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骆婉瑜冷落,甚至是带着厌恶的,甚至是因为不喜骆婉瑜,便是对着骆婉瑜的几个孩子也是另眼相看的,仗着自己父亲的身份,毫无顾忌地嘲讽和咒骂几个孩子,骆辰逸若是能喜欢太子,那才见鬼呢。
尽管自己并不见得能有多么地喜欢骆婉瑜的几个孩子,可到底也不能放任别人那般地轻视,哪怕对方是孩子们的父亲,是位高权重的太子殿下。
要知道,太子是太子,也有可能永远会是太子的,历史上,登不上大位的太子简直不要太多,下场简直不要更凄惨,所以他不着急,且等着呐。
总会想法子慢慢地让帝王从期待到失望,从失望到厌弃,没了太子大位的庇护,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还如何嚣张。
到那个时候,骆氏的外甥儿也要开始出头了,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让自己的外甥爬上大宝呢,并不一定会给骆氏带来多少的助益,带来多少的权势,不过至少能让骆氏再次地屹立在朝堂上。
骆辰逸的要求不算低,当然也不算高,只是这么些年,他都在小心翼翼地谋划着,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至于事情是否能成,那也要看老天爷保佑与否了。
这个世界上,能算计的事情很多,无法算计的事情同样很多,所以骆辰逸想的明白,也并不苛求就是了。
骆辰逸留下了厚厚的折子走了,皇帝带着几分怒火和期待地打开了骆辰逸呈上的这份儿折子,看着上面关于太子表现的记录,皇帝的脸色青青紫紫,煞是好看。
虽然通篇没有一个字儿的指责,可是皇帝还是觉得自己的脸烧的慌,太子简直将自己的脸面给丢光了,他还有脸来告状,他竟然还有脸说别人针对他,对他有误会。
皇帝气的狠了,接下来的几日,对着太子的态度就有些变化,冷落了他不少。
太子不是傻子,也不是聋子瞎子,自然是知道骆辰逸告状的事情,他越发地看不上骆家人,包括自己的侧妃也是一个德行,没有一个忠厚之辈,都是奸猾可恶之人。
骆辰逸可是不知道太子对于自己兄妹的评价,否则的话,他肯定是会欢喜的,毕竟这样的评价总比自己熊美食傻子要好听的多。
骆辰逾如今还在侍卫处任职,成为了一品的御前侍卫,骆辰逾的这种不思进取简直令小宋氏丢进了脸面,她本来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位高权重,一举一动都能得到无数人关注的那种。
可到底,骆辰逾这些年,一直都在侍卫职位上打转,虽然升为了一品侍卫,可说到底也不过是小侍卫罢了,并不似前头那个,这些年简直风光的令人嫉妒,可到底小宋氏也知道如今的自己的闺女在宫中没有娘家支持的话,只怕日子会更加地艰难。所以对着骆辰逸也只能是忍着了,甚至是巴结着了。
这些年,两家人的关系也是因此而好了许多。
还有一件令小宋氏底气不足之事,她的儿子,眼看着快要三十了,可到现在,膝下也只有一女,不管是青离郡主还是后院的小小宋氏,再不然其他的通房们,都没有生剩下一男半女,甚至是连怀孕也没有过。
小宋氏虽然也是在怀疑自己的儿子不行,不能生,可到底也不敢真的就去请了太医来给自己的儿子诊脉,生怕诊断出来的结果她无法接受。
后院的女人们一直喝着苦药汤子调养身子,可这么多年了,大家基本上也已经死心了,尤其是青离郡主,她年纪大了,可身体情况一直都是那样,左右他也有个闺女了,尽管没有儿子也是有些遗憾的,可到底并不似别人那般心焦。
骆辰逾自己在想着,儿子闺女一样的,若是没有儿子,就给闺女招赘,擦亮眼睛,看看如今的静孝公主和大哥,也是过的一样的幸福美满,他反倒是并没有小宋氏所想的那样,去找个孩子过继。
依着他的意思,不想因为得子而使别人失子。
况且,他还有个私心,即便是过继,那也要过继大哥的儿子,他名下有三子,最小的这个便是随着大哥姓骆的,自己的侄子和儿子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自己还活着,为母亲养老送终,等自己老了之后,就让侄子为自己养老送终,即便是不过继问题也不大。
佑安已经是十四五少年人了,他对自己这个做叔叔的还算是敬重,左右骆辰逾不想自己这么大的家业白白地便宜了其他的族人。
骆氏这些年也是正经地出了不少的人才,官场上慢慢地也有骆氏的身影,可到底那些人和自己兄弟不同,巴结奉承自己,为的不过是权势而已。
骆辰逾心高气傲了半辈子,哪里能看得上这些人,所以他和族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骆辰逾的心思别人不知道,知道的青离郡主反而是没有什么额外的想法,反正不管如何,家中的产业都该是自己闺女的,丈夫有心招赘,有前例放着,她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所以小宋氏想要抱孙子的愿望就一直地这么拖延了下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能实现愿望就是了。
当然也是因为宫中还有个骆婉瑜撑着,所以小宋氏在其他人面前的腰板儿还是挺的比较直的。
说句大不敬的,只要太子殿下登基,自家闺女再不行也是贵妃,她名下又有儿子傍身,所以日后骆氏的荣光可不就是落在自家闺女的身上了。
反正太子殿下也没有嫡子,三胞胎出身的外孙有很大的优势 ,外加上骆氏的支持,小宋氏觉得自家闺女成为最后赢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得不说,小宋氏有些时候的这种思量最是能击中真相的。
没过上几日,皇帝将太子的二子明瑞安排住进了大明宫,说是自己太过寂寞,所以想要养个孩子解闷儿,这话别人能信?
