可她一直都没有出手干涉,想着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
骆婉瑜并不会是一个热络之人,对于三个孩子尽管幼时疼到了骨子里,可是他们长大了,骆婉瑜的注意力便慢慢地放在了自己身上,她的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有主见,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她这个做母亲的操心,这么多年,他们将这些事情处理的很好。
本着锻炼他们的心思,骆婉瑜直接地来了个装作不知,自己和哥哥姐姐小时候不也有矛盾,颇有一种恨不得对方去死的意思,可是现在呢?
年纪大了,懂事了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有多么地幼稚和可笑。
所以骆婉瑜并不觉得孩子们之间争吵,闹点矛盾算什么大事儿。
当然,别闹的不可开交就好。
这一点上,纵然明瑞没分寸,可是明玉和明莹一定是有分寸的。
清河王比自家侄孙大个几岁,今年十六,少年人英气勃勃,可偏生什么正事儿不爱干,现在一心的想要娶了妻子,然后大江南北地浪去。
可惜的是,静孝公主有了身孕,自己未来的岳父又已经向哥哥请了旨意,将婚事推迟了两年,这简直和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符啊!
他明明想要赶在十八岁成亲,然后出去游玩,浪荡二十年,四十岁回京养老的。
可是现在呢?
推到二十岁成亲,这浪荡二十年,就真的是四十岁了。
想想都是各种的不甘心,然而皇帝哥哥既然已经这么定下来了,他自己也是无可奈何了。
清河王和明瑞打了个招呼,看着他满脸控制不住的怒气,有些瞧不上的摇摇头,在这宫中啊,情绪都控制不住,又能有多少的成就?
他当然知道明瑞的特殊,也是察觉到了皇帝哥哥对于明瑞的培养,可看着明瑞这个样子,如果不是没有体察到皇帝哥哥的好意,那么就是……
左右他都不认为明瑞是个什么好人选。
清河王来见皇帝,主要是他想出宫,至于出宫的目的么,去看看正在翻修的王府算是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