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赘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赘婿-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好了,甄应嘉倒下去了,他倒是要看看,上次因为奉圣夫人过世,陛下宽宥了他,又夺情起复,可是这次呢?

    还能有个奉圣夫人继续地当靠山吗?

    至于忠顺王和宫中的贵太妃,却并不在骆阁老的考虑范围之内。

    尽管忠顺王现在看着势大,可追根究底,也不过是个仗着父亲余荫的二世祖罢了,离开了上皇的宠爱,如今又少了甄家的钱财和人脉上的支撑,忠顺王不过是个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少日子了。

    且等着被当今收拾吧。

    当然,二弟的官可能做不下去了,也不打紧,回去沉寂上几年,等过了这个风头,有自己的照拂,难道还怕没官儿做?

    骆阁老想的倒是挺美,算计的也挺周全,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句话,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所以且等着吧!

    甄应嘉倒下去了,大厦倾覆,甄家人人自危,慌了手脚的甄家太太没头苍蝇一样地开始乱撞了。

    依着甄应嘉的嘱托,开始撒胡椒面儿一样地开始往各处散财了!

    暗中地盯着此事的皇帝简直要气炸了!麻蛋,这些可都是朕的,朕的!

    可惜的是,大头进了忠顺王府,甄家也想着为日后自家的崛起或者子孙后代们留点儿,所以但凡和甄家往日里交好的人家,不是几大箱子就是几大车子,这些人家有些人收下了,有些人家拒绝了。

    不管是收下的还是拒绝的,统统地上了皇帝的小本子,且待将甄家料理清楚了咱们再说,秋后算账啊,先容你们蹦跶着。

    对于贾府的无耻早有预料的皇帝对于贾府二房太太恬不知耻,一脸笑容,平和从容地将甄家的两大箱子东西收进了自己的私库这事儿,皇帝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

    当然,林家人除了黛玉,不,也许黛玉自己也不觉得惊讶,毕竟二太太是个什么性子,她其实比夫君还更要清楚才对呢!

    甄家的大罪状最后只有两条,一是甄应荣派人刺杀林如海(这可怜孩子,成为了替罪羊,为他点蜡。),第二条么,便是贪腐。

    甄家欠着国库四五百万两的银子,可是从甄家各位主子,甚至是下人,管事儿的库房,家中搜出来的金银古玩,字画等等的银钱加起来差不多快有两千万两了。

    外加上甄家这多年在江南敛财,从盐税上劫财,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有上亿的钱财了。

    这下子,饶是上皇一向护着甄家,觉得甄家忠心耿耿又听话好用,也忍不住地骂了句“国之蛀虫”!

    有了他的这句话,皇帝就为此事盖棺定论了,将甄家钉死了,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女子十二岁以下,男子十六岁以下,老人六十岁以上皆不追究,其他人,流放的流放,发卖的发卖,首恶甄应嘉和甄应荣兄弟俩流放三千里,与披甲人为奴,遇赦不赦,子孙后代三代不得科举。

    甄宝玉恰恰是十六岁的年纪,不过因着他打小儿便是奉圣夫人的心尖子,命根子,所以圣人特此开恩,他本是一届庶民,便给予了他自由。

    遭此大难,甄宝玉自己除了迷茫之外,就剩下迷茫了。

    昔日江南甄家何等地绚烂,人人赞一句“甄佛”的,可惜今时今日呢?

    树倒猢狲散,吃金咽玉长大的甄宝玉竟然连片瓦的容身之处都没有,甄家族人们怕宝玉连累了他们,丁点儿的庇护都不给。

    好在京中还有他的表哥忠顺王爷呢。

    贵太妃吩咐儿子要好生地照拂甄家嫡支的这一根独苗苗,为甄家的承继香火的重担看来就落在了宝玉的身上。

    至于那些狼心狗肺的族人么,贵太妃呵呵冷笑了两声,再不去理会。

    当然,还有那些所谓的世交,老亲,也是令贵太妃齿冷,不管是贾家亦或者是别的谁家。

    等到获得自由身的甄宝玉进了忠顺王府之后,众人这才回神过来,忘记了这位爷。

    嘿哟!依着这位睚眦必报的性子,只怕自己这些人讨不着好儿去。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很有几个人舔着脸巴结上门了,将甄家之前留在他们家的财物送还给了甄宝玉,可这其中,并不包括贾府。

    府上甚至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家收了这笔意外之财呢。

    尤其是长房诸人。

    遭逢家变,一向稚嫩胡闹的纨绔子弟甄宝玉却是一夕之间长大了一般,面容坚毅,少了那份脂粉气,似乎成为了男子汉。

    他感激了一番忠顺王的援助之情,然后在府上专心致志地为祖母守孝,跟着王府教头师傅学习杀伐之术。

    毕竟甄家三代不得科举,那么也只能是上战场厮杀了。

    军功是那么好得的吗?甄宝玉却不嫌苦,不嫌累,白天舞枪弄棒,夜里挑灯读书,似乎那个曾经顽皮嬉闹,爱跟姐姐妹妹玩乐、制胭脂的纨绔子不是自己一般。

    甄家的妇孺们,都由着贵太妃安排人买了下来,安排在了自己的陪嫁庄子上,也不令她们做活儿,好生住着便成。

    不过走了大牢一遭,许多人都成了惊弓之鸟,又有甄宝玉的姐姐,因着甄家倒了霉,亲家上门退了亲,只说他们家的孩子命中注定不宜早娶,所以不能耽搁了甄姑娘的花期。

    甄家的这位二小姐倒也是个气性儿大的,羞恼之下,直接将自己挂了房梁,又有那家子的哥儿听闻此事,也与当日抹了脖子。

    之前是他配不上甄姑娘,不过父母爱慕虚荣,非要巴结甄家,才定下了这门亲事。可是如今呢?甄家倒霉了,甄家姑娘进了大狱一次,所以自家父母又觉得甄家姑娘配不上自己了,嫌弃人家家道中落,竟是选择了退亲。