尽管这些日子太子受到了皇帝的冷落,可皇帝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在警告朝臣们。
这是众人的分析,倒也算是。
皇帝虽然对于太子有些失望,可还不至于到废太子的程度。
明瑞住进了皇祖父的大明宫,这是荣宠的同时也是伤害,这一点,不如母妃帮忙分析,他也知道。
这些年因为妹妹明莹的受宠,母妃受到了多少的明枪暗箭,现在再加上自己,只怕母妃的日子更加地不好过了。
明瑞脸上并未有多少的欢喜,反倒是更加地担忧自己的母亲了,她虽然看着冰冷冷的,可是心肠最是柔软不过了,这些年若不是因为自己姐弟三人,母亲的日子不知道过的如何地逍遥呢。
看着儿子进来,骆婉瑜放下了手中的画笔,等她得知儿子要住进大明宫之后,脸上难免地露出了几分失望来,可到底也知道,此事既然皇帝已经下了旨意,那么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你不许淘气,那样的地方,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动的别动,不管是小内侍还是侍女,都万不可生出轻视之心,毕竟他们的身份不同,是伺候你皇祖的。当然,也没有必要太过压抑自己,该如何还是要如何,不能因着权势就远着你皇祖……”
“母妃,我都知道的,您放心吧,父亲那边儿您也别担心,不管是装腔作势也好,还是有所图谋也罢,总归他也不会对着儿子那般厌恶了,只是日后为难母妃还要应付他了。”
明瑞对于父母之间的情形了解的清楚明白,对于自家志大才疏的父亲一点儿的好感都没有,甚至是带着鄙夷的,父亲甚至还不如二舅,就更甭提是大舅了。
他的二舅,虽然看着懦弱无用了些,可到底心底清明的,只怕也是为了母亲之故,所以一直都在收敛锋芒,不至于让皇家忌惮骆氏太过,不让自己母子在宫中日子难过罢了。
至于大舅,左右在目前,算是充当了明瑞姐弟父亲的形象和义务,想想大舅的照拂和教育,年方十岁的少年人,已经有了许多许多的心思了。
至于将来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骆婉瑜这里刚叮嘱了儿子几句,就听人传话,说是太子殿下有事儿找小殿下。
明瑞无奈地摇摇头,也只能告别了母妃去找父亲了,他闭着眼睛都能想到父亲的说辞了,左右就是那点子东西,他说的不烦,自己听的也快要起茧子了。
太子可不知道自家儿子将自己给嫌弃成了渣渣,他这会儿正在想着该如何措辞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是送上~
第92章()
明瑞对于这个父亲 ,并没有多少的敬重,虽然表面上看恭敬,可内心到底多少的生疏,只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当然骆婉瑜也能体察到一些。
可更多的只怕是明莹对于姐姐与兄长的影响,所以明瑞和明莹姐弟仨,打小儿就和这位对着母妃,对着自己姐弟有敌意的父亲不亲。
这么多年多去了,大家也习惯了这种不亲近,看着他宠着太子妃所生的嫡女,侧妃所生的大哥,明瑞姐弟真的是完全不介怀的,反正他们有母亲疼,有舅舅疼,这就足够了。
至于父亲,这皇宫中本就没有亲情,与其将希望放在这种人身上,还不如另谋出路呢,比方说祖父啊,太后娘娘,不仅能让自己兄妹的地位提高,还能让母妃的日子好过一些,尽管因着兄妹三人是三胞胎之事,所以如此这般,风险稍大了些,可与收获相比,还是值得冒险的。
事实证明,三姐弟的这一步棋走的很对,大姐明玉专攻太后,小妹明莹最方便,不过是将孺慕从先帝身上转移到了祖父身上罢了。
明瑞毕竟是男儿,只要不出格,不落后地完成自己的功课即可。
他们母子四人日后在宫中的日子好不好过,完全要看明瑞的发展了,所以他的责任最重,需要做的太多,厚积薄发比较重要。不能耀眼的让人心生忌惮,可也不能太过平庸,让人失望。
这其中该如何把握,也是对明瑞的一种考验了。
作为三姐弟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