    有这样的父母,他活着还有什么意趣儿?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黄泉路上,遇上了甄家姑娘,两人为伴,做对鬼夫妻也是挺好的。

    那家哥儿的遗书流传出来之后,人人称赞这哥儿的品性,又是鄙薄父母的为人。

    那家父母失了儿子,后悔不迭,成天以泪洗面,可无可奈何,被众人鄙夷的感觉也不好受,心灰意冷之下,辞官举家回乡去了……

    甄宝玉听说了此事之后,露出了个淡淡的微笑,他的姐姐,是谁都能嫌弃的?既然嫌弃了自家的姐姐,逼死了姐姐,那么就拿你们的儿子陪葬吧!

    十六岁的少年人,从单纯烂漫成长到现在的阴毒狠辣,甄宝玉不过是用了数月的时间,他的这份儿心性,这份手段,筹谋,饶是忠顺王也是暗暗心惊不已。

    甄应嘉和甄应荣兄弟二人离开京城流放的那日,黛玉夫妇俩在城门口的送别亭候着,听林忠安讲,一旁站立的少年人便是甄宝玉时,骆辰逸还好奇地打量了两眼。

    确实和贾宝玉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却绝不是贾宝玉那样的脂粉男儿,甄宝玉面色微微发黑,面容坚毅,目光深邃,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是少年的模样。

    似乎是察觉了骆辰逸的目光,甄宝玉看了看不远处的郡主车架,上前来,行了个大礼。

    “别多礼了,你我平辈人,万不可如此。”

    骆辰逸急忙避过,对着他道。

    甄宝玉却是对着黛玉的车架又一次地行了大礼,隐隐间,骆辰逸明白了些什么,忍不住地叹息了一声,看来这个甄宝玉还是个知道廉耻的。

    “且请起吧,日后得闲了家来,咱们品书赏画儿,也算是一桩意趣。”

    “多谢郡马宽洪。”

    甄宝玉明白了骆辰逸的言下之意,感激地道。

    在这个当头,押解甄应嘉兄弟的差官们也抵达了送别亭。

    甄宝玉拿出了几个锦袋,塞到了差官的手中,那差官颠颠锦袋的重量,然后满意地躲进了亭子里。

    这暑热的天儿,能找个阴凉之地可着实不容易呢。

    看着一夜长大的儿子,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父,瘦骨嶙峋,佝偻着身子的二叔,甄宝玉与甄应嘉顿时抱头痛哭起来,一旁的甄应荣也忍不住地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眼眶。

    片刻才收了眼泪,不待父亲与二叔询问,甄宝玉已经将家中的情形和安置都一一地告诉了父亲,叔叔。

    听着一家子人团聚在一起,虽然失了自由身,可好歹不用吃苦受累,不用与人为奴,被人作践侮辱时,甄应嘉和甄应荣俩感慨不已,在听到京中各家的反应和女儿的离去时,甄应嘉这一刻也只能苦笑,少了愤慨,这便是世情啊!

    自古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的少。

    时间不多,这里也不是叙话之所,所以甄宝玉将两个锦袋分别给了父亲和二叔,道,

    “都是小面额的银票还有散碎银子,父亲和二叔路上打点之用,儿子不孝,不能侍奉左右,万望父亲与二叔保重。”

    一身素色衣衫的甄宝玉跪倒在地,对着父亲、二叔磕头送别。

    甄应嘉兄弟俩顿时又红了眼圈。

    骆辰逸突然觉得没滋没味儿起来,本来他是来看这落魄之人的丑态,前来落井下石来的,可为何心中如此沉重,一点儿也欢喜不起来呢?

    其实甄应嘉、甄应荣兄弟俩早就看到了一旁长身玉立的骆辰逸,可想想两家人是生死大仇,况且他们是真的做了些苟且之事,所以在看到骆辰逸时,虽说心中并未有多少的悔恨,可到底有那么几分不自在的。

    而且兄弟俩已经做好了被这个狠辣心黑的小子奚落的准备了,可惜的是他竟然跟无事人一样,装模作样地赏景半日,直到甄应嘉兄弟俩在差官的吆喝声中离开,都没有开口过。

    一时之间,甄应嘉更觉得脸上烧的慌。

    甄宝玉也一直都在猜度骆辰逸的来意,此刻却是感激的,至少老爷和叔父没有在自己这个晚辈面前丢了脸,失了尊严。

    看着骄阳下远去的一行人,听着知了一声声的嘶鸣声,骆辰逸顿时也觉得热的慌,得啦,回府算了,自己折腾出来了一趟,显然就是自己找罪受来的。

    “甄公